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7021U - 一种热敏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敏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7021U
CN212267021U CN202020503430.6U CN202020503430U CN212267021U CN 212267021 U CN212267021 U CN 212267021U CN 202020503430 U CN202020503430 U CN 202020503430U CN 212267021 U CN212267021 U CN 212267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thermal printer
prism
printer accord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34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34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7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7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7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机,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绕固定轴线摆动以使其在一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转换,在闭合位置,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互扣合并构成一至少具有四个棱柱的棱柱体,且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形成的结合面设置在其中两个相对棱柱之间,两个相对棱柱中其一上配置出纸口,其二上配置供所述第一部件枢转连接第二部件的枢接部,打印区、走纸通道、纸卷收纳室和枢接部沿所述结合面依次布置,在开启位置,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解扣且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取放圆筒状记录纸的开口。本实用新型有效地优化结构,使打印更为稳定,打印纸容量更大。

Description

一种热敏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敏打印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打印,而便携式小型打印机就是人们外出打印设备的首选。但目微型打印机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因为体积小,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装载打印纸的量很少,经常需要更换打印纸,如专利一种开合盖稳定的微型打印机,专利公开号为CN106827834A,其公开的主要技术为:一种开合盖稳定的微型打印机,包括壳体主体和上盖,所述上盖扣合在所述壳体主体上,所述壳体主体的顶面与所述上盖的底面为相互配合面;所述上盖的底面设有朝向壳体主体凸起的卡扣件,所述壳体主体上相应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槽扣合;所述卡槽内设有弹性凸点,所述弹性凸点朝向扣合点抵压所述卡扣件;所述上盖可相对所述壳体主体前后推动,打开上盖时,推动所述上盖,使所述弹性凸点脱离抵压所述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槽脱离配合。
另外,现有技术中微型打印机的结构设计及功能组件的布局不合理,使得装载的打印纸量很少,且打印纸的走纸路径太长,易产生偏斜,进而影响打印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化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热敏打印机,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配置有热敏头及控制该热敏头工作的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部件配置有压印辊及驱动该压印辊旋转的驱动单元;
所述热敏头和压印辊对置配置以形成打印区,并在二者之间夹持有记录纸的状态下通过旋转使记录纸由出纸口输出;
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圆筒状记录纸的纸卷收纳室,以及连接该纸卷收纳室和打印区的走纸通道;
所述第一部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绕固定轴线摆动以使其在一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转换;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互扣合并构成一至少具有四个棱柱的棱柱体,且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形成的结合面设置在其中两个相对棱柱之间,所述两个相对棱柱中其一上配置出纸口,其二上配置供所述第一部件枢转连接第二部件的枢接部,所述打印区、走纸通道、纸卷收纳室和枢接部沿所述结合面依次布置;
