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5324U -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5324U
CN212265324U CN202020930329.9U CN202020930329U CN212265324U CN 212265324 U CN212265324 U CN 212265324U CN 202020930329 U CN202020930329 U CN 202020930329U CN 212265324 U CN212265324 U CN 212265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heat dissipation
shell
rear end
machining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03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建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milton Tianj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milton Tianj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ilton Tianj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milton Tianj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303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5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5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53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外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加强机构于散热外壳外侧,通过微型水泵通电将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行抽取,并且将抽取到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导入到环形槽内侧,从而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中空壳和散热壳上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使得环形槽内的冷却水配合散热叶片和散热鳍片对电机产生的大量热进行快速吸收,达到更加快速有效的将电机高速运行过程产生的大量热进行吸收,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数控立式加工中心作为一种加工设备在工厂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加工效率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工厂实用,高速数控立式加工中心因其加工效率高,所以正常运转时消耗功率较大,特别是切削刀具和主轴电机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就需要散热装置将高速数控立式加工中心运转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排出。
当立式加工中心的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通常通过电机所自带的风机叶片对电机进行散热,而这种散热方式虽然可行,但其散热效果较为一般,在电机进行高速运转产生大量热时难以快速进行散热,容易对立式加工中心电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该装置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外壳,所述散热鳍片焊接于散热外壳内侧端面,所述散热外壳外侧设置有加强机构,且散热鳍片覆盖于散热叶片外侧端面,且散热叶片底端面中部紧固有连接杆,所述加强机构由连接管、中空壳、微型水泵、进水管、水箱、塞块、衔接机构、排出管、环形槽和挡板组成,所述连接管前后两端分别衔接于中空壳后端面左下端和微型水泵前侧输出端内侧,所述中空壳内侧端面紧贴于散热外壳外侧中上端,所述进水管前后两端分别衔接于微型水泵后端输入端内侧和水箱前端面底端中部,所述塞块紧密伸入水箱顶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所述排出管一端贯穿于水箱右端面顶部,且另一端设置于衔接机构后端,所述衔接机构安装于中空壳后端底部,所述环形槽开设于中空壳内部,所述挡板紧固于环形槽内侧后端,且挡板位于连接管右端前侧。
所述衔接机构由衔接口、安装壳、固定块、转板、硅胶片、弹簧和托板组成,所述衔接口垂直开设于环形槽内侧后端面,且衔接口内侧左端面衔接于挡板右端面,所述安装壳锁固于中空壳后端面底部,且安装壳内侧端面覆盖于衔接口内侧后端,所述固定块对称紧固有两个于安装壳内侧前端,且两个固定块左右对立面衔接于衔接口内侧左右两端,所述转板上下端面右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壳内侧右端转动连接,且转板前端面粘贴有硅胶片,所述硅胶片紧贴于固定块后端面,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板后端面中右端和托板前端面,所述托板锁合于安装壳内侧右端面中部。
所述散热鳍片设置有两个以上于散热外壳内侧端面,且散热鳍片围合形成内部圆状。
所述连接管和进水管所连接的中空壳、微型水泵和水箱处设置有密封环,且密封环的厚度为0.15cm。
所述安装壳后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孔,且圆孔的内侧大小相对应于排出管外径。
所述挡板宽度与环形槽深度一致,且挡板长度相对应于环形槽的内侧宽度。
