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5960U - 一种切割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割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5960U
CN212265960U CN202021323800.4U CN202021323800U CN212265960U CN 212265960 U CN212265960 U CN 212265960U CN 202021323800 U CN202021323800 U CN 202021323800U CN 212265960 U CN212265960 U CN 212265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cutting tool
operating
cutting memb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38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anh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Hangzhou Great Star Tools Co Ltd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anh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Hangzhou Great Star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anh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Hangzhou Great Star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anh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38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5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5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5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割工具,包括承载部、第一切割部件、第二切割部件、操作部件、避让部以及测量部。第一切割部件固定设置在承载部的一侧。第二切割部件围绕设置在承载部上的第一轴转动、操作部件围绕设置在承载部上的第二轴转动。操作部与第二切割部件组成省力杠杆,带动第二操作部件运动。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外接气源或电源,因此不受场地限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避让部,防止材料破裂,减少材料损耗,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切割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板材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切割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刀具使用类工具的统称,对于薄型固体材料,通常需要进行切割和裁剪,以符合各种使用要求。尤其在建筑和装潢领域,对地板、壁板等木制或塑料高分子薄型材料进行切割和裁剪,使得材料具有合适的形状和尺寸,得以安装在建筑的边缘位置、角落位置或其它对形状有要求的位置,更是十分常见的需求。与纸张、布料等薄型材料不同的是,用作地板、壁板等建筑装潢材料的木制或塑料高分子薄型材料强度较大。对其进行切割和裁剪本身需要施加较大的压力。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切割木板、高分子材料板的目的,采用的工具必须提供足够大的切割力。为了满足这个要求,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切割工具存在体积大、自身笨重的问题。或者为了提供足够的动力,有些切割工具采用电动、气动等外部动力,这本身增加了切割工具的结构复杂性,同时也提高了成本,并使得切割工具的使用场景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切割工具还存在容易导致材料边缘开裂、破坏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切割工具。这种切割工具不需要借助外部动力,仅靠人力即可提供足以切割木板材或高分子塑料板材的切割力,因此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成本低廉。同时,这种切割工具还能够以可预测和直线的方式切割,使得被切割材料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发生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结构设计,仅靠人力提供足够大的切割力,且保证被切割材料在切割过程中不发生破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割工具,包括承载部、第一切割部件以及第二切割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部件与所述承载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部件上设置有第一轴,所述第二切割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轴与所述承载部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连接,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切割部件围绕所述第一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轴,所述操作部件通过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承载部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被设置为防止所述操作部件在切割过程中接触被切割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割部件上的凸刃。
进一步地,所述凸刃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远离所述第一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部为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件上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二切割部件上固定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插入所述开孔以实现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为长条形,所述开孔为长条形开孔,所述长条形开孔沿所述操作部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开孔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件的中间段,所述连接销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中间段。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割部件呈长条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刀刃边缘呈曲线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刀刃边缘所在的曲线,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刀背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宽度,在靠近所述第一轴端,大于远离所述第一轴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为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上的梯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件远离所述第二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上设置有锁扣,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侧面延伸出固定部件,所述锁扣被设置为可以锁住所述固定部件,以实现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测量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产品结构简单,不需要外接气源或电源,因此应用场景广泛,不受到场地资源的限制。同时由于产品结构简单,因此轻巧便携。
2、不需要根据外部动力配套设计动力结构,因此成本低廉。
