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1826U - 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 Google Patents

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1826U
CN212241826U CN202020658754.7U CN202020658754U CN212241826U CN 212241826 U CN212241826 U CN 212241826U CN 202020658754 U CN202020658754 U CN 202020658754U CN 212241826 U CN212241826 U CN 212241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fixedly connected
gear
fixed frame
compression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587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卫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tai Tongchang Rubber Machinery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Tiantai Tongchang Rubber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tai Tongchang Rubber Machinery Factory filed Critical Tiantai Tongchang Rubber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0206587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1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1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18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包括固定框和控制器,所述固定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框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相向一侧顶部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顶部与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正反螺纹杆、螺纹套、活动杆、移动板和导向柱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距离进行灵活的控制,从而对原料的厚度进行控制,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同时挡板对原料进行阻挡,防止原料在压延过程中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表面脱离,从而会降低模具的加工精度,解决了传统传送带模具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传送带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压辊对原料进行压延,从而使原料能够达到使用者所需要的厚度,压辊之间的距离大多是固定的,传统传送带模具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主的调节压辊之间的距离,从而无法对原料的厚度进行控制,进而降低了传送带模具的加工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高精度传动带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高精度传动带模具,解决了传统传送带模具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包括固定框和控制器,所述固定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框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相向一侧顶部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顶部与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所述支撑板相向一侧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辊。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正反螺纹杆、螺纹套、活动杆、移动板和导向柱,所述固定框内腔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框内腔两侧的顶部均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正反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示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凸块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底部与第一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相向一侧的顶部竖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并与第一轴承远离第一压辊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腔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并与移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辊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栓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正面的四周均栓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正面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所述控制器的左侧与支撑板的外侧栓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正反螺纹杆、螺纹套、活动杆、移动板和导向柱的配合,使用者通过电机带动正反螺纹杆进行旋转,随后通过螺纹套带动活动杆向外侧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继而带动导向柱对第一轴承进行推动,此时第一轴承受力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压辊向下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距离进行灵活的控制,从而对原料的厚度进行控制,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同时挡板对原料进行阻挡,防止原料在压延过程中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表面脱离,从而会降低模具的加工精度,解决了传统传送带模具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正反螺纹杆、螺纹套、活动杆、移动板和导向柱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第一压辊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原料的厚度进行控制,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轴承进行限位,防止第一轴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使第一压辊的位置发生偏移,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进行限位,提高了移动板的稳定性,从而使导向柱平稳的对第一轴承进行移动,进而提高了第一压辊的稳定性,通过弹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二滑块进行缓冲限位,通过挡板的配合,防止原料在压延过程中从模具的表面脱离,通过底座和防滑垫的配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安装板和观察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框内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换,同时通过观察窗对固定框内的情况进行观察,通过控制器的配合,便于使用者电器元件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固定框和支撑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移动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号:1、固定框;2、安装板;3、支撑板;4、控制器;5、第一轴承;6、第一压辊;7、第二轴承;8、第二压辊;9、挡板;10、第一滑槽;11、第一滑块;12、移动机构;121、电机;122、第一齿轮;123、第二齿轮;124、正反螺纹杆;125、螺纹套;126、活动杆;127、移动板;128、导向柱;13、第二滑槽;14、第二滑块;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框和支撑板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移动板的结构俯视图,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包括固定框1和控制器4,所述固定框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固定框1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12,所述支撑板3相向一侧顶部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的顶部与移动机构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5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6,所述支撑板3相向一侧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7,所述第二轴承7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辊8。
所述移动机构12包括电机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23、正反螺纹杆124、螺纹套125、活动杆126、移动板127和导向柱128,所述固定框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121,所述电机121的输出端栓接有第一齿轮122,所述固定框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正反螺纹杆124,所述正反螺纹杆124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齿轮123,所述第一齿轮122与第二齿轮123啮合,所述正反螺纹杆124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25,所示螺纹套1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26,所述活动杆126远离第一凸块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7,所述移动板1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28,所述导向柱128的底部与第一轴承5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23、正反螺纹杆124、螺纹套125、活动杆126、移动板127和导向柱128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第一压辊6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原料的厚度进行控制,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
