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4030U -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4030U
CN212194030U CN202020017248.XU CN202020017248U CN212194030U CN 212194030 U CN212194030 U CN 212194030U CN 202020017248 U CN202020017248 U CN 202020017248U CN 212194030 U CN212194030 U CN 212194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core
nozzle
glu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72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鹏鹏
贺立明
王艳云
屈琴
许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uld Ti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ould T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ould Ti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ould T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72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4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4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4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包括热咀本体和咀芯,咀芯设于热咀本体的一端上,咀芯呈喇叭状,且沿其圆周方向周向布置有多个咀尖,每一咀尖的底部均设有进胶口,任意两个相邻咀尖之间设有侧进胶口。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热流道系统,包括模具、热咀开框和上述的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和后模,热咀开框设于前模上,热咀开框内形成有型腔,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设于型腔中,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包括热咀本体和咀芯,热咀本体、咀芯与热咀开框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材料成本、使模具体积减小,且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外观美感。

Description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腔的小产品热流道系统中,为了满足腔数要求,如图1及图2所示,通常会采用热流道转冷流道的结构或一个方形大的加热块两边扭咀芯11、咀头来实现。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通过热流道进胶,转入冷流道,流道的这部分塑料材料始终是存在的,在生产之后,就变为了废料,通常这类多腔模具都是针对一些小的产品来设计,流道浪费掉的材料经常会比产品自身还多,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浪费的;由于模具中存在冷流道,就会考虑浇口拉断,以及流道的顶出,那么产品之间的排位距离也是非常大;
2、传统的侧进胶热咀(方形的加热块两边扭咀芯11、咀头、咀身12的结构)所有腔的空间都需要变大,这样就会导致最终模具的外形也非常大;
3、现有侧进胶热咀与开框13之间的安装结构复杂,拆装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材料成本,且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外观美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热流道系统,能够使模具体积减小,且材料成本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外观美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包括热咀本体和咀芯,所述咀芯设于热咀本体的一端上,所述咀芯呈喇叭状,且沿其圆周方向周向布置有多个咀尖,每一所述咀尖的底部均设有进胶口,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咀尖之间设有侧进胶口。
进一步地,所述咀芯内部与热咀本体内部连通,所述进胶口、侧进胶口分别通过进胶通道与咀芯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胶通道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咀尖之间形成的夹角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热流道系统,包括模具、热咀开框和上述的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所述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和后模,所述热咀开框设于前模上,所述热咀开框内形成有型腔,所述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设于型腔中,所述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包括热咀本体和咀芯,所述热咀本体、咀芯与所述热咀开框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分别与热咀开框、咀芯卡接,所述定位环用于防止咀芯在型腔中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块,所述咀芯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热咀开框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分别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咀芯在型腔中高度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于咀芯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与咀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咀芯底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块与螺纹孔相配合,将所述支撑块在螺纹孔内旋进旋出能够调节咀芯在型腔中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材质为隔热材料。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的热咀侧面进胶,适用于对产品外观要求非常高且腔数排位较多的产品,此热咀直径相对较小,温度可以得到保证,能够解决冷胶的现象,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强度较好,寿命更长,热咀拆装方便,有利于节省材料成本。
