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7959U - 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7959U
CN212187959U CN201921235574.1U CN201921235574U CN212187959U CN 212187959 U CN212187959 U CN 212187959U CN 201921235574 U CN201921235574 U CN 201921235574U CN 212187959 U CN212187959 U CN 212187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ter screen
printing ink
pipe
ink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55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刘礼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em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em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em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em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55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7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7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7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油泵、储油箱和第一输油管,真空油泵通过第一输油管和储油箱连通,第一输油管与真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真空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有第二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吸油管,吸油管远离第二输油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吸油嘴。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油s泵将工作台面和设备上的油墨快速输送到储油箱的内腔,在输送的过程中油墨被多次过滤,首先经过初效过滤网和油滤芯进行过滤处理,油墨在进入到储油腔的内腔前,经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过滤处理,进而使得油墨回收彻底,而且过滤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油墨的再利用率,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的生产的过程中常用到油墨,然而油墨经常洒落至工作台及设备上,不及时吸附处理,容易使得设备和台面上集聚大量的油墨,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会大大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现有的油墨回收装置不能将工作台面即设备上残留的油墨回收,导致油墨回收不彻底的情况,而且过滤效果差,使得油墨的再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油墨回收装置不能将工作台面即设备上残留的油墨回收,导致油墨回收不彻底的情况,而且过滤效果差,使得油墨的再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油泵、储油箱和第一输油管,所述真空油泵通过第一输油管和储油箱连通,所述第一输油管与真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真空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有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吸油嘴,所述吸油嘴的进油处设置有初效过滤网;
所述吸油管的内腔设置有油滤芯,所述吸油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对油滤芯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直径小于油滤芯的直径;
所述储油箱内腔的底面为斜面,定义斜面的最高处为储油箱的前侧,最低处为储油箱的后侧,所述斜面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储油箱的内部空间分为滤网腔和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位于后侧,所述滤网腔位于前侧,所述滤网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分隔板靠近第三过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支撑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将滤网腔分为四个空间,所述分隔板与斜面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第三过滤网的底部,所述储油箱的后侧连通有出油管。
为了便于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取出进行清洁处理,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油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滤网腔的顶部。
为了便于使用者吸附油墨,延长吸油嘴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油嘴的形状为圆锥形,所述吸油嘴的材料为不锈钢。
为了保证初效过滤网过滤的效果,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初效过滤网的目数为40目。
为了保护下游的元件,提高油墨净化的效率,对真空油泵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过滤精度,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油滤芯为压力管路油滤芯。
为了便于将油滤芯进行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圈的材料为弹性橡胶。
为了保证进入储油腔内的油墨的纯净,提高油墨的再利用率,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的目数分别为60、 80和100目。
为了使得油墨聚集在储油腔的内腔,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水平面为六十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油腔的空间容积大于滤网腔空间的容积。
在使用时,开启真空油泵,真空油泵产生吸力,将吸油嘴对准油墨,利用真空油泵产生的吸力将油墨进行吸附,初效过滤网起到了初步过滤的作用,避免将固体颗粒和杂质吸附,之后油墨经过油滤芯的过滤后,通过第二输油管和吸油嘴进入到滤网腔内,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对油墨再次进行过滤,进而将油墨过滤的彻底,油墨通过出油口进入到储油腔的内腔,保证了油墨的洁净度,有利于油墨的再处理和进一步利用,提高了油墨的回收利用率。
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油泵将工作台面和设备上的油墨快速输送到储油箱的内腔,在输送的过程中油墨被多次过滤,首先经过初效过滤网和油滤芯进行过滤处理,油墨在进入到储油腔的内腔前,经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过滤处理,进而使得油墨回收彻底,而且过滤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油墨的再利用率,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油管与第二输油管螺纹连接,能够便于将吸油管拧下,进而便于使用者清理初效过滤网和油滤芯,保证了该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的正常使用,表面吸油管和吸油嘴出现堵塞的情况。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油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滤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油嘴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油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真空油泵;2、储油箱;3、第一输油管; 4、第二输油管;5、吸油管;6、吸油嘴;7、初效过滤网;8、油滤芯;9、限位圈;10、分隔板;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第三过滤网;14、连接板;15、支撑板;16、储油腔;17、出油口;18、出油管;19、滤网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1所示,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油泵1、储油箱2和第一输油管3,真空油泵1通过第一输油管3和储油箱2连通,其特征在于:第一输油管3与真空油泵1的出油口连通,真空油泵1的进油口连通有第二输油管4,第二输油管4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吸油管5,吸油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吸油嘴 6,吸油嘴6的进油处设置有初效过滤网7,通过吸油管5与第二输油管4螺纹连接,能够便于将吸油管5拧下,进而便于使用者清理初效过滤网7和油滤芯8,保证了该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的正常使用,表面吸油管5和吸油嘴6出现堵塞的情况。
如图3所示,吸油管5的内腔设置有油滤芯8,吸油管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对油滤芯8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圈9,限位圈9的直径小于油滤芯8的直径,便于将油滤芯8进行拆卸和安装。
