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7013U -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 Google Patents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7013U
CN212267013U CN202020764838.9U CN202020764838U CN212267013U CN 212267013 U CN212267013 U CN 212267013U CN 202020764838 U CN202020764838 U CN 202020764838U CN 212267013 U CN212267013 U CN 212267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piezoelectric
electrode layer
printing device
piezoelectri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48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飞
陆建斌
谢永林
吕慧强
杜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ifa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ifa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ifa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ifa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648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7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7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7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包括一个压电板和带有至少一排液滴喷射器的一个基板。每个液滴喷射器包括在基板第一面的一个压力室和在基板第二面的一个喷孔。压电板通过一个键合层连接到基板上。第一电极层位于压电板的第一表面,该表面靠近基板的第一面。第一电极层包括对应于每个压力室的一条信号线和地线。第二电极层位于压电板的外第二表面,包括信号输入焊盘和返地焊盘。第一电极层的信号线和地线通过导电通孔分别连接到第二电极层上的信号输入焊盘和返地焊盘。

Description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电喷墨打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的构造。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通常是用按需喷墨或连续喷墨打印来完成的。在按需喷墨打印中,液滴是使用带增压(例如热或压电)驱动器的液滴喷射器喷射到记录介质上。选择性地启动该驱动器致使形成和喷射一个飞行的墨滴,该飞行墨滴穿过打印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空间并撞击记录介质。打印图像的形成是按照打印所需图像的需要,通过控制每个液滴的形成来实现的。所需图像可以包括与图像数据相应的任何点图案。它可以包括图形或文本图像。如果使用适当的墨水,它还可以包括用于打印实用功能器件的点图案或三维结构。墨水可包括有色墨水,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或黑色。或者,墨水可以包括用于功能性打印的导电材料,电介质材料,磁性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墨水也可以包括生物、化学、或医学材料。
在液滴喷射期间,记录介质相对于打印头的运动可以是:保持打印头静止,而记录介质在液滴喷射时前进经过打印头;或者是保持记录介质静止,而移动打印头。如果打印头上的墨滴喷射器阵列可以覆盖记录介质宽度上的整个打印兴趣区域,则前一种运动结构是合适的。此类打印头有时称为页宽打印头。第二种类型的打印机结构是滑架打印机,其中打印头液滴喷射器阵列要小于在记录介质上的打印兴趣区域的范围,并且打印头安装在滑架上。在滑架打印机中,记录介质沿介质前进方向前进给定距离,然后停止。在记录介质停止的同时,滑架载着喷孔正在喷射液滴的打印头在滑架扫描方向上移动,该滑架扫描方向基本上垂直于介质前进方向。当安装在滑架上的打印头横穿打印介质同时打印了一条带图像后,记录介质被向前推进;然后滑架的运动方向颠倒;打印的图像由此一条带一条带地形成。
按需喷墨式喷墨打印头中的液滴喷射器包括压力室和喷孔,所述压力室有进墨道为该压力室提供墨水,所述喷孔用于让墨滴喷出压力室。在压电喷墨打印器件中,压力室的一面墙包括压电元件,当施加电压脉冲时,压电元件使该墙偏转变形凹入充满墨水的压力室中,从而迫使墨水通过喷孔。压电喷墨具有的显著优势在于和多种类的墨水(包括水性墨水,溶剂型墨水和紫外线固化墨水)有化学兼容性和墨水的可喷射性,并且具有通过修改电脉冲来喷射不同大小的墨滴的功能。
压电喷墨打印器件还有需要解决的技术挑战。因为每伏特电压的压电位移量很小,所以压电室墙面积必须比喷孔面积大得多,以便喷射出有用的液滴量,因此每个液滴喷射器都相对较大。一排液滴喷射器中的每个液滴喷射器宽度受该排喷孔间距的限制。其结果是压力室的长度尺寸通常比宽度尺寸大得多。要求高分辨率和高产量打印的打印应用,需要大量的有喷孔紧密排列的液滴喷射器阵列。通过对每排液滴喷射器喷射的恰当定时,交错的喷孔排可以在记录介质上打出近距离的点。然而对于许多交错的排,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的尺寸变得很大。
