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9200U -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9200U
CN212209200U CN202021098897.3U CN202021098897U CN212209200U CN 212209200 U CN212209200 U CN 212209200U CN 202021098897 U CN202021098897 U CN 202021098897U CN 212209200 U CN212209200 U CN 212209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transformer
copper guide
lower shell
guide sheet
up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88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丽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anlianga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anlianga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anlianga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anlianga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88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9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9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9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s For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流互感器绕组,所述电流互感器绕组分别安装在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导体槽,所述导体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所述第一铜导片与上壳体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电连接;通过下壳体和上壳体端部开设导体槽内安装的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同时第一铜导片与上壳体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电连接,第二铜导片与电流互感器绕组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电连接,同时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接触,增加了下壳体和上壳体内部安装电流互感器绕组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传统开口式组合电流互感器在使用时,电流互感器连接稳定性差,同时电连接接触面积不稳定,同时连接处不便于进行密闭,且下壳体不便于散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具有电流互感器连接稳定,同时连接处便于进行密闭,且电连接稳定,同时下壳体便于进行散热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流互感器绕组,所述电流互感器绕组分别安装在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导体槽,所述导体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所述第一铜导片与上壳体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电连接,所述第二铜导片与下壳体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电连接架,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胶环,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端部的侧表面安装有铰链,所述下壳体另一端的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卡套板,所述上壳体另一端的侧表面一体成型有托板,所述卡套板套在托板的外部,所述卡套板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定位槽,所述托板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凸起,且所述定位槽安装在定位凸起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固定有散热铝箔板,所述散热铝箔板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铝箔板与下壳体的夹角为45度,且所述散热铝箔板由四个等腰梯形板焊接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均为波浪形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铜导片贴合在第二铜导片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端部开设的密封槽均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密封槽位于导体槽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套板为“L”字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下壳体和上壳体端部开设导体槽内安装的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同时第一铜导片与上壳体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电连接,第二铜导片与电流互感器绕组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电连接,同时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接触,增加了下壳体和上壳体内部安装电流互感器绕组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下壳体和上壳体端部开设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胶环,便于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接触时通过密封槽内部安装的密封胶环进行密闭,便于对第一铜导片和第二铜导片进行防护,同时下壳体和上壳体通过卡套板和托板进行固定,且卡套板内表面一体成型的定位槽安装在托板表面开设的定位凸起内,提高了下壳体和上壳体连接的牢靠性。
2、通过下壳体表面固定的散热铝箔板,同时散热铝箔板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使得空气与散热铝箔板接触时对下壳体进行散热,使得下壳体通过散热铝箔板增加表面进行散热的效率,同时便于散热铝箔板对下壳体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流互感器绕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铝箔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电流互感器绕组;4、铰链;5、卡套板;6、托板;7、定位凸起;8、定位槽;9、导体槽;10、第一铜导片;11、第二铜导片;12、密封槽;13、密封胶环;14、散热铝箔板;15、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流互感器绕组3分别安装在下壳体1和上壳体2的内部,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导体槽9,导体槽9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第一铜导片10与上壳体2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第二铜导片11与下壳体1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架,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密封槽12,密封槽12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胶环13,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的侧表面安装有铰链4,下壳体1另一端的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卡套板5,上壳体2另一端的侧表面一体成型有托板6,卡套板5套在托板6的外部,卡套板5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定位槽8,托板6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凸起7,且定位槽8安装在定位凸起7的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开设导体槽9内安装的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同时第一铜导片10与上壳体2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第二铜导片11与电流互感器绕组3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同时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接触,增加了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部安装电流互感器绕组3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开设密封槽12内安装有密封胶环13,便于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接触时通过密封槽12内部安装的密封胶环13进行密闭,便于对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进行防护,同时下壳体1和上壳体2通过卡套板5和托板6进行固定,且卡套板5内表面一体成型的定位槽8安装在托板6表面开设的定位凸起7内,提高了下壳体1和上壳体2连接的牢靠性。
具体的,下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有散热铝箔板14,散热铝箔板14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15,散热铝箔板14与下壳体1的夹角为45度,且散热铝箔板14由四个等腰梯形板焊接构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壳体1表面固定的散热铝箔板14,同时散热铝箔板14表面开设有散热孔15,使得空气与散热铝箔板14接触时对下壳体1进行散热,使得下壳体1通过散热铝箔板14增加表面进行散热的效率,同时便于散热铝箔板14对下壳体1进行防护。
