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3204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3204U
CN212243204U CN202020759487.2U CN202020759487U CN212243204U CN 212243204 U CN212243204 U CN 212243204U CN 202020759487 U CN202020759487 U CN 202020759487U CN 212243204 U CN212243204 U CN 212243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active index
negative refractive
vehicle
index device
equivalent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94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超
韩东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ongc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ongc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ongc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ongc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594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3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3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3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前风挡玻璃、中控台、方向盘和光学模组,中控台设置于前风挡玻璃的下方,方向盘可转动地设置于中控台,光学模组设置于前风挡玻璃和方向盘之间,光学模组包括:显示屏、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和光反射元件,显示屏和等效负折射率装置设置于中控台,光反射元件设置于前风挡玻璃处,光反射元件与等效负折射率装置相对设置,以在前风挡玻璃内显示显示屏的图像。通过创造性地设置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可以将显示屏和显示出的影像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不需要低头操作,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驾驶安全。并且,因为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不需要低头,所以可以减小用户的颈部疲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走近千家万户,汽车上配备有多个供驾驶员或乘客使用的显示屏。
相关技术中,在中控台上设置的显示屏,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低头操作,驾驶员在注意力不集中时容易发生车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通过创造性地设置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可以将显示屏和显示出的影像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不需要低头操作,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驾驶安全,而且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风挡玻璃、中控台、方向盘和光学模组,所述中控台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下方,所述方向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控台,所述光学模组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和所述方向盘之间,所述光学模组包括:显示屏、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和光反射元件,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中控台内,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设置于所述中控台,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的光源侧,所述光反射元件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处,所述光反射元件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相对设置,以在所述前风挡玻璃内显示所述显示屏的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创造性地设置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可以将显示屏和显示出的影像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不需要低头操作,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驾驶安全。并且,因为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不需要低头,所以可以减小用户的颈部疲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和所述显示屏相对水平面平齐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反射元件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30°≤α≤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控台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触控接收器和控制器,所述触控接收器设置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处,所述触控接收器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控接收器包括airbar、深度相机和手势识别传感器中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包括:两个玻璃板和光波导阵列,所述光波导阵列包括多个光波导,且多个所述光波导以阵列的方式排布,所述光波导阵列设置于两个所述玻璃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波导阵列为两组且均由45°斜向布置的单列多排且横截面为矩形的光波导组成,两组所述光波导阵列的相互对应部分的波导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波导组件为一组且包括多排多列且呈45°斜向布置的矩形光波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反射元件为半反半透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器、显示屏和触控接收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等效负折射率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负折射率侧的光波导阵列的示意图;
图5是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等效负折射率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等效负折射率装置的光波导阵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S;
光学模组100;显示屏10;光反射元件20;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玻璃板31;光波导阵列32;光波导321;触控接收器33;控制器34;光源侧35;
前风挡玻璃200;中控台300;凹槽310;方向盘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S。
如图1所示,车辆S包括:前风挡玻璃200、中控台300、方向盘400和光学模组100,中控台300设置于前风挡玻璃200的下方,方向盘400可转动地设置于中控台300,光学模组100设置于前风挡玻璃200和方向盘400之间。如此将光学模组100设置于前挡风玻璃和方向盘400之间,可以使显示屏10的图像成在方向盘400与前风挡玻璃200之间,避免影响用户的驾驶。
如图1所示,光学模组100包括:显示屏10、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和光反射元件20,显示屏10设置于中控台300内,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设置于中控台300,显示屏10位于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的光源侧35。也就是说,从显示屏10处发出的光线可以经过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的折射后在中控台300的上表面的周围显示,从而可以形成显示图像。
此外,如图1所示,光反射元件20设置于前风挡玻璃200处,并且光反射元件20与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相对设置,以在前风挡玻璃200内显示显示屏10的图像。通过设置光反射元件20可以将显示屏10的图像经过反射,以投射在方向盘400和前风挡玻璃200之间,从而使用用户在驾驶中,不需要低头,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安全性。
由此,通过创造性地设置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可以将显示屏10和显示出的影像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不需要低头操作,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驾驶安全。并且,因为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不需要低头,所以可以减小用户的颈部疲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可以为等效负折射率光学透镜。
如图1所示,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和显示屏10均相对水平面平齐设置。如此设置,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可以有效地将显示屏10处的图像显示在中控台300的上表面处,从而可以保证光学模组100的显示稳定性。此外,如此设置可以使中控台300整体布局合理,合理利用中控台300的内部空间。
可选地,如图1所示,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与光反射元件20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30°≤α≤60°。即光反射元件20可以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具体地,其可以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斜上方倾斜设置。如此设置,可以将显示屏10的图像通过光反射元件20反射到中控台300的位置。并且,将光反射元件20设置在前风挡玻璃200上,使得光反射元件20的设置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不用改变原有的车辆S结构。