另一个挑战是,热喷墨打印器件通常包括集成逻辑和驱动电子从而减少了器件的引线数量,与之不同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通常每个液滴喷射器有独自的多个引线,需要连接到驱动电路板上。为了能在横跨每个液滴喷射器的压电元件上独立地加电压以便在需要时喷射液滴,每个液滴喷射器需要接两个电极。这两种类型的电极有时被称为正电极和负电极,或者称为单个电极和公共电极。
某些类型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构造成两种类型的电极分别在压电元件的相反表面上。为了将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电互通连接到驱动电路板上,将两种类型的电极设置在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的同一外表面上是有优势的。
美国专利第5,255,016号公开了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中在压电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正和负梳状电极。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其梳子的齿延伸横跨液滴喷射器的整个宽度。正电极的一部分沿压电板的一边缘延伸,负电极的一部分沿压电板的相反的另一边缘延伸。每个液滴喷射器有单独的压电板,这样的结构使得制造大阵列的紧密间距液滴喷射器很困难。
美国专利第6,243,114号公开了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中在压电板的外表面上的公共电极呈梳状,其一个电极齿沿压力室的每个侧墙延伸,而中央公共电极齿沿压力室的长度延伸。两个单个电极分别在中央公共电极齿的两边沿压力腔的长度延伸。
美国专利第5,640,184号公开了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中一排喷孔的压力室从该排喷孔沿相反的方向交替地延伸。压电板的表面上的公共电极沿着喷孔行延伸,并有电极齿在相反方向上交替地在压力室的侧墙上延伸。在公共电极的电极齿之间交错的是单个电极的间隔阵列,这些单个电极直接位于压力室上方。当向单个电极加电压时,压电板以剪切模式机械变形凹入相应的压力室,从而引起墨滴的喷射。
中国专利申请发布107344453A号公开了一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2取自'453,为清楚起见在图1中添加了一些附加标签。基板100包括第一面101,有一排压力室110分布在第一面101。每个压力室110由侧墙161和162定界。一渠道130从压力室110通向设置在基板100的第二面102上的喷孔132。压力室110在侧墙161和162之间的宽度是W。一墨槽120流体地连接到每个压力室110的一端,以便向它们提供墨水。包含多个柱子141的阻尼结构140设置在每个压力室110中,介于墨槽120和渠道130之间。驱动盖板200包括压电板210,压电板210可由例如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材料制成。压电板210的第一表面211键合到基板100的第一面101。一电极层220设置在压电板210的外部第二表面212上。此电极层220包括正电极221,正电极221在压力室110之上沿长度设置;也包括负电极222,负电极222在压力室110之间的侧墙161和162之上沿长度设置。一个进墨口230穿过压电板210,将墨水从外部墨水供源引到基板100中的墨槽120中。喷孔132从硅材料层310中的流道131向外延伸,穿过氧化层320和喷孔层330(图2)。
现已发现,两类电极都在远离压力室的压电板的外表面上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压力室墙位移高度依赖于压电板的厚度。例如,厚度为40微米的板与厚度为100微米的板相比,前者板墙的综合位移高出后者的10倍。与此相比,对于两类电极都在与压力室靠近的压电板内表面上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厚度为40微米的板与厚度为100微米的板相比,前者板墙的综合位移仅高出后者的4%。此外,对于40微米厚度的板,电极位于压电板的内表面与电极位于压电板外表面相比,前者的所述位移比后者的位移大两倍。因此,电极在压电板内表面的液滴喷射器构造可以在较低的电压或更小的压力室尺寸下以更高的效率运行。另外,喷射的墨滴速度和体积对压电板厚度的制造变异性不太敏感,从而提高了打印质量。
尽管上述焊节结构设置能有效地促进与压电板内表面靠近压力室的电极的电连接,但在某些应用中,在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的压电板外表面进行连接是最优选的。所需要的是电极和电线结构设置,使用压电板外表面上的连接焊盘以促进电互通连接到位于压电板内表面的电极。更进一步,也需要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改进在压电喷墨打印器件上的液滴喷射器的排列构造,以实现高分辨和高产量的打印。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包括一个压电板和一个基板,至少有一排液滴喷射器的阵列设置在基板上,使得每一排沿着排行方向对齐。每个液滴喷射器包括一个压力室设置在基板的第一面上,该压力室由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定界。