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7697U -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7697U
CN212277697U CN202021417648.6U CN202021417648U CN212277697U CN 212277697 U CN212277697 U CN 212277697U CN 202021417648 U CN202021417648 U CN 202021417648U CN 212277697 U CN212277697 U CN 212277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rame
supporting
connection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76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
米旭东
杨宝成
孙伟
蒋振威
卜亚伟
祝冯涛
马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Zhongch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Zhongc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Zhongch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Zhongc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76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7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7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7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模块组件,所述壳体模块组件包括框架组件和挡板组件,其中,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支撑柱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柱和连接杆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组件作为壳体模块组件的支撑框架;所述挡板组件用于对所述框架组件的侧面进行遮挡封闭,所述挡板组件与所述框架组件能够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通过组装连接的方式将壳体模块组件以及壳体模块的各个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大大提高了各个零部件的使用的通配性,减少开设的模具,配电站的机组容量在进行变更时,壳体组件能够快速进行更换,减少零件的浪费,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变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配电柜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
配电柜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但是现有的配电柜一般都是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一起,各部件之间的通用性较差,且一旦出现零部件损坏或者对箱式配电站扩容、缩容时,对配电柜的壳体组件改动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造成较多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通过组装连接的方式将壳体模块组件以及壳体模块的各个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大大提高了各个零部件的使用的通配性,减少开设的模具,配电站的机组容量在进行变更时,壳体组件能够快速进行更换,减少零件的浪费,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模块组件,所述壳体模块组件包括框架组件和挡板组件,其中,
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支撑柱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柱和连接杆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组件作为壳体模块组件的支撑框架;
所述挡板组件用于对所述框架组件的侧面进行遮挡封闭,所述挡板组件与所述框架组件能够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通过组装式的装配设计,便于流水化的加工生产以及现场的组装,提高生产以及装配的效率;同时,将框架组件中的支撑柱、连接杆以及挡板组件均通过连接件进行组装,也便于进行增容、扩容或者缩容变更,能够适用于更多、更复杂的安装空间,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设置四根,在所述支撑柱上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杆包括横向连杆,在所述横向连杆的端部设置封头板,在所述封头板上设置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支撑柱与所述连接杆组装成框架组件的结构,既便于装配,又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框架组件使用时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板体,在所述支撑板体的两端设置支撑侧壁,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侧壁远离所述支撑板体的端部设置第一支撑翻边,在另外一个所述支撑侧壁远离所述支撑板体的端部设置第二支撑翻边,所述第一支撑翻边与所述第二支撑翻边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体和/或支撑侧壁和/或第一支撑翻边和/或第二支撑翻边上。
该设计一方面提高了支撑柱的强度,避免使用时受力变形,大大提高了框架组件放置时的稳定性和使用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支撑柱具备较高的通配性,能够进一步降低损耗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端部连杆,所述端部连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端部连杆的两端设置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螺钉连接。
该设置提高了框架组件上下两端的强度,保证了框架组件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框架组件的上部设置纵向连杆,所述纵向连杆能够同时与横向连杆、支撑柱、端部连杆连接。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框架组件的整体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配电柜壳体组件的品质,保证配电柜使用时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组件包括隔板、封门、仪表门、通风板和顶盖,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封门、所述仪表门、所述通风板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的前侧和/或后侧,其中,所述仪表门和所述通风板设置在所述封门的上、下两端,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的上方,所述隔板、所述通风板和顶盖与所述框架组件通过连接螺钉组装连接,所述封门、所述仪表门能够相对所述框架组件铰接转动或者锁定。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挡板组件的结构,便于挡板组件的模块化生产以及装配,并且保证配电柜内部各功能部件装配时的便捷性以及使用时的可靠性;同时,能够铰接转动或者锁定的封门以及所述仪表门,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开关封门或仪表门的方式对壳体模块组件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检修或者观察,简化操作,使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后,在所述隔板的上方形成第一过线槽,和/或在所述隔板的下方形成第二过线槽。
