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0127U - 卡扣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卡扣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0127U
CN212220127U CN202020414542.4U CN202020414542U CN212220127U CN 212220127 U CN212220127 U CN 212220127U CN 202020414542 U CN202020414542 U CN 202020414542U CN 212220127 U CN212220127 U CN 212220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groove
locking
glan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45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茂韶
赵云雷
殷张浩
王世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Nanjing BYD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Nanjing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Nanjing BYD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45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0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0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0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卡扣及安装有该卡扣的车辆。该卡扣包括卡扣主体、支架和锁止件,所述卡扣主体形成有环形容纳空间以限制被扣合零件的径向位移,所述卡扣主体与所述支架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用于固定在外部固定件上,所述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卡扣主体锁止在所述支架的不同位置。本公开的卡扣主体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架上并通过锁止件锁止,能够根据实际布线需求进行调整,灵活性强。

Description

卡扣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卡扣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卡扣及安装有该卡扣的车辆。
背景技术
线束或者各类管件是客车重要的零部件,其将客车上的各种电气元器件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电源、气源或者信号的传输。线束固定安装应便于现场操作,同时客车线束固定是否合理、安全将直接影响客车的使用和行车安全。为了保证线束装配操作便利性,使用时的安全性、走线美观,往往需要对线束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各种类型的卡扣对线束进行整理和固定,这些卡扣一般使用螺栓紧固的方式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身上,不仅拆装繁琐,而且卡扣位置固定后就不可变更,导致布线的灵活性非常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扣及安装有该卡扣的车辆,该卡扣结构简单,且能提高布线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卡扣,包括卡扣主体、支架和锁止件,所述卡扣主体形成有环形容纳空间以限制被扣合零件的径向位移,所述卡扣主体与所述支架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用于固定在外部固定件上,所述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卡扣主体锁止在所述支架的不同位置。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构造成长条形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上形成有多个沿直线间隔排列的调节孔,所述卡扣主体上形成有允许所述支架穿过的插槽,所述卡扣主体通过所述插槽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调节部,所述卡扣主体上开设有垂直于所述插槽的锁止孔,所述锁止件为锁止销,所述锁止销用于穿过所述锁止孔和所述调节孔以将所述卡扣主体锁止在所述调节部的不同位置。
可选地,所述锁止销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锁止孔的直径,所述杆部形成为圆锥状,其横截面从靠近所述头部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锁止孔形成为与所述杆部适配的圆锥形。
可选地,所述卡扣主体包括底座和压盖,所述压盖用于将所述被扣合零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盖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压盖中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枢转轴,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枢转轴配合的枢转孔,所述压盖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压盖中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母扣,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构造成L型的第一槽和第二槽以形成所述母扣,所述第一槽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垂直向下延伸至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从所述第一槽的下端以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公扣形成在所述压盖上,所述公扣的一端与所述压盖固定,另一端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包括导向斜面和卡止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将所述公扣引导至所述第一槽,所述卡止面用于与所述第二槽限位配合。
