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7931U - 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7931U
CN212277931U CN202020720051.2U CN202020720051U CN212277931U CN 212277931 U CN212277931 U CN 212277931U CN 202020720051 U CN202020720051 U CN 202020720051U CN 212277931 U CN212277931 U CN 212277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shop
power supply
distribution box
workshop powe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00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200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7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7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7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车间电源;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均包括: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连接;第一高压配电箱,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和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之间连接有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至少一个中间车间,位于所述头部车间和所述尾部车间之间,每个中间车间均包括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不同的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及车辆,通过仅在头尾车间设置车间电源插座为车辆提供车间供电,简化车辆供电系统的结构,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车辆的高压供电。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技术高速发展使得各地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日益增加,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产品如车辆中,传统的供电系统中的车间电源模式每节车均设车间电源插座,结构复杂,经济性差,也没车间电源连接指示灯,缺乏连接指示及警示。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车辆的车间电源插座,结构复杂,经济性差,以及缺乏连接指示及警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开关门的控制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车间电源,用于提供直流电压;
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所述头部车间和所述尾部车间均包括:
车间电源连接器,包括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端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端;
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连接,以获取所述车间电源的所述直流电压;
第一高压配电箱,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向负载供电;
其中,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和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之间连接有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
至少一个中间车间,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车间位于所述头部车间和所述尾部车间之间,其中,每个中间车间均包括:
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连接至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所述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
第二高压配电箱,与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向负载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车辆,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及其供电系统,通过仅在头尾车间设置车间电源插座为车辆提供车间电源,简化车辆供电系统的结构,节约成本。并且还通过设置车间电源连接检测和指示,可以提示供电系统与车间电源的连接情况。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供电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供电系统的示例;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供电系统的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的示例;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供电系统的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的示例;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供电系统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供电系统100,所述系统100包括:
车间电源110,用于提供直流电压;
头部车间120和尾部车间130,所述头部车间和所述尾部车间均包括:
车间电源连接器121、131,包括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端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端;
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122、132,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连接,以获取所述车间电源的所述直流电压;
第一高压配电箱123、133,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向负载供电;
其中,所述头部车间120的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123和所述尾部车间130的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133之间连接有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
至少一个中间车间140,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车间140位于所述头部车间120和所述尾部车间130之间,其中,每个中间车间140均包括:
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141,连接至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所述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
第二高压配电箱142,与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向负载供电。
其中,仅在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设置车间电源插座为车辆提供车间电源,在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的车间配电单元连接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使得没有设置车间电源插座的中间车间可以直接连接至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以向中间车间的负载提供车间电源。相比于传统的每节车间均设置电源插座,简化了供电系统的结构,也节约了成本。
应了解,中间车间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或运载能力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过流保护装置,所述过流保护装置设置于如下至少一处: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与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之间的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上、不同的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之间的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上、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与车间电源输出端正极之间、或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车间电源输入端正极与车间电源输出端负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装置包括熔断器。
参见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供电系统的示例。如图2所示,所述车辆的供电系统包括:
车间电源;
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的车间电源连接器,二者的输入端正负极均与车间电源的正负极连接,二者的输出端正负极分别与头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和尾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连接,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出端分别与头部车间的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尾部车间的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连接;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的高压配电箱分别为各自的负载供电;
头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正极通过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连接至尾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正极,头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负极通过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连接至尾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负极;
中间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其输入端正负极分别连接至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中间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的输出端连接至中间车间的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中间车间的高压配电箱为各自的负载供电;
头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出端正极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1,头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正极与中间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的输入端正极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2和/或FU4,中间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的输入端正极与中间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的输入端负极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3,尾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出端正极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1,尾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输入端正极与中间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的输入端正极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2。
其中,车间电源连接器承接来至车间的电源,并通过车间电源连接器传递至车间电源配电箱-Mc。车间电源配电箱-Mc设置插座,可与车间电源连接器进行连接,车间电源配电箱-M不带插座,即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的车间电源配电箱-Mc与中间车设置车间电源配电箱-M功能不同,结构不同,简化系统结构,使得系统性价比更高。
可选地,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包括:
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输出端正极连接;
车间电源输出端正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正极;
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输出端负极连接;
车间电源输出端负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负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还包括:
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连接于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与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之间;
所述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连接于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与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连接,用于检测并指示所述车辆是否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车控制器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组合实现,可以使用电路、单个或多个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还包括:
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和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检测端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还连接至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还连接至第一直流电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还包括:
车间电源指示灯,所述车间电源指示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整车控制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直流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3示出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的示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Mc包括:
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输出端正极连接;
车间电源输出端正极,通过熔断FU1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正极;
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输出端负极连接;
车间电源输出端负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负极;
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也称为车间电源贯通线输出正极)通过熔断器FU2连接于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与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之间;
所述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也称为车间电源贯通线输出负极)连接于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与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之间;
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和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检测端连接;当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与车间电源连接器连接时,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和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与车间电源连接器对应的两个端点连接,形成通路;而当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与车间电源连接器没有连接时,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和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之间断路;
其中,所述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还连接至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还连接至第一直流电源(110V电源);
车间电源指示灯,所述车间电源指示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整车控制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直流电源(24V电源)。
其中,车间电源配电箱-Mc带插座,车间电源配电箱-M不带插座。车间电源配电箱-Mc插座和车间电源连接器之间有高压互检信号,车间电源连接器可以检测插座端是否可靠连接,插座可以检测车间电源连接器端是否可靠连接。车间电源配电箱-Mc中的车间电源连接检测线路和车间电源指示灯连接至整车控制器CCU。车间电源配电箱-Mc中车间电源连接检测线路可以为110V检测电路,整车提供110V检测电源,整车控制器CCU提供110V常电。当车间电源配电箱-Mc插座与车间电源连接器未连接时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和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之间断开,电源检测电路为断路,不导通。当车间电源配电箱-Mc车间电源连接线路在车间电源配电箱-Mc插座与车间电源连接器连接时,该车间电源检测电路为通路,导通。
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车间电源指示灯线路可以为24V电路,整车提供24V电源,整车控制器CCU提供24V电压上电。车间电源配电箱-Mc的车间电源连接线路在车间电源配电箱-Mc插座与车间电源连接器连接时,车间电源连接检测电路为通路,导通,向整车控制器CCU发送车间电源连接检测信号;整车控制器CCU接受到车间电源连接检测信号时,将车间电源指示灯线路上电接通,从而点亮车间电源指示灯L。
应了解,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不局限于110V和24V。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的示例。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包括:
车间电源输入端正极,通过熔断器FU4连接至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如连接到车间电源贯通线输入正极与车间电源贯通线输出正极之间);
车间电源输入端负极,连接至所述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如连接到车间电源贯通线输入负极与车间电源贯通线输出负极之间);
车间电源输出端正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输入端正极通过熔断器FU3连接,所述车间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正极;
车间电源输出端负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输入端负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负极。
参见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供电系统的示意性原理图。如图5所示,首先,整车控制器CCU判断是否采集到任意一节车间的电源连接信号(即当车间电源配电箱-Mc于车间电源连接器时,整车控制器CCU将接收到电源连接信号);如果没有采集到则结束,如果采集到电源连接信号,则整车控制器CCU给所有车间发送有效信息(如车间电源连接有效的信息),且整车控制器CCU发送整车退电指令,以切除高压配电箱;同时,整车控制器CCU点亮车间电源指示灯,以提示用户车间电源连接有效;接着,各节车间进入车间电源模式;最后结束。
参见图6,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例。其中,所述车辆6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供电系统6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及其供电系统,通过仅在头尾车间设置车间电源插座为车辆提供车间电源供电,简化车辆供电系统的结构,节约成本。并且还通过设置车间电源连接检测和指示,可以提示供电系统与车间电源的连接情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车间电源,用于提供直流电压;
头部车间和尾部车间,所述头部车间和所述尾部车间均包括:
车间电源连接器,包括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端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端;
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连接,以获取所述车间电源的所述直流电压;
第一高压配电箱,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向负载供电;
其中,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和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之间连接有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
至少一个中间车间,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车间位于所述头部车间和所述尾部车间之间,其中,每个中间车间均包括:
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连接至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和所述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
第二高压配电箱,与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向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包括:
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输出端正极连接;
车间电源输出端正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正极;
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输出端负极连接;
车间电源输出端负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还包括:
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连接于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与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之间;
所述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连接于所述头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与所述尾部车间的所述车间电源连接端负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包括:
车间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至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
车间电源输入端负极,连接至所述车间电源负极输出线;
车间电源输出端正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输入端正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正极;
车间电源输出端负极,与所述车间电源输入端负极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过流保护装置,所述过流保护装置设置于如下至少一处: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与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之间的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上、不同的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之间的所述车间电源正极输出线上、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车间电源连接端正极与车间电源输出端正极之间、或所述第二车间电源配电箱的车间电源输入端正极与车间电源输出端负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连接,用于检测并指示所述车辆是否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还包括:
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和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车间电源连接器的检测端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连接检测第一端还连接至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电源连接检测第二端还连接至第一直流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间电源配电箱还包括:
车间电源指示灯,所述车间电源指示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整车控制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直流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装置包括熔断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CN202020720051.2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Active CN212277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0051.2U CN212277931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0051.2U CN212277931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7931U true CN212277931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0051.2U Active CN212277931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79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6135B2 (en) High voltage output monitoring device and system for a power battery
CN2781390Y (zh) 汽车负载短路、开路预检测电路
CN104228713B (zh) 一种汽车运输模式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11151975U (zh) 一种车载以太网测试装置
CN103683428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CN205097957U (zh) 电动汽车高压互锁实现装置
CN209675961U (zh) 一种整合ptc控制器的预充电装置
CN211061653U (zh) 多合一控制器高压配电单元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
CN10728424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高压配电盒
CN206498216U (zh) 一种汽车智能电源盒
CN202115451U (zh)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CN108081994A (zh) 供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5498356U (zh) 一种低压电源网路保护电路及车辆
CN212277931U (zh) 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CN103715013B (zh) 一种继电器防粘连电路
CN105259497A (zh) 一种断路器电弧故障断路系统及方法
CN210133011U (zh) 一种智能高压配电盒和车辆
CN204832407U (zh) 用于电动车的高压电路检测装置
CN207705776U (zh) 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用供电管理系统
CN205453185U (zh) 模拟采集器
CN210161933U (zh) 一种直流转直流一体式充电机
CN205864051U (zh) 多电源自动转换配电设备
CN105322499B (zh) 一种基于电源负载异常的短路保护电路
EP3527421B1 (en) Off-prevention circuit of contactor
CN111823950A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