CN212280941U -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 Google Patents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0941U
CN212280941U CN202020643633.5U CN202020643633U CN212280941U CN 212280941 U CN212280941 U CN 212280941U CN 202020643633 U CN202020643633 U CN 202020643633U CN 212280941 U CN212280941 U CN 212280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suspension
booster
track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36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威
王会军
田攀
缪一烽
干东君
盛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ning Bid Zhe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ning Bid Zhe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ning Bid Zhe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ning Bid Zhe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436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0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0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0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包括壳体、联接于轨道的悬挂组件、以使悬挂组件旋转一定角度的变向组件及受电机驱动的行走轮,悬挂组件包括两个悬挂部件,悬挂部件包括伸出于壳体外且位于轨道内的悬挂轮组和伸入壳体内的柱体,变向组件包括外露于壳体的操控部及同时与两个柱体联接的旋转控制组件;变形组件包括操控部和旋转控制组件,控制操控部,以驱动旋转控制组件发生运行,从而带动与旋转控制组件联接的柱体发生运动,最终得以带动悬挂组件整体发生转动;该转向结构整体较为简单,转向效果好,更便于使用者操作。

Description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助推器,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窗帘开合的窗帘助推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动窗帘包括窗帘轨道、电机、控制器及窗帘本体,窗帘本体通过滑轮布置在窗帘轨道上,电机通过皮带驱动窗帘本体在窗帘轨道上移动以实现窗帘本体的开合。
申请公布号为CN104783634A的电机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有一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侧边至少装有两个支撑挂钩。电机输出轴末端之传动齿轮与电机驱动轮联接,电机驱动轮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的驱动下带动驱动装置的移动。
申请公布号为CN109875371A的智能型推帘器及其控制系统,包括活动安装于窗帘导轨上的推帘器和控制该推帘器沿着窗帘导轨滑行的控制系统;推帘器包括壳体组件、电源及线路板、安装组件及滑动组件。
将窗帘助推器上的滚轮装入窗帘轨道时,受滚轮和轨道的尺寸限制,需要对滚轮进行转向,这就需要在窗帘助推器内配置转向系统,现有的转向系统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不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窗帘助推器,进一步地提供具有上述窗帘助推器的窗帘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联接于轨道的悬挂组件、以使所述的悬挂组件旋转一定角度的变向组件及受电机驱动的行走轮,所述的悬挂组件包括两个悬挂部件,所述的悬挂部件包括伸出于所述的壳体外且位于轨道内的悬挂轮组和伸入壳体内的柱体,所述的变向组件包括外露于壳体的操控部及同时与两个柱体联接的旋转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旋转控制组件为联动齿轮组件,所述的操控部通过所述的联动齿轮组件与各所述的柱体联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旋转控制组件包括设于壳体上的定位柱及设于柱体外壁的轴向延伸的弧形槽,所述的定位柱卡入所述的弧形槽;当所述的柱体上下运动时致所述的柱体产生一定角度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操控部包括按动件、滑动件或杆状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柱体的上端部设有一轴座,悬挂轮组包括轴接于所述的轴座两侧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轴座上穿设有转轴,所述的两侧的滚轮套设在所述的转轴上,且转轴的两端部设有限位件以限制滚轮在所述的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柱体套设有紧压弹簧,所述的紧压弹簧以使行走轮在轨道上保持有紧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两柱体的下端联接有联动板,所述的壳体上设有限位板,所述的紧压弹簧位于所述的联动板与所述的限位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壳体包括塑料制成的前壳及后壳,所述的前壳和后壳通过螺钉组件紧固。
