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7515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7515U
CN212277515U CN202021800059.6U CN202021800059U CN212277515U CN 212277515 U CN212277515 U CN 212277515U CN 202021800059 U CN202021800059 U CN 202021800059U CN 212277515 U CN212277515 U CN 212277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ring
shell
metal shell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00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000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7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7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7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包括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若干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由该基座向前延伸出的舌板。金属壳,所述金属壳围设在所述端子模块外围,金属壳与基座共同形成开口向前的收容腔,所述舌板向前呈悬臂状且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所述金属壳位于容纳腔的开口位置的外周形成有开口向前的卡合槽。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套设在金属壳位于容纳腔的开口位置的外周,且至少部分卡设于卡合槽内。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有关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子设备数据的传输大多采用这种通用的标准;USB3.0标准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在标准A Type类型的USB接口设计上,USB3.0能够完美地实现设计更改而不影响向下兼容性与结构外观。但是在移动终端应用的Micro USB领域则无法实现功能升级的同时,保证结构外观不变,Micro USB 3.0标准最终使外观结构复杂化,即采用并排的方式增加了一个接口以容纳增加的功能焊脚,但占用了更大的空间,限于智能手机超薄化的发展趋势,使Micro USB3.0在手机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急需一种全新的高速串行通用总线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此情况下,USB协会推出了全新USB3.1 Type C型接口连接器,同时兼顾了尺寸与性能,适应了智能终端上的应用。Type C型USB插座在一些需要做防水设计的手机中,需要进行防水设计处理。通常的防水方案有套硅胶圈、硅胶一体成型、点胶等方案,而套硅胶圈的方式,硅胶圈容易滑动跑偏,造成防水性能下降;而硅胶一体成型成本太高,良率太低;点胶方案越来越多地开始应用;如中华人名共和国公开号为CN109217012A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点胶方案,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屏蔽外壳,在屏蔽外壳前端缘设置胶水槽,但是该种粉末冶金或CNC加工方案制造屏蔽外壳的方案,制造成本仍然较高,客户接受度较低;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号为CN109449634A号专利揭示了一种USB插座,其内金属屏蔽壳的前缘上一体成型有一朝上的翻边,所述翻边可与所述外金属屏蔽壳的前缘一起合围成沟槽,现有点胶做法是在所述沟槽内点胶,但是该沟槽较浅,点胶后胶水容易溢出,造成不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包括:
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若干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由该基座向前延伸出的舌板,各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基座内的端子固定部、由该端子固定部向前延伸并且与舌板固定的端子接触部、及由该端子固定部延伸并凸伸出基座外的端子对接部,该端子对接部对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端子接触部至少部分露出舌板外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
金属壳,所述金属壳围设在所述端子模块外围,金属壳与基座共同形成开口向前的收容腔,所述舌板向前呈悬臂状且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所述金属壳位于容纳腔的开口位置的外周形成有开口向前的卡合槽;
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套设在金属壳位于容纳腔的开口位置的外周,且至少部分卡设于卡合槽内。
进一步,所述卡合槽沿垂直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所在面的横截面积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卡合槽沿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所在面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
进一步,所述卡合槽沿金属壳外周呈封闭环形。
进一步,所述金属壳包括金属内壳及围设在所述金属内壳外周的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包括围设贴合于所述金属内壳的外周面上的主体环及由主体环前端向着远离金属内壳所在侧外翻形成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与金属内壳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卡合槽。
进一步,所述金属壳还包括结合在所述金属内壳外周的的前方位置且位于金属环前方的挡位环,所述金属内壳、挡位环及金属环共同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沿垂直于金属内壳的外表面所在方向成开口状的容纳槽及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所述卡合槽,所述挡位环沿金属内壳板厚方向的的厚度小于防水圈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防水圈通过注塑形成或者所述防水圈通过将胶水点入卡合槽位置后经固化形成,所述防水圈包括容纳于所述卡合槽内的部分、围设在所述金属内壳外周且位于卡合槽前方的部分、及围设在所述主体环外周且位于所述翻边结构后方的部分。
进一步,还包括金属上壳及金属下壳,所述金属上壳及金属下壳沿上下方向盖合于金属壳外围且由金属壳的左右两侧经点焊固定,所述金属上壳及金属下壳均位于所述金属环的后方,所述金属上壳和/或金属下壳上延伸形成有对应与对接电路板固定的对接脚部。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排列呈两排且对应位于舌板的上下两个表面上,所述导电端子的排列方式满足USB Type-C的排列标准。
