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8513U -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8513U
CN212198513U CN202020515114.0U CN202020515114U CN212198513U CN 212198513 U CN212198513 U CN 212198513U CN 202020515114 U CN202020515114 U CN 202020515114U CN 212198513 U CN212198513 U CN 212198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arrel
carbon production
cavity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51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alf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alf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alf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alf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51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8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8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85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包括内筒和包覆在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呈螺旋分布的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内圈贴合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所述电热管的外圈贴合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该空腔内还通入有循环水;所述内筒内设置搅拌机构,所述内筒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料口,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碳素焙烧产生的热量,利用水循环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糊料斗,进而降低能耗,同时与电热管相配合,一方面利用电热管的发热补偿水温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电热管螺旋状的结构提高循环水循环时流经的路径,使得循环水能够更加充分的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素生产储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背景技术
碳素是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为主的非金属固体材料,其中炭材料基本上由非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化学性质不活泼,耐腐蚀,与酸、碱等不易反应,常用作抗摩剂和润滑材料,应用范围广阔,制作坩埚、电极、干电池、铅笔芯。
在碳素生产的过程中,因石墨原料需高温混捏,在混捏后糊料直接由混捏锅倒入钢板焊制的料斗中,由于工艺技术要求,混捏后的糊料温度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使物料分布均匀,并使粘结剂浸入到粉粒的微孔中,使物料具有一定塑性和密实度,若温度不够,则可能导致塑性降低,进而影响到糊料后续加工的产品品质;因此对于碳素的温度保持至关重要。
此外,在碳素生产的过程中,其在焙烧过程中,会涉及到冷却阶段,即碳素在焙烧到900摄氏度以上后,大约需要保持50℃/h的冷却速度,将其冷却到 800℃以下,然后任其自然冷却到400℃以下即可出炉,可见在冷却时,需要进行降温,因此可将这部分热转移到水上,利用水循环的方式将冷却产生的热量引入糊料斗,进而降低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通过碳素焙烧产生的热量,利用水循环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糊料斗,进而降低能耗,同时与电热管相配合,一方面利用电热管的发热补偿水温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电热管螺旋状的结构提高循环水循环时流经的路径,使得循环水能够更加充分的加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包括内筒和包覆在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呈螺旋分布的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内圈贴合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所述电热管的外圈贴合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该空腔内还通入有循环水;
所述内筒内设置搅拌机构,所述内筒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料口,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优选地,所述外筒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电热管,所述出水管所处的位置低于所述电热管。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顶部中心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若干个搅拌杆。
优选地,所述内筒内还固定有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若干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内筒的内壁上;
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支撑座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搅拌轴上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母,所述轴承的内圈通过锁紧螺母抵紧在所述搅拌轴的轴肩上,所述轴承的外圈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的轴承端盖抵紧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轴承端盖上固定有密封垫,该密封垫贴紧在所述搅拌轴上。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通过花键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靠近所述电机的端部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内花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盲孔的孔底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储存有润滑油。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靠近所述电机的端部固定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贴紧在所述输出轴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毛毡。
优选地,该糊料斗还包括底座,所述外筒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筒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温泡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碳素焙烧产生的热量,利用水循环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糊料斗,进而降低能耗,同时与电热管相配合,一方面利用电热管的发热补偿水温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电热管与内筒的外壁和外筒的内壁相贴合的接触,使得循环水在流动时能够产生顺着电热管的螺旋线的方向进行流动,进而提高循环水循环时流经的路径,使得循环水能够更加充分的加热,使其与电热管能够双重的起到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机输出轴与搅拌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搅拌轴与支撑座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筒、11-进水管、12-出水管、2-内筒、21-进料口、22-电机、221-输出轴、3-搅拌轴、31-盲孔、32-锁紧螺母、4-支撑座、41-支撑柱、42-轴承、5-出料管、6-电热管、7-底座、8-密封套、9-轴承端盖、10-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包括内筒2 和包覆在所述内筒2外的外筒1,所述内筒2与所述外筒1之间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呈螺旋分布的电热管6,所述电热管6的内圈贴合在所述内筒2的外壁上,所述电热管6的外圈贴合在所述外筒1的内壁上,该空腔内还通入有循环水,外筒1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温泡沫,以提高保温效果;其中电热管6为市面上出售的双头电热管,例如特耐佳五金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双头电热管,也可以是其他厂家生产的。
所述外筒1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11,所述外筒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电热管6,所述出水管12所处的位置低于所述电热管6,即水进入后从电热管6 的上端顺着电热管6的螺旋线往下流动,进而提高循环水循环时流经的路径,使得循环水能够更加充分的加热。