另一优选主题为:窗帘系统,包括轨道、窗帘及所述的窗帘助推器,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在轨道内行走以实现窗帘的开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变形组件包括操控部和旋转控制组件,控制操控部,以驱动旋转控制组件发生运行,从而带动与旋转控制组件联接的柱体发生运动,最终得以带动悬挂组件整体发生转动;该转向结构整体较为简单,转向效果好,更便于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窗帘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窗帘助推器的结构拆解图;
图3为窗帘助推器的壳体局部示意图;
图4为窗帘助推器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5为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第一状态下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前的侧视图;
图8为第二状态下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前的侧视图;
图9为第一状态下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后的侧视图;
图10为第二状态下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后的侧视图;
图11为第一状态下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前的状态图一;
图12为第一状态下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前的状态图二;
图13为第二状态下窗帘助推器装入轨道后的状态图;
图14为窗帘助推器上悬挂部件的剖视图;
图15为悬挂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悬挂轮组与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悬挂轮组与柱体的结构组装图;
图18为杆状部件、联动板与柱体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图4中的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智能窗帘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窗帘助推器103,控制系统控制窗帘助推器103在窗帘系统的轨道上滑行,从而得以带动窗帘来回移动以实现窗帘的开合。本实用新型主要对窗帘助推器103如何装入窗帘轨道101的技术手段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窗帘系统100,包括轨道101、窗帘102及窗帘助推器103,窗帘助推器103在轨道101内行走以实现窗帘102的开合。
窗帘助推器103,包括壳体10、行走轮20、电机30及悬挂组件的转向系统。悬挂组件40联接于轨道101内,行走轮20受电机30驱动。
行走轮20受电机30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行走轮20沿轨道101左右滑行,从而推动窗帘的开合。
窗帘助推器103主要通过悬挂组件40悬挂在轨道101上。在实际安装时,基于美观和优化结构的考虑,优选将行走轮20、悬挂组件40大部分盖合在壳体10内。
如图2所示,悬挂组件的转向系统,包括悬挂组件40和和对应的定位柱50,悬挂组件40包括两个悬挂部件T,悬挂部件T包括伸出于壳体10外且位于轨道101内的悬挂轮组001和伸入壳体10内的柱体41,柱体41的上端部上固定有用于装入窗帘轨道101的两个滚轮42,且上述两个滚轮42组成一悬挂轮组001。
具体而言,将两个悬挂部件T安装在行走轮20所在位置的两侧;滚轮42安装在柱体41端部的两侧位置。且安装后,该滚轮42贴靠于轨道101的内侧壁上以进行悬挂。
如图4和图20所示,且此处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悬挂组件40上的柱体41的外壁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弧形槽h,定位柱50嵌入于弧形槽h内,柱体41的轴向运动使定位柱50沿着弧形槽h移动以实现柱体41的转动。即定位柱50与柱体41上的弧形槽h配合以驱使上下移动中的柱体41发生转动。
如图5至图10所示,可进行左右转动的柱体41能够使悬挂轮组00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互相转变,第二状态下的悬挂轮组001呈平行于轨道101分布方向状态,该状态下悬挂轮组001能够快捷地插入轨道101的轨道槽口内;随后柱体41继而进行反向转动,悬挂轮组001转动第一状态以呈垂直于轨道101分布方向的状态,该第一状态下悬挂轮组001的两端通过滚轮42挂置于轨道101内侧不易于脱轨,从而可以起到悬挂和辅助滑行的作用。
优选地,如图7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悬挂组件40转动角度为90度。常规状态下,也即第一状态下,悬挂轮组001呈垂直于轨道101分布方向的状态;悬挂组件40旋转90后,悬挂轮组001呈平行于轨道101分布方向的状态,也即第二状态。
对于定位柱50与柱体41之间配合,具体而言:定位柱50的一端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插入至弧形槽h内部,当柱体41向上运动的同时,由于定位柱50与弧形槽h之间的配合、限定,能够使柱体41发生正向转动,悬挂轮组001转动至第二状态;当柱体41向下运动时,柱体41发生反向转动,悬挂轮组001恢复至第一状态。
滚轮42优选为两个,对称地安装在柱体41端部两侧。悬挂轮组001挂入轨道101上后,滚轮42贴靠于轨道101的内侧壁。