每个液滴喷射器包括一喷孔形成在与第一面相反的基板第二面的喷孔层中。压电板有一第一表面设置靠近压力室的第一面,并且有与第一表面相反在外第二表面。第一组和第二组导电通孔从第一表面延伸至外面的第二表面。一个键合层设置在压电板与基板之间。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压电板第一表面上。第一电极层包括与每个液滴喷射器相对应的一条第一信号线,每条第一信号线连接到一个第一组导电通孔中相应的通孔上。第一电极层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压力室两侧的地线,其地线连接到至少一个第二组导电通孔中的相应的通孔上。第二电极层位于压电板的第二面上。第二电极层包括对应于每条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入焊盘,由此每个信号输入焊盘连接到第一组导电通孔中相应的通孔。第二电极层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返地焊盘,该返地焊盘与第二组导电通孔中的多个通孔电连接。至少有一个公共总地线与至少一个返地焊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电极的结构构造能实现高效率的液滴喷射,同时降低墨滴速度和体积的可变性。此外,压电喷墨打印器的电线和相应的连接焊盘结构构造有利于紧凑和可靠地电互通连接到打印头封装上。另一个优点是,此压电液滴喷射器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构造,并且能够实现高打印分辨率和高打印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压电液滴喷射器阵列构造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了图1所示类型的单个液滴喷射器的横截面;
图3A显示了部分压电板的横截面;
图3B显示了对应于图3A所示的部分压电板的部分基板的横截面;
图4A显示了基板中三个液滴喷射器的俯视图;
图4B显示了与图4A所示的液滴喷射器对应的压电板上的线路的俯视图;
图5显示了单个液滴喷射器及一些相应的线路的俯视图;
图6根据一实施例显示了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的一部分;
图7根据另一实施例显示另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的一部分;
图8显示了带窗口的遮蔽层;
图9根据又一实施例显示又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的一部分。
附图的目的应当理解为是出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并且可能未按比例绘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指定附图中共有的相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组合。对“特定实施例”及类似的引用是指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存在的特征。对“一个实施例”或“特定实施例”及类似的单独引用不一定指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然而,除非明确指出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实施例不是互相排斥的。在提及“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及类似用词时,单数或复数的使用是非限制性的。特意注明,除非另外明确指出或上下文需要,“或”的使用在本文中无排他性的意义。诸如“在...上方”,“在...下方”,“在...之上”或“在...之下”之类的词语旨在描述位于不同平面中的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但应理解,在一个器件取向上,一个器件的特征位于另一特征的”上方”,如果将器件上下颠倒,则该器件的特征将位于另一特征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压电喷墨打印器件有信号线和地线,其信号线和地线设置在靠近压力室的压电板内表面的第一电极层中。为了便于压电喷墨打印器件的电互通连接,第二电极层设置在与压电板的外表面上。通过贯穿压电板的导电通孔,第一电极层中的信号线和地线分别连接到第二电极层中的信号输入焊盘和至少一个返地焊盘。
图3A显示了压电板210沿虚线3-3的横截面(图6)。图3B显示了相应的基板100部分的横截面。本文中所指的压电板通常是一种独立的元件,它组装到基板上,而不是沉积到基板上的薄膜。压电板210的厚度T大于10微米而小于100微米(通常大于40微米,方便组装过程中的操持)。基板100包括一对压力室111和112,其压力室从中心区域向外延伸。每个压力室111和112包括一条渠道130,通向设置在喷孔层330中的喷孔132。在压电板210的内第一表面211上的第一信号线251(第一电极层240的一部分)在组装后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中的压力室111和112上方延伸。第一电极层240也包括一条公共总地线464。一个键合层270设置在第一信号线251和压电板210的第一表面211的其他部分上。键合层270,举一例,可以是聚合物粘合剂。键合层270位于压电板210和基板100之间,并将压电板210结合到基板100的第一面101。另外,键合层270将压力室111和112中的墨水与电线和压电板210隔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键合层270和压电板210之间或者在键合层270与基板100的第一面101之间添加额外的绝缘层(未显示),以提高可靠性。额外的绝缘层,举一例,可以是氧化硅或氮化硅。