(2)本热流道系统,能够使模具体积减小,且材料成本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外观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流道系统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热流道系统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咀开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咀开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咀本体;2、咀芯;3、支撑块;4、进胶口;5、侧进胶口;6、进胶通道;7、热咀开框;8、定位环;9、定位块;10、第一定位槽;11、扭咀芯;12、咀身;13、开框;14、发热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3-9所示的热流道系统,包括模具、热咀开框7和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其中,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和后模,热咀开框7设于前模上,热咀开框7内形成有型腔,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设于该热咀开框7的型腔中。
如图3、图6、图7及图8所示的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包括热咀本体1和咀芯2,咀芯2设于热咀本体1的一端上,咀芯2呈喇叭状,且沿其圆周方向周向布置有多个咀尖,每一咀尖的底部均设有进胶口4,任意两个相邻咀尖之间设有侧进胶口5,热咀本体1、咀芯2与热咀开框7相配合。
具体地,如图3、图6、图7及图8所示,咀芯2内部与热咀本体1内部连通,进胶口4、侧进胶口5分别通过进胶通道6与咀芯2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8所示,进胶通道6倾斜设置,不仅有利于缩短流道长度,还可以有助于熔融状态的塑料材料能够快速从咀芯2内部流出至热咀开框7的型腔中,即可以保证养胶位的强度及温度,有利于熔融状态塑料材料的快速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图6、图7及图8所示,任意两个相邻咀尖之间形成的夹角相等。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咀尖的数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为2-8个。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图7及图8所示,咀尖的数量为6个,6个咀尖绕咀芯2圆周方向周向布置,使得咀芯2呈六角星形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熔融状态的塑料材料流出至型腔中的效率,有利于提高本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的工作效率。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流道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咀芯2在热咀开框7的型腔中高度的支撑块3,支撑块3设于咀芯2底部。
需要强调的是,如图3所示,支撑块3与咀芯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咀芯2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设有内螺纹,支撑块3上设有外螺纹,支撑块3与螺纹孔相配合,将支撑块3在螺纹孔内旋进旋出能够调节咀芯2的水平高度,即调节咀芯2上的咀尖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也即能够调节咀尖在热咀开框7的型腔中安装位置的高度,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及其外观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3所示,支撑块3由隔热材料一体制造成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4、图5及图9所示,热流道系统还包括定位环8,定位环8分别与热咀开框7、咀芯2卡接,该定位环8用于防止咀芯2在热咀开框7的型腔中转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4、图5、图6、图7及图9所示,定位环8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块9,咀芯2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10,热咀开框7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定位块9分别与第一定位槽10、第二定位槽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热咀本体1的外侧可以设有凹槽(图未示),该凹槽优选地呈螺旋状。一发热圈14嵌入凹槽中,呈螺旋式缠绕热咀本体1。由于发热圈14是嵌入热咀本体1上的凹槽中,与热咀本体1紧密结合为一体,使得发热圈14所产生的热量能高效地传递给热咀本体1,同时也使咀芯2内部受热均匀。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减少发热圈14所产生的热量的损失,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在热咀本体1的外部套上一隔热套。
在现有的多腔的小产品热流道系统中,如图1及图2所示,一般通过热流道进胶,转入冷流道,流道的这部分塑料材料始终是存在的,在生产之后,就变为了废料,通常这类多腔模具都是针对一些小的产品来设计,流道浪费掉的材料经常会比产品自身还多,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浪费的;由于模具中存在冷流道,就会考虑浇口拉断,以及流道的顶出,那么产品之间的排位距离也是非常大。
因而,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如图3、图4、图5、图6、图7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其可以解决常规热流道不能侧面进胶的难题,侧进胶口5直接点在产品侧面,这样侧进胶口5能够在模具上形成一个锋利的切口,开模时,侧进胶口5是通过剪切的形式将浇口切断,浇口在产品表面上形成的印记比较标准,浇口不会有拉出丝的情况,保证了产品外观;再者,如图3所示,流道通过咀尖直接连通热咀开框7的型腔,流道的行程较短,使得产品之间的位置排布也比较紧凑,同等腔数的热流道排位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模具的体积会比之前小很多,模具本身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另外,如图3、图4、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流道通过进胶口4及侧进胶口5进入热咀开框7的型腔,使得流道长度较短,产品排布圆形也较紧凑,每个咀芯2可以排布2~8腔产品,同等腔数的热流道排位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模具的体积会比之前小很多,模具强度较好,热流道相对比较稳定,有利于节省模具成本。
在现有技术中,多腔的小产品热流道系统为满足腔数要求,如图1及图2所示,通常会采用热流道转冷流道的结构或一个方形大的加热块两边扭咀芯11、咀头来实现。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传统的侧进胶热咀包括方形的加热块,该加热块的两边设扭咀芯11,还包括咀头、咀身12的结构,故而,使得传统的侧进胶热咀所有腔的空间都需要变大,这样就会导致最终模具的外形也非常大。另外,现有侧进胶热咀与开框13之间的安装结构复杂,拆装较为不便。
由此,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热咀开框7与常规开框13不同,本热咀开框7直径相对较小,但是前端热咀养胶位很大,咀芯2流道具体走向及位置方向与常规侧进胶结构不同,如图3、图6及图7所示,每个咀尖底部有进胶口4,该进胶口4通过进胶通道6与咀芯2内部连通,进而使咀尖底部形成流道,相邻的两咀尖的中间位置设有侧进胶口5,该侧进胶口5通过进胶通道6与咀芯2内部连通,使得两咀尖的中间位置也形成有流道,如此,使进胶速度更快、产品充填更顺畅,故而能有效保证了侧进胶口5处咀芯2的的温度,有利于使咀尖处的温度较高,咀尖内的塑料材料始终保持熔融状态,从而能解决咀尖因温度不够出现冷胶的现象。
使用时,如图3、图4、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热咀本体1由前模装入,咀芯2与定位环8装配定位,然后将咀芯2从分型面处装入热咀本体1,定位环8与热咀开框7配合定位,以防止咀芯2转动导致与胶口错位,常规侧进胶结构由销钉定位,销钉易松动,咀芯2偏离胶口,产品出现走胶不均现象,导致产品质量较差。如图3所示,通过注塑机注射熔融态塑料,经过热咀本体1和咀芯2内部的进胶通道6将熔融态塑料材料输送至热咀开框7的型腔中,以使产品成型。