如图3和图1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定位柱50为在壳体10上一体注塑成型。以优化产品结构,且能够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更为具体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柱体41组装,柱体41包括安装有滚轮42的联接柱41.1及设有通孔的基柱41.2,联接柱41.1的下端插入并固定在基柱41.2的通孔内,弧形槽h布置于基柱41.2的表面。
悬挂组件40为两个,联动部件联接两个悬挂组件40,操作部通过联动部件同时驱动两个悬挂组件40作直线运动。
操控部可以为按动件、滑动件或杆状部件61。具体而言,使用者可以施加外力按压按动件,以带动联动部件运动,从而驱动悬挂组件40上下移动。当然,作为变换,操控部也可以为滑动件,即使用者采用滑动滑动件驱使联动部件;上述技术手段是为了指出本实施例中的操控部仅为一概述,只要该操控部能够起到控制联动部件发生驱动悬挂组件40上下运动的效果即可。而本技术方案中,主要对针对杆状部件61作为操控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如图18所示,操作部优选为杆状部件61,联动部件为联动板70,联动板70受露于壳体10外的杆状部件61的驱动。
具体而言,联动板70的两端设有卡口71,柱体41上设有定位槽41.3,联动板70上的卡口71卡入柱体41的定位槽41.3内。
杆状部件61优选为L型杆状部件,其L型杆状部件的转弯部轴接于壳体10内侧,L型杆状部件的第一支臂为扳手部61.1,L型杆状部件的第二支臂为施力臂61.2,施力臂61.2上设有一能使联动板70向上运动的顶杆04。
基柱41.2包括供联接柱41.1插入的上段柱01、设有弧形槽h的中间柱02和下段柱03,中间柱02的外径大于上段柱01和下段柱03的外径。
如图11至图13所示,下段柱03上套设有紧压弹簧60,紧压弹簧60下端顶在联动板70上,紧压弹簧60上端顶在壳体10上的限位板11上。在限位板11和联动板70的作用下,紧压弹簧60处于一定限度的压缩状态,以使紧压弹簧60具有弹力以使柱体41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使滚轮42紧贴在轨道101的侧壁上。
此处对于紧压弹簧60需要进行详细阐述的是,第一状态下,紧压弹簧60处于常规状态,但该常规状态下紧压弹簧60依旧具有一定弹力;当使用者操作杆状部件61,使其顶杆04向上挤压联动板70,从而使联动板70向上挤压紧压弹簧60使紧压弹簧60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悬挂轮组001处于第二状态,操作者可以快捷地将悬挂轮组001插入轨道101内;随后,去除施加的外力,柱体41在紧压弹簧60回弹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使悬挂轮组001回转至第一状态。且此种状态下,在紧压弹簧60回弹力的作用下,悬挂轮组001上的滚轮42紧贴在轨道101的内侧壁的下表面上,以使悬挂轮组001的悬挂状态更为稳定。
因此本实施例中紧压弹簧60不仅可以起到控制柱体41向下移动的作用,还可以使悬挂轮组001的悬挂状态更为稳定。该技术手段进一步体现了本技术方案的创造性所在。
对于窗帘助推器103内的操控部如何控制柱体41在上下运动的同时发生转动,具体阐述如下:
窗帘助推器103,包括以使悬挂组件40旋转一定角度的变向组件,变向组件包括外露于壳体10的操控部及同时与两个柱体41联接的旋转控制组件。除了上文所述的,操控部可以通过联动板控制柱体41上下移动,当然操控部与柱体41之间的联动控制模式也可以为旋转控制方式。
对于旋转控制组件而言,其可以为联动齿轮组件,操控部通过联动齿轮组件与各柱体41联接。当然,此时的操控部也可以为按压式、滑动式或其他方式,只要操控部能够控制联动齿轮组件发生转动即可,启动后的联动齿轮组件能够控制柱体41上下移动。
当然本实施例中需要重申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旋转控制组件主要包括设于壳体10上的定位柱50及设于柱体41外壁的轴向延伸的弧形槽h,定位柱50卡入弧形槽h;当柱体41上下运动时致柱体41产生一定角度的旋转。
更为具体的是,如图16至图17所示,对于悬挂轮组001而言,柱体41的上端部设有一轴座a,悬挂轮组包括轴接于轴座a两侧的滚轮42。具体而言:
轴座a上穿设有转轴b,两侧的滚轮42套设在转轴b上,且转轴b的两端部设有限位件以限制滚轮42在转轴b上。
柱体41上套设有紧压弹簧60,紧压弹簧60以使行走轮20在轨道101上保持有紧压力。
两柱体41的下端联接有联动板70,壳体10上设有限位板11,紧压弹簧60位于联动板70与限位板11之间。
壳体10包括塑料制成的前壳12及后壳13,前壳12和后壳13通过螺钉组件紧固。
对于窗帘助推器103如何在通过悬挂组件001悬挂的同时进行移动,其具体实施手段如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窗帘助推器103上的悬挂轮组001下压在轨道101内表面,窗帘助推器103的行走轮沿着轨道101的下表面运动,窗帘助推器103推动窗帘102移动。
更为具体地,一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窗帘助推器103,包括壳体10、悬挂组件40和受电机30驱动的行走轮20,行走轮20的局部露出于壳体10上部以与轨道101下表面f2接触,悬挂组件40包括两个悬挂部件T,悬挂部件T包括伸出于壳体10外且位于轨道101内的悬挂轮组001和伸入壳体10内的柱体41,柱体41内套设有对柱体41施加向下作用力的紧压弹簧60,紧压弹簧60使悬挂轮组001下压在轨道101内表面f1且使行走轮20上压在轨道101的下表面f2。
具体而言,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第一状态下,紧压弹簧60处于常规状态,但该常规状态下紧压弹簧60依旧具有一定弹力;当使用者操作杆状部件61,使其顶杆04向上挤压联动板70,从而使联动板70向上挤压紧压弹簧60使紧压弹簧60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悬挂轮组001处于第二状态,操作者可以快捷地将悬挂轮组001插入轨道101内;随后,去除施加的外力,柱体41在紧压弹簧60回弹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使悬挂轮组001回转至第一状态。且此种状态恢复完成后,紧压弹簧60仍旧具有一定弹力,悬挂轮组001上的滚轮42紧贴下压在轨道101内表面f1,以使悬挂轮组001的悬挂状态更为稳定。且此时,根据行走轮20与滚轮42预设的竖向间距,行走轮20恰好上压在轨道101的下表面f2上。