可选地,所述锁止孔布置在所述第一槽的下端,所述公扣在与所述母扣扣合时抵接在所述锁止销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侧面接合处开设有彼此背对的两个避让台阶,所述避让台阶中分别固定有共线设置的所述枢转轴,所述压盖的一端形成有分别与所述避让台阶适配的凸耳,所述凸耳上形成有所述枢转孔。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轴线与所述枢转轴的延伸轴线相同,所述压盖形成为弧形板,所述凹槽的半径与所述弧形板的内径相等,所述凹槽与所述压盖共同围合出所述环形容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形成为片状,并且垂直设置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在所述外部固定件上。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卡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卡扣的支架固定在外部固定件上,卡扣主体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架上,则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情况下调节卡扣主体在支架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线束或管件等被扣合零件的走向;当卡扣主体调节到位后,通过锁止件将卡扣主体锁止在支架上,以固定卡扣主体的位置。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不可变更位置的卡扣结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卡扣主体的位置能够根据实际布线需求进行调整,灵活性强。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卡扣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卡扣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卡扣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卡扣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卡扣主体;11、锁止孔;12、底座;121、上表面;122、下表面;123、侧面;124、插槽;125、枢转轴;1251、斜面;126、母扣;1261、第一槽;1262、第二槽;13、压盖;131、枢转孔;132、公扣;1321、限位凸起;1322、导向斜面;1323、卡止面;133、凸耳;14、避让台阶;15、凹槽;16、通孔;2、支架;21、调节孔;22、调节部;23、固定部;3、锁止销;31、头部;32、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扣,如图1至图5所示,该卡扣包括卡扣主体1、支架2和锁止件,卡扣主体1形成有环形容纳空间以限制被扣合零件的径向位移,卡扣主体1与支架2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一起,支架2用于固定在外部固定件上,锁止件用于将卡扣主体1锁止在支架2的不同位置。其中,被扣合零件可以是线束或者管件等零件,外部固定件可以是车辆的车身、墙壁或者各类工业机器等需要布线或排管的物体上,本公开对该卡扣的应用领域不作具体限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卡扣的支架2固定在外部固定件上,卡扣主体1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架2上,则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情况下调节卡扣主体1在支架2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线束或管件等被扣合零件的走向;当卡扣主体1调节到位后,通过锁止件将卡扣主体1锁止在支架2上,以固定卡扣主体1的位置。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不可变更位置的卡扣结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卡扣主体1的位置能够根据实际布线需求进行调整,灵活性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扣主体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支架2滑动配合,并通过各种形式的锁止件锁止在支架2的不同位置上。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卡扣主体1上形成有套筒,套筒内设置有可手动解锁的限位弹片,支架2形成为杆状并具有沿轴向排列的齿形槽,卡扣主体1通过套筒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架2上,移动到位后通过限位弹片实现锁止。再例如,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卡扣主体1上形成有滑块,滑块上安装有波珠螺钉等弹性锁止件,支架2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凹槽15,卡扣主体1的滑块滑动配合于滑槽,并通过波珠螺钉与凹槽15配合锁止。
考虑到结构的加工难度和成本,在本公开优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卡扣主体1和支架2,其锁止方式也十分方便,这里将结合附图1至图5详细描述。具体地,如图4所示,支架2包括构造成长条形的调节部22,调节部22上形成有多个沿直线间隔排列的调节孔21,其中调节孔21的数量和间距可以根据支架2上的卡扣主体1的数量和卡扣主体1需要调节的范围进行灵活设置。例如,若本公开的支架2上只需安装一个卡扣主体1,则可以设置3至5个调节孔21,若同一个支架2上需要安装多个卡扣主体1,例如,安装三个卡扣主体1,则调节部22上可以设置15至20个调节孔21。此外,若卡扣主体1的应用环境只需在小范围内调节,则可以选用调节部22长度较短的支架2,若卡扣主体1的应用环境需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则可以选用调节部22长度较长的支架2,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卡扣主体1上形成有允许支架2穿过的插槽124,卡扣主体1通过插槽124可滑动地套设在调节部22,为了适配调节部22上的调节孔21,卡扣主体1上还开设有垂直于插槽124的锁止孔11,锁止件为锁止销3(参见图5所示),锁止销3用于穿过锁止孔11和调节孔21以将卡扣主体1锁止在调节部22的不同位置。该卡扣主体1和支架2结构都比较简单,加工难度小,成本低廉;此外,在固定时,只需将锁止销3压入锁止孔11并穿过调节孔21即可,在拆卸时,只需将锁止销3拔出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锁止销3包括头部31和杆部32,头部31的直径大于锁止孔11的直径,杆部32形成为圆锥状,其横截面从靠近头部31的一端朝向远离头部31的一端逐渐减小,锁止孔11形成为与杆部32适配的圆锥形。锁止销3和锁止孔11设计为锥形,使得锁止销3插入锁止孔11中时,能够通过锁止销3插入的深度调节其与锁止孔11的预紧力,对于安装在车辆、加工仪器等震动较大的设备上的卡扣,可以增加锁止销3的插入深度,以防止锁止销3松动;而对于安装在墙壁等建筑物上的卡扣,将锁止销3轻轻插入锁止孔11中起到限位作用即可。此外,锁止销3和锁止孔11锥形配合,还便于在拔出锁止销3时更加省力。
