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6908U -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6908U
CN212266908U CN202021531800.3U CN202021531800U CN212266908U CN 212266908 U CN212266908 U CN 212266908U CN 202021531800 U CN202021531800 U CN 202021531800U CN 212266908 U CN212266908 U CN 212266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lass
resin layer
inorganic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18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康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18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6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6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6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包括玻璃层、树脂层的层状结构,按自外至内至少包括:一外侧无机玻璃层,厚度为0.1mm‑1.6mm之间的钢化玻璃;一中间树脂层,为透明树脂材料层;一内侧保护膜,为耐刮擦性能的热塑性膜,与中间树脂层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替换传统无机钢化玻璃和无机夹层玻璃的方案,优越性在于:比传统无机玻璃质量轻;比传统无机玻璃抗碎裂性能优越;比聚碳酸酯+硬化涂层的方案有更好的工艺性和可制造性,同时保留聚碳酸酯方案的轻量化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背景技术
无机玻璃透光率高,但易碎,随着功能性要求的提高,对玻璃性能要求有所提高。
申请号:01266987.3公开了一种新型超薄防弹玻璃,它依次具有6~12毫米厚的玻璃、0.5~2毫米厚的聚碳酸酯薄膜、2~5毫米厚的聚碳酸酯板,高温高压粘接而成。玻璃另一侧设有0.1~0.4毫米厚的PET薄膜,直接在常温常压下粘接。在防弹玻璃中避免多层玻璃的复合,从而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玻璃外侧贴PET膜,提高了玻璃的防弹可靠性。
申请号:200780026719.0具有太阳光控制性能的窗户系统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等离子体层,所述第一等离子体层邻近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第一耐候层,所述第一耐候层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等离子体层之间;以及太阳光控制系统,所述太阳光控制系统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和所述耐候层之间。
申请号:200780050453.3用于机动车窗户组件的多功能的玻璃窗面板。玻璃窗面板包括具有功能层的塑料膜,聚合物材料的基础层,在塑料膜和基础层之间的衔接层。在塑料膜上提供耐磨层保护塑料膜和基础层避免因磨蚀引起的损坏。
申请号:200880109500.1涉及轻质的透明装甲层压物,包含硼硅酸盐玻璃层、透明玻璃陶瓷层、以及聚碳酸酯和/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物防碎裂层。这些层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和/或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膜粘合在一起。
申请号:201720551890.4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弹防砸玻璃,该防弹防砸玻璃包括三块相同的透明玻璃防弹板通过玻璃胶片依次胶合在一起;所述透明玻璃防弹板由上而下包括:钢化玻璃层、铯钾玻璃复合层、PC板层、聚碳酸酯板,各层之间用玻璃胶片胶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防弹防砸玻璃具有厚度小、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且防弹效果高,能够有效防止子弹穿过玻璃,同时能有效防止玻璃碎片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三层防弹保护,抗弯曲强度可达600-1100MPa,可以承受79式冲锋枪在15米的距离连续射击而打不穿,具体非常良好的保护作用。
申请号:201780063934.1夹层玻璃10具备:包含树脂板12的芯材11、以及在芯材11的两个表面经由粘接层15a和15b而层叠的第一玻璃片材13a和第二玻璃片材13b。第一玻璃片材13a和第二玻璃片材13b的厚度均薄于芯材11的厚度。在第一玻璃片材13a的外侧表面经由粘接层15c而层叠有树脂制的覆盖板14。由此,在质量轻的同时,能够抑制由飞来物的撞击所致的局部破损。第一玻璃片材13a和第二玻璃片材13b的厚度均优选为芯材11的厚度的1/5以下。
申请号:201780091519.7具有高抗接触性的柔性超薄玻璃涉及一种厚度小于或等于0.4mm的超薄化学钢化玻璃制品。为了提高抗锋利物冲击性,所述玻璃制品的破裂高度(以mm给出)大于50乘以所述玻璃制品的厚度(t)(t以mm给出)。此外,所述玻璃制品的破裂弯曲半径(以mm给出)小于100000乘以所述玻璃制品的所述厚度(t)(t以mm给出)再除以在第一表面处测量的表面压缩应力(以MPa计)的数值所得的结果。