所述塞块为T字外形,且塞块的外侧顶端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固定块前端面相齐平于安装壳前端面,且右侧的固定块后端面右端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加强机构于散热外壳外侧,通过微型水泵通电将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行抽取,并且将抽取到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导入到环形槽内侧,从而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中空壳和散热壳上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使得环形槽内的冷却水配合散热叶片和散热鳍片对电机产生的大量热进行快速吸收,达到更加快速有效的将电机高速运行过程产生的大量热进行吸收,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环形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壳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散热鳍片-1、散热外壳-2、散热叶片-3、连接杆-4、加强机构-5、连接管-51、中空壳-52、微型水泵-53、进水管-54、水箱-55、塞块-56、衔接机构-57、排出管-58、环形槽-59、挡板-510、衔接口-571、安装壳-572、固定块-573、转板-574、硅胶片-575、弹簧-576、托板-57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鳍片1和散热外壳2,散热鳍片1焊接于散热外壳2内侧端面,散热外壳2外侧设置有加强机构5,且散热鳍片1覆盖于散热叶片3外侧端面,且散热叶片3底端面中部紧固有连接杆4,加强机构5由连接管51、中空壳52、微型水泵53、进水管54、水箱55、塞块56、衔接机构57、排出管58、环形槽59和挡板510组成,连接管51前后两端分别衔接于中空壳52后端面左下端和微型水泵53前侧输出端内侧,中空壳52内侧端面紧贴于散热外壳2外侧中上端,进水管54前后两端分别衔接于微型水泵53后端输入端内侧和水箱55前端面底端中部,塞块56紧密伸入水箱55顶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排出管58一端贯穿于水箱55右端面顶部,且另一端设置于衔接机构57后端,衔接机构57安装于中空壳52后端底部,环形槽59开设于中空壳52内部,挡板510紧固于环形槽59内侧后端,便于冷却水进行流动,且挡板510位于连接管51右端前侧,便于将环形槽59内进水端和排水端进行分离。
所述衔接机构57由衔接口571、安装壳572、固定块573、转板574、硅胶片575、弹簧576和托板577组成,所述衔接口571垂直开设于环形槽59内侧后端面,且衔接口571内侧左端面衔接于挡板510右端面,所述安装壳572锁固于中空壳52后端面底部,且安装壳572内侧端面覆盖于衔接口571内侧后端,所述固定块573对称紧固有两个于安装壳572内侧前端,且两个固定块573左右对立面衔接于衔接口571内侧左右两端,便于将衔接口571内的冷却水导入到安装壳572,所述转板574上下端面右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壳572内侧右端转动连接,且转板574前端面粘贴有硅胶片575,所述硅胶片575紧贴于固定块573后端面,所述弹簧576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板574后端面中右端和托板577前端面,所述托板577锁合于安装壳572内侧右端面中部,便于对弹簧576的稳定支撑。
所述散热鳍片1设置有两个以上于散热外壳2内侧端面,且散热鳍片1围合形成内部圆状,提高了对电机的散热效果。
所述连接管51和进水管54所连接的中空壳52、微型水泵53和水箱55处设置有密封环,且密封环的厚度为0.15cm,防止冷却用水向外泄露。
所述安装壳572后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孔,且圆孔的内侧大小相对应于排出管58外径,便于排出管58的固定安装。
所述挡板510宽度与环形槽59深度一致,且挡板510长度相对应于环形槽59的内侧宽度,使得挡板510对环形槽59内的冷却用水进行稳定间隔。
所述塞块56为T字外形,且塞块56的外侧顶端设置有防滑纹,防止在拉动塞块56的过程中滑动。
所述固定块573前端面相齐平于安装壳572前端面,且右侧的固定块573后端面右端开设有凹槽,便于使得挡板510进行稳定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首先将该装置整体固定安装在立式加工中心内电机的指定位置上,并且使得散热鳍片1接触于电机的外表面,以及将连接杆4连接于电机的转动轴杆上,并且将微型水泵53连接于外部的控制器上;
第二,当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可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杆4进行转动,并且连接杆4带动散热叶片3进行转动产生风力,从而实现散热叶片配合散热鳍片1和散热外壳2对电机工作状态进行散热;
第三,而当电机高速运转产生更大量的热时,可通过外部的控制启动微型水泵53,通过微型水泵53通电将水箱55中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54进行抽取,并且将抽取到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51导入到环形槽59内侧,从而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中空壳52和散热壳2上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使得环形槽59内的冷却水配合散热叶片3和散热鳍片1对电机产生的大量热进行快速吸收;
第四,而当需要对环形槽59内的冷却水进行更换时,可通过继续将冷却水通入至环形槽59内侧,使得环形槽59内的冷却水通过衔接孔571进入到硅胶片575的前端面,并且冷却水对转板574和硅胶片575施加压力,而转板574则受到压力逆时针转动,此时硅胶片575与固定块573分离,而冷却水则通过转板574和规定块573所形成的间隙向后排出进入到排出管58内侧,并且使用后的冷却水通过排出管58进入到水箱55内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通过微型水泵53通电将水箱55中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54进行抽取,并且将抽取到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51导入到环形槽59内侧,从而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中空壳52和散热壳2上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使得环形槽59内的冷却水配合散热叶片3和散热鳍片1对电机产生的大量热进行快速吸收,达到更加快速有效的将电机高速运行过程产生的大量热进行吸收,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散热鳍片(1)和散热外壳(2),所述散热鳍片(1)焊接于散热外壳(2)内侧端面,所述散热外壳(2)外侧设置有加强机构(5),