如图3A所示,第二电极层740位于压电板210的外第二表面212上。第二电极层740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线751和信号输入焊盘755,以及一条公共总地线764。图3A所示的实施例,在第一电极层240中有一条公共总地线264,以及在第二电极层740中也有一条公共总地线764。在下面描述的其他实施例中,有一条公共总地线264或一条公共总地线764,但不是两者都有。第一电极层240和第二电极层740可以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金层、铜层和铬层。
导电通孔电连接第一电极层240和第二电极层740的相应部分。第一组导电通孔包括信号通孔775,用于将第一信号线251连接到第二信号线751。图3A所示的示例中,第二组导电通孔包括地线通孔784,用于将公共总地线264连接到公共总地线764。导电通孔的形成首先使用激光烧蚀、磨料爆破或蚀刻等工艺,穿过压电板210钻适当大小的孔。为简单起见,图3A中显示通孔775和784穿过压电板21有恒定的直径,但实际的通孔通常是锥形,由此要么在第一表面211或者则第二表面212处的面积较大。通孔的横截面可以是一个圆形,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然后通过电镀和/或化学镀,如铜,镍或金,对穿过压电板210的孔进行镀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只有孔壁有金属覆盖。在其他实施例中,孔被金属填充。在此,这两种类型都称为导电通孔。第一信号线251通过第一通孔接点771连接到信号通孔775。第二信号线751通过第二通孔接点772连接到信号通孔775。在图3A所示的示例中,公共总地线264在第一通孔接点781连接到地线通孔784,而公共总地线764在第二通孔接点782连接到地线通孔784。
图4A显示了在基板100(图3B)上形成一排的三个液滴喷射器150的俯视图,每个液滴喷射器150包括一压力室110和一喷孔132。喷孔132(以及液滴喷射器150)沿排行方向51对齐,相邻喷孔的中心以间距p相间。压力室110沿排行方向51有宽度W,并且由侧墙161和162定界,每个侧墙都有宽度s,因此W+s=p。为了提供足够大的压力室110面积,在许多实施例中W大于0.8p是很有利的。换句话说,通常s小于0.2p。喷孔132位于压力室110的第一端115附近。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墨水从墨槽120(如图1和图2中连接到进墨口230),经过进墨道121,经过过滤器146和限流器145,进入压力室110。过滤器146和限流器145靠近压力室110第二端116,其第二端116是与第一端115相对的另一端。墨槽120为多个压力室110提供墨水。在下面描述的其他示例中,墨水直接从基板100的边缘进入进墨道121。过滤器146可以包括柱子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柱子141。限流器145提供流阻(与过滤器146一样),当从压力室110喷出一滴墨水时,限流器145帮助限制墨水向进墨道121的流动,从而将压电板变形产生的压力更多地引导去推动墨滴。
图4B显示了与图4A中所示的液滴喷射器150相对应的线路的俯视图。第一信号线251和地线261作为第一电极层240的一部分,设置于压电板210内第一表面211上(图3A)。第一信号线251和地线261的宽度和间距的设置是为了高效地驱动压电板210。第一信号线251通过信号通孔775与第二电极层740中的第二信号线751电连接,其第二电极层740位于压电板210的外面第二表面121上(图3A)。信号输入焊盘755设置在第二电极层740中,并与第二信号线751相连。在图4B和7所示的示例中,地线261通过地线通孔785与第二电极层740中的地线761相连接。相比之下,在图3A和6所示的示例中,地线通孔784将公共总地线264和公共总地线764连接起来。一些实施例有地线通孔785,将地线261连接到地线761。其他实施例有地线通孔784,将公共总地线264与公共总地线764连接起来的。还有一些实施例同时有地线通孔784和785。
图5显示了单个液滴喷射器150(虚线)的俯视图,该设置在基板100中的喷射器位于相应的在压电板210上的第一信号线251和地线261下方。第一信号线251设置在每个相应的压力室110上方,并朝与排行方向51垂直的方向52延伸。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第一信号线251位于相应压力室110的中心上方。每条第一信号线251通过一个信号通孔775连接到相应的压电板外第二表面121上的一条第二信号输入线751和一个信号输入焊盘755。喷孔132位于压力室110的第一端115附近,靠近信号通孔775。第一信号线251的宽度b(图4B)大于压力室110的宽度W(图4A)的0.1倍。第一信号线宽度b也大于压电板210厚度T(图3A)的0.2倍。地线261在第一侧墙161和第二侧墙162上方并与侧墙对齐。地线261通常位于相应的压力室110之间,并朝与排行方向51垂直的方向52延伸。在许多实施例中,地线261的宽度c(图4B)大于侧墙161和162的宽度s(图4A)。第一信号线251与相邻地线261之间的距离d(图4B)通常大于0.1W(图4A)。第一信号线251和相邻地线261之间的距离d通常大于0.5T并且小于2T(图3A)。
