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5447U - 双投切换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双投切换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5447U
CN212255447U CN202021257516.1U CN202021257516U CN212255447U CN 212255447 U CN212255447 U CN 212255447U CN 202021257516 U CN202021257516 U CN 202021257516U CN 212255447 U CN212255447 U CN 212255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opper bar
blade
bar
stat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75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胜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uchuang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胜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胜达 filed Critical 张胜达
Priority to CN2020212575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5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5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5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投切换接线盒,涉及一种接线盒。目前采用卡在端子上的导电件的移位来进行,操作空间小,操作时间长;且存在触电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闸刀组件包括第一闸刀组件、第二闸刀组件;第一闸刀组件、第二闸刀组件均包括静触头、连接座及铜刀片;连接座与铜棒固接,铜刀片的尾部与连接座转动连接,铜刀片的中部与静触头相配,铜刀片的头部均嵌入同一操作柄中;操作柄或铜刀片与一盖设在静触头和连接座上的限位盖相配以限制闸刀组件的摆动角度。在本技术方案安全性好,避免导体外露,提高了工作安全性,铜刀片与静触头的接触的位置固定,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与可以防止铜刀片与接线端的螺钉连接。

Description

双投切换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盒,尤其涉及双投切换接线盒。
背景技术
电能计量联合接线盒也就是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中所指的试验端子,电能计量联合接线盒可以减少TA(电流互感器)、TV(电压互感器)的数量,便于带电校验测量仪表,并可在带电情况下调换所接仪表而不影响其他仪表的正常工作。联合接线盒在电测计量线路中起了枢纽的作用,还能有效地防止接线差错,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具有多种功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电能计量联合接线盒的普及使用,接线盒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岀越来越多的问题。现有的电能计量联合接线盒主要是通过接通和断开不同的接线端子,来实现接线盒工作和断开状态的切换,这样的电能计量联合接线盒,在连接时极其容易发生误解,容易发生误解的情况,而且这样的接线盒内部设有过多的接点,不仅操作工序多,而且安装工艺质量难以把控,实用性较差。
为了不通过操作接线端子的方式来实现线路的通断,采用卡在端子上的导电件的移位来进行,操作空间小,操作时间长。且存在触电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双投切换接线盒,以达到操作安全、方便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双投切换接线盒,包括盒体、嵌于盒体中的多个竖向设置的铜棒、控制铜棒间通断的闸刀组件,位于盒体上下两侧的铜棒端部作为接线端以与电源侧电压、电源侧电流、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对应连接,所述的闸刀组件包括与控制电压互感器通断的第一闸刀组件、控制电流互感器通断的第二闸刀组件;所述的第一闸刀组件、第二闸刀组件均包括静触头、连接座及铜刀片;所述的连接座与铜棒固接,所述的铜刀片的尾部与连接座转动连接,铜刀片的中部与静触头相配,铜刀片的头部均嵌入同一操作柄中;所述的操作柄或铜刀片与一盖设在静触头和连接座上的限位盖相配以限制闸刀组件的摆动角度。