且散热鳍片(1)覆盖于散热叶片(3)外侧端面,且散热叶片(3)底端面中部紧固有连接杆(4),所述加强机构(5)由连接管(51)、中空壳(52)、微型水泵(53)、进水管(54)、水箱(55)、塞块(56)、衔接机构(57)、排出管(58)、环形槽(59)和挡板(510)组成,所述连接管(51)前后两端分别衔接于中空壳(52)后端面左下端和微型水泵(53)前侧输出端内侧,所述中空壳(52)内侧端面紧贴于散热外壳(2)外侧中上端,所述进水管(54)前后两端分别衔接于微型水泵(53)后端输入端内侧和水箱(55)前端面底端中部,所述塞块(56)紧密伸入水箱(55)顶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所述排出管(58)一端贯穿于水箱(55)右端面顶部,且另一端设置于衔接机构(57)后端,所述衔接机构(57)安装于中空壳(52)后端底部,所述环形槽(59)开设于中空壳(52)内部,所述挡板(510)紧固于环形槽(59)内侧后端,且挡板(510)位于连接管(51)右端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机构(57)由衔接口(571)、安装壳(572)、固定块(573)、转板(574)、硅胶片(575)、弹簧(576)和托板(577)组成,所述衔接口(571)垂直开设于环形槽(59)内侧后端面,且衔接口(571)内侧左端面衔接于挡板(510)右端面,所述安装壳(572)锁固于中空壳(52)后端面底部,且安装壳(572)内侧端面覆盖于衔接口(571)内侧后端,所述固定块(573)对称紧固有两个于安装壳(572)内侧前端,且两个固定块(573)左右对立面衔接于衔接口(571)内侧左右两端,所述转板(574)上下端面右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壳(572)内侧右端转动连接,且转板(574)前端面粘贴有硅胶片(575),所述硅胶片(575)紧贴于固定块(573)后端面,所述弹簧(576)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板(574)后端面中右端和托板(577)前端面,所述托板(577)锁合于安装壳(572)内侧右端面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1)设置有两个以上于散热外壳(2)内侧端面,且散热鳍片(1)围合形成内部圆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1)和进水管(54)所连接的中空壳(52)、微型水泵(53)和水箱(55)处设置有密封环,且密封环的厚度为0.15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572)后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孔,且圆孔的内侧大小相对应于排出管(58)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10)宽度与环形槽(59)深度一致,且挡板(510)长度相对应于环形槽(59)的内侧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块(56)为T字外形,且塞块(56)的外侧顶端设置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73)前端面相齐平于安装壳(572)前端面,且右侧的固定块(573)后端面右端开设有凹槽。
CN202020930329.9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5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0329.9U CN212265324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0329.9U CN212265324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5324U true CN212265324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3032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5324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5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4050A (zh) 内置有水泵的整体腔式水冷排
CN212265324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13340349U (zh) 一种功率器件散热模块
CN21036436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型无人机
CN214848928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散热型电池盖
CN21568077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CN214836963U (zh) 一种高效散热氮气压缩机
CN211859768U (zh) 一种设有散热结构的压缩机电机
CN214841812U (zh) 一种高效散热冷凝器
CN210895318U (zh) 一种散热器用高效散热结构
CN209730964U (zh) 一种数控机床高速电机主轴散热装置
CN209920048U (zh) 一种带有高效快速散热装置的模切机
CN216815102U (zh) 一种强制风冷散热器
CN218717097U (zh)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N211860881U (zh) 一种信息技术监控器用散热器
CN212435493U (zh) 散热型高效率电机
CN216650316U (zh) 一种基板内置环形脉动热管的铲齿风冷散热器
CN212969461U (zh) 一种用于整流器的快速散热装置
CN215113450U (zh) 内置有水泵的整体腔式水冷排
CN214601369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通用设备制造用冲孔装置
CN21598410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换热器
CN209763797U (zh) 轴流风机型风冷却器
CN216490025U (zh) 具有多种功能的电机
CN22048825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减速机箱体
CN215409283U (zh) 一种水力电力双驱动散热风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