3、本申请提供了避让部,防止材料破裂,减少材料损耗,提升工作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避让部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曲刃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凸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1-承载部,111-第一枢转轴点,1111-第一支座,1112-第一轴孔,1113-第一螺栓,112-第二枢转轴点,1121-第二支座,1122-第二轴孔,1123-第二螺栓,113-标尺,114-握持部开孔,12-第一切割部件,13-第二切割部件,131-销钉,14-操作部件,141-通孔,142-连接销,143-条形缺口,144-手柄,145-锁扣,23-第二切割部件,311-第一枢转轴点,312-第二枢转轴点,32-第一切割部件,33-第二切割部件,330-凸刃,34-操作部,51-承载部,52-第一切割部件,53-第二切割部件,54-操作部,5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部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承载部11,承载部1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用于设置各种部件,同时用来承载被切割的材料。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切割部件12与第二切割部件13的接合产生剪切力,对板材进行切割。其中,第一切割部件12为长条形,固定设置在承载部11的一侧,第二切割部件13相对承载部可运动。在第二切割部件13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切割部件13的刀刃与第一切割部件12的刀刃接合产生剪切力。同时,为了提供更大的剪切力,本实施例还包括操作部件14,利用省力杠杆原理带动第二切割部件13运动。具体地,在承载部11的一侧两端设置有第一枢转轴点111与第二枢转轴点112。第二切割部件13通过设置于第一枢转轴点111的连接部件与承载部11连接。操作部件14通过设置于第二枢转轴点112的连接部件与承载部11连接。
第一枢转轴点111设置有第一支座1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111为U形支座。第一支座1111的两个臂上分别设置有轴孔。第二切割部件13呈长条形,在第二切割部件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孔1112,设置有第一轴孔1112的一端被装配于第一枢转轴点111的位置。设置于第一支座1111的两个臂上的轴孔与设置于第二切割部件13上的第一轴孔1112重合设置。第一螺栓1113穿过第一支座1111的两个臂上的轴孔以及第一轴孔1112,以实现第二切割部件13与承载部件11的连接。通过第一螺栓1113的连接,第二切割部件13可围绕第一螺栓1113所在的第一轴转动。
第二枢转轴点112设置有第二支座11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座1121为U形支座,第二支座1121的两个臂上分别设置有轴孔。操作部件14呈长条形,并在其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孔1122,设置有第二轴孔1122的一端被装配于第二枢转轴点112的位置。设置于第二支座1121的两个臂上的轴孔与设置于操作部14上的第二轴孔1122重合设置。第二螺栓1123穿过第二支座1121的两个臂上的轴孔以及第二轴孔1122,以实现操作部件14与承载部件11的连接。通过第二螺栓1123的连接,操作部件14可围绕第二螺栓1123所在的第二轴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111与第二支座1112并不一定是U形支座,也可以仅提供一个轴孔供第二切割部件13与承载部11连接,或供操作部件14与承载部11连接。
操作部件14上设置有通孔141,通孔141为长条形,沿着操作部件1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切割部件13上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穿过通孔141并可在通孔限定的空间内沿着操作部件14的长度方向运动,以此实现第二切割部件13与操作部件14的连接。为了便于连接销在通孔141内的移动,可在连接销外设置滚轮142。滚轮142的尺寸与通孔141的尺寸适配,使得连接销可沿着通孔141更顺畅地运动。操作部件14在围绕位于第二枢转轴点112处的第二轴转动时,通过通孔141与连接销的连接,带动第二切割部件13围绕位于第一枢转轴点111处的第一轴转动。在操作部件14远离第二枢转轴点11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44。在使用本实施例进行切割工作时,用户对手柄144施加向上的外力(此处的“向上”和“向下”指的是当承载部11水平放置时,与自然重力相反和相同的方向),使得操作部件14围绕设置于第二枢转轴点112位置的第二轴转动。在操作部件14的带动下,第二切割部件13围绕设置于第一枢转轴点111的第一轴转动,并与第一切割部件12分离。在承载部11上合理放置待切割材料后,在操作部14上施加向下的外力使得操作部件14与第二切割部件13产生与上述步骤中相反方向的转动。使得第二切割部件13的刀刃逐渐与第一切割部件12接合以开始切割动作。最终第二切割部件13的刀刃与第一切割部件12完全接合,以此完成切割动作。
由于第二切割部件13产生剪切力的位置为第二切割部件13的刀刃与待切割材料的接触位置,而操作部件14对第二切割部件13的作用力位置在滚轮142处,因此只要将滚轮142设置于远离第一枢转轴点111的位置,即可形成一组省力杠杆。当滚轮142设置得距离第一枢转轴点111越远,该组省力杠杆越省力。用户施加的作用力的位置在手柄144处,第二切割部件13对操作部件14的作用力位置在通孔141处。由于手柄144设置在操作部件14远离第二枢转轴点112的端部,而通孔141距离第二枢转轴点112的距离显然小于手柄144(参见附图1-3),因此形成了另一组省力杠杆,且当通孔141的位置距离第二枢转轴点112越近,该组省力杠杆越省力。以上两组省力杠杆嵌套,使得本装置在人力操作下能够对待切割材料产生足够大的剪切力,而不需要外接电源、气源等外部动力。
当本装置不需要使用时,第一切割部件12、第二切割部件13以及操作部件14是重合放置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操作部件14上还设置有锁扣145,在第二切割部件13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销钉131。当第一切割部件12、第二切割部件13以及操作部件14重合放置时,锁扣145可以锁定销钉131,使得第一切割部件12、第二切割部件13以及操作部件14之间相互固定,方便搬运,同时也提高安全性,避免意外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11上还设有表面带有刻度的标尺113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测量部。标尺113固定在承载部11的上表面,并突出于承载部11表面。标尺113设置在承载部11的靠近第一枢转轴点11的一侧,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切割部件12设置。为了便于搬运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握持部。握持部被设置于承载部件11上,与第一切割部件11相对的一侧。具体地,承载部件11上还设有一贯穿承载部件的握持部开孔114。握持部开孔114大致呈梯形,位于承载部11的与第一切割部件12相对的一侧,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切割部件12设置。用户可以通过握持部开孔114方便地握持本装置。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工作过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件14靠近第二枢转轴点112的位置上还设置有条形缺口143,作为本实施例中的避让部。由于条形缺口143的存在,当本实施例的第二切割部件13如图4中a、b、c的顺序进行切割动作的过程中,其远离第一枢转轴点111的刀刃部分,会比操作部件14靠近第二枢转轴点112的部分更早接触带切割材料,因此可以避免操作部14将带切割材料损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避让部,以起到类似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2的第二切割部23的刀刃为曲线型。具体地,该刀刃所在的曲线,开口朝向第二切割部23的刀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优选的曲线刀刃是在第二切割部23靠近第一枢转轴点111的宽度最大,越远离第一枢转轴点111的部分,第二切割部23的宽度越小。采用曲线刀刃的技术效果为,能够进一步省力,从通过有限的人力能够产生更大的剪切力。
如图5所示为实施例2中带有曲线刀刃的第二切割部23与实施例1中带有普通直线刀刃的第二切割部13的切割效果对比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实施例2中第二切割部23与待切割材料接触的长度为L1;实施例1中第二切割部13与待切割材料基础的长度为L2。由于曲线型刀刃的设置,L1小于L2,使得在实施例2中,待切割材料对刀刃产生的压力,比在实施例1中小。这意味着,对于相同的待切割材料,在实施例2中,将材料切割开所需的力F1,比在实施例1中所需要的力F2小。因此,一些需要剪切力较大而无法仅通过人力切割的待切割材料,由于曲线型刀刃的设置,变得能够仅通过人力切割。