在本技术方案中,操作柄操作时,可以同时切断或开通A、B、C三相相连的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实现了电压电路和电流电路的通断;操作非常简单,且安全性好,限位盖采用绝缘材料;限位盖保护静触头和连接座,避免导体外露,提高了工作安全性,且由于限位盖的存在,限制了铜刀片的开合角度,使铜刀片能可靠地与静触头相连,铜刀片与静触头的接触的位置固定,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与可以防止铜刀片与接线端的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连接座外套于铜棒,连接座的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起的转动连接部,所述的铜刀片通过转轴转接在抱箍的转动连接部上。铜刀片和连接座连接可靠,在连接座的装配时,将连接座套入铜棒中,再将铜棒嵌入盒体中,装配方便。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连接座的相对转动连接部的底部设孔,孔中穿设螺钉,螺钉的端部抵压在铜棒上,使连接座固接在铜棒上。连接可靠,且装配方便,螺钉为铜件。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第一闸刀组件的静触头为电压静触头,电压静触头外套于铜棒,且电压静触头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出的Y型闭合夹。电压静触头可由铜片冲压而成,电压静触头套入铜棒后再用螺钉抵压,用于抵压的螺钉从背面拧入,装配方便可靠, Y型闭合夹具有弹性,夹持可靠,且喇叭状的开口方便铜刀片插入Y型闭合夹具。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第二闸刀组件的静触头为电流回路静触头,所述的电流回路静触头由铜片弯折而成,电流回路静触头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出的Y型闭合夹,所述的电流回路静触头通过铜片与同一电流互感器相接的相邻铜棒相连,当第二闸刀组件的铜刀片插入电流回路静触头的Y型闭合夹时,与同一电流互感器相连的两铜棒通过铜片形成电流回路;电流互感器与电源之间的铜棒为整根铜棒。在本技术方案中,与电流互感器连接的铜棒为整根铜棒时,减少电阻,使得测量更为准确。在进行切断时,将两根相邻的铜棒用铜片进行短接,使两根相邻的铜棒直接形成回路,电流不经过与两根相邻的铜棒串接的表计。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闸刀组件有多套,包括为A相闸刀组件、B相闸刀组件、C相闸刀组件和中性相闸刀组件,其中A相闸刀组件、B相闸刀组件、C相闸刀组件均包括第一闸刀组件和第二闸刀组件,中性相闸刀组件包括第一闸刀组件;其中铜棒分为第一铜棒、第二铜棒、第三铜棒和第四铜棒;其中,第一铜棒、第二铜棒同列设置,第一铜棒的下连接端为电源侧电压连接端,第二铜棒的上连接端为电压互感器连接端,第一铜棒的上端部与第二铜棒的下端部上设第一闸刀组件;第三铜棒、第四铜棒分列平行设置;第三铜棒、第四铜棒的上连接端为电流互感器连接端,第三铜棒和第四铜棒的下连接端为电源侧电流连接端;
在工作状态时,操作柄位于上的位置,与第二铜棒电连接的铜刀片插入与第一铜棒电连接的静触头中,使第二铜棒与第一铜棒处于同一电位;而与第三铜棒电连接的铜刀片与与第四铜棒电连接的静触头处于断开状态,使得电流通过双投切换接线盒、表计;从而实现对电压回路的接通、电流回路的闭合。
在检修状态时,操作柄位于下的位置,与第二铜棒电连接的铜刀片与与第一铜棒电连接的静触头分开,使第二铜棒与第一铜棒不处于同一电位;而与第三铜棒电连接的铜刀片插入与第四铜棒电连接的静触头中,电流通过第三铜棒、铜片流回第四铜棒,避免电流通过双投切换接线盒流经表计,表计内无电流经过;从而实现对电压回路的断开、电流回路的短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三铜棒、第四铜棒为整根,避免需要铜刀片将断开的铜棒连接,实现通路,减少铜刀片,减少刀闸阻力,减少切换操作时所需力量,使得操作的灵活性,使由绝缘强度的操作柄满足强度要求,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当闸刀组件有7套时,用于完成对A相闸刀组件、B相闸刀组件、C相闸刀组件和中性相闸刀7的操作,铜刀片一边倒4把,另一边倒3把,最大夹力为4把,刀片经夹力夹紧实现电路闭合,确保电路开闭,使刀闸可靠连接。本技术方案不需要一边倒8把,减少操作的难度,成倍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盒体包括后盒盖、前盒盖及盒座;盒座的前后两侧周边均设有围栏;盒座的背面设有凸筋以分隔铜棒;盒座上开设插孔,所述的插孔中嵌入连接座及第一闸刀组件的静触头;第二闸刀组件的静触头设在与两铜棒搭接的铜片上,所述的铜片设于盒座的正面,螺钉穿过铜片、盒座与铜棒连接。与一电流互感器连接的铜棒为第三、第四铜棒,第三铜棒上设连接座,该连接座上所设的铜刀片插入对应静触头后,通过静触头电连接的铜片、与铜片电连接的第四铜棒形成回路。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盒座的上下两部为接线部,接线部的正面设有凸起的限位筋及通孔,上下两限位筋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盖的宽度,通孔中插入用于将导线紧固在铜棒上的接线螺钉;所述的限位盖上设有多个竖向的铜刀片槽,铜刀片穿过铜刀片槽后与操作柄相连。