进一步,还包括有金属套环,所述金属套环包括围设包覆于基座外周面的主体环部及与所述主体环部一体的止位环部,所述止位环部位于舌板根部的外周且覆盖于所述基座的前端面,所述主体环部与金属壳的内表面贴合,所述金属套环呈无缝管状和/或所述金属内壳呈无缝管状和/或金属环呈无缝管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自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角度的本申请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移除防水圈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具体展示了防水圈及金属环从金属内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具体展示了防水圈、金属环、金属内壳、金属套环、金属上壳及金属下壳从端子模块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6介绍本申请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使本申请中的描述更加准确,所有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1为参照,将X轴所在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Y轴所在方向(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其中Y轴正向为后;将Z轴所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上。
请参考图1、图2、图5及图6所示,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一般被安装至电子设备内部,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本申请揭示的所述电连接器实际为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再具体为,是一种USB TYPE-C插座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块1及与所述端子模块1结合的金属壳2。
请参考图5及图6所示,所述端子模块1,所述端子模块1包括绝缘本体11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1上的若干个导电端子12。所述绝缘本体11包括基座111及由该基座111向前延伸出的舌板112。各所述导电端子12包括固定在基座111内的端子固定部121、由该端子固定部121向前延伸并且与舌板112固定的端子接触部122、及由该端子固定部121延伸并凸伸出基座111外的端子对接部123,所述端子对接部123对应与对接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端子接触部122至少部分露出舌板112外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接触。所述导电端子12排列呈两排且对应位于舌板112的上下两个表面上,所述导电端子12的排列方式满足USBType-C的排列标准。
请参考图1、图2、图5及图6所示,所述金属壳2围设在所述端子模块1外围,金属壳2与基座111共同形成开口向前的收容腔10,所述舌板112向前呈悬臂状设置且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10内,所述金属壳2位于容纳腔10的开口位置的外周形成有开口向前的卡合槽201。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防水圈3,所述防水圈套设在金属壳2位于容纳腔10的开口位置的外周,且至少部分卡设于卡合槽201内。所述防水圈3用于实现电连接器的金属壳2外周与电子设备对应框口(未图示)之间的密封防水。
具体的,所述金属壳2包括金属内壳21及围设在所述金属内壳21外周的金属环22,所述金属环22包括围设贴合于所述金属内壳21的外周面上的主体环221及由主体环221前端向着远离金属内壳21所在侧外翻形成的翻边结构222,所述翻边结构222与金属内壳2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卡合槽201。
本申请中,所述卡合槽201沿垂直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所在面的横截面积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卡合槽201沿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所在面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所述防水圈3被压入卡合槽201后能够与卡合槽201的槽壁之间形成剪切力,用于增加防水圈3与金属壳2之间的结合力。一般电电子设备(如手机),在外壳上均会预留一个组装通孔(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的前端开口位置会被插入组装通孔而露出于电子设备外,所述电连接器的金属壳2与电子设备的组装通孔内壁之间通过所述防水圈实现防水,在电连接器插入组装至组装通孔时,防水圈3和组装通孔的内壁面之间会发生摩擦,在某些情况下,所述摩擦会使得防水圈3与金属壳2之间产生位移,进而使得防水圈3的局部或者全部位置移位,无法实现防水。本设计中,通过设计卡合槽201结构,在电连接器插入组装至组装通孔时,卡合槽201能够对防水圈3的不当移位产生抑制,使得防水圈3在Y周轴和Z轴两个方向均能够与金属壳2精密配合,防水效果更佳。
本申请较优的实施例为,将卡合槽201设计成沿垂直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所在面的横截面积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卡合槽201沿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所在面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以提高防水圈3与卡合槽201沿Y轴正向的剪切力,进而提高防水圈3与金属壳2之间的结合力。本申请中,所述卡合槽201沿金属壳2外周呈封闭环形。
请参考图3及图4所示,为本申请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二实施例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金属壳2还包括结合在所述金属内壳21外周的的前方位置且位于金属环22前方的挡位环23。所述金属内壳21、挡位环23及金属环22共同形成环形槽20,所述环形槽20包括沿垂直于金属内壳21的外表面所在方向成开口状的容纳槽202及与所述容纳槽202连通的所述卡合槽201(具体可参考图4所示)。所述挡位环23用于对防水圈3相对金属内壳21向前移位起抑制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位环23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金属环,也可以是与金属内壳21一体设置的部件。本申请中,所述挡位环沿金属内壳板厚方向的的厚度小于防水圈的厚度。
本申请中,所述防水圈3通过注塑形成,形成防水圈3的材质为某种硅胶类,或者是常温下具有一定弹性的某种绝缘性材料,所述防水圈3包括容纳于所述卡合槽201内的部分、围设在所述金属内壳21外周且位于卡合槽201前方的部分、及围设在所述主体环221外周且位于所述翻边结构222后方的部分(具体可参考图2或图3、或图4所示)。当然,所述防水圈3可以直接通过一体成型结合于所述金属壳2上,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形成单个组件后经组装套设在所述金属壳2上。当然,所述防水圈3还可以是通过点胶工艺形成(将胶水点入卡合槽201位置后经固化形成)。
请参考图1并结合图5及图6所示,本申请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上壳24及金属下壳25,所述金属上壳24及金属下壳25沿上下方向盖合于金属壳2外围且由金属壳2的左右两侧经点焊固定,所述金属上壳24及金属下壳25均位于所述金属环22的后方,所述金属上壳24和/或金属下壳25上延伸形成有对应与对接电路板固定的对接脚部241。