事实上,还可以将第二切割部23的刀刃设置为其他开口朝向刀背的曲线,而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设置的曲线形,只要能够减小刀刃与待切割材料接触的长度,均能取得类似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3:
如图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地,在承载部3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切割部件32,在承载部3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枢转轴点311与第二枢转轴点312。第二切割部件33通过设置在第一枢转轴点311处的第一轴与承载部31连接,并围绕第一轴转动;操作部34通过设置在第二枢转轴点312处的第二轴与承载部31连接,并围绕第二轴转动。操作部34与第二切割部件33连接并带动第二切割部件运动。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操作部件34上不设置条形缺口,而是在第二切割部件33上设置凸刃330,以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避让部。由于凸刃330的设置,即便不在操作部34上设置缺口,仍然能够保证第二切割部件33在任何位置均比操作部34更早接触待切割材料,以保护待切割材料不被操作部34破坏。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地,在承载部5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切割部件52,操作部54与第二切割部件53连接并带动第二切割部件运动。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长条形的通孔541被设置于操作部54的中间位置。由于该通孔541位置的设置,同样可以避免保护待切割材料被操作部54破坏,起到与避让部相同的技术效果。
同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切割部件53也可以采用如实施例2中的曲线型刀刃,以达到进一步省力的技术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切割工具,包括承载部、第一切割部件以及第二切割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部件与所述承载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一轴,所述第二切割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轴与所述承载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切割部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转动与所述第一切割部件接合以对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被切割材料产生剪切力,还包括操作部件与避让部,所述避让部被设置为防止所述操作部件在切割过程中接触被切割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连接,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切割部件围绕所述第一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轴,所述操作部件通过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承载部可转动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割部件上的凸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刃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上远离所述第一轴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件上的缺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为长条形,所述第二切割部件上固定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插入所述开孔以实现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件的中间段,所述连接销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中间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呈长条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刀刃边缘呈直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刀刃边缘呈曲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刀刃边缘呈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刀背部的曲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在靠近所述第一轴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一轴一端的宽度。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上设置有锁扣,所述第二切割部件包括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侧面延伸出的固定部件,所述锁扣被设置为能够锁住所述固定部件,以实现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切割部件的相对固定。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测量部。
CN202021323800.4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切割工具 Active CN212265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3800.4U CN21226596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切割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3800.4U CN21226596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切割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5960U true CN212265960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9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3800.4U Active CN21226596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切割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5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23606U (zh) 一种新型文件夹
EP1550525A3 (en) A miter saw
CN204054192U (zh) 切割冲孔装置
CN212265960U (zh) 一种切割工具
CN113910332A (zh) 一种切割工具
HK1027525A1 (en) Hand-held circular saw
CA2239752A1 (en) Wood chipper rotor head knife holder and knife assembly
CN102673222A (zh) 一种新型文件夹
US20230142660A1 (en) Cutting tool
CN202241392U (zh) 一种蘑菇切片器
CN212589357U (zh) 一种具有可拆式手柄的电链锯
CN211276350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高效剪切装置
CN203092509U (zh) 附件夹紧机构及带有该附件夹紧机构的动力工具
US6226872B1 (en) Snipper tool device for snipping j-channel
US3851390A (en) Trimming attachment
CN210758208U (zh) 板材线材修剪锯
CN213969216U (zh) 一种可调节的液压闸式剪板机夹具
CN210998854U (zh) 一种切割刀
CN218798350U (zh) 一种不锈钢折弯装置
GB2447303A (en) Gardening shears having energy saving function
CN218681379U (zh) 一种新型钓鱼钳
CN211250489U (zh) 一种木制餐盒打孔用固定夹具
CN218490100U (zh) 一种异型卷烟烟箱开箱刀
CN216609320U (zh) 剪切装置
CN113428454B (zh) 用于纸箱开封的打包带封胶带剪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