铜刀片槽可以为铜刀片进行导向,使得铜刀片可靠地插入静触头中,且铜刀槽还起限位作用,可以限制铜刀片的上下摆动角度。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上下两限位筋之间的盒座上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与限位筋之间插入限位盖;定位部与限位筋配合限制限位盖的移位,限位筋高于定位部,围栏高于限位筋。定位部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中拧入螺钉以将穿进铜棒的导线紧固;由于定位部设有限位盖覆盖,螺钉外露,可方便接线。而且,当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处于接通的状态下时,操作柄遮挡位于盒座上部的定位部上的螺钉,使得操作者无法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或靠性。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操作柄为长方体,其由第一拼盖和第二拼盖拼接而成,所述的第一拼盖和第二拼盖设有与铜刀片相配的插槽,所述的铜刀片头部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的插槽上设有多个能嵌入缺口的凸起。结构简单,多个铜刀片整齐排列,使得多个铜刀片能统一动作,设缺口使铜刀片可靠地与操作柄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前盒盖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开环,所述的防开环设有上下贯通的防开通孔;所述防开通孔能与防开钉的头部径向穿孔相对;防开钉穿过前盒盖后与盒座相连。方便防开装置,如带有铅封的线绳穿过。
有益效果:在本技术方案中,操作柄操作时,可以同时切断或开通A、B、C三相相连的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实现了电压电路的通断和电流电路的闭合与短接;操作非常简单,且安全性好,限位盖采用绝缘材料;限位盖保护静触头和连接座,避免导体外露,提高了工作安全性,且由于限位盖的存在,限制了铜刀片的开合角度,使铜刀片能可靠地与静触头相连,铜刀片与静触头的接触的位置固定,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与可以防止铜刀片与接线端的螺钉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除前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破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爆破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盒体;101、后盒盖;102、前盒盖; 103、盒座;104、凸筋;105、限位筋;106、防开环;2、第一闸刀组件;3、第二闸刀组件;4、静触头;5、连接座;6、铜刀片;7、铜棒;701、第一铜棒;702、第二铜棒;703、第三铜棒;704、第四铜棒; 8、限位盖;9、操作柄;901、第一拼盖;902、第二拼盖;10、防开钉;11、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1、嵌于盒体1中的多个竖向设置的铜棒7、控制铜棒7间通断的闸刀组件,位于盒体1上下两侧的铜棒7端部作为接线端以与电源侧电压、电源侧电流、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对应连接,闸刀组件包括与控制电压互感器通断的第一闸刀组件2、控制电流互感器通断的第二闸刀组件3;第一闸刀组件2、第二闸刀组件3均包括静触头4、连接座5及铜刀片6;连接座5与铜棒7固接,铜刀片6的尾部与连接座5转动连接,铜刀片6的中部与静触头4相配,铜刀片6的头部均嵌入同一操作柄9中;操作柄9或铜刀片6与一盖设在静触头4和连接座5上的限位盖8相配以限制闸刀组件的摆动角度。在本技术方案中,操作柄9操作时,可以同时切断或开通A、B、C三相相连的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实现了电压电路的通断和电流电路的闭合与短接;操作非常简单,且安全性好,限位盖8采用绝缘材料;限位盖8保护静触头4和连接座5,避免导体外露,提高了工作安全性,且由于限位盖8的存在,限制了铜刀片6的开合角度,使铜刀片6能可靠地与静触头4相连,铜刀片6与静触头4的接触的位置固定,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与可以防止铜刀片6与接线端的螺钉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闸刀组件有多套,可为A相闸刀组件、B相闸刀组件、C相闸刀组件和中性相闸刀组件,其中A相闸刀组件、B相闸刀组件、C相闸刀组件均包括第一闸刀组件2和第二闸刀组件3,中性相闸刀组件包括第一闸刀组件2;其中铜棒7分为第一铜棒701、第二铜棒702、第三铜棒703和第四铜棒704;其中,第一铜棒701、第二铜棒702同列设置,第一铜棒701的下连接端为电源侧电压连接端,第二铜棒702的上连接端为电压互感器连接端,第一铜棒701的上端部与第二铜棒702的下端部上设第一闸刀组件2;第三铜棒703、第四铜棒704分列平行设置;第三铜棒703、第四铜棒704的上连接端为电流互感器连接端,第三铜棒703和第四铜棒704的下连接端为电源侧电流连接端。
