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2579U -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2579U
CN212192579U CN202020365595.1U CN202020365595U CN212192579U CN 212192579 U CN212192579 U CN 212192579U CN 202020365595 U CN202020365595 U CN 202020365595U CN 212192579 U CN212192579 U CN 212192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en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55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本松
庞波
蔡冠群
于中海
郭丹
詹先明
王仕雄
陈晓雨
孔令军
张世博
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3655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2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2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25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包括磨床主体、伸缩组件、透明板、遮挡罩、安装板、第一限位块、底板、容纳盒、支撑腿、拉手、防磨条、直线滑轨、工作板、限位滑轨、连接腿、箱门、掉落孔、防滑垫、限位杆、连接柱、拉环、固定柱、弹簧、限位柱和底杆,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的底端四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相向一侧中心底端分别与底板两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便于固定加工零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安装的伸缩组件,有利于清理对加工零件进行磨削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且利用安装的遮挡罩,避免了进行高数转动磨削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使工作人员收到伤害,降低了危险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磨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背景技术
数控磨床是通过数控技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其中在使用数控磨床的过程中,不利于清理在进行磨削加工中产生的废料,同时在进行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易使工作人员收到伤害,提高了风险性,同时在进行磨削的过程中不利于固定加工零件,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包括磨床主体、伸缩组件、透明板、遮挡罩、安装板、第一限位块、底板、容纳盒、支撑腿、拉手、防磨条、直线滑轨、工作板、限位滑轨、连接腿、箱门、掉落孔、防滑垫、限位杆、连接柱、拉环、固定柱、弹簧、限位柱和底杆,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的底端四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相向一侧中心底端分别与底板两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伸缩组件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马达、滚珠螺母、第二限位块、固定滑轨、移动罩、丝杆和观察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马达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马达与容纳盒的一侧底端贴合,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螺母的顶端与移动罩的底端靠近马达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轨的底端分别与容纳盒的内部底端中心两侧焊接,所述遮挡罩的底端与安装板的顶端中心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透明板的一侧中心一端均安装有拉手,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磨床主体,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中心处与工作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腿的相向一侧顶端分别与固定柱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上绕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固定柱和底杆之间,所述连接腿的相向一侧分别与限位杆的一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侧均粘接有防滑垫。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容纳盒的两侧中心处底端开设的通孔内安装的轴承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盒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螺母位于丝杆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罩的底端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端位于固定滑轨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罩的一侧嵌入安装有观察板,且观察板的轴线处与容纳盒的一侧开设的通孔轴线处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容纳盒的另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箱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容纳盒的另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贴合,所述安装板的中心边缘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掉落孔,且掉落孔位于工作板和遮挡罩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轴线处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中心处一侧与直线滑轨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透明板均位于直线滑轨上,所述透明板的相向一侧分别粘接有防磨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工作板的两侧分别与限位滑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连接腿分别位于限位滑轨的两端处,所述连接腿的数目为四个,且两两对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的中心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且限位柱的顶端位于该通孔的内部,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分别与底杆的顶端中心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底杆的底端与工作板的顶端贴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杆的顶端中心处与连接柱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贯穿固定柱的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与拉环的一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利用安装的伸缩组件,有利于清理在对加工零件进行磨削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利用安装的遮挡罩有利于避免加工零件进行磨削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飞溅,保护了工作人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危险程度;通过拉动拉环带动连接柱的移动,且使弹簧处于压缩装置,进而使限位柱与固定柱之间相对移动,从而使底杆与工作板分离,随后使连接腿在限位滑轨上移动,利用限位滑轨的移动调节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从而使防滑垫与加工零件贴合紧固,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组件结构俯视图;