所述支撑板3相向一侧的顶部竖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块11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10并与第一轴承5远离第一压辊6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滑槽10和第一滑块11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轴承5进行限位,防止第一轴承5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使第一压辊6的位置发生偏移,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
所述固定框1内腔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4,所述第二滑块14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13并与移动板127的外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滑槽13和第二滑块1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127进行限位,提高了移动板127的稳定性,从而使导向柱128平稳的对第一轴承5进行移动,进而提高了第一压辊6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滑槽1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底部与第二滑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弹簧1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二滑块14进行缓冲限位。
所述第二压辊8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9,所述支撑板3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栓接有防滑垫,通过挡板9的配合,防止原料在压延过程中从模具的表面脱离,通过底座和防滑垫的配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框1正面的四周均栓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正面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所述控制器4的左侧与支撑板3的外侧栓接,通过安装板2和观察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框1内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换,同时通过观察窗对固定框1内的情况进行观察,通过控制器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电器元件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4打开电机121,此时电机121带动第一齿轮122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23进行旋转,此时第二齿轮123带动正反螺纹杆124进行旋转,随后螺纹套125通过第一凸块带动活动杆126向外侧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127向下移动,继而带动导向柱128向下移动,从而对第一轴承5进行推动,此时第一轴承5受力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压辊6向下移动,从而根据需要对第一压辊6和第二压辊8之间的距离进行灵活的控制,继而对原料的厚度进行控制。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23、正反螺纹杆124、螺纹套125、活动杆126、移动板127和导向柱128的配合,使用者通过电机121带动正反螺纹杆124进行旋转,随后通过螺纹套125带动活动杆126向外侧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127向下移动,继而带动导向柱128对第一轴承5进行推动,此时第一轴承5受力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压辊6向下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第一压辊6和第二压辊8之间的距离进行灵活的控制,从而对原料的厚度进行控制,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同时挡板9对原料进行阻挡,防止原料在压延过程中从第一压辊6和第二压辊8的表面脱离,从而会降低模具的加工精度,解决了传统传送带模具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包括固定框(1)和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固定框(1)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12),所述支撑板(3)相向一侧顶部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的顶部与移动机构(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5)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6),所述支撑板(3)相向一侧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7),所述第二轴承(7)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2)包括电机(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23)、正反螺纹杆(124)、螺纹套(125)、活动杆(126)、移动板(127)和导向柱(128),所述固定框(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121),所述电机(121)的输出端栓接有第一齿轮(122),所述固定框(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正反螺纹杆(124),所述正反螺纹杆(124)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齿轮(123),所述第一齿轮(122)与第二齿轮(123)啮合,所述正反螺纹杆(124)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25),所示螺纹套(1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26),所述活动杆(126)远离第一凸块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7),所述移动板(1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28),所述导向柱(128)的底部与第一轴承(5)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相向一侧的顶部竖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块(11)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10)并与第一轴承(5)远离第一压辊(6)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腔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4),所述第二滑块(14)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13)并与移动板(127)的外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底部与第二滑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辊(8)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9),所述支撑板(3)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栓接有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传动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正面的四周均栓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正面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所述控制器(4)的左侧与支撑板(3)的外侧栓接。
CN202020658754.7U 2020-04-27 2020-04-27 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1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8754.7U CN212241826U (zh) 2020-04-27 2020-04-27 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8754.7U CN212241826U (zh) 2020-04-27 2020-04-27 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1826U true CN21224182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9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5875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1826U (zh) 2020-04-27 2020-04-27 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18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9362A (zh) * 2021-09-27 2022-03-25 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精度传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9362A (zh) * 2021-09-27 2022-03-25 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精度传输装置
CN114229362B (zh) * 2021-09-27 2024-02-09 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精度传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5535A (zh) 冲压模具
CN212241826U (zh) 高精度传动带模具
CN112476170A (zh) 一种精密模具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06643583U (zh) 一种电机轴承压装模具
CN108188789A (zh) 一种汽车密封模具加工设备
CN108115040A (zh)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片冲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3004422U (zh)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WO2022213710A1 (zh) 一种用于成型冲切的全伺服机构
CN215092661U (zh)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光洁度加工的快速打磨机构
CN211727071U (zh) 一种新型弯头模具
CN208305579U (zh) 一种竖梁泡沫生产用模具成型机
CN208812433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注塑模具底座
CN207140249U (zh) 一种新型汽车模具
CN213860330U (zh) 一种耳机成型模具
CN111070595A (zh) 一种塑件脱螺纹用注塑模具
CN210704093U (zh) 一种可调式工装模具
CN218803536U (zh) 一种可调节压制模具
CN111136836A (zh) 一种多功能复模翻模试模一体机
CN219235121U (zh) 一种手机模具零件生产用紧固装置
CN213136643U (zh) 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支撑设备
CN214353978U (zh) 一种汽车底盘用转向节机械式双抽芯模具
CN212684612U (zh) 一种具有防形变的冰箱门把手注塑模具
CN210966647U (zh) 一种易于快速脱模的冲压模具
CN212858926U (zh) 一种静压线模具表面打磨装置
CN214348709U (zh) 一种多通道铝型材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