为方便装配,连接座5外套于第二铜棒702和第三铜棒703,连接座5的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起的转动连接部,铜刀片6通过转轴转接在抱箍的转动连接部上。铜刀片6和连接座5连接可靠,在连接座5的装配时,将连接座5套入铜棒7中,再将铜棒7嵌入盒体1中,装配方便。连接座5的相对转动连接部的底部设孔,孔中穿设螺钉,螺钉的端部抵压在铜棒7上,使连接座5固接在铜棒7上。连接可靠,且装配方便,螺钉为铜件。
为提高接触的可靠性,第一闸刀组件2的静触头4为电压静触头,电压静触头外套于第一铜棒701,且电压静触头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出的Y型闭合夹。电压静触头可由铜片冲压而成,电压静触头套入第一铜棒701后再用螺钉抵压,用于抵压的螺钉从背面拧入,装配方便可靠, Y型闭合夹具有弹性,夹持可靠,且喇叭状的开口方便铜刀片6插入Y型闭合夹具。
第二闸刀组件3的静触头4为电流回路静触头,电流回路静触头由铜片弯折而成,电流回路静触头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出的Y型闭合夹,电流回路静触头通过铜片11与同一电流互感器相接的相邻第四铜棒704相连,当第二闸刀组件3的铜刀片6插入电流回路静触头的Y型闭合夹时,与同一电流互感器相连的第三铜棒703、第四铜棒704通过铜片11形成电流回路;第三铜棒703、第四桐棒为整根铜棒7。整根铜棒7减少电阻,使得测量更为准确。
为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方便装配;盒体1包括后盒盖101、前盒盖102及盒座103;盒座103的前后两侧周边均设有围栏;盒座103的背面设有凸筋104以分隔铜棒7;盒座103上开设插孔,插孔中嵌入连接座5及第一闸刀组件2的静触头4;第二闸刀组件3的静触头4设在与第三铜棒703、第四铜棒704搭接的铜片11上,铜片11设于盒座103的正面,螺钉穿过铜片11、盒座103与第四铜棒704连接,使得静触头4与第四铜棒704电连接。在第三铜棒703上设连接座5,该连接座5上所设的铜刀片6插入对应静触头4后,通过静触头4电连接的铜片11、与铜片11电连接的第四铜棒704形成回路。
为实现接线盒的可靠、方便的工作;盒座103的上下两部为接线部,接线部的正面设有凸起的限位筋105及通孔,上下两限位筋105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盖8的宽度,通孔中插入用于将导线紧固在铜棒7上的接线螺钉;限位盖8上设有多个竖向的铜刀片6槽,铜刀片6穿过铜刀片6槽后与操作柄9相连。铜刀片6槽可以为铜刀片6进行导向,使得铜刀片6可靠地插入静触头4中,且铜刀槽还起限位作用,可以限制铜刀片6的上下摆动角度。
上下两限位筋105之间的盒座103上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与限位筋105之间插入限位盖8;定位部与限位筋105配合限制限位盖8的移位,限位筋105高于定位部,围栏高于限位筋105。定位部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中拧入螺钉以将穿进铜棒7的导线紧固;由于定位部设有限位盖8覆盖,螺钉外露,可方便接线。而且,当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处于接通的状态下时,操作柄9遮挡位于盒座103上部的定位部上的螺钉,使得操作者无法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或靠性。
操作柄9为长方体,其由第一拼盖901和第二拼盖902拼接而成,第一拼盖901和第二拼盖902设有与铜刀片6相配的插槽,铜刀片6头部设有多个缺口,插槽上设有多个能嵌入缺口的凸起。结构简单,多个铜刀片6整齐排列,使得多个铜刀片6能统一动作,设缺口使铜刀片6可靠地与操作柄9连接。
为在实现防开的同时,方便装配;前盒盖10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开环106,防开环106设有上下贯通的防开通孔;所述防开通孔能与防开钉10的头部径向穿孔相对;防开钉10穿过前盒盖102后与盒座103相连。方便防开装置,如带有铅封的线绳穿过。
ABC三相电压线路和N零线回路,通过刀闸上下操作完成开断两个状态;ABC三相电流回路也通过刀闸上下操作完成是否短路两个状态。电压回路刀闸电压放电间隙控制在4mm以下,电流回路截流控制在5A及以下。
在工作状态时,操作柄9位于上的位置,与第二铜棒702电连接的铜刀片6插入与第一铜棒701电连接的静触头4中,使第二铜棒702与第一铜棒701处于同一电位;而与第三铜棒703电连接的铜刀片6与与第四铜棒704电连接的静触头4处于断开状态,使得电流通过双投切换接线盒、表计;从而实现对电压回路的接通、电流回路的闭合。
在检修状态时,操作柄9位于下的位置,与第二铜棒702电连接的铜刀片6与与第一铜棒701电连接的静触头4分开,使第二铜棒702与第一铜棒701不处于同一电位;而与第三铜棒703电连接的铜刀片6插入与第四铜棒704电连接的静触头4中,电流通过第三铜棒703、铜片11流回第四铜棒704,避免电流通过双投切换接线盒流经表计,表计内无电流经过;从而实现对电压回路的断开、电流回路的短接。