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解扣且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取放圆筒状记录纸的开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棱柱体为四棱柱体,所述结合面沿棱柱方向分割该两个相对棱柱。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开启位置,与所述枢接部相邻接的两个侧面共同构成该热敏打印机的支撑底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走纸通道的长度小于3.0c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纸卷收纳室的容积为该热敏打印机体积的40%-7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纸卷收纳室为圆柱形腔室。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闭合位置,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卡扣部与第二部件扣合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部上连接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施加保持力于卡扣部上以使该卡扣部保持与第二部件的扣合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扣合连接被配置为施加外力于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时能够克服所述保持力使其解除扣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枢接部的外端部处设置有操控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在所述纸卷收纳室与棱柱体侧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安装腔内,该棱柱体侧面为与出纸口相邻接的一侧面,且该控制单元包括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电子电路的PCB。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安装腔形成在该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之间,且所述纸卷收纳室的部分形成在第一内壳的内侧面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PCB平行于所述棱柱体侧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微型马达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所述纸卷收纳室与一棱柱之间形成的第二安装腔内,该棱柱为不同于所述两个相对棱柱的另一棱柱。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二安装腔形成在该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之间,且所述纸卷收纳室的部分形成在第二内壳的内侧面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电池平行于该棱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打印区、走纸通道、纸卷收纳室和枢接部沿两相对棱柱之间的结合面依次布置,此结合面的长度在棱柱体内任意分割方向上是最长的,可以有效地优化结构,使结构更紧凑。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纸口设于其中的棱柱上,从而可以给纸卷收纳室更多的空间,这样一次就可以容纳更多的打印纸。
3、本实用新型通过纸卷收纳腔与棱柱体侧面形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将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沿纸卷收纳室的内侧面倾斜设置以减少走纸通道的长度,进而提高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闭合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对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部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B-B中调节机构锁定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B-B中调节机构解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标:1、第二部件;2、第一部件;3、出纸口;4、操控部;5、纸卷收纳室;6、调节机构;7、热敏头;8、压印辊;9、切刀;10、枢接部;11、第二内壳;12、第二外壳;13、第二安装腔;14、凸块;15、检测件;21、第一内壳;22、第一外壳;23、第一安装腔;24、卡扣部;51、第二收纳腔;52、第一收纳腔;61、移动杆;62、档片;63、控制杆;91、固定孔;92、方形孔;100、轴线;101、发射单元;102、接收单元;103、连接轴;111、蓄电池;112、微型马达;113、减速齿轮组;114、铰接部;200、棱柱;201、相对棱柱;202、另一棱柱;211、隔离板;212、增强条;213、PCB;214、铰接管;215、容纳腔;241、底端;242、施力部件;521、滑动槽;522、固定块;621、安装槽;622、限位块;623、凹槽;624、内壁;625、加强部;631、凸起;2111、固定柱;2112、定位块;2151、档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方向为附图中的X方向和-X方向,第二方向为附图中的Y方向和-Y方向,第三方向为附图中的Z方向和-Z方向。