图中:1、磨床主体;2、伸缩组件;3、透明板;4、遮挡罩;5、安装板;6、第一限位块;7、底板;8、容纳盒;9、支撑腿;10、拉手;11、防磨条;12、直线滑轨;13、工作板;14、限位滑轨;15、连接腿;16、箱门;17、掉落孔;18、防滑垫;19、限位杆;20、连接柱;21、拉环;22、固定柱;23、弹簧;24、限位柱;25、底杆;201、马达;202、滚珠螺母;203、第二限位块;204、固定滑轨;205、移动罩;206、丝杆;207、观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包括磨床主体1、伸缩组件2、透明板3、遮挡罩4、安装板5、第一限位块6、底板7、容纳盒8、支撑腿9、拉手10、防磨条11、直线滑轨12、工作板13、限位滑轨14、连接腿15、箱门16、掉落孔17、防滑垫18、限位杆19、连接柱20、拉环21、固定柱22、弹簧23、限位柱24和底杆25,支撑腿9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5的底端四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腿9的相向一侧中心底端分别与底板7两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板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伸缩组件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伸缩组件2包括马达201、滚珠螺母202、第二限位块203、固定滑轨204、移动罩205、丝杆206和观察板207,底板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马达20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马达201与容纳盒8的一侧底端贴合,马达201的输出端与丝杆206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206的两端分别与容纳盒8的两侧中心处底端开设的通孔内安装的轴承套接固定连接,容纳盒8的底端与底板7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滚珠螺母202位于丝杆206上,有利于滚珠螺母202的移动,滚珠螺母202的顶端与移动罩205的底端靠近马达201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移动罩205的底端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203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203的底端位于固定滑轨204上,有利于第二限位块203的移动,固定滑轨204的底端分别与容纳盒8的内部底端中心两侧焊接,移动罩205的一侧嵌入安装有观察板207,且观察板207的轴线处与容纳盒8的一侧开设的通孔轴线处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容纳盒8的另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箱门16,便于排料,容纳盒8的另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6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6的底端与底板7的顶端贴合,安装板5的中心边缘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掉落孔17,且掉落孔17位于工作板13和遮挡罩4之间,有利于收集废料,遮挡罩4的底端与安装板5的顶端中心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板5的一侧轴线处开设有观察口,安装板5的顶端中心处一侧与直线滑轨1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透明板3均位于直线滑轨12上,透明板3的相向一侧分别粘接有防磨条11,有利于防磨,透明板3的一侧中心一端均安装有拉手10,安装板5的上方安装有磨床主体1,安装板5的顶端中心处与工作板13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工作板13的两侧分别与限位滑轨1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连接腿15分别位于限位滑轨14的两端处,连接腿15的数目为四个,且两两对应,连接腿15的相向一侧顶端分别与固定柱22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柱22的中心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且限位柱24的顶端位于该通孔的内部,限位柱24的底端分别与底杆25的顶端中心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底杆25的底端与工作板13的顶端贴合,限位柱24上绕接有弹簧23,且弹簧23位于固定柱22和底杆25之间,底杆25的顶端中心处与连接柱20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柱20的顶端贯穿固定柱22的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与拉环21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腿15的相向一侧分别与限位杆19的一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限位杆19的另一侧均粘接有防滑垫18;当使用该实用新型时,人工通过推动拉手10使透明板3在直线滑轨12上移动,从而使相互对应的防磨条11分离,随后工作人员将加工零件放置在工作板13上,且加工零件位于两个相互对应的防滑垫18之间,随后通过拉动拉环21带动连接柱20的移动,进而使限位柱24与固定柱22之间相对移动,利用限位柱24的移动使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底杆25与工作板13分离,随后通过推动固定柱22调节两个相互对应的防滑垫18之间的距离,且在调节两个相互对应的防滑垫18之间的距离时,人工使防滑垫18的相向一侧分别与加工零件的两侧贴合紧固,随后停止拉动拉环21即可,随后通过反向推动透明板3使透明板3在直线滑轨12上反向移动,使两个相互对应的防磨条11贴合即可,然后打开磨床主体1对加工零件进行磨削,且在磨削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通过掉落孔17掉落至移动罩205的内部,当加工完成后,关闭磨床主体1,通过推动透明板3取出加工后的零件即可,当清理移动罩205内部的废料时,通过打开箱门16,随后打开马达201使马达201的输出端带动丝杆206的转动,从而使滚珠螺母202与马达201之间相互对应,进而使第二限位块203位于固定滑轨204上滑动,从而使移动罩205与容纳盒8之间相互对应,进而清理存储在移动罩205内部的废料,当清理完成后,人工打开马达201使丝杆206反向移动,当使丝杆206完全放置在容纳盒8的内部使,停止马达201,随后关闭箱门16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包括磨床主体(1)、伸缩组件(2)、透明板(3)、遮挡罩(4)、安装板(5)、第一限位块(6)、底板(7)、容纳盒(8)、支撑腿(9)、拉手(10)、防磨条(11)、直线滑轨(12)、工作板(13)、限位滑轨(14)、连接腿(15)、箱门(16)、掉落孔(17)、防滑垫(18)、限位杆(19)、连接柱(20)、拉环(21)、固定柱(22)、弹簧(23)、限位柱(24)和底杆(2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9)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5)的底端四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9)的相向一侧中心底端分别与底板(7)两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伸缩组件(