俯视图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9的一部分。一对交错的液滴喷射器150排181和182(类似于以上参考图3A至5描述的液滴喷射器排)设置在基板100上。每排液滴喷射器150沿着排行方向51对齐。第一排181和第二排182沿着垂直于排行方向51的方向52彼此间隔开。第一排181中的每个液滴喷射器150包括一压力室111,第二排182中的每个液滴喷射器包括一压力室112。这些压力室111和112都设置在基板100的第一面101上。在图6显示实例中,墨水直接从基板100的边缘输入到每个液滴喷射器150的进墨道121,其基板100的边缘沿排行方向51延伸。压力室111和112由第一侧墙161和第二侧墙162定界。每个液滴喷射器还包括一喷孔132与相应的压力室111或112流体相连。喷孔132设置在基板100的第二面102上的喷孔层330中。第一电极层240位于压电板210的内第一表面211上,包括第一信号线251,每条第一信号线251与液滴喷射器150排181和182中的每个液滴喷射器150相对应。每条第一信号线251通过信号通孔775和第二信号线751连接到相应的信号输入焊盘755,其输入焊盘755位于压电板的外第二表面212上的第二电极层740中。第二电极层740还包括至少一条公共总地线764,该公共总地线764通过地线通孔784连接到相应的第一电极层240中的公共总地线264(在图6中公共总地线264被764遮挡)。地线261在每个压力室的第一和第二侧墙161和162上方并与侧墙对齐,并且连接到第一电极层240中的公共总地线264。公共总地线764沿排行方向51延伸,并通到返地焊盘765。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公共总地线764位于第一交错排181的液滴喷射器150信号输入焊盘755和第二交错排182的液滴喷射器150信号输入焊盘755之间。另外,第一交错排181的液滴喷射器信号输入焊盘755和第二交错排182的液滴喷射器信号输入焊盘755位于第一交错排181的液滴喷射器喷孔132和第二交错排182的液滴喷射器喷孔132之间。这种信号输入焊盘755和返地焊盘765的结构设置很有利于在紧凑区域内提供压电喷墨打印器件9到打印头封装(未示显)的电互通连接。
在排181中的喷孔132以间距p隔开,并且排182中的喷孔132也以间距p隔开。此两排沿着排行方向51偏移距离p/2。其结果是,如果记录介质(未示出)沿着方向52相对于压电喷墨打印器件9移动,将排181相对于排182中液滴喷射器的墨滴喷射适当定时,可以在记录介质上打印以p/2点距的一排复合打印点。最好压电喷墨打印器件9上有较小的打印区域,即排181中的喷孔132和排182中的喷孔132沿方向52之间的距离比较短。为了实现这点,排181和182中的液滴喷射器150取向相反,使得第一交错排181的喷孔132毗邻第二排182的喷孔132,并且使得第一排181的压力室111和第二排182的压力室112从它们各自的喷孔132在方向52上沿相反的方向延伸。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压电喷墨打印器件9的打印区域可以进一步减小。
图7显示了与图6类似的实施例,但有例外。与公共总地线764通过地线通孔784连接到相应的第一电极层240中的公共总地线264(如图6所示)不同,在图7的示例中,第一电极层240上的地线261通过地线通孔785连接到第二电极层760上的地线761。地线761连接到公共总地线764,公共总地线764连接到返地焊盘765。
如俯视图8所示,为了提供更可靠、无短路的电互通连接,可以在电极层740上方设置电绝缘的掩蔽层280,掩蔽层280包括在信号输入焊盘755上方的窗口281和在返地焊盘765上方的窗口282,以便露出焊盘用于电互通连接。
如上参照图3A至7所述,压电喷墨打印器件9包括一个基板100、至少一排181的液滴喷射器150阵列、一个压电板210、一个键合层270、第一电极层240、第二电极层740和至少一个公共总地线264或者764。每排181和182的液滴喷射器150沿排行方向51对齐。每个液滴喷射器150包括一个压力室110或111或112,该压力室位于基板100的第一面101上。压力室由第一侧墙161和第二侧墙162为界。每个液滴喷射器150还包括一个喷孔132,此喷孔位于在与第一面101相反的基板100第二面102上的喷孔层330中。压电板210有靠近基板100第一面101的第一表面211,和与第一表面211相反的外第二表面。第一组和第二组导电通孔从第一表面211延伸到外第二表面212。键合层270位于压力室110或111或112上。第一电极层240位于压电板的第一表面211上。第一电极层240包括对应于每个压力室110或111或112的一第一信号线251。每条第一信号线251连接到第一组导电通孔中相应的一个信号通孔775。第一电极层240还包括位于每个压力室110或111或112两侧的地线261。地线261连接到至少一个相应的第二组导电通孔中地线通孔784或785。第二电极层740设置压电板210的第二表面212上。第二电极层740包括对应于每条第一信号线251的信号输入焊盘755,其中每个信号输入焊盘755与第一组导电通孔中相应的信号通孔775相连接。第二电极层74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返地焊盘765,该返地焊盘765与第二组导电通孔中的多个地线通孔784或785相连接。至少一个返地焊盘765与至少一条公共总地线264或764相连接。
在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中,至少一条公共总地线764设置在压电板210第二表面212上的第二电极层740中。此外,在图6-7的示例中,液滴喷射器150阵列包括至少两个交错的液滴喷射器150排181和182,它们位于公共基板100上,排181和182中每排的液滴喷射器沿排行方向51对齐,并沿与排行方向51垂直的方向52与别的排分开。另外,在图6-7的示例中,阵列包括至少一对交错的液滴喷射器150排181和182,其中至少一个总地线264或者764设置在交错排181和182之间。进一步,在图6-7的示例中,第一交错排181的喷孔132与第二交错排182的喷孔132毗邻,而第一交错排181的压力室111和第二交错排182的压力室112从各自的喷孔132沿相反的方向延伸。