壳体10内设有限位板11,两个柱体41的下端设有联动板70,紧压弹簧60的两端顶在限位板11与联动板70之间,以使紧压弹簧60对柱体41施加向下作用力。
电机30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行走轮20。
窗帘助推器103还包括给与电机30通信的控制电路002及给电机30供电的充电电池00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联接于轨道的悬挂组件、以使所述的悬挂组件旋转的变向组件及受电机驱动的行走轮,所述的悬挂组件包括两个悬挂部件,所述的悬挂部件包括伸出于所述的壳体外且位于轨道内的悬挂轮组和伸入壳体内的柱体,所述的变向组件包括外露于壳体的操控部及同时与两个柱体联接的旋转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控制组件为联动齿轮组件,所述的操控部通过所述的联动齿轮组件与各所述的柱体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旋转控制组件包括设于壳体上的定位柱及设于柱体外壁的轴向延伸的弧形槽,所述的定位柱卡入所述的弧形槽;当所述的柱体上下运动时致所述的柱体产生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部包括按动件、滑动件或杆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体的上端部设有一轴座,悬挂轮组包括轴接于所述的轴座两侧的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座上穿设有转轴,所述的两侧的滚轮套设在所述的转轴上,且转轴的两端部设有限位件以限制滚轮在所述的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体套设有紧压弹簧,所述的紧压弹簧以使行走轮在轨道上保持有紧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两柱体的下端联接有联动板,所述的壳体上设有限位板,所述的紧压弹簧位于所述的联动板与所述的限位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塑料制成的前壳及后壳,所述的前壳和后壳通过螺钉组件紧固。
10.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窗帘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窗帘助推器,所述的窗帘助推器在轨道内行走以实现窗帘的开合。
CN202020643633.5U 2020-04-24 2020-04-24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Active CN212280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3633.5U CN212280941U (zh) 2020-04-24 2020-04-24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3633.5U CN212280941U (zh) 2020-04-24 2020-04-24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0941U true CN212280941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3633.5U Active CN212280941U (zh) 2020-04-24 2020-04-24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0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5644A (zh)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CN212280942U (zh)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CN212280941U (zh)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CN113545645A (zh) 悬挂组件的转向系统、窗帘助推器及窗帘系统
CN212280943U (zh) 悬挂组件的转向系统、窗帘助推器及窗帘系统
CN204998002U (zh) 折叠3d打印机
CN113545643A (zh) 窗帘助推器和窗帘系统
CN201165179Y (zh) 磁吸式中控脚轮
CN108824968A (zh) 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
CN215634784U (zh) 一种窗帘机的驱动结构
CN216110574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操作便捷高工作效率钻机
CN2097733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齿轮的模具
CN217565622U (zh) 窗帘驱动器外机壳两侧顶部的可调式通用连接件总成
CN214755826U (zh) 电动模组装置
CN2641381Y (zh) 直流微型电动推杆
CN201099342Y (zh) 电动滑板车的驱动装置
CN2419904Y (zh) 红外线遥控电动窗帘机
CN114649756B (zh) 一种配电柜元件安装布线结构
CN220385764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687295Y (zh) 中空内置百叶窗帘的叶片转向传动装置
CN220865529U (zh) 一种多模态智能机器人
CN209482857U (zh) 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
CN219251647U (zh) 扭转驱动机构及玩具车
CN211008121U (zh) 一种电动滑轮装置及具有该电动滑轮装置的推拉门
CN219821536U (zh) 一种手推车用刹车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