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5955U - 一种背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5955U
CN212255955U CN202020593929.0U CN202020593929U CN212255955U CN 212255955 U CN212255955 U CN 212255955U CN 202020593929 U CN202020593929 U CN 202020593929U CN 212255955 U CN212255955 U CN 212255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radiating
backlight
sided adhesive
ref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39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志勇
杜建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ibox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ibo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ibox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ibo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39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5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5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5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底部反射板,在所述底部反射板上端对应设有多个LED光源,在所述底部反射板的上方还对应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与第一光学双面胶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光学双面胶的另一侧与减反射玻璃对应连接,所述减反射玻璃与第二光学双面胶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光学双面胶的另一侧与双向棱镜片对应连接,所述双向棱镜片的另一侧与第三光学双面胶对应连接,所述第三光学双面胶的另一侧与增亮片对应连接;在所述底部反射板下端对应设有多个散热块。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设有散热块,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发,而不会破坏背光源内部的密封性,保证了背光源的发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背光源。
背景技术
显示器是电子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示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显示器的优质的显示效果会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液晶显示器由于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有点而被广泛使用。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本身并不发光,需要借助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显示影像。背光源(Back 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在背光源的设计中,所用光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所用的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特性。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模组中各种膜片材料对光的功能作用,实现对光能的重新分配,使光均匀分布,通过增加薄薄的几层增亮片,就可以将光源的亮度提升到原先的几倍多。
各种光学膜都属于单一功能的设计,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模组厂操作步骤、改善光学效果、降低光学膜数量及厚度,市场上出现了两种或多种功能整合到一起的光学膜,如棱镜片的集光功能与扩散功能整合、棱镜片的两个方向集光功能整合。
光学膜主要是由各种有机材料制成,有机材料耐热性能普遍不高,如热塑性聚酯的热变形温度为8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变形温度为96℃。当光学膜因受热膨胀变形时,会造成光学膜在日常使用的高、低温环境下出现翘曲不平整的现象,严重者在正视的情况下即可明显观察到立体状的显示不均,这会严重影响液晶显示屏的画面显示的质量。现有的背光源在LED光源处有较大的热量产生,如果没有专门的散热设备,会影响背光源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背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底部反射板,在所述底部反射板上端对应设有多个LED光源,在所述底部反射板的上方还对应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与第一光学双面胶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光学双面胶的另一侧与减反射玻璃对应连接,所述减反射玻璃与第二光学双面胶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光学双面胶的另一侧与双向棱镜片对应连接,所述双向棱镜片的另一侧与第三光学双面胶对应连接,所述第三光学双面胶的另一侧与增亮片对应连接;在所述底部反射板下端对应设有多个散热块。
在所述底部反射板的两侧对应设有侧反射板,所述扩散板、第一光学双面胶、减反射玻璃、第二光学双面胶、双向棱镜片、第三光学双面胶和增亮片的两端均与封边胶对应连接。
所述侧反射板与底部反射板的夹角为120-150度,所述封边胶的底部与侧反射板的顶部对应连接。
所述散热块包括中空柱体结构的散热柱,在所述散热柱的侧边对应设有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底座和散热柱均与底部反射板对应连接,在所述散热底座上对应设有底座散热环,在所述散热柱的外侧对应环绕有弹簧形的散热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设有散热块,从底部反射板来看,所述散热底座、散热柱等结构均为向外凸出的结构,底座散热环环绕在散热底座的表面,散热丝则是缠绕在散热柱表面的弹簧状结构,这两个散热部件的设置进一步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都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发。而散热块整体只是将LED光源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而不会破坏背光源内部的密封性,保证了背光源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结构详图。
图中:1为底部反射板,2为LED光源,3为扩散板,4为第一光学双面胶,5为减反射玻璃,6为第二光学双面胶,7为双向棱镜片,8为第三光学双面胶,9为增亮片,10为侧反射板,11为封边胶, 12为散热块,121为散热柱,122为散热底座,123为底座散热环, 124为散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底部反射板1,在所述底部反射板1 上端对应设有多个LED光源2,在所述底部反射板1的上方还对应设有扩散板3,所述扩散板3与第一光学双面胶4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光学双面胶4的另一侧与减反射玻璃5对应连接,所述减反射玻璃 5与第二光学双面胶6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光学双面胶6的另一侧与双向棱镜片7对应连接,所述双向棱镜片7的另一侧与第三光学双面胶8对应连接,所述第三光学双面胶8的另一侧与增亮片9对应连接;在所述底部反射板1下端对应设有多个散热块12。
扩散板通过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等基材基础中添加无机或有机光扩散剂人为调整光线、使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依制作方式可分为压出成型法及射出成型法,在此不再赘述。双向棱镜片分别处理水平及垂直方向的集光需求。增亮片利用布拉格反射原理,将两种不同高低折射率的材料组成多层膜,白光透过多层膜时,将非偏光片穿透方向的偏振光有效反射回背光源,由于背光源各个光学界面对光线具有扩散和扰乱效应,将原非穿透方向的偏振光部分转化为穿透方向偏振光,进而通过下偏光片,经过多次反射反复作用,最终多数光能将穿透下偏光片,起到增亮效应,由此,可以使轴向亮度增加约60%,同时也能扩大视角范围。