可选地,锁止销3的长度可以稍微大于锁止孔11的长度,当锁止销3插入锁止孔11中时,其头部31可以与锁止孔11的一端限位配合,尾端(即锁止销3远离头部31的一端)可以稍微凸出于锁止孔11的另一端,这样在拆卸时,只需稍微抵压一下锁止销3的尾端,即可使锁止销3松动,从而轻松拔出锁止销3。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扣主体1是用来固定线束或管件等被扣合零件的核心部件,为了更方便的固定和拆卸被扣合零件,如图1至图3所示,卡扣主体1包括底座12和压盖13,压盖13用于将被扣合零件固定在底座12上,压盖13的一端铰接于底座12,底座12和压盖13中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枢转轴125,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枢转轴125配合的枢转孔131,压盖13的另一端卡接于底座12,底座12和压盖13中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母扣126,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母扣126配合的公扣132。即该卡扣主体1主要是通过按压的方式实现扣合和解锁,操作简单,安装和更换线束都非常方便。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为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底座12包括上表面121、下表面122和侧面123,该方位仅是根据附图所示的方位定义的,本公开的卡扣可以朝向任何方向安装,应理解的是该方位词不能作为本公开的限制。底座12上开设有构造成L型的第一槽1261和第二槽1262以形成母扣126,第一槽1261从底座12的上表面121垂直向下延伸至第二槽1262,第二槽1262从第一槽1261的下端以平行于上表面121的方向延伸布置,其中,第二槽1262靠近第一槽1261的部分形成为与公扣132配合的限位止挡面(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公扣132形成在压盖13上,公扣132的一端与压盖13固定,另一端形成有限位凸起1321,限位凸起1321包括导向斜面1322和卡止面1323,导向斜面1322用于将公扣132引导至第一槽1261,卡止面1323用于与第二槽1262限位配合,即与第二槽1262上的限位止挡面配合。
这里需说明的是,压盖1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力时能够被稍微挤压变形,力释放后能够恢复至原来的形状,这样,在扣合过程中,公扣132的限位凸起1321逐渐进入第一槽1261,在导向斜面1322的导向作用下,第一槽1261的侧壁使得限位凸起1321使公扣132发生形变,直到到达第二槽1262的位置,限位凸起1321恢复形变,并扣合于第二槽1262。在解扣的过程中,用手指稍微按压压盖13靠近公扣132的一端,使压盖13稍微发生形变,卡止面1323从第二槽1262中脱出,并将公扣132从第一槽1261中拉出,则完成解扣过程,整个操作简单,无需借助外部工具,人力成本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锁止孔11布置在第一槽1261的下端,公扣132在与母扣126扣合时抵接在锁止销3的上端。这样,只要公扣132扣合在母扣126上,锁止销3就不会松动或脱落,使卡扣整体稳定性强,能够适应车辆、加工仪器的震动较大的环境,还可以避免发生异响和故障,增加了外部固定件的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压盖13的一端铰接于底座12,示例地,底座12的上表面121与侧面123接合处开设有彼此背对的两个避让台阶14,避让台阶14中分别固定有共线设置的枢转轴125,压盖13的一端形成有分别与避让台阶14适配的凸耳133,凸耳133上形成有枢转孔131。枢转孔131和枢转轴125配合以实现压盖13于底座12铰接,并且,凸耳133能够容纳于避让台阶14中,避免凸耳133凸出于底座12的侧面123,保证卡扣主体1外观的的平整性。
此外,上述枢转轴125上可以形成有斜面1251,以便于压盖13上的凸耳133沿斜面1251滑动,并稍微产生形变,以使枢转轴125插入到凸耳133上的枢转孔131中,使凸耳133的安装更省力便捷。
卡扣主体1上还形成有环形容纳空间,具体地,底座12的上表面121开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15,凹槽15的延伸轴线与枢转轴125的延伸轴线相同,压盖13形成为弧形板,凹槽15的半径与弧形板的内径相等,凹槽15与压盖13共同围合出环形容纳空间。线束或管件放入底座12的凹槽15后,将压盖13扣合在底座12上,从而限制线束或管件的径向位移。
在本公开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12的上表面121也可以保持为平面,压盖13形成为弧形以形成容纳被扣合零件的容纳空间,或者,在底座12上开设槽,压盖13形成为平板状并与底座12围合成容纳空间,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4所示,所述支架2还包括固定部23,所述固定部23形成为片状,并且垂直设置在所述调节部22的一端,所述固定部23用于固定在所述外部固定件上。这样,支架2被构造成L形,在支架2的固定部23上可以开设安装孔,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到外部固定件上,支架2的固定部23也可以设置焊接点,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焊接点,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卡扣。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扣主体(1)、支架(2)和锁止件,所述卡扣主体形成有环形容纳空间(16)以限制被扣合零件的径向位移,所述卡扣主体(1)与所述支架(2)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2)用于固定在外部固定件上,所述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卡扣主体(1)锁止在所述支架(2)的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构造成长条形的调节部(22),所述调节部(22)上形成有多个沿直线间隔排列的调节孔(21),所述卡扣主体(1)上形成有允许所述支架(2)穿过的插槽(124),所述卡扣主体(1)通过所述插槽(124)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调节部(22),所述卡扣主体(1)上开设有垂直于所述插槽(124)的锁止孔(11),所述锁止件为锁止销(3),所述锁止销(3)用于穿过所述锁止孔(11)和所述调节孔(21)以将所述卡扣主体(1)锁止在所述调节部(22)的不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销(3)包括头部(31)和杆部(32),所述头部(31)的直径大于所述锁止孔(11)的直径,所述杆部(32)形成为圆锥状,其横截面从靠近所述头部(31)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头部(31)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锁止孔(11)形成为与所述杆部(32)适配的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主体(1)包括底座(12)和压盖(13),所述压盖(13)用于将所述被扣合零件固定在所述