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7097U -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7097U
CN218717097U CN202222880942.6U CN202222880942U CN218717097U CN 218717097 U CN218717097 U CN 218717097U CN 202222880942 U CN202222880942 U CN 202222880942U CN 218717097 U CN218717097 U CN 218717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heat pipe
cooling device
heat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09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秋
韩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8809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7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7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7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涉及水利发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设备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外壳和第二主体外壳,且第二主体外壳位于第一主体外壳的上端,第一主体外壳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水利发电机,发动机冷却机构包括热管,热管前端贯穿第一主体外壳前端设置,热管后端与水利发电机前端侧壁相抵,辅助冷却机构包括散热片,散热片固定安装于第一主体外壳前端外壁上,且散热片后端连接至热管的前端,在水利发电机原型是紧贴着水利发电机的热管会吸收水利发电机内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由热管中的工作液体承载变成气体,然后气体会向热管两端聚集释放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有很多种,但对大型水轮发电机而言,目前成熟技术仅限于利用空气和洁净的水作为冷却介质来进行冷却,即空冷和水内冷两种主要方式,水轮发电机在200MW及以下,利用空气作冷却介质对定子,转子绕组及定子铁芯表面进行冷却,是目前采用的主要冷却方式。单机容量增长到500MW及以上时,采用水内冷的方式较多,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人员在设计研究中发现以下几个改进点:
其一、空冷冷却介质为空气,即用空气把发电机内因损耗而产生的热量带走,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冷却效率不高;其二、使用散热片进行辅助散热,散热片加快释放热管内的热量,吸收体积、面积较小的发热物体的热量,令其不致因热量堆积而温度急剧增加将吸收的热量在内部传导到散热片的各个部分,充分利用较大的热容量与表面积,通过表面的各种热交换途径将热量散失到空气当中,从而达到加快散热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空冷冷却介质为空气,即用空气把发电机内因损耗而产生的热量带走,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冷却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外壳连接机构、外壳固定机构、和辅助冷却机构,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外壳和第二主体外壳,且所述第二主体外壳位于第一主体外壳的上端,所述第一主体外壳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水利发电机,所述第一主体外壳贯穿前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热管,所述热管后端与水利发电机前端侧壁相抵,所述辅助冷却机构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安装于第一主体外壳前端外壁上,且所述散热片后端连接至所述热管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座,且所述方形卡座内套接有水利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连接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块和两个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外壳后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主体外壳后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块内端面相抵,且内端面相抵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主体外壳和第二主体外壳的前端,且两个所述固定块内端面相抵,两个所述固定块中心均开设有螺纹孔,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和第二主体外壳均为高锰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冷却机构还包括风扇底座,所述风扇底座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外壳前端底部,所述风扇底座前端安装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和第二主体外壳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口,且左右两侧侧壁通风口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紧贴着水利发电机的热管会吸收水利发电机内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由热管中的工作液体承载变成气体,然后气体会向热管两端聚集释放热量,热管是靠工质相变时吸收和释放汽化潜能,以及工质流动来传导热量的,导热率很高,导热速度快、强度大、效率高,热管的传递随着温差增加而增加,因为属气/水换热,空气侧采用翅片管,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效率更高,因此利用热管能够大大提高水力发电机的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散热片加快释放热管内的热量,吸收体积、面积较小的发热物体的热量,令其不致因热量堆积而温度急剧增加将吸收的热量在内部传导到散热片的各个部分,充分利用较大的热容量与表面积,通过表面的各种热交换途径将热量散失到空气当中,从而达到加快散热目的。
3、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与散热器之间配合使用,可以将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导向散热片,进一步加快散热片的散热速度,从而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主体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和热管位置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设备主体;101、第一主体外壳;102、第二主体外壳;103、水利发电机;104、方形卡座;105、通风口;106、热管;200、外壳连接机构;201、第一连接块;202、第二连接块;300、外壳固定机构;301、固定块;302、螺纹孔;303、螺纹杆;400、辅助冷却机构;401、散热片;402、风扇底座;403、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00、外壳连接机构200、外壳固定机构300、和辅助冷却机构400,设备主体100包括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且第二主体外壳102位于第一主体外壳101的上端,第一主体外壳10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水利发电机103,第一主体外壳101贯穿前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热管106,热管106后端与水利发电机103前端侧壁相抵,辅助冷却机构400包括散热片401,散热片401固定安装于第一主体外壳101前端外壁上,且散热片401后端连接至热管106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主体外壳101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座104,且方形卡座104内套接有水利发电机103;使用时将水利发电机103套接至方形卡座104内部,对水利发电机103的固定效果,具有减轻避免水利发电机103磨损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连接机构20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块201和两个第二连接块202,两个第一连接块201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外壳101后端左右两侧,两个第二连接块202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主体外壳102后端左右两侧,两个第一连接块201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块202内端面相抵,且内端面相抵的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使用时将第二主体外壳102上拉,从而打开设备主体100,再将水利发电机103固定在第一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接着再将第二主体外壳102盖上,从而能够起到对水利发电机103的取放功能,具有方便后期对水利发电机103进行维修优点。