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7165U -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7165U
CN212277165U CN202022147342.XU CN202022147342U CN212277165U CN 212277165 U CN212277165 U CN 212277165U CN 202022147342 U CN202022147342 U CN 202022147342U CN 212277165 U CN212277165 U CN 212277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frame
presser foot
force
stag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473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剑
阳小芮
董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ihong Electronic Co Ltd
Diode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od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od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od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473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7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7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7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Bo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设置于一载物台,用于向放置于所述载物台上的一引线框架施加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脚,所述压脚为第一压脚、第二压脚或第三压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引脚,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引脚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所述第二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基岛,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所述第三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连接筋,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

Description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封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芯片封装工艺中,大多采用成本较低的引线键合工艺,即采用引线框架键合装置进行引线键合。
图1A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引线键合过程中用以固定引线框架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A所示,在引线框架的引线键合过程中,是将一贴覆有一芯片2的引线框架1放置于一载物台3上,并通过一固定装置4对所述引线框架1进行固定。
如图1A所示,所述固定装置4具有多个压脚,以对应所述引线框架1的不同区域。例如,如图1A所示,所述固定装置4具有第一压脚41、第二压脚42、第三压脚43和第四压脚44。具体地,如图1B所示,所述第一压脚41用于固定所述引线框架1的两侧引脚之间地连接筋,第二压脚42用于固定所述引线框架1的两侧引脚,第三压脚43用于固定所述引线框架1贴附芯片2的基岛,而第四压脚44则是用于固定相邻基岛之间的连接筋。
经过申请人的研究表明,上述固定装置4的多个压脚存在问题:(1)对应所述引线框架1的单侧引脚的所述第二压脚42的倾斜角偏大,使得在压合时,所述第二压脚42对所述引线框架1的引脚上所施加的压力不均,导致焊线容易跳线;(2)对应所述引线框架1用于贴附芯片2的基岛的所述第三压脚43为分叉设计,这相当于在所述引线框架1的基岛处,尤其是基岛的边缘形成两个施力点,从而导致基岛边缘的压力不均,引线框架1与载物台的贴合不紧密。因而在引线键合过程中使得焊线与焊点的结合不牢固,容易导致飞线或者拉线测试不合格;(3)而在所述引线框架1的相邻基岛之间的连接筋上,仅使用单个所述第四压脚44进行固定,仅形成一个施力点,从而导致在该位置处所述引线框架1因受力不均而处于微有上翘的状态。因而在引线键合过程存在打线不稳,容易跳线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引线框架的固定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通过合理的压脚结构设置,明显改善引线键合过程中引线框架与载物台的贴合度,使得焊线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设置于一载物台,用于向放置于所述载物台上的一引线框架施加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脚,所述压脚为第一压脚、第二压脚或第三压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引脚,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引脚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所述第二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基岛,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所述第三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连接筋,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脚具有一施力端,所述第一压脚的施力端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引脚并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引脚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其中,所述第一压脚的所述施力端在所述引线框架上的投影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引脚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脚具有一施力端,所述第二压脚的施力端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基岛并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其中,所述第二压脚的施力端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脚的施力端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的接触处在所述载物台上的投影,平行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的一侧边在所述载物台上的投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压脚具有一施力端,所述第三压脚的施力端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并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其中,所述第三压脚的施力端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压脚的施力端在所述引线框架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引线框架中相邻两个基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框,所述压脚与所述固定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脚具有一与所述固定框连接的固定端;所述第二压脚具有一与所述固定框连接的固定端;所述第三压脚具有一与所述固定框连接的固定端。
在本申请中,通过合理的压脚结构设置,明显改善引线键合过程中引线框架与载物台的贴合度,使得焊线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引线键合过程用于固定引线框架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1B所示是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知道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中,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100,用于设置于一载物台上200,以向放置于所述载物台200上的一引线框架300施加朝向所述载物台200的力F。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力F的方向为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即几乎垂直于所述载物台200的表面的方向。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100具有多个压脚以及用于与多个压脚连接以起到固定压脚的固定框140。在本申请的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100中,具有多个压脚,例如图2所示的四个第一压脚110、四个第二压脚120和两个第三压脚1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100可以基于不同的引线框架300的结构而调整所述第一压脚110、第二压脚120和第三压脚130的具体数量,而不以本申请附图所示的数量为限。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压脚110、第二压脚120与第三压脚130可以分别单独地包含于一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100中,也可以以任意两两组合或三种组合地形式包含于一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100中,而不以本申请附图所示的组合形式为限。
也就是说,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中,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压脚,所述压脚为第一压脚110、第二压脚120或第三压脚130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压脚110接触所述引线框架300的一引脚301,用于向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引脚301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200的力;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压脚120接触所述引线框架300的一基岛302,向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基岛302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200的力;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压脚130接触所述引线框架300的一连接筋303,向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连接筋303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