该设置优化了配电柜壳体组件内部电器零件的线路连接,避免配电柜内部线路设置紊乱,提高维修时线路检查或者更换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板包括通风板体,在所述通风板体上设置通风孔,在所述通风板体的周边设置弯折的沿板,在所述沿板上设置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框架组件上的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组装连接。
该设置便于对壳体模块组件内部电器零件进行冷却,保证壳体模块组件内部电器零件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在所述框架组件零件上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挡板组件零件上的连接处均布的设置多个。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框架组件各个零部件之间组装的便捷性和适配性以及框架组件的零件与挡板组件的零件之间组装的便捷性和适配性。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壳体模块组件通过在支撑柱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和/或连接杆上设置的连接孔通过连接螺钉进行组装。
该设置使得多个壳体模块组件可以模块化生产后组装成配电柜壳体组件,便于箱式配电站增容或者扩容时的改装,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配电柜壳体组件的通用性,降低成本。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结构合理,装配便捷,使用可靠,适用范围较广,通配性较强,能够降低生产以及装配时的人工成本,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通过组装连接的方式将壳体模块组件以及壳体模块的各个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大大提高了各个零部件的使用的通配性,减少开设的模具,配电站的机组容量在进行变更时,壳体组件能够快速进行更换,提高零件的加工合格率,减少零件的浪费,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模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模块组件取消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封门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框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框体组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支撑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支撑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接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通风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壳体模块组件装配在一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组件,101-支撑柱,101a-支撑板体,101b-支撑侧壁,101c-第一支撑翻边,101d-第二支撑翻边,101e-第一连接孔,102-连接杆,102a-横向连杆,102b-纵向连杆,102c-封头板,102d-第二连接孔,103-端部连杆,103a-连接板,103b-第三连接孔,2-隔板,3-封门,4-仪表门,5-通风板,501-通风板体,502-沿板,503-第四连接孔,504-通风孔,6-顶盖,7-第一过线槽,8-第二过线槽,9-侧板,10-挡板组件,100-壳体模块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进行方向性和位置性指示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顶”、“低”、“横向”、“纵向”、“中心”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情况等,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1,如图1~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模块组件100,所述壳体模块组件100包括框架组件1和挡板组件10,其中,
所述框架组件1包括支撑柱101和连接杆102,所述支撑柱101和连接杆102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组件1作为壳体模块组件100的支撑框架;
所述挡板组件10用于对所述框架组件1的侧面进行遮挡封闭,所述挡板组件10与所述框架组件1能够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装式的配电柜壳体组件,代替现有技术中将各个零件或者部分零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的方案。通过设计的组装式的配电柜壳体组件,一方面将配电柜壳体组件的各个零部件都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个体,各个零件个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当单个零件发生损坏需要替换时,只需要对该零件进行替换即可完成配电柜壳体组件的维修,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同时,该设置还便于流水化的加工生产以及现场的组装,提高生产以及装配的效率;此外,将框架组件1中的支撑柱101、连接杆102以及挡板组件10均通过连接件进行组装,也便于进行增容、扩容或者缩容变更,能够适用于更多、更复杂的安装空间,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结构合理,装配便捷,使用可靠,适用范围较广,通配性较强,能够降低生产以及装配时的人工成本,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支撑柱101设置四根,在所述支撑柱101上设置第一连接孔101e,所述连接杆102包括横向连杆102a,在所述横向连杆102a的端部设置封头板102c,在所述封头板102c上设置第二连接孔102d,所述第一连接孔101e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02d通过连接螺丝进行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101与所述连接杆102之间通过自攻螺丝进行连接。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支撑柱101与所述连接杆102组装成框架组件1的结构,通过横平竖直的连接以及支撑杆,保证了框架组件1支撑的稳定性,支撑柱101与所述连接杆102之间通过连接螺钉进行固定连接,既便于装配,又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框架组件1使用时的可靠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支撑柱101包括支撑板体101a,在所述支撑板体101a的两端设置支撑侧壁101b,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侧壁101b远离所述支撑板体101a的端部设置第一支撑翻边101c,在另外一个所述支撑侧壁101b远离所述支撑板体101a的端部设置第二支撑翻边101d,所述第一支撑翻边101c与所述第二支撑翻边101d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101e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体101a和/或支撑侧壁101b和/或第一支撑翻边101c和/或第二支撑翻边101d上。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支撑柱101的具体结构,该设计使得当支撑柱101上的连接边出现损坏时,通过拆除连接螺钉后转动支撑柱101,将支撑柱101上的其它位置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01e用于连接即可,同时,在多个板体上均设置第一连接孔101e,也可以用于连接其它零部件。