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固定机构300包括两个固定块301,两个固定块301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的前端,且两个固定块301内端面相抵,两个固定块301中心均开设有螺纹孔302,且两个螺纹孔302内部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303;使用时将两个固定块301对齐,在将螺纹杆303螺纹连接于螺纹孔302内部,起到对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的固定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均为高锰钢材质;高锰钢材质耐磨而又防锈,具有能够增长主体外壳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辅助冷却机构400还包括风扇底座402,风扇底座402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外壳101前端底部,风扇底座402前端安装有散热风扇403;使用时将散热风扇403打开,让散热风扇403与散热片401之间配合使用,可以将散热风扇403吹出的风导向散热片401,进一步加快散热片401的散热速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口105,且左右两侧侧壁通风口105相对设置;设置多个通风口105具有加速设备主体100内部空气流通,避免设备主体100内部温度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使用时,使用时将第二主体外壳102上拉,从而打开设备主体100,再将水利发电机103固定在第一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接着再将第二主体外壳102盖上,使用时将两个固定块301对齐,在将螺纹杆303螺纹连接于螺纹孔302内部,起到对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的固定作用,紧贴着水利发电机103的热管106会吸收水利发电机103内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由热管106中的工作液体承载变成气体,然后气体会向热管106两端聚集释放热量,热管106是靠工质相变时吸收和释放汽化潜能,以及工质流动来传导热量的,导热率很高,导热速度快、强度大、效率高,热管106的传递随着温差增加而增加,因为属气/水换热,空气侧采用翅片管,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效率更高,散热片401加快释放热管106内的热量,吸收体积、面积较小的发热物体的热量,令其不致因热量堆积而温度急剧增加将吸收的热量在内部传导到散热片401的各个部分,充分利用较大的热容量与表面积,通过表面的各种热交换途径将热量散失到空气当中,从而达到加快散热目的,因此利用热管106和散热片401之间的配合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水利发电机103的散热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00)、外壳连接机构(200)、外壳固定机构(300)、和辅助冷却机构(400),所述设备主体(100)包括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且所述第二主体外壳(102)位于第一主体外壳(101)的上端,所述第一主体外壳(10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水利发电机(103),所述第一主体外壳(101)贯穿前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热管(106),所述热管(106)后端与水利发电机(103)前端侧壁相抵,所述辅助冷却机构(400)包括散热片(401),所述散热片(401)固定安装于第一主体外壳(101)前端外壁上,且所述散热片(401)后端连接至所述热管(106)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101)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座(104),且所述方形卡座(104)内套接有水利发电机(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连接机构(20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块(201)和两个第二连接块(20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201)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外壳(101)后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202)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主体外壳(102)后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201)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块(202)内端面相抵,且内端面相抵的第一连接块(201)和第二连接块(202)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固定机构(300)包括两个固定块(301),两个所述固定块(301)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的前端,且两个所述固定块(301)内端面相抵,两个所述固定块(301)中心均开设有螺纹孔(302),且两个所述螺纹孔(302)内部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均为高锰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却机构(400)还包括风扇底座(402),所述风扇底座(402)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外壳(101)前端底部,所述风扇底座(402)前端安装有散热风扇(4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101)和第二主体外壳(102)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口(105),且左右两侧侧壁通风口(105)相对设置。
CN202222880942.6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Active CN218717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0942.6U CN21871709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0942.6U CN21871709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7097U true CN218717097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0942.6U Active CN21871709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7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33598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机壳
CN106025437B (zh) 一种柱状锂离子电池组高效水冷散热装置
CN212935715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
CN112737195B (zh) 一种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18717097U (zh)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N212751999U (zh) 一种汽车微型电机的散热结构
CN113993350A (zh) 一种具有空气循环机构的高效散热器
CN116683264B (zh) 便于降温的固体激光器
CN21658897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快速散热装置
CN217883068U (zh) 一种飞轮储能装置的散热结构及飞轮储能装置
CN210321330U (zh) 一种高效率的壳管式散热器
CN112491181B (zh) 一种内转子电机冷却结构
CN216514412U (zh) 一种喷水织机引纬水管
CN209730964U (zh) 一种数控机床高速电机主轴散热装置
CN212519807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机控制器
CN210958000U (zh) 一种电动车用高速电机壳
CN207377732U (zh) 风力发电机换热装置
CN102427284B (zh) 风力发电机
CN214590928U (zh) 一种强散热高速电机
CN215265859U (zh) 一种变压器降温装置
CN113726042A (zh) 冷却装置、发电机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9658090U (zh)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CN216959579U (zh) 一种电气传动装置
CN218469412U (zh) 一种网线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621617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