现结合图1至图10对本申请的方案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机,包括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1,其中,第一部件2配置有热敏头7及控制该热敏头7工作的控制单元,第二部件1配置有压印辊8及驱动该压印辊8旋转的驱动单元。所述热敏头7和压印辊8对置配置以形成打印区,并在二者之间夹持有记录纸的状态下通过旋转使记录纸由出纸口3输出;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圆筒状记录纸的纸卷收纳室5,所述收纳室5由设于第一部件2上的第一收纳腔52和设于第二部件1上的第二收纳腔51组成,以及连接该纸卷收纳室5和打印区的走纸通道。具体的,打印机的打印都是由压印辊8的旋转带动记录纸向前输出,记录纸收纳于纸卷收纳腔5内,在压印辊8带动记录纸向前传输的同时记录纸也会在纸卷收纳腔5内自转以使记录纸更容易向前传输,因此,记录纸呈圆筒状能更换地自转。
第一部件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1绕固定轴线100摆动以使其在一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转换。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相互扣合并构成一个具有四个棱柱200的棱柱体,且所述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形成的结合面设置在其中两个相对棱柱201之间,在第一方向上投影,该打印机呈近似正方形,上述的两个相对棱柱201刚好位于对角线两端上。所述两个相对棱柱201中其中一个上配置出纸口3,另一个上配置供所述第一部件2枢转连接第二部件1的枢接部10,所述打印区、走纸通道、纸卷收纳室5和枢接部10沿所述结合面依次布置。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棱柱体为四棱柱体,四棱柱体结构简单,更容易优化结构。通过两个相对棱柱201之间且沿棱柱200方向分割该两个相对棱柱201,其结合面是最大的,可以有效地优化结构,使结构更紧凑。通过分割两个相对棱柱201,可以在外观上看出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1是相对对称的,在枢接部10的位置不一样,有利于简化制造工艺。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分割是指部分或全部分割上述两相对棱柱201所在的端部或棱柱200本身,不能仅局限于文字本身。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解扣且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取放圆筒状记录纸的开口,通过开口以方便更换位于纸卷收纳室5的记录纸。在其他实施例中,棱柱体可以为五棱柱体或者六棱柱体,其结合面经过不相邻的两条棱柱200就可以了。
参照图2,在开启位置,与所述枢接部10相邻的两个侧面共同构成该热敏打印机的支撑底面。本实施例中,一优选方案为开启打印机使其到最大位置时刚好让枢接部10相邻的两个侧面在同一平面上,可以作为打印机的支撑底面,以便放置打印机,安装记录纸时打印机的稳定而无需用手辅助打印机稳定以更换记录纸。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打印机特定形状及内部创造性的布局,纸卷收纳室5的容积就比较大,一次容纳的记录纸也就越多,这样就能减少记录纸的更换频率。而走纸通道的长度越小,可以减少记录纸在走纸通道的时间,减少记录纸由于走纸通道过长可能出现的卡纸、纸张倾斜或者传动速度时快时慢的问题,从而提高打印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创造性的形状及结构布局,从而使纸卷收纳室5的容积为该热敏打印机体积的4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70%,优选的,纸卷收纳室5的容积为该热敏打印机体积的50%,既可以有效地容纳更多的记录纸,又能使结构的排布更优化。在本实施例中,走纸通道的长度小于3.0cm,优选的,走纸通道的长度是1.6cm,能减少纸张通过走纸通道的时间,提高打印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纸卷收纳室5优选为圆柱形腔室,这样能与圆筒状记录纸相配合,减少空间浪费,而其背面呈圆弧状,可以是其他部件沿其圆弧顶面至底面倾斜布置,使结构紧凑,可以减少其排布在走纸通道上的长度,有利于减少走纸通道的长度。
参照图4,在闭合位置,形成在第一部件2上的卡扣部24与第二部件1扣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卡扣部24呈L型。具体的,在第二部件1上设有与卡扣部24相扣合的凸块14,卡扣部24的底端241是具有倾斜的斜面,凸块14顶部也具有倾斜的切面,在扣合过程中,卡扣部24的斜面会沿凸块14的切面移动,从而使卡扣部24发生转动,在卡扣部24上连接有施力部件242,该施力部件242施加保持力于卡扣部24上以使该卡扣部24保持与第二部件1上凸块14的扣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施力部件242为扭簧,当卡扣部24的底端241平面的高度小于凸块14的高度时,施力部件242会使卡扣部24复位以保持与凸块14的抵接,从而使第一部件2锁紧第二部件1。所述扣合连接被配置为施加外力于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1上时能够克服施力部件242的保持力使其解除扣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解锁按钮,通过外力施加在解锁按钮上以使卡扣部24转动,使卡扣部24的底端241从凸块14正下方旋转出来,从而使第一部件2能沿枢接部10旋转而开启打印机。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解锁,这些都是常规手段,再次不在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部件1上设有检测件15,当卡扣部24与第二部件1扣合连接时,卡扣部24会下压检测件15,要将检测到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盖合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打印机才能开始打印,否则会显示有误,无法打印,从而提高了打印质量。