该设计一方面提高了支撑柱101的强度,避免使用时受力变形,大大提高了框架组件1放置时的稳定性和使用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支撑柱101具备较高的通配性,能够进一步降低损耗成本。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连接杆102还包括端部连杆103,所述端部连杆103设置在所述支撑柱101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端部连杆103的两端设置连接板103a,在所述连接板103a上设置第三连接孔103b,所述第三连接孔103b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e和/或第二连接孔102d通过连接螺钉连接。
该设置提高了框架组件1上下两端的强度,保证了框架组件1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在所述框架组件1的上部设置纵向连杆102b,所述纵向连杆102b能够同时与横向连杆102a、支撑柱101、端部连杆103连接。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框架组件1的整体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组装式的配电柜壳体组件的品质,保证配电柜使用时的可靠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横向连杆102a、所述纵向连杆102b与所述支撑柱101的整体结构相同,所述横向连杆102a、所述纵向连杆102b均包含连接板体、连接侧壁和连接翻边,并且在连接板体和/或连接侧壁和/或连接翻边设置有第五连接孔。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挡板组件10包括隔板2、封门3、仪表门4、通风板5和顶盖6,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1的左右两侧,所述封门3、所述仪表门4、所述通风板5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1的前侧和/或后侧,其中,所述仪表门4和所述通风板5设置在所述封门3的上、下两端,所述顶盖6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1的上方,所述隔板2、所述通风板5和顶盖6与所述框架组件1通过连接螺钉组装连接。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挡板组件10的结构,所述挡板组件10的各个部件与框架组件1的组件结构单独通过连接螺钉可拆卸的组装连接,便于挡板组件10的模块化生产以及装配,并且保证配电柜内部各功能部件装配时的便捷性以及使用时的可靠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隔板2与所述框架组件1连接后,在所述隔板2的上方形成第一过线槽7,和/或在所述隔板2的下方形成第二过线槽8。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在所述隔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过线槽7、第二过线槽8,所述第一过线槽7、所述第二过线槽8用于壳体模块组件100内部各功能电器件中线路的接入或者接出。
该设置优化了配电柜壳体组件内部电器零件的线路连接,避免配电柜内部线路设置紊乱,提高维修时线路检查或者更换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封门3、所述仪表门4能够相对所述框架组件1铰接转动或者锁定。
该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开关封门3或仪表门4的方式对壳体模块组件100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检修或者观察,简化操作,使用可靠。
亦或者是,所述封门3、所述仪表门4与所述框架组件1通过连接螺钉组装连接。该设置保证了挡板组件10与所述框架组件1连接的一致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通风板5包括通风板体501,在所述通风板体501上设置通风孔504,在所述通风板体501的周边设置弯折的沿板502,在所述沿板502上设置第四连接孔503,所述第四连接孔503用于与所述框架组件1上的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组装连接。
该设置公开一种通风板5的结构,保证通风板5与框架组件1组装连接的便捷性,通过在通风板体501上设置通风孔504,便于对壳体模块组件1内部电器零件进行冷却,保证壳体模块组件1内部电器零件使用的可靠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沿板502在所述通风板体501的周边呈连续闭合状设置,所述第四连接孔503在所述沿板502上均布设置多个。
该设置提高了通风板5与框架组件1连接的稳定性和适配性,通过在所述沿板502上设置多个第四连接孔503,可用于与框架组件1上不同的连接孔进行装配。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通风孔504在通风板体501上设置多个,多个通风孔504在所述通风板体501上均布设置,每个所述通风孔504的通风面积均大于所述第四连接孔503的连接面积。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通风孔504进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进风不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壳体模块组件1内部电器零件使用的可靠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连接孔在所述框架组件1零件上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挡板组件10零件上的连接处均布的设置多个。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连接孔101e、第二连接孔102d、第三连接孔103b、第四连接孔503以及所述横向连杆102a、所述纵向连杆102b上的第五连接孔。例如,所述第一连接孔101e在所述支撑柱101上均布的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02d在所述支封头板102c上均布的设置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103b在所述连接板103a上均布的设置多个。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框架组件1各个零部件之间组装的便捷性和适配性以及框架组件1的零件与挡板组件10的零件之间组装的便捷性和适配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相邻的两个壳体模块组件100通过在支撑柱101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01e和/或连接杆102上设置的连接孔通过连接螺钉进行组装。
该设置使得多个壳体模块组件100可以模块化生产后组装成配电柜壳体组件,便于箱式配电站增容或者扩容时的改装,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配电柜壳体组件的通用性,降低成本。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组装后的多个壳体模块组件100的最外端设置侧板9,所述侧板9将最外端的壳体模块组件100的框架组件1的侧壁完全封堵,所述两个相邻的壳体模块组件100之间设置隔板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模块组件(100),所述壳体模块组件(100)包括框架组件(1)和挡板组件(10),其中,