申请号:201910975854.4本发明涉及玻璃产品领域,特别是安装在汽车上的玻璃,具体地提供一种隔热的汽车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隔热的汽车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隔热中间层和内玻璃板,所述隔热中间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红外反射薄膜和第二热塑性树脂膜,所述红外反射薄膜包括至少两个层叠在一起的树脂薄膜,相邻两个树脂薄膜的折射率之差大于或等于0.05,所述红外反射薄膜的软化点温度大于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膜和第二热塑性树脂膜的软化点温度至少三倍。本发明能够避免隔热中间层同时软化而相互挤压,消除了波纹或凹坑等外观缺陷的产生,保证夹层玻璃的外观质量,并且不会阻碍电磁波信号穿过,保证车内的通信以及其它附加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比传统无机玻璃质量轻;比传统无机玻璃抗碎裂性能优越。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包括玻璃层、树脂层的层状结构,按自外至内至少包括:
一外侧无机玻璃层,厚度为0.1mm-1.6mm之间的钢化玻璃;
一中间树脂层,为透明树脂材料层;
一内侧保护膜,为耐刮擦性能的热塑性膜,与中间树脂层复合。
本实用新型不但质量轻、抗碎裂,且易成型,比传统无机玻璃质量轻;比传统无机玻璃抗碎裂性能优越。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中间树脂层为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可以是其他可替代材料。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保护膜至少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热塑性聚氨酯(TPU)膜材,通过粘结层与中间树脂层复合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机玻璃层与中间树脂层之间有一层透明UV阻挡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机玻璃层与中间树脂层之间直接复合,或者,经粘结层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在外侧无机玻璃层通过浇注或注塑成型一层树脂层;
步骤二,保护膜通过粘结层和树脂层复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将UV阻挡层通过喷涂或磁控溅射的方式沉积在无机玻璃层表面,然后,在有UV阻挡层的无机玻璃层表面浇注或注塑成型一层树脂层。优选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步骤一,将透明UV阻挡层通过喷涂或磁控溅射的方式沉积在外侧无机玻璃层表面;
步骤二,通过浇注或注射成型制备中间树脂层片材;
步骤三,选择保护膜,将无机玻璃层、中间树脂层和保护膜各层间附粘结层按序叠放,热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替换传统无机钢化玻璃和无机夹层玻璃的方案,优越性在于:比传统无机玻璃质量轻;比传统无机玻璃抗碎裂性能优越;比聚碳酸酯+硬化涂层的方案有更好的工艺性和可制造性,同时保留聚碳酸酯方案的轻量化特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无机玻璃层;2——中间树脂层;3——保护膜;
4——UV阻挡层;
5——无机玻璃层和中间树脂层之间的粘结层;
6——保护膜和中间树脂层之间的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轻量化玻璃结构,如图1所示,按自外至内包括:
一外侧无机玻璃层1,厚度为0.1mm-1.6mm之间的钢化玻璃,可以是物理钢化或化学钢化;
一透明的UV阻挡层4,阻挡紫外线对基材中间树脂层2的老化作用;
一中间树脂层2,为透明树脂材料,为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一种材料;
保护膜和中间树脂层之间的粘结层6;
一内侧保护膜3,提高中间树脂层的耐刮擦性能,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热塑性聚氨酯膜(TPU膜)。
按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将UV阻挡层4通过喷涂或磁控溅射的方式沉积在外侧无机玻璃层1表面;
步骤二,在步骤一处理过的玻璃的UV阻挡层上通过注塑一层树脂,形成中间树脂层2;
步骤三,选择透光性好PET保护膜等成品膜,通过粘结层附上保护膜中间树脂层2上得到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实施例2
一种轻量化玻璃结构,如图2所示,按自外至内包括:
一外侧无机玻璃层1,厚度为0.1mm-1.6mm之间的钢化玻璃;
一透明UV阻挡层4,阻挡紫外线对中间树脂层2的老化作用;
一中间树脂层2,为透明树脂材料层,可选用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材料,通过无机玻璃层和中间树脂层之间的粘结层5与透明的UV阻挡层4结合;
一内侧保护膜3,提高中间树脂层的耐刮擦性能,可采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热塑性聚氨酯(TPU)热塑性材料,通过保护膜和中间树脂层之间的粘结层6与中间树脂层2复合成一体。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将透明UV阻挡层4通过喷涂或磁控溅射的方式沉积在外侧无机玻璃层1表面;
步骤二,制备通过浇注或注射成型制备中间树脂层2片材;
步骤三,选择成品保护膜,将有透明UV阻挡层4的外侧无机玻璃层1、无机玻璃层和中间树脂层之间的粘结层5、中间树脂层2、保护膜和中间树脂层之间的粘结层6和保护膜3按序叠放,热压成型,得到可替换传统无机钢化玻璃和无机夹层玻璃的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实施例3
一种轻量化玻璃结构,如图3所示,按自外至内包括:
一外侧无机玻璃层1,厚度为0.1mm-1.6mm之间的钢化玻璃;
一中间树脂层2,为透明树脂材料层,可以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材料;
一内侧保护膜3,提高中间树脂层的耐刮擦性能,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热塑性聚氨酯膜(TPU膜)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制备的膜材等,通过粘结层与中间树脂层2复合。