参照图1和图5,在枢接部10的外端处设置有操控部4,具体的,在第一部件2上设有铰接管214,第二部件1上设有两铰接部114,通过连接轴103将铰接管214和铰接部114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的枢接部10。铰接管214、铰接部114和连接轴103都是中空状,且都是同轴设置,操控部4通过铰接部114、连接轴103和铰接管214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与驱动单元也通过接部114、连接轴103和铰接管214电连接。通过在枢接部10的外端处设置操控部4,能减少操控部4与第一部件2或第二部件1的电连接路径的长度和线体材料的同时使装配更容易。
参照图3、图6和图7,控制单元被配置在纸卷收纳室5与棱柱体侧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安装腔23内,该棱柱体侧面为与出纸口3相邻接的一侧面,从而控制单元与热敏头7的连接线路更短。驱动单元被配置在纸卷收纳室5与另一棱柱体侧面之间形成的第二安装腔13内。第一部件2包括第一外壳22和第一内壳21,第一安装腔23形成在该第一外壳22和第一内壳21之间,且纸卷收纳室5的部分形成在第一内壳21的内侧面上;第二部件1包括第二外壳12和第二内壳11,第二安装腔13形成在该第二外壳12和第二内壳11之间,且纸卷收纳室5的部分形成在第二内壳11的内侧面上。在第一外壳22和第二外壳12的外侧还可以增设装饰件,装饰件可以根据不同喜好选用不同颜色,使打印机的外形更美观,且可以选择金属薄膜材质等不同的材质以增加打印机的强度,防止打印机因为体型小巧而容易压坏。控制单元包括具有安装在第一安装腔23的电子电路的PCB213,PCB213平行于棱柱体侧面,PCB213沿纸卷收纳室5顶部向出纸口3倾斜设置以紧凑合理地利用第一安装腔23的内部空间,达到结构最优化。驱动单元包括微型马达112和蓄电池111,蓄电池111安装在第二安装腔13内的另一棱柱202的正下方,该棱柱200为不同于两个相对棱柱201的另一棱柱202,蓄电池111平行于该棱柱202,使结构排布更简洁有序。
参照图3和图5,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12盖合后依次形成用于存储记录纸的纸卷收纳室5、记录纸的走纸通道、热敏头7和压印辊8对置配置而形成的打印区和打印纸出纸口3,走纸通道由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12的结合面直接形成,用于连接纸卷收纳室5和打印区。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沿纸卷收纳室5的背面倾斜布置,能减小走纸通道的长度,从而提高打印质量。
参照图6,第一部件2在出纸口3端还设有隔离板211,所述隔离板211与第一内壳21在内侧形成安装热敏头7的容纳腔215,在隔离板211外侧还固定有切刀9,以用于将打印好的记录纸从打印机上裁切。隔离板211将热敏头7和切刀9分隔开来以防止切刀9上的静电影响到热敏头7对记录纸的打印质量。可以理解的是,切刀9基本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其切刀9前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积累静电。如果切刀9与热敏头7中间没有隔离板211,就容易使切刀9产生静电影响到热敏头7对记录纸的打印质量,而将热敏头7安装在容纳腔215内,能减少切刀9上的静电向热敏头7传递,从而提高打印质量。本实施例中,一优选方案为隔离板211与第一内壳21为树脂材料一体成型,优选地,为绝缘树脂材料。
在隔离板211上面向第一外壳22的一侧设有定位块2112和固定柱2111,切刀9上设有与定位块2112相配合的方形孔92以限制切刀9裁切记录纸时的左右移动,方便使用。切刀9通过固定柱2111以热融方式固定在隔离板211上,打印机的内部一般采用塑料注塑成型,隔离板211也是由塑料注塑成型,而切刀9的厚度比较薄,在切刀9上开几个固定孔91,通过热融方式在固定孔91上融成固定柱2111,从而将切刀9固定在隔离板211上,这样使切刀9与隔离板211成一体,防止在打印过程中的热敏头7的震动造成切刀9的脱落。当然,也可以使用螺丝等其他固定方式。隔离板211靠近出纸口3,这样能使切刀9上的锯齿端能突出出纸口3外以裁切分离打印好的记录纸。参照图5,在隔离板211面向热敏头7容纳腔215的一侧设有防止记录纸回退时进入容纳腔215的档条2151。具体的,由于热敏头7在打印过程中会上下振动,因此热敏头7安装在容纳腔215内的前端不会抵接隔离板211,与隔离板211之间会有缝隙,这样当记录纸打印完通过切刀9裁切分离后,记录纸的最前端会与记录纸出纸口3平齐,由于记录纸裁切是向上拉的,记录纸回退过程中前端会向上卷起,容易使记录纸前端从缝隙内进入容纳腔215,而在隔离板211上设置档条2151,防止了再次打印后记录纸卷进容纳腔215的可能,从而防止卡纸。优选的,档条2151最少4个,档条2151间隔分布,这样在记录纸回退的时候会有多个支撑点可以大大降低记录纸回退时进入容纳腔215,导致卡纸情况的出现。在容纳腔215内设有增加第一内壳21前端强度的增强条212,优选的,增强条212为硬质金属材质,防止因为热敏头7的加热导致第一内壳21前端变形导致走纸通道高度变化而影响记录纸的输出。
参照图7,第二部件1上还设有减速齿轮组213,减速齿轮组213与微型马达212和压印辊8相连接,微型马达212驱动减速齿轮组213转动以带动压印辊8旋转。
参照图8、图9和图10,在第二部件152的纸卷收纳室5上设有纸宽调节机构6、移动杆61和滑动槽521,所述纸宽调节机构6设于移动杆61上,并且可沿移动杆61和滑动槽521移动以适应不同纸宽的记录纸。移动杆61横穿整个第二部件152的宽度固定在第二部件152的两侧,滑动槽521的下端为圆弧形曲面,上端为直线平面,以使下端在纸宽调节机构6解锁时能更好的滑动,上端在纸宽调节机构6锁定时能更好的限制住。