底座(12)上,所述压盖(1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2),所述底座(12)和所述压盖(13)中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枢转轴(125),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枢转轴(125)配合的枢转孔(131),所述压盖(13)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底座(12),所述底座(12)和所述压盖(13)中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母扣(126),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126)配合的公扣(1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上开设有构造成L型的第一槽(1261)和第二槽(1262)以形成所述母扣(126),所述第一槽(1261)从所述底座(12)的上表面(121)垂直向下延伸至第二槽(1262),所述第二槽(1262)从所述第一槽(1261)的下端以平行于所述上表面(121)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公扣(132)形成在所述压盖(13)上,所述公扣(132)的一端与所述压盖(13)固定,另一端形成有限位凸起(1321),所述限位凸起(1321)包括导向斜面(1322)和卡止面(1323),所述导向斜面(1322)用于将所述公扣(132)引导至所述第一槽(1261),所述卡止面(1323)用于与所述第二槽(1262)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孔(11)布置在所述第一槽(1261)的下端,所述公扣(132)在与所述母扣(126)扣合时抵接在所述锁止销(3)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上表面(121)与侧面(123)接合处开设有彼此背对的两个避让台阶(14),所述避让台阶(14)中分别固定有共线设置的所述枢转轴(125),所述压盖(13)的一端形成有分别与所述避让台阶(14)适配的凸耳(133),所述凸耳(133)上形成有所述枢转孔(13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上表面(121)开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延伸轴线与所述枢转轴(125)的延伸轴线相同,所述压盖(13)形成为弧形板,所述凹槽(15)的半径与所述弧形板的内径相等,所述凹槽(15)与所述压盖(13)共同围合出所述环形容纳空间(16)。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还包括固定部(23),所述固定部(23)形成为片状,并且垂直设置在所述调节部(22)的一端,所述固定部(23)用于固定在所述外部固定件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
CN202020414542.4U 2020-03-26 2020-03-26 卡扣及车辆 Active CN212220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4542.4U CN212220127U (zh) 2020-03-26 2020-03-26 卡扣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4542.4U CN212220127U (zh) 2020-03-26 2020-03-26 卡扣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0127U true CN212220127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4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4542.4U Active CN212220127U (zh) 2020-03-26 2020-03-26 卡扣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01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1151A (zh) * 2020-10-19 2021-05-1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防风卡扣、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1151A (zh) * 2020-10-19 2021-05-1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防风卡扣、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1124B2 (en) Bowden cable
US20070128929A1 (en) Wiring holding unit
US7819365B2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cables
US8439317B2 (en) Grommeted clamp assembly
US8458979B2 (en) Interior panel attachment system
KR200494031Y1 (ko) 커넥터
CN102099228B (zh) 安全带锚定装置
CN101248281B (zh) 用于将物体安装于车辆壁上的装置及方法
US8651435B2 (en) Device for mounting systems and aircraft or spacecraft
CN212220127U (zh) 卡扣及车辆
US20190226606A1 (en) Click-in pivot hinge anchor installation
WO2007074886A1 (ja) 取付構造体
KR20150099815A (ko) 록킹 요소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부재
EP1715549B1 (en) Connector coupling structure
US11493078B2 (en) Stud locking tool
JPH0674380A (ja) 雄形カプラの端金具組立体
US20170122364A1 (en) Adjustable length cable
US7435092B2 (en) Retainer harness clip apparatus
US6254042B1 (en) Wire harness mounting construction
US20020062707A1 (en) Longitudinal adjuster having a release arrangement
CN113113879B (zh) 管线夹及线束布设装置
CN211844306U (zh) 一种可自由调整方向的线束卡扣结构
EP3038861B1 (en) Socket joint with integrated tube anchors
CN216981389U (zh) 线束卡扣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600975U (zh) 一种快卸卡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