如图1所示,中控台300形成有朝向上方敞开的凹槽310,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设置于凹槽310内。通过在中控台300上开设凹槽310,并且将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设置在凹槽310内,可以对中控台300的空间合理运用。可选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槽内,以便于对光学模组100的安装与维修。
具体地,如图2所示,光学模组100还包括:触控接收器33和控制器34,触控接收器33和显示屏10均与控制器34电连接。此外,触控接收器33设置于中控台300的上表面处,触控接收器33和显示屏10均与控制器34电连接。触控接收器33用于接收用户在中控台300的上表面处的触控操作,触控接收器33在接收到用户的触控操作后,其可以将触控操作转换成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4,控制器34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再通过显示屏10和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在中控台300的上表面处显示成像,这样可以方便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由此,通过合理设置触控接收器33和控制器34,可以有效地实现人机交互,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而且可以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可选地,触控接收器33包括airbar(空气棒)、深度相机和手势识别传感器中的一种。airbar采用磁铁吸附在中控台300上,随时都可以拆下移除,并不会在中控台300上留下痕迹。深度相机获取到数据,能准确知道图像中每个点离摄像头距离,并且通过了解每个点在D图像中的(x,y)坐标,就能获取图像中每个点的三维空间坐标,从而通过三维坐标就能还原真实场景。手势识别传感器是进行人机交互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通过手势识别传感器,用户可以用手势去控制显示屏,操作简单快捷。
下面根据图3-图6描述一下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的布置。
如图3和图5所示,等效负折射率装置30包括:两个玻璃板31和光波导阵列32,光波导阵列32包括多个光波导321,而且多个光波导321以阵列的方式排布,光波导阵列32设置于两个玻璃板31之间。两个玻璃板31主要用于保护光波导阵列32,光波导阵列32可以使得显示屏10发出的光线在其内部经过一次或者多次的折射,最终在显示窗口处显示,从而可以形成显示图像,采用光波导阵列32的方式可以有效去除杂光,可以使得显示图像真实且清晰度高。
一种可选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光波导阵列32为两组,两组光波导阵列32均由°斜向布置的单列多排且横截面为矩形的光波导321组成,两组光波导阵列32的相互对应部分的波导方向相互垂直。如此设置的两组光波导阵列32可以降低光波导321的制作难度,而且可以使得显示图像真实且清晰度高。
另一种可选地,结合3图和图4所示,光波导321组件为一组,而且一组光波导321组建包括多排多列,并且呈°斜向布置的矩形光波导321。如此设置的一组光波导阵列32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使得显示图像真实且清晰度高。
此外,光反射元件20可以为半反半透膜。将光反射元件20设置于前风挡玻璃200上时,如果光反射元件20不透光,驾驶员在驾驶时,光反射元件20会遮住驾驶员的视线,影响驾驶安全。如此,将光反射元件20设置为半反半透膜,可以使光反射元件20在反射显示屏10的图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光线,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的驾驶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风挡玻璃;
中控台,所述中控台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下方;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控台;
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和所述方向盘之间,所述光学模组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中控台内;
等效负折射率装置,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设置于所述中控台,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的光源侧;
光反射元件,所述光反射元件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处,所述光反射元件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相对设置,以在所述前风挡玻璃内显示所述显示屏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和所述显示屏相对水平面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元件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30°≤α≤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触控接收器和控制器,所述触控接收器设置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处,所述触控接收器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接收器包括airbar、深度相机和手势识别传感器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负折射率装置包括:两个玻璃板和光波导阵列,所述光波导阵列包括多个光波导,且多个所述光波导以阵列的方式排布,所述光波导阵列设置于两个所述玻璃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阵列为两组且均由45°斜向布置的单列多排且横截面为矩形的光波导组成,两组所述光波导阵列的相互对应部分的波导方向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组件为一组且包括多排多列且呈45°斜向布置的矩形光波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元件为半反半透膜。
CN202020759487.2U 2020-05-08 2020-05-08 车辆 Active CN212243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9487.2U CN212243204U (zh) 2020-05-08 2020-05-08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9487.2U CN212243204U (zh) 2020-05-08 2020-05-08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3204U true CN212243204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9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9487.2U Active CN212243204U (zh) 2020-05-08 2020-05-08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32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0991A (zh) * 2021-06-11 2021-11-12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抬头显示系统和车辆
CN113671711A (zh) * 2021-08-25 2021-11-19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以及车辆
CN116215341A (zh) * 2023-01-06 2023-06-06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组件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0991A (zh) * 2021-06-11 2021-11-12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抬头显示系统和车辆
CN113671711A (zh) * 2021-08-25 2021-11-19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以及车辆
CN116215341A (zh) * 2023-01-06 2023-06-06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组件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43204U (zh) 车辆
CN107832752B (zh) 指纹识别面板、全屏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US8299980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710528A (zh) 输入与输出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2213858A (zh) 显示设备
CN104285196A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系统
CN101750737A (zh) 车用抬头显示系统
CN215678915U (zh) 显示系统以及车辆
CN212905745U (zh) 汽车用空气成像装置及人机交互车载辅助系统
CN209486432U (zh) 电子设备
US1163565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1106688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CN212950375U (zh) 车辆
CN213199623U (zh) 车辆
CN115042712A (zh) 车辆
US20200218044A1 (en) Display system
CN212332458U (zh) 扶手和车辆
WO2021243829A1 (zh) 汽车用空气成像装置及人机交互车载辅助系统
CN212172014U (zh) 座椅和车辆
CN110824701A (zh) 光学引擎的实现方法、光学引擎及双显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
CN212332516U (zh) 车辆
JP7337147B2 (ja) 立体虚像表示モジュール、立体虚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体
JP6807144B1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210763759U (zh) 电梯
CN111338098B (zh) 空气成像装置以及电梯和外控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