所述框架组件(1)包括支撑柱(101)和连接杆(102),所述支撑柱(101)和连接杆(102)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组件(1)作为壳体模块组件(100)的支撑框架;
所述挡板组件(10)用于对所述框架组件(1)的侧面进行遮挡封闭,所述挡板组件(10)与所述框架组件(1)能够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1)设置四根,在所述支撑柱(101)上设置第一连接孔(101e),所述连接杆(102)包括横向连杆(102a),在所述横向连杆(102a)的端部设置封头板(102c),在所述封头板(102c)上设置第二连接孔(102d),所述第一连接孔(101e)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02d)通过连接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1)包括支撑板体(101a),在所述支撑板体(101a)的两端设置支撑侧壁(101b),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侧壁(101b)远离所述支撑板体(101a)的端部设置第一支撑翻边(101c),在另外一个所述支撑侧壁(101b)远离所述支撑板体(101a)的端部设置第二支撑翻边(101d),所述第一支撑翻边(101c)与所述第二支撑翻边(101d)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101e)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体(101a)和/或支撑侧壁(101b)和/或第一支撑翻边(101c)和/或第二支撑翻边(101d)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2)还包括端部连杆(103),所述端部连杆(103)设置在所述支撑柱(101)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端部连杆(103)的两端设置连接板(103a),在所述连接板(103a)上设置第三连接孔(103b),所述第三连接孔(103b)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e)和/或第二连接孔(102d)通过连接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组件(1)的上部设置纵向连杆(102b),所述纵向连杆(102b)能够同时与横向连杆(102a)、支撑柱(101)、端部连杆(10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10)包括隔板(2)、封门(3)、仪表门(4)、通风板(5)和顶盖(6),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1)的左右两侧,所述封门(3)、所述仪表门(4)、所述通风板(5)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1)的前侧和/或后侧,其中,所述仪表门(4)和所述通风板(5)设置在所述封门(3)的上、下两端,所述顶盖(6)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1)的上方,所述隔板(2)、所述通风板(5)和顶盖(6)与所述框架组件(1)通过连接螺钉组装连接,所述封门(3)、所述仪表门(4)能够相对所述框架组件(1)铰接转动或者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与所述框架组件(1)连接后,在所述隔板(2)的上方形成第一过线槽(7),和/或在所述隔板(2)的下方形成第二过线槽(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5)包括通风板体(501),在所述通风板体(501)上设置通风孔(504),在所述通风板体(501)的周边设置弯折的沿板(502),在所述沿板(502)上设置第四连接孔(503),所述第四连接孔(503)用于与所述框架组件(1)上的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组装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在所述框架组件(1)零件上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挡板组件(10)零件上的连接处均布的设置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柜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壳体模块组件(100)通过在支撑柱(101)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01e)和/或连接杆(102)上设置的连接孔通过连接螺钉进行组装。
CN202021417648.6U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Active CN212277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7648.6U CN212277697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7648.6U CN212277697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7697U true CN212277697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99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7648.6U Active CN212277697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7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4640U (zh) 一种开关柜柜体
CN202310326U (zh) 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由顶盖封闭的箱状电气开关柜
CN212277697U (zh)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件
CN212485903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组件
CN214754788U (zh) 用于机舱断路器的柜体装置
CN210404518U (zh) 一种拼装式预装式变电站
CN210443897U (zh) 一种高低压成套电气柜结构
CN112542782A (zh) 用于机舱断路器的柜体装置
CN212046927U (zh) 箱变式充电站
CN112615284A (zh) 一种组合装配的箱式变电站及其装配方法
CN214899723U (zh) 一种易拆装型箱式变电站
CN219458405U (zh) 一种集装箱型变电站箱体
CN220066548U (zh) 一种汇流并网箱
CN113071347A (zh) 箱变式充电站
CN212571754U (zh) 一种环网柜
CN205051240U (zh) 一种模块式安装的充气柜
CN219321846U (zh) 一种变电站预装式配电外壳
CN219980159U (zh) 一种馈电柜门板及机柜
CN219696932U (zh) 一种母线桥装置和预制舱
CN21862710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框架组件及空调器
CN210200505U (zh) 风力发电塔及其预装式变电站、干式变压器
CN214958210U (zh) 一种新型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CN216958334U (zh) 电池箱及具有其的矿车
CN213936998U (zh) 一种安全的低压柜
CN218549240U (zh) 一种新型变电箱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