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组件(2)包括马达(201)、滚珠螺母(202)、第二限位块(203)、固定滑轨(204)、移动罩(205)、丝杆(206)和观察板(207),所述底板(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马达(20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马达(201)与容纳盒(8)的一侧底端贴合,所述马达(201)的输出端与丝杆(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螺母(202)的顶端与移动罩(205)的底端靠近马达(201)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轨(204)的底端分别与容纳盒(8)的内部底端中心两侧焊接,所述遮挡罩(4)的底端与安装板(5)的顶端中心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透明板(3)的一侧中心一端均安装有拉手(10),所述安装板(5)的上方安装有磨床主体(1),所述安装板(5)的顶端中心处与工作板(13)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腿(15)的相向一侧顶端分别与固定柱(22)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24)上绕接有弹簧(23),且弹簧(23)位于固定柱(22)和底杆(25)之间,所述连接腿(15)的相向一侧分别与限位杆(19)的一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19)的另一侧均粘接有防滑垫(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06)的两端分别与容纳盒(8)的两侧中心处底端开设的通孔内安装的轴承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盒(8)的底端与底板(7)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螺母(202)位于丝杆(20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罩(205)的底端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203)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203)的底端位于固定滑轨(20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罩(205)的一侧嵌入安装有观察板(207),且观察板(207)的轴线处与容纳盒(8)的一侧开设的通孔轴线处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容纳盒(8)的另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箱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8)的另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6)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底端与底板(7)的顶端贴合,所述安装板(5)的中心边缘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掉落孔(17),且掉落孔(17)位于工作板(13)和遮挡罩(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轴线处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安装板(5)的顶端中心处一侧与直线滑轨(1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透明板(3)均位于直线滑轨(12)上,所述透明板(3)的相向一侧分别粘接有防磨条(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13)的两侧分别与限位滑轨(1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连接腿(15)分别位于限位滑轨(14)的两端处,所述连接腿(15)的数目为四个,且两两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2)的中心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且限位柱(24)的顶端位于该通孔的内部,所述限位柱(24)的底端分别与底杆(25)的顶端中心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底杆(25)的底端与工作板(13)的顶端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25)的顶端中心处与连接柱(20)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0)的顶端贯穿固定柱(22)的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与拉环(21)的一端固定连接。
CN202020365595.1U 2020-03-21 2020-03-21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2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5595.1U CN212192579U (zh) 2020-03-21 2020-03-21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5595.1U CN212192579U (zh) 2020-03-21 2020-03-21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2579U true CN21219257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559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2579U (zh) 2020-03-21 2020-03-21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2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4395B (zh) 一种具有废料收集装置的磨床
CN212206966U (zh) 一种导轨耐磨检测装置
CN111037422A (zh) 一种石材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12296848A (zh) 一种五金工具加工用板形零件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52110A (zh)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CN212192579U (zh) 一种带有伸缩机构的数控磨床
CN205968512U (zh) 一种汽车配件外缘打磨装置
CN111469030A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多工位打磨装置
CN216327520U (zh) 一种防溅射的建筑门门窗五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1305864U (zh) 一种环保型机械加工用磨床
CN112428033A (zh) 一种自动检测磨砂轮形变程度的轴承磨削机
CN111069996A (zh) 一种砂轮式钢筋端头打磨装置
CN216399122U (zh) 一种实木门生产加工用木板抛光装置
CN220463266U (zh) 一种高效型打磨装置
CN211277731U (zh) 一种升降打磨机
CN210307066U (zh) 一种便于金属板打磨抛光的磨料磨具
CN220145564U (zh) 一种可拆卸式磨具
CN21963332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双端面磨床
CN219113639U (zh) 具有多方位固定功能的边角打磨设备
CN22078333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7914728U (zh) 一种方便取料的研磨机
CN218746807U (zh) 一种钣金焊接件修整打磨装置
CN219715116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装置
CN220330964U (zh) 一种带吸尘结构的抛光机
CN216883240U (zh) 表面处理剃须刀保护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