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3273U -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83273U CN212183273U CN202021357178.9U CN202021357178U CN212183273U CN 212183273 U CN212183273 U CN 212183273U CN 202021357178 U CN202021357178 U CN 202021357178U CN 212183273 U CN212183273 U CN 2121832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guide
- heat dissipation
- end cover
- motor
- louv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属于轮毂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散热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轮毂电机包括轮毂壳体,本散热结