所述内筒2内设置搅拌机构,所述内筒2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料口21,其中进料口21的封堵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罐体上使用的法兰盖,所述内筒2 与所述外筒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5,出料管2上设置一个封板,以对其进行封堵,封板可通过螺栓安装在出料管5上,出料管5也可以采用法兰盖的方式进行封堵;内筒2的顶部中心设置电机22,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22的输出轴221同轴转动的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上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若干个搅拌杆。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搅拌机构的稳定性,内筒2内还固定有与所述搅拌轴 3转动连接的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通过若干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柱41固定在所述内筒2的内壁上;
所述搅拌轴3与所述支撑座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42,所述搅拌轴3上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母32,所述轴承42的内圈通过锁紧螺母32抵紧在所述搅拌轴 3的轴肩上,所述轴承42的外圈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撑座41上的轴承端盖9抵紧在所述支撑座4上,所述轴承端盖9与搅拌轴3动密封。
结合图3,虽然搅拌机构在搅拌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轴向力,由于搅拌机构存在自重,因此轴承42需要承载一定的轴向力,因此可以设置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或者其他能够承载轴向力的轴承。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电机22的输出轴221通过花键与所述搅拌轴3 连接,所述搅拌轴3靠近所述电机22的端部开设有盲孔31,所述盲孔31内设有内花键,所述输出轴221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输出轴221 与盲孔31的孔底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储存有润滑油;虽然有支撑座4的存在,但是搅拌轴3在搅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还会存在一些振动,对于电机22 来说,其承载轴向的冲击能力较弱,因此采用花键的连接方式,使得搅拌轴3 在轴向上具有自由度的同时能够传动扭矩,降低了电机22的输出轴221承载的轴向力。
如图2和图3所示,搅拌机构在转动的过程中,需要对碳素进行搅拌,因此在搅拌轴3与电机22的输出轴之间、搅拌轴3与支撑座4之间都需要设置一个密封结构,以免碳素进入而增大磨损,即:
搅拌轴3靠近所述电机22的端部固定有密封套8,所述密封套8上固定有密封垫10,该密封垫10贴紧在所述输出轴3上;所述轴承端盖9上也固定有密封垫10,该密封垫10贴紧在所述搅拌轴3上;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垫10 的材质为毛毡。
进一步的结合图1,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该糊料斗的安放和移动,该糊料斗还包括底座7,所述外筒1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即可以利用底座7对整个外筒1进行支撑,方便对其位置进行移动,例如可在底座7上设置轮子或者吊耳。
使用时,碳素通过进料口21投入内筒2内,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与外部的循环水相连接,即将在碳素生产的冷却环节产生的热量给循环水加热,然后利用循环水将热量引入到该糊料斗,同时给电热管6通电加热,以补偿循环水温度的不足,为此可在内筒2设置一个温度计,以实时测量温度(例如可在内筒2的顶部设置一个温度计),进而方便控制电热管6的加热时间;在保温的同时,启动电机22,带动搅拌轴3转动,对碳素进行搅拌,使得其内的碳素能够充分获得热量;最后碳素通过出料管5排出;当需要移动该糊料斗时,可在底座7上设置滚轮对其进行移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和包覆在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呈螺旋分布的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内圈贴合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所述电热管的外圈贴合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该空腔内还通入有循环水;
所述内筒内设置搅拌机构,所述内筒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料口,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电热管,所述出水管所处的位置低于所述电热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顶部中心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若干个搅拌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还固定有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若干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内筒的内壁上;
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支撑座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搅拌轴上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母,所述轴承的内圈通过锁紧螺母抵紧在所述搅拌轴的轴肩上,所述轴承的外圈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的轴承端盖抵紧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轴承端盖上固定有密封垫,该密封垫贴紧在所述搅拌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花键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靠近所述电机的端部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内花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盲孔的孔底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储存有润滑油。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靠近所述电机的端部固定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贴紧在所述输出轴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毛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该糊料斗还包括底座,所述外筒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温泡沫。
CN202020515114.0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8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5114.0U CN212198513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5114.0U CN212198513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8513U true CN212198513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8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511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8513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85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5404A (zh) * 2022-06-23 2022-10-11 内蒙古星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混捏锅及混捏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5404A (zh) * 2022-06-23 2022-10-11 内蒙古星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混捏锅及混捏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98513U (zh)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CN108800925A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节能环保熔炼炉
CN212524106U (zh) 一种光催化剂制备用反应釜
CN102698697A (zh) 一种制备和包覆球形氢氧化镍的反应釜装置
CN214973443U (zh) 一种发电厂冷却塔用防腐涂料的生产装置
CN204485858U (zh) 一种加热式反应釜
CN206325570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反应釜
CN212198512U (zh) 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糊料斗
CN204388576U (zh) 电加热连续内热式高温回转窑炉
CN204365306U (zh) 浆式接触器润滑脂皂化釜
CN207180338U (zh) 一种电加热旋转窑
CN101780977A (zh) 纳米级(红丹)四氧化三铅的节能制备装置
CN206008585U (zh) 一种具有分层夹套结构的搅拌釜
CN210496064U (zh) 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调漆罐
CN215028787U (zh) 一种带有复合型搅拌器的搅拌反应釜
CN213611024U (zh) 一种多方向石墨粉搅拌装置
CN202741117U (zh) 一种制备和包覆球形氢氧化镍的反应釜装置
CN201722162U (zh) 纳米级四氧化三铅的节能制备装置
CN210545090U (zh) 具有高热传递效率的大容积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
CN207012962U (zh) 一种电热型加热保温固定搅拌釜
CN209536982U (zh) 一种石墨制品生产用高效保温真空炉保温室
CN217774123U (zh) 一种用于锂电正极前驱体材料的高效反应器
CN208805039U (zh) 一种双层铝合金熔化炉
CN213631439U (zh) 一种锂电池原料生产用的高效烘干装置
CN218065723U (zh) 一种用于搅拌干燥机的中心发热的搅拌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