请参考图2并结合图6所示,本申请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金属套环26,所述金属套环26包括围设包覆于基座111外周面的主体环部261及与所述主体环部261一体的止位环部262,所述止位环部262位于舌板112根部的外周且覆盖于所述基座111的前端面,所述主体环部261与金属壳2的内表面贴合。所述金属套环26和/或金属内壳21和/或金属环22呈无缝管状。用于实现更好的防水性能。所述止位环部262用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止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若干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由该基座向前延伸出的舌板,各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基座内的端子固定部、由该端子固定部向前延伸并且与舌板固定的端子接触部、及由该端子固定部延伸并凸伸出基座外的端子对接部,该端子对接部对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端子接触部至少部分露出舌板外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
金属壳,所述金属壳围设在所述端子模块外围,金属壳与基座共同形成开口向前的收容腔,所述舌板向前呈悬臂状且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所述金属壳位于容纳腔的开口位置的外周形成有开口向前的卡合槽;
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套设在金属壳位于容纳腔的开口位置的外周,且至少部分卡设于卡合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沿垂直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所在面的横截面积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沿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所在面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沿金属壳外周呈封闭环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包括金属内壳及围设在所述金属内壳外周的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包括围设贴合于所述金属内壳的外周面上的主体环及由主体环前端向着远离金属内壳所在侧外翻形成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与金属内壳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卡合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还包括结合在所述金属内壳外周的前方位置且位于金属环前方的挡位环,所述金属内壳、挡位环及金属环共同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沿垂直于金属内壳的外表面所在方向成开口状的容纳槽及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所述卡合槽,所述挡位环沿金属内壳板厚方向的厚度小于防水圈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通过注塑形成或者所述防水圈通过将胶水点入卡合槽位置后经固化形成,所述防水圈包括容纳于所述卡合槽内的部分、围设在所述金属内壳外周且位于卡合槽前方的部分、及围设在所述主体环外周且位于所述翻边结构后方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上壳及金属下壳,所述金属上壳及金属下壳沿上下方向盖合于金属壳外围且由金属壳的左右两侧经点焊固定,所述金属上壳及金属下壳均位于所述金属环的后方,所述金属上壳和/或金属下壳上延伸形成有对应与对接电路板固定的对接脚部。
9.如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排列呈两排且对应位于舌板的上下两个表面上,所述导电端子的排列方式满足USB Type-C的排列标准。
10.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金属套环,所述金属套环包括围设包覆于基座外周面的主体环部及与所述主体环部一体的止位环部,所述止位环部位于舌板根部的外周且覆盖于所述基座的前端面,所述主体环部与金属壳的内表面贴合,所述金属套环呈无缝管状和/或所述金属内壳呈无缝管状和/或金属环呈无缝管状。
CN202021800059.6U 2020-08-25 2020-08-25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2277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0059.6U CN212277515U (zh) 2020-08-25 2020-08-2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0059.6U CN212277515U (zh) 2020-08-25 2020-08-2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7515U true CN212277515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0059.6U Active CN212277515U (zh) 2020-08-25 2020-08-2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7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4458A (zh) 电连接器
EP1689046B1 (en) A shielded connector
US73901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tegral connectors
US9444167B2 (en) Terminal and terminal manufacturing method
EP2086057B1 (en) Shielded USB connector system
JP5790245B2 (ja) 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9004420B (zh) 防水正反插usb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22981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able connector having same
US98659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2028909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258322B (zh) 同轴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EP306799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it,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assembly method
JP2018085228A (ja) コネクタ
CN212277515U (zh) 电连接器
CN11482490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2006025821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9216043A (ja) 内導体端子、及び、内導体端子を用いた同軸線用の端子ユニット
US7201614B2 (en) Method of making micro coaxial connector
EP3309905B1 (en) Mobile terminal, earphone sock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arphone socket
CN113097774B (zh) 插座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20341584U (zh) 一种电源集成信号连接器
CN211981076U (zh) 一种多插接口电连接器
CN217882068U (zh) 电连接器
JP7392688B2 (ja) コネクタセット
CN214899032U (zh) 传输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