具体的,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均为波浪形板状结构,且第一铜导片10贴合在第二铜导片11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便于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通过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电连接。
具体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开设的密封槽12均为环形结构,且密封槽12位于导体槽9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便于下壳体1和上壳体2的端部通过密封槽12内部安装的密封胶环13进行密封。
具体的,卡套板5为“L”字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便于卡套板5套在托板6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把上壳体2绕着铰链4在下壳体1的上端转动,使得下壳体1表面固定的卡套板5套在上壳体2表面固定的托板6外部,同时卡套板5表面一体成型的定位槽8安装在托板6表面开设的定位凸起7内,使得导体槽9内部安装的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连接,同时下壳体1和上壳体2的端部通过密封槽12内部安装的密封胶环13进行密闭。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流互感器绕组3分别安装在下壳体1和上壳体2的内部,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导体槽9,导体槽9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第一铜导片10与上壳体2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第二铜导片11与下壳体1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架,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密封槽12,密封槽12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胶环13,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的侧表面安装有铰链4,下壳体1另一端的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卡套板5,上壳体2另一端的侧表面一体成型有托板6,卡套板5套在托板6的外部,卡套板5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定位槽8,托板6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凸起7,且定位槽8安装在定位凸起7的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开设导体槽9内安装的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同时第一铜导片10与上壳体2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第二铜导片11与电流互感器绕组3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同时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接触,增加了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部安装电流互感器绕组3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开设密封槽12内安装有密封胶环13,便于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接触时通过密封槽12内部安装的密封胶环13进行密闭,便于对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进行防护,同时下壳体1和上壳体2通过卡套板5和托板6进行固定,且卡套板5内表面一体成型的定位槽8安装在托板6表面开设的定位凸起7内,提高了下壳体1和上壳体2连接的牢靠性。
具体的,下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有散热铝箔板14,散热铝箔板14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15,散热铝箔板14与下壳体1垂直,且散热铝箔板14由四个方形板焊接构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壳体1表面固定的散热铝箔板14,同时散热铝箔板14表面开设有散热孔15,使得空气与散热铝箔板14接触时对下壳体1进行散热,使得下壳体1通过散热铝箔板14增加表面进行散热的效率,同时便于散热铝箔板14对下壳体1进行防护。
具体的,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均为波浪形板状结构,且第一铜导片10贴合在第二铜导片11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便于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通过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电连接。
具体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开设的密封槽12均为环形结构,且密封槽12位于导体槽9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便于下壳体1和上壳体2的端部通过密封槽12内部安装的密封胶环13进行密封。
具体的,卡套板5为“L”字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便于卡套板5套在托板6的外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电流互感器绕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绕组(3)分别安装在下壳体(1)和上壳体(2)的内部,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导体槽(9),所述导体槽(9)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所述第一铜导片(10)与上壳体(2)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所述第二铜导片(11)与下壳体(1)内部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绕组(3)电连接架,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密封槽(12),所述密封槽(12)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胶环(13),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的侧表面安装有铰链(4),所述下壳体(1)另一端的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卡套板(5),所述上壳体(2)另一端的侧表面一体成型有托板(6),所述卡套板(5)套在托板(6)的外部,所述卡套板(5)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定位槽(8),所述托板(6)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凸起(7),且所述定位槽(8)安装在定位凸起(7)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有散热铝箔板(14),所述散热铝箔板(14)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箔板(14)与下壳体(1)的夹角为45度,且所述散热铝箔板(14)由四个等腰梯形板焊接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导片(10)和第二铜导片(11)均为波浪形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铜导片(10)贴合在第二铜导片(11)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端部开设的密封槽(12)均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密封槽(12)位于导体槽(9)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板(5)为“L”字形结构。
CN202021098897.3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Active CN212209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8897.3U CN212209200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8897.3U CN212209200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9200U true CN212209200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8897.3U Active CN212209200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9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67942U (zh) 电池模组
CN108922993A (zh) 一种方形卷绕多极耳锂离子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CN212209200U (zh)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CN211296677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17933373U (zh) 一种具有过温保护的电源变压器
CN210778115U (zh) 一种防潮散热贴片电感
CN214545222U (zh) 一种大功率电源适配器散热结构
CN211350281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用高适应性变压器安装结构
CN214592686U (zh) 一种电气设备
CN213341386U (zh) 一种避免漏电的电气设备用电路保护装置
CN208508101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8708042U (zh) 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用防水罩
CN215069549U (zh) 一种高压灯主变骨架
CN211376343U (zh) 一种贴片功率绕线电感散热结构
CN218182404U (zh) 一种内置离子电池
CN217088300U (zh) 一种改进型低压直流压缩机控制器
TWM644191U (zh) 光伏功率優化器
CN217116784U (zh) 一种应急电源盒
CN218416797U (zh) 一种整流桥双面散热的线路板
CN219916938U (zh) 一种防爆滤波电容器
CN214624714U (zh) 一种具有绝缘功能的贴片电感器
CN211555774U (zh) 一种防水防爆的高压真空分界断路器
CN219435858U (zh) 一种薄型贴片式整流桥
CN213817382U (zh) 一种“散热翅”式新型磁极线圈
CN213420673U (zh) 一种散热性能更好的led灯具用pcb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