图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压电喷墨打印器件9的俯视图。除了公共总地线264和266设置在第一电极层240上并且设置方式不同以外,图9中所示的结构设置与图6和7所示的相似。在图9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公共总地线264设置靠近在相应的第一排181的压力室111的第二端116,第二公共总地线266设置靠近相应的第二排182的压力室112的第二端116。信号通孔775将第一信号线251与第二信号线751和信号输入焊盘755连接,并像图6和7实施例中那样,信号通孔775设置靠近于两排181和182的压力室111和112的第一端115。第一电极层240中的第一个公共总地线264通过地线通孔786连接到第二电极层740中的返地焊盘765。第一电极层240中的第二公共总地线266通过地线通孔787连接到第二电极层740中的返地焊盘767。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与图8所示的类似掩蔽层280可用于露出信号输入焊盘755和返地焊盘765和767,便于电互通连接。
上述参照图3A、3B、4A、4B、5、6、7和9中所描述的液滴喷射器150和电线设置结构非常适合于可局部偏转变形的压电板210,当在与压力室110或111或112相对应的电极上施加电压脉冲时,引起压电板210向一个或多个压力室110或111或112内的局部偏转,由此喷射墨滴。对于这样的应用,压电板210沿垂直于第一表面211的方向极化。为了使厚度为T的压电板210有效地偏转到宽度为W的压力室110或111或112中,T小于0.5W是很有利的,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T小于0.3W。
在模范性实施例中,每排的间距p为0.01英寸,使得每排中的喷孔132设置为每英寸100个喷孔,而且这两排液滴喷射器可以打印每英寸200个点的复合点行。对于间距p=0.01英寸=254微米,压力室宽度W可以为224微米,侧壁宽度s可以为30微米,由此如上参照图4A所述,s小于0.2p。压电板210自身厚度大约为50微米,有利于它不太易碎。在这样的示例中,
Figure BDA0002487574560000141
从图4A和4B可以看出,喷孔间距p等于信号线251的宽度b加上地线261的宽度c加上信号线251与地线261之间的距离d的两倍,即p=b+c+2d。在一个示例中,信号线251的宽度b为90微米,地线261的宽度c为90微米,距离d为37微米。在W=224微米且d=37微米的实例中,信号线251与相邻地线261之间的距离d大于0.1W。另外,在该示例中,信号线251的宽度b大于0.1W。此外,对于厚度T为50微米的压电板210,信号线251和相邻地线261之间的距离d=37微米大于0.5T且小于2T,并且信号线251的宽度b大于0.2T。
上述参照图6、7和9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中,仅有单独一对液滴喷射器150的交错排181和182。在其他实施例(未显示)中,可以有更多对的液滴喷射器交错排,以提供更高的打印分辨率或增加墨水覆盖率,或者可以用每对交错排喷射不同类型的墨水(例如不同颜色的墨水),或者可以用每对交错排喷射不同大小范围的墨滴。
本文特别参考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理解为也囊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的变异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基板;
至少有一排液滴喷射器的阵列,每一排沿排行方向对齐,每个液滴喷射器包括:
一个压力室设置在基板的第一面上,该压力室由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定界;和
一个喷孔设置在与基板第一面相反的基板第二面的喷孔层中;
一个压电板,包括:
一个第一表面靠近基板第一面;
一个与第一表面相反的外第二表面;和
第一组和第二组导电通孔,每个通孔从第一表面延伸到外第二表面;
一个键合层设置在压电板与基板之间;
一个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压电板第一表面上,其中第一电极层包括:
与每个压力室相对应的一条第一信号线,每一条第一信号线连接到一个在第一组导电通孔中的相应的通孔;和
地线设置在每个压力室的两边,其地线连接到至少一个在第二组导电通孔中的相应的通孔;
一个第二电极层设置在压电板的第二表面上,其中第二电极层包括:
与每条第一信号线相对应的一信号输入焊盘,其中每个信号输入焊盘连接到一个在第一组导电通孔中的相应的通孔;并且
至少一个返地焊盘电连接到第一组导电通孔中的多个通孔;及
至少一个公共总地线电连接到至少一个返地焊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组导电通孔中,至少部分的多个通孔从位于第一电极层中的公共总地线延伸到位于第二电极层中的公共总地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液滴喷射器阵列包括至少一对交错排列的液滴喷射器排设置在基板上,每一排沿排行方向对齐并且沿垂直于排行方向的方向与其他排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液滴喷射器阵列包括至少一对交错排列的液滴喷射器排,其中每对交错排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公共总地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交错排的喷孔毗邻第二交错排的喷孔,其中第一交错排的压力室和