调节机构6包括档片62和控制杆63,档片62设于移动杆61上并能沿移动杆61左右移动,具体的,在档片62的前端开设有供移动杆61通过的通孔,使档片62套接在移动杆61上,在档片62的后端设有与滑动槽521形状一致的形状,使用时档片62的后端卡在所述滑动槽521内,且可沿任一棱柱200方向移动。档片62的下端有与纸卷收纳室5相匹配的弧形部使档片62与纸卷收纳室5贴紧。在档片62上设有控制杆63安装槽621,控制杆63设于安装槽621内并枢接于移动杆61上,通过控制杆63锁定档片62使其固定在移动杆61上。具体的,参照图9和图10,在安装槽621内设有限位块622,当控制杆63向下摆动时,控制杆63以过盈配合的方式顶触与安装槽621的内壁624上以将档片62固定在移动杆61上,同时,档片62后端将顶触在滑动槽521的中,以限制档片62向第二方向上移动。为了阻止控制杆63回摆,在安装槽621内设有限位块622,当控制杆63向下摆动到锁定档片62时,限位块622刚好顶住控制杆63的侧壁以防止控制杆63在绕移动杆61转动从而回摆。当控制杆63向上摆动时,控制杆63与安装槽621的内壁624将是间隙配合,这样移动杆61与档片62解除锁定,档片62就可以沿移动杆61移动了,在安装槽621内还设有两倾斜凹槽623,控制杆63上设有与两凹槽623相配合的凸起631,凸起631弹性连接在控制杆63上,在外力的作用下,控制杆63才能转动,否则,凸起631将抵接在凹槽623侧壁上使控制杆63固定。通过调节机构6沿移动杆61和滑动槽521移动的方式来适应不同纸宽的记录纸,再由控制杆63来锁定档片62,通过档片62与控制杆63过盈配合的方式直接抱死移动杆61,从而实现了纸卷收纳室5的记录纸纸宽的调节固定,这样调节后记录纸稳定固定,同时操作简单。
如图10所示,档片62开有控制杆63安装槽621,使档片62在过盈配合时与移动杆61向顶触的部位太小,为了防止松动,在档片62沿移动杆61方向延伸形成加强部625,加强部625具有与一定移动杆61向适配的曲面,从而在控制杆63锁定档片62时加强部625与移动杆61完全顶触。
若是记录纸纸宽的宽度太小时,在打印过程中由于走纸通道的宽度是不变的,记录纸的纸宽越小,则越容易在走纸通道上出现偏移,从而打印时会出错,影响打印质量,因此需要设置最小纸宽。滑动槽521上设有固定块522以限制档片62的移动从而形成最小纸宽的记录纸纸卷收纳室5。
参照图2,在走纸通道上设有检测记录纸信息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单元101和接收单元102,其一设于第一部件22上,另一设于第二部件11上,发射单元101检测记录纸通过走纸通道时将信息发射给接收单元102,接收单元102接收信息后将信息提供给PCB213。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热敏打印机,包括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1);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配置有热敏头(7)及控制该热敏头(7)工作的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部件(1)配置有压印辊(8)及驱动该压印辊(8)旋转的驱动单元;
所述热敏头(7)和压印辊(8)对置配置以形成打印区,并在二者之间夹持有记录纸的状态下通过旋转使记录纸由出纸口(3)输出;
所述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圆筒状记录纸的纸卷收纳室(5),以及连接该纸卷收纳室(5)和打印区的走纸通道;
所述第一部件(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1)绕固定轴线(100)摆动以使其在一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转换;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相互扣合并构成一至少具有四个棱柱(200)的棱柱体,且所述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形成的结合面设置在其中两个相对棱柱(201)之间,所述两个相对棱柱(201)中其一上配置出纸口(3),其二上配置供所述第一部件(2)枢转连接第二部件(1)的枢接部(10),所述打印区、走纸通道、纸卷收纳室(5)和枢接部(10)沿所述结合面依次布置;
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1)解扣且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取放圆筒状记录纸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体为四棱柱体,所述结合面沿棱柱(200)方向分割该两个相对棱柱(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启位置,与所述枢接部(10)相邻接的两个侧面共同构成该热敏打印机的支撑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纸通道的长度小于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卷收纳室(5)的容积为该热敏打印机体积的40%-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卷收纳室(5)为圆柱形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闭合位置,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2)上的卡扣部(24)与第二部件(1)扣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24)上连接有施力部件(241),该施力部件(241)施加保持力于卡扣部(24)上以使该卡扣部(24)保持与第二部件(1)的扣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连接被配置为施加外力于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1)上时能够克服所述保持力使其解除扣