以上图1-6所示的双投切换接线盒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双投切换接线盒,包括盒体(1)、嵌于盒体(1)中的多个竖向设置的铜棒(7)、控制铜棒(7)间通断的闸刀组件,位于盒体(1)上下两侧的铜棒(7)端部作为接线端以与电源侧电压、电源侧电流、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刀组件包括与控制电压互感器通断的第一闸刀组件(2)、控制电流互感器通断的第二闸刀组件(3);所述的第一闸刀组件(2)、第二闸刀组件(3)均包括静触头(4)、连接座(5)及铜刀片(6);所述的连接座(5)与铜棒(7)固接,所述的铜刀片(6)的尾部与连接座(5)转动连接,铜刀片(6)的中部与静触头(4)相配,铜刀片(6)的头部均嵌入同一操作柄(9)中;所述的操作柄(9)或铜刀片(6)与一盖设在静触头(4)和连接座(5)上的限位盖(8)相配以限制闸刀组件的摆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5)外套于铜棒(7),连接座(5)的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起的转动连接部,所述的铜刀片(6)通过转轴转接在抱箍的转动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5)的相对转动连接部的底部设孔,孔中穿设螺钉,螺钉的端部抵压在铜棒(7)上,使连接座(5)固接在铜棒(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第一闸刀组件(2)的静触头(4)为电压静触头,电压静触头外套于铜棒(7),且电压静触头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出的Y型闭合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第二闸刀组件(3)的静触头(4)为电流回路静触头,所述的电流回路静触头由铜片弯折而成,电流回路静触头两端向外弯折形成突出的Y型闭合夹,所述的电流回路静触头通过铜片与同一电流互感器相接的相邻铜棒(7)相连,当第二闸刀组件(3)的铜刀片(6)插入电流回路静触头的Y型闭合夹时,与同一电流互感器相连的两铜棒(7)通过铜片(11)形成电流回路;电流互感器与电源之间的铜棒(7)为整根铜棒(7)。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1)包括后盒盖(101)、前盒盖(102)及盒座(103);盒座(103)的前后两侧周边均设有围栏;盒座(103)的背面设有凸筋(104)以分隔铜棒(7);盒座(103)上开设插孔,所述的插孔中嵌入连接座(5)及第一闸刀组件(2)的静触头(4);第二闸刀组件(3)的静触头(4)设在与两铜棒(7)搭接的铜片(11)上,所述的铜片(11)设于盒座(103)的正面,螺钉穿过铜片(11)、盒座(103)与铜棒(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闸刀组件有多套,包括为A相闸刀组件、B相闸刀组件、C相闸刀组件和中性相闸刀组件,其中A相闸刀组件、B相闸刀组件、C相闸刀组件均包括第一闸刀组件(2)和第二闸刀组件(3),中性相闸刀组件包括第一闸刀组件(2);其中铜棒(7)分为第一铜棒(701)、第二铜棒(702)、第三铜棒(703)和第四铜棒(704);其中,第一铜棒(701)、第二铜棒(702)同列设置,第一铜棒(701)的下连接端为电源侧电压连接端,第二铜棒(702)的上连接端为电压互感器连接端,第一铜棒(701)的上端部与第二铜棒(702)的下端部上设第一闸刀组件(2);第三铜棒(703)、第四铜棒(704)分列平行设置;第三铜棒(703)、第四铜棒(704)的上连接端为电流互感器连接端,第三铜棒(703)和第四铜棒(704)的下连接端为电源侧电流连接端;
在工作状态时,操作柄(9)位于上的位置,与第二铜棒(702)电连接的铜刀片(6)插入与第一铜棒(701)电连接的静触头(4)中,使第二铜棒(702)与第一铜棒(701)处于同一电位;而与第三铜棒(703)电连接的铜刀片(6)与与第四铜棒(704)电连接的静触头(4)处于断开状态,使得电流通过双投切换接线盒、表计;从而实现对电压回路的接通、电流回路的闭合;
在检修状态时,操作柄(9)位于下的位置,与第二铜棒(702)电连接的铜刀片(6)与与第一铜棒(701)电连接的静触头(4)分开,使第二铜棒(702)与第一铜棒(701)不处于同一电位;而与第三铜棒(703)电连接的铜刀片(6)插入与第四铜棒(704)电连接的静触头(4)中,电流通过第三铜棒(703)、铜片(11)流回第四铜棒(704),避免电流通过双投切换接线盒流经表计,表计内无电流经过;从而实现对电压回路的断开、电流回路的短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座(103)的上下两部为接线部,接线部的正面设有凸起的限位筋(105)及通孔,上下两限位筋(105)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盖(8)的宽度,通孔中插入用于将导线紧固在铜棒(7)上的接线螺钉;所述的限位盖(8)上设有多个竖向的铜刀片(6)槽,铜刀片(6)穿过铜刀片(6)槽后与操作柄(9)相连;上下两限位筋(105)之间的盒座(103)上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与限位筋(105)之间插入限位盖(8);定位部与限位筋(105)配合限制限位盖(8)的移位,限位筋(105)高于定位部,围栏高于限位筋(105)。