如图3所示,支撑块3与咀芯2通过螺牙固定,具体地,在支撑块3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在咀芯2底部上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安装时将支撑块3放入安装槽中,使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实现螺纹连接,进而使支撑块3锁定在咀芯2底部上。当然,本实施例使支撑块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锁定在咀芯2底部上,不仅可以支撑咀芯2,还可以调节咀尖安装位置的高度,这样设置可以便于根据生产需要打出产品的浇口形状,使得本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的适用性较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支撑块3可以采用隔热材料制造,与热咀开框7部分抵接,以免热量导走,避免产品出现冷胶现象,进而使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拆装比较方便,不用拆热流道,直接从分型面处取下模仁就可以将咀芯2拆下来,节约时间,节省成本。
如图3、图4、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本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的热咀侧面进胶,对产品外观要求非常高,且排位间距较小、腔数排位较多的产品都可以用此种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热流道系统的模具排位腔数较多,其热咀直径相对较小,温度可以得到保证,能够解决冷胶的现象,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机械强度较好,寿命更长,热咀通过定位环8与热咀开框7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从而使热咀的拆装方便,有利于节省加工成本及材料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咀本体和咀芯,所述咀芯设于热咀本体的一端上,所述咀芯呈喇叭状,且沿其圆周方向周向布置有多个咀尖,每一所述咀尖的底部均设有进胶口,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咀尖之间设有侧进胶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咀芯内部与热咀本体内部连通,所述进胶口、侧进胶口分别通过进胶通道与咀芯内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通道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咀尖之间形成的夹角相等。
5.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热咀开框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所述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和后模,所述热咀开框设于前模上,所述热咀开框内形成有型腔,所述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设于型腔中,所述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包括热咀本体和咀芯,所述热咀本体、咀芯与所述热咀开框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分别与热咀开框、咀芯卡接,所述定位环用于防止咀芯在型腔中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块,所述咀芯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热咀开框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分别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卡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咀芯在型腔中高度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于咀芯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与咀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咀芯底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块与螺纹孔相配合,将所述支撑块在螺纹孔内旋进旋出能够调节咀芯在型腔中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材质为隔热材料。
CN202020017248.XU 2020-01-03 2020-01-03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Active CN212194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7248.XU CN212194030U (zh) 2020-01-03 2020-01-03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7248.XU CN212194030U (zh) 2020-01-03 2020-01-03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4030U true CN212194030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0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7248.XU Active CN212194030U (zh) 2020-01-03 2020-01-03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4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3814A (zh)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CN212194030U (zh)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CN214926554U (zh) 一种双点进胶全热流道模具结构
CN212826613U (zh) 一种新型热流道结构
CN211031051U (zh) 一种防流涎热咀结构
CN212288523U (zh) 一种隔热的热流道鱼雷式热咀咀芯热流道结构
CN211221846U (zh) 一种侧进胶热咀
CN212684594U (zh) 一种带有注塑喷嘴的热流道系统
CN214239249U (zh) 一种高强度一嘴八头热嘴
CN209937518U (zh) 贯流风叶的成型模具
CN217916490U (zh) 一种单点开放式多头热咀
CN202097900U (zh) 一种热咀及一种热咀与模具组合
CN217346426U (zh) 一种具备隐藏式发热圈的快换射嘴装置
CN217346488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热流道用转接板
CN214872547U (zh) 一种铁氟龙线缆挤出机头及挤出成型设备
CN218660273U (zh) 一种热流道结构
CN218803642U (zh) 一种热流道热咀结构
CN214601840U (zh) 一种具有改良压射头的新型压铸机
CN218171236U (zh) 一种可调节热流道热嘴
CN203391221U (zh) 新型热流道系统
CN218749137U (zh) 一种五金塑胶成型模具
CN208826994U (zh) 一种模具
CN215791544U (zh) 一种塑料加工的注塑机螺杆
CN217916491U (zh) 一种整体式多头热咀
CN218171285U (zh) 一种模具型芯喷管水路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