减反射玻璃是运用浸镀方式在玻璃的两个表面形成抗反射膜层,使其与原片玻璃相比,大大降低了玻璃表面反射,透过率将达到98%以上。
第一光学双面胶、第二光学双面胶和第三光学双面胶均由光学双面胶构成,光学双面胶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粘胶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一般是将光学亚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一层离型薄膜,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光学双面胶的具体成分、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光学双面胶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剥离及变质等问题。
本申请将扩散板3、减反射玻璃5、双向棱镜片7、增亮片9分别通过第一光学双面胶4、第二光学双面胶6和第三光学双面胶8按照顺序粘合在一起,再对应处理、密封,使本申请的背光源既满足基本发光效果,在温度升高时可以将各个光学膜片保持在一起,防止受热膨胀变形,大大提高了背光源的抗高温度、抗振动、抗湿热能力和可靠性,这对提升液晶显示器整体的可靠性、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所述底部反射板1的两侧对应设有侧反射板10,所述扩散板3、第一光学双面胶4、减反射玻璃5、第二光学双面胶6、双向棱镜片7、第三光学双面胶8和增亮片9的两端均与封边胶11对应连接。
所述侧反射板10与底部反射板1的夹角为120-150度,所述封边胶11的底部与侧反射板10的顶部对应连接。
所述散热块12包括中空柱体结构的散热柱121,在所述散热柱 121的侧边对应设有散热底座122,所述散热底座122和散热柱121 均与底部反射板1对应连接,在所述散热底座122上对应设有底座散热环123,在所述散热柱121的外侧对应环绕有弹簧形的散热丝124。
散热底座和散热柱均与底部反射板对应连接,可以加强本申请散热块与底部反射板的连接强度,避免散热块从底部反射板上脱落。 LED光源产生的热量依次传导至底部反射板、散热底座和散热柱,再由散热底座和散热柱继续传导至底座散热环、散热丝。通过散热底座和散热柱向空气中散发一部分热量,然后再通过底座散热环、散热丝向空气中散发剩下的热量,提高了散热效果。
根据LED光源分布位置不同,背光源分为侧入光式和直下式。侧入光式背光一般可做得很薄,但光源利用率较小。直下式是一个有一定结构的平板式的面光源,它的优点是亮度和均匀性好、可靠性高,其缺点是厚度较大。在实际安装中,在现场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一般在每个LED光源的底部对应设有一个散热块,这样散热块的可以及时快速的将LED光源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一一匹配的布设方式也可以降低散热块的铺设成本。
从底部反射板来看,所述散热底座、散热柱等结构均为向外凸出的结构,底座散热环环绕在散热底座的表面,散热丝则是缠绕在散热柱表面的弹簧状结构,这两个散热部件的设置进一步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都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发。而散热块整体只是将LED 光源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而不会破坏背光源内部的密封性,保证了背光源的发光效果。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源包括底部反射板(1),在所述底部反射板(1)上端对应设有多个LED光源(2),在所述底部反射板(1)的上方还对应设有扩散板(3),所述扩散板(3)与第一光学双面胶(4)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光学双面胶(4)的另一侧与减反射玻璃(5)对应连接,所述减反射玻璃(5)与第二光学双面胶(6)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光学双面胶(6)的另一侧与双向棱镜片(7)对应连接,所述双向棱镜片(7)的另一侧与第三光学双面胶(8)对应连接,所述第三光学双面胶(8)的另一侧与增亮片(9)对应连接;在所述底部反射板(1)下端对应设有多个散热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反射板(1)的两侧对应设有侧反射板(10),所述扩散板(3)、第一光学双面胶(4)、减反射玻璃(5)、第二光学双面胶(6)、双向棱镜片(7)、第三光学双面胶(8)和增亮片(9)的两端均与封边胶(11)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反射板(10)与底部反射板(1)的夹角为120-150度,所述封边胶(11)的底部与侧反射板(10)的顶部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12)包括中空柱体结构的散热柱(121),在所述散热柱(121)的侧边对应设有散热底座(122),所述散热底座(122)和散热柱(121)均与底部反射板(1)对应连接,在所述散热底座(122)上对应设有底座散热环(123),在所述散热柱(121)的外侧对应环绕有弹簧形的散热丝(124)。
CN202020593929.0U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背光源 Active CN212255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3929.0U CN212255955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背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3929.0U CN212255955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背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5955U true CN212255955U (zh) 2020-12-29

Family

ID=7400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3929.0U Active CN212255955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背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5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7199B (zh) 平面顯示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WO2022237256A1 (zh) 显示装置
WO2009084176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24125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7088237A1 (zh) 背光模组及其反射层
CN106950641A (zh) 一种导光板、光学模组及全反显示装置
WO2017092125A1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TW201915982A (zh) 拼接顯示裝置
WO2018120507A1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9494722B2 (en) Backlight module
JPWO2005091060A1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206284A1 (zh) 超薄型液晶显示器
KR20090052081A (ko) 프리즘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유닛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2012909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9521516B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12255955U (zh) 一种背光源
KR2011006102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10039807A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16210335U (zh) 显示装置
US20130208505A1 (en) Backlight Module
CN11001859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KR10212892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589583A (zh) 显示装置
WO2021155624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10057888A (ko) 반사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