第二交错排的压力室从各自喷孔向相反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个交错的液滴喷射器排的信号输入焊盘和第二个交错的液滴喷射器排的信号输入焊盘设置在第一个交错的液滴喷射器排的喷孔和第二个交错的液滴喷射器排的喷孔之间;公共总地线设置在第一个交错的液滴喷射器排的信号输入焊盘和第二个交错的液滴喷射器排的信号输入焊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信号线沿垂直于排行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并设置在相应的压力室的中心之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地线设置在相应的压力室之间的中间位置,并沿垂直于排行方向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掩蔽层设置在第二电极层上,其中掩蔽层包括在信号输入焊盘和至少一个返地焊盘上的窗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其特征在于,压电板沿垂直于压电板第一表面的方向极化。
CN202020764838.9U 2020-05-13 2020-05-13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Active CN212267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4838.9U CN212267013U (zh) 2020-05-13 2020-05-13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4838.9U CN212267013U (zh) 2020-05-13 2020-05-13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7013U true CN212267013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4838.9U Active CN212267013U (zh) 2020-05-13 2020-05-13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70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9034A (zh) * 2020-05-13 2020-07-24 苏州新锐发科技有限公司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9034A (zh) * 2020-05-13 2020-07-24 苏州新锐发科技有限公司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5582B2 (en)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US6557976B2 (en) Electrical circuit for wide-array inkjet printhead assembly
EP1170127A2 (en) Ink jet recording head
US8182070B2 (en) Liquid ejecting print head, liquid ejec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8114555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212267013U (zh)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US11192365B1 (en) Piezoelectric printhead and printing system
CN212267015U (zh) 带有外表面电极层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CN111439033A (zh) 带有外表面电极层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JPH07227966A (ja) 積層型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ツド
CN212499506U (zh) 压电喷墨打印头及打印系统
CN212499505U (zh) 用多种墨水的压电喷墨打印头及打印系统
WO2003078167A1 (fr) Tete et dispositif de projection de liquide
CN111923600B (zh) 带有内表面电极层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CN111703207B (zh) 带单层内电极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US11413866B2 (en) Piezoelectric printhead for multiple inks and printing system
CN111439034A (zh) 压电板带通孔的压电喷墨打印器件
JP200007144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8205307A (zh) 头芯片、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JPH10650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