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柄(9)为长方体,其由第一拼盖(901)和第二拼盖(902)拼接而成,所述的第一拼盖(901)和第二拼盖(902)设有与铜刀片(6)相配的插槽,所述的铜刀片(6)头部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的插槽上设有多个能嵌入缺口的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投切换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盒盖(10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开环(106),所述的防开环(106)设有上下贯通的防开通孔;所述防开通孔能与防开钉(10)的头部径向穿孔相对;防开钉(10)穿过前盒盖(102)后与盒座(103)相连。
CN202021257516.1U 2020-06-30 2020-06-30 双投切换接线盒 Active CN212255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7516.1U CN212255447U (zh) 2020-06-30 2020-06-30 双投切换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7516.1U CN212255447U (zh) 2020-06-30 2020-06-30 双投切换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5447U true CN212255447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79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7516.1U Active CN212255447U (zh) 2020-06-30 2020-06-30 双投切换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5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3255A (zh) 一种开关式电能计量接线盒
CN212255447U (zh) 双投切换接线盒
CN111665378A (zh) 双投切换接线盒
CN218939548U (zh) 电子式自动重合闸电源保护器
CN209401577U (zh) 一种开关中转连接装置
CN220509950U (zh) 一种直流断路器
CN207441616U (zh) 一种断路器连接装置
CN211907347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112863948A (zh) 一种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智能微型断路器
CN210005642U (zh) 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
CN216597450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CN214477296U (zh)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
CN219936956U (zh)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CN220324349U (zh) 快速接地开关及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
CN205406416U (zh) 一种具有高分断能力控制与保护开关限流模块装置
CN214625943U (zh) 一种用于防触电的自动控制安全配电箱
CN216487730U (zh) 一种动静触点接触稳定的隔离开关
CN212622887U (zh) 一种高压配电线路短路故障寻址装置
CN21955354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3025987U (zh) 断路器
CN215266168U (zh) 断路器
CN214099534U (zh) 一种直流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内置串联结构
CN212783344U (zh) 断路器
CN213212027U (zh) 一种隔离开关
CN204204727U (zh) 一种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311400 6th floor, No. 788, Enbo Avenue, Fuchun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quchua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400 Room 501, 159-7 Jinqiao North Road, Fuchun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Shengd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