按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在外侧无机玻璃层1通过浇注或注塑成型一层树脂层,形成中间树脂层2;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成品保护膜3,通过保护膜和中间树脂层之间的粘结层6和中间树脂层2复合,得到可替换传统无机钢化玻璃和无机夹层玻璃的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Claims (5)

1.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包括玻璃层、树脂层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按自外至内至少包括:
一外侧无机玻璃层,厚度为0.1mm-1.6mm之间的钢化玻璃;
一中间树脂层,为透明树脂材料层;
一内侧保护膜,为耐刮擦性能的热塑性膜,与中间树脂层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树脂层为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膜至少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热塑性聚氨酯(TPU)膜材,通过粘结层与中间树脂层复合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玻璃层与中间树脂层之间有一层透明UV阻挡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玻璃层与中间树脂层之间直接复合,或者,经粘结层复合。
CN202021531800.3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Active CN212266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1800.3U CN212266908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1800.3U CN212266908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6908U true CN212266908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99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1800.3U Active CN212266908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69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072A (zh) * 2020-07-29 2020-10-09 上海暨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072A (zh) * 2020-07-29 2020-10-09 上海暨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76996B1 (en) A method of forming a curved, shatterproof glass laminate
US4812359A (en) Impact-resistant laminate
WO2012008587A1 (ja) 赤外線反射基板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01588923A (zh) 聚碳酸酯玻璃窗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A2519944A1 (en) Method of making coated articles and coated articles made thereby
EP3150374B1 (en) Laminated glass
WO2017094884A1 (ja) 自動車用合わせガラス
CN114616097B (zh) 在经化学强化的薄玻璃上设有低辐射镀膜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12266908U (zh)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JP2023115054A (ja) 車両用ドアガラス
US11813821B2 (en) Invisible edge solid substrate compensation layer for automotive glazing
JP2012254915A (ja) 合わせガラス
CN213733851U (zh) 一种轻量化多层复合超薄玻璃
CN111746072A (zh) 一种轻量化复合多层玻璃
CA2701784C (en) Plastic film with infrared reflective film and laminated glass with inserted plastic film
CN111391457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90770A (zh) 红外高透挡风玻璃
CN209836008U (zh) 一种调光复合玻璃
KR102256883B1 (ko) 내충격성 및 안전강도가 개선된 안전유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S60103055A (ja) 積層体
CN107003100B (zh) 由大规模生产的层压窗玻璃组件制造的装甲玻璃
WO2000006633A1 (en) Coating for plastic substrate
CN112088088A (zh) 交通工具-复合玻璃中的纺织部件
CN111634079A (zh) 一种防飞溅防弹玻璃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JPS60247554A (ja) 耐衝撃積層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200441 building 153, 555 Changjiang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Wang Bingkang

Address before: Room 2816-2820, building 2, No. 300, Yixian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3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