以下,结合图2和图3详细描述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100的所述第一压脚110、第二压脚120与第三压脚130的具体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压脚110具有一施力端111和用于与所述固定框140连接的固定端11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压脚110的施力端111接触所述引线框架300的引脚301并向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引脚301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200的力;其中,所述第一压脚110的所述施力端111在所述引线框架300上的投影与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引脚301相互垂直。由于所述引线框架300的同一侧引脚301的方向是一致的,如图3中所示的X轴方向。由此,使得对应于所述引脚301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压脚110对于所述引线框架300的多个施力点形成于一条直线上,使得所述引线框架300引脚侧受力更为均匀。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压脚120具有一施力端121和用于与所述固定框140连接的固定端122。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压脚120的施力端121接触所述引线框架300的一基岛302并向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基岛302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200的力;其中,所述第二压脚120的施力端121与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基岛302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压脚120的施力端121与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基岛302的接触处在所述载物台200上的投影,平行于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基岛302的一侧边在所述载物台200上的投影。也即,所述第二压脚120的所述施力端121大致上靠近一贴附于所述基岛302上的芯片(图中未示)的边缘。如此,所述第二压脚120对于所述引线框架300具有较大的施力面积,使得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基岛302上收到的力更为均匀,与所述载物台200的贴合度更紧密,从而在引线键合过程中保障了焊线的质量。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三压脚130具有一施力端131和用于与所述固定框140连接的固定端13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压脚130的施力端131接触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连接筋303并向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连接筋303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200的力。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筋303尤其是位于所述引线框架300中相邻两个基岛302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压脚130的施力端131与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所述连接筋302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使得所述第三压脚130在所述引线框架300在相邻两个基岛302之间的连接筋303上施加更为稳固且均匀的力,从而使得所述引线框架300与所述载物台200之间贴合度更紧密,而不会出现所述引线框架300单侧边(无引脚侧)略微翘起的现象,以在引线键合过程中进一步保障焊线的质量。
由此,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三种对应于引线框架300的不同位置处的不同压脚结构设计,更为合理地调整了各压脚对于所述引线框架300的施力状态,从而明显改善引线键合过程中引线框架与载物台的贴合度,使得焊线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本申请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申请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申请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设置于一载物台,用于向放置于所述载物台上的一引线框架施加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脚,所述压脚为第一压脚、第二压脚或第三压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引脚,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引脚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
所述第二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基岛,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
所述第三压脚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连接筋,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脚具有一施力端,所述第一压脚的施力端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引脚并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引脚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其中,所述第一压脚的所述施力端在所述引线框架上的投影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引脚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脚具有一施力端,所述第二压脚的施力端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一基岛并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其中,所述第二压脚的施力端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脚的施力端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的接触处在所述载物台上的投影,平行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基岛的一侧边在所述载物台上的投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脚具有一施力端,所述第三压脚的施力端接触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并向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施加一朝向所述载物台的力;其中,所述第三压脚的施力端与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脚的施力端在所述引线框架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引线框架的所述连接筋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引线框架中相邻两个基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框,所述压脚与所述固定框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脚具有一与所述固定框连接的固定端;所述第二压脚具有一与所述固定框连接的固定端;所述第三压脚具有一与所述固定框连接的固定端。
CN202022147342.XU 2020-09-25 2020-09-25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2277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47342.XU CN212277165U (zh) 2020-09-25 2020-09-25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47342.XU CN212277165U (zh) 2020-09-25 2020-09-25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7165U true CN212277165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47342.XU Active CN212277165U (zh) 2020-09-25 2020-09-25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7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20109B1 (ko) 테이프 자동접합 내부 리이드 접합방법
US20050208786A1 (en) Interpos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H0774220A (ja) ストレッチ誘導されたマイクロスクラブによる隔膜コネクタ
JP2005503660A (ja) フリップチップ用の自己平面保持バンプの形状
CN212277165U (zh)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KR100721280B1 (ko) 반도체 칩 조립체의 형성 방법과 기판 상의 회로로부터반도체 칩으로 와이어 본드부를 형성하는 장치
US7523369B2 (en) Substrate and testing method thereof
CN114256087A (zh) 引线框架用固定装置
CN206624045U (zh) 一种菲林贴合治具
JP5104315B2 (ja)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電子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CN112420792B (zh) 显示面板及其绑定方法、显示装置
KR20180041186A (ko) 접합 장치 및 가요성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접합 방법
TW201933683A (zh) 壓接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376503B (en) Probe supporting device
JP2012124426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8778495U (zh) 一种cell耐高温胶带辅助治具
CN219592711U (zh) 一种背板、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JP3293757B2 (ja) 半導体装置製造用リードフレーム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JP2003007773A (ja) ボンディングツールおよび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JP3559936B2 (ja) バンプ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JPH0329901Y2 (zh)
JPH01231334A (ja) ワイヤー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US20040108584A1 (en) Thin scale outline package
TWI295843B (en) A heat block for wire bonding of the multi chips
CN204148766U (zh) 适用多种钉架规格的钢线式压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