如图5所示,储油箱2内腔的底面为斜面,定义斜面的最高处为储油箱2 的前侧,最低处为储油箱2的后侧,斜面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分隔板10将储油箱2的内部空间分为滤网腔19和储油腔16,储油腔16位于后侧,滤网腔 19位于前侧,滤网腔19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 和第三过滤网13,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分隔板10靠近第三过滤网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用于支撑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将滤网腔19分为四个空间,分隔板10 与斜面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油口17,出油口17位于第三过滤网13的底部,储油箱2的后侧连通有出油管18,通过真空油泵1将工作台面和设备上的油墨快速输送到储油箱2的内腔,在输送的过程中油墨被多次过滤,首先经过初效过滤网7和油滤芯8进行过滤处理,油墨在进入到储油腔16的内腔前,经过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的过滤处理,进而使得油墨回收彻底,而且过滤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油墨的再利用率,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将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 取出进行清洁处理,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储油箱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位于滤网腔19的顶部,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便于使用者对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进行清洗,进一步提高了油墨过滤的效果。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使用者吸附油墨,延长吸油嘴6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吸油嘴6的形状为圆锥形,吸油嘴6的材料为不锈钢。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初效过滤网7过滤的效果,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初效过滤网7的目数为40目。
为了保护下游的元件,提高油墨净化的效率,对真空油泵1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过滤精度,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油滤芯8为压力管路油滤芯。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将油滤芯8进行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圈9的材料为弹性橡胶。
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进入储油腔16内的油墨的纯净,提高油墨的再利用率,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第三过滤网13 的目数分别为60、80和100目。
如图5所示,为了使得油墨聚集在储油腔16的内腔,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水平面为六十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储油腔16的空间容积大于滤网腔19空间的容积。
在使用时,开启真空油泵1,真空油泵1产生吸力,将吸油嘴6对准油墨,利用真空油泵1产生的吸力将油墨进行吸附,初效过滤网7起到了初步过滤的作用,避免将固体颗粒和杂质吸附,之后油墨经过油滤芯8的过滤后,通过第二输油管4和吸油嘴6进入到滤网腔19内,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对油墨再次进行过滤,进而将油墨过滤的彻底,油墨通过出油口 17进入到储油腔16的内腔,保证了油墨的洁净度,有利于油墨的再处理和进一步利用,提高了油墨的回收利用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油泵(1)、储油箱(2)和第一输油管(3),所述真空油泵(1)通过第一输油管(3)和储油箱(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管(3)与真空油泵(1)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真空油泵(1)的进油口连通有第二输油管(4),所述第二输油管(4)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吸油管(5),所述吸油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吸油嘴(6),所述吸油嘴(6)的进油处设置有初效过滤网(7);
所述吸油管(5)的内腔设置有油滤芯(8),所述吸油管(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对油滤芯(8)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圈(9),所述限位圈(9)的直径小于油滤芯(8)的直径;
所述储油箱(2)内腔的底面为斜面,定义斜面的最高处为储油箱(2)的前侧,最低处为储油箱(2)的后侧,所述斜面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将储油箱(2)的内部空间分为滤网腔(19)和储油腔(16),所述储油腔(16)位于后侧,所述滤网腔(19)位于前侧,所述滤网腔(19)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所述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分隔板(10)靠近第三过滤网(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用于支撑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所述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和第三过滤网(13)将滤网腔(19)分为四个空间,所述分隔板(10)与斜面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油口(17),所述出油口(17)位于第三过滤网(13)的底部,所述储油箱(2)的后侧连通有出油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滤网腔(19)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嘴(6)的形状为圆锥形,所述吸油嘴(6)的材料为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效过滤网(7)的目数为40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滤芯(8)为压力管路油滤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9)的材料为弹性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第三过滤网(13)的目数分别为60、80和100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水平面为六十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16)的空间容积大于滤网腔(19)空间的容积。
CN201921235574.1U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Active CN212187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5574.1U CN212187959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5574.1U CN212187959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7959U true CN21218795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6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5574.1U Active CN212187959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7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8036A (zh) * 2021-07-27 2021-12-24 汉特节能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机用乳化液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8036A (zh) * 2021-07-27 2021-12-24 汉特节能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机用乳化液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3254A (zh) 汽车尾气过滤装置
CN212187959U (zh) 一种过滤式油墨回收装置
CN108619846A (zh) 一种半导体废气净化设备
CN208678692U (zh) 一种半导体废气净化设备
CN102407492A (zh) 印刷电路板研磨生产线用铜粉回收设备
CN211799817U (zh) 一种有机废气净化回收装置
CN209190371U (zh) 一种便于收集废料的人工铣床
CN209271077U (zh) 一种可快速处理废气的仲钨酸铵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17418355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过滤组件的建筑污水过滤处理装置
CN216963829U (zh)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液油水分离器
CN105415086A (zh) 机床切削液过滤装置
CN210905508U (zh) 一种静电除尘器喷淋装置
CN211753200U (zh) 一种环保全自动阳极氧化生产线
CN204208418U (zh) 一种多功能消烟净化器
CN208244387U (zh) 一种环保机械用空气除尘净化环保装置
CN209997367U (zh) 一种激光打标用净化器
CN105375056A (zh) 一种具有吸尘装置的蓄电池包扳机
CN205204942U (zh) Di水回收系统
CN219815484U (zh) 自动隔渣喷淋杀菌装置
CN210097277U (zh) 一种环保机械用除尘装置
CN218371839U (zh) 一种用于制药废水处理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16457912U (zh) 一种加油装置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油气净化装置
CN212050774U (zh) 一种水厂给水用水过滤装置
CN211384360U (zh) 一种印染纺织车间废气收集净化装置
CN219709308U (zh) 一种水资源保护便携式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