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10)的外端部处设置有操控部(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在所述纸卷收纳室(5)与棱柱体侧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安装腔(23)内,该棱柱体侧面为与出纸口(3)相邻接的一侧面,且该控制单元包括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电子电路的PCB(21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包括第一外壳(22)和第一内壳(21),所述第一安装腔(23)形成在该第一外壳(22)和第一内壳(21)之间,且所述纸卷收纳室(5)的部分形成在第一内壳(21)的内侧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CB(213)平行于所述棱柱体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或12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微型马达(112)和蓄电池(111),所述蓄电池(111)安装在所述纸卷收纳室(5)与一棱柱(202)之间形成的第二安装腔(13)内,该棱柱(200)为不同于所述两个相对棱柱(201)的另一棱柱(20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1)包括第二外壳(12)和第二内壳(11),所述第二安装腔(13)形成在该第二外壳(12)和第二内壳(11)之间,且所述纸卷收纳室(5)的部分形成在第二内壳(11)的内侧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11)平行于该棱柱(202)。
CN202020503430.6U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热敏打印机 Active CN212267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3430.6U CN212267021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热敏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3430.6U CN212267021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热敏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7021U true CN212267021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5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3430.6U Active CN212267021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热敏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7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5250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ирания и выталкивания кассеты
US8011844B2 (en) Printer having detecting arm for detecting near-end state of paper roll
US6414704B1 (en) Printer installable in small space
JP4277850B2 (ja)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US20110058884A1 (en) Tape cassette
JP2007152559A (ja)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CN111421967A (zh) 一种热敏打印机
CN212267021U (zh) 一种热敏打印机
JP2003237155A (ja) テーププリンタのテープ切断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テーププリンタ
CN212289195U (zh) 一种防静电的打印机
JP2007118434A (ja) 記録装置
CN212636937U (zh) 一种可用于多种纸宽的打印机
CA1320384C (en) Compact printer having improved sheet cassette
US4853711A (en) Compact printer with adjustable sheet storage cassette
CN212636927U (zh) 一种便携式打印机
EP1041024B1 (en)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tape cartridge and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ape cartridge, and tape cutting device
JP2001310522A (ja) プリンタ
JP2001301272A (ja) 印字装置
JP2003237177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2003118202A (ja) プリンタ
CN212737512U (zh) 一种防卡纸的打印机
JPH05147285A (ja) プリンタ
CN111421966A (zh) 一种防卡纸的打印机
JP5293228B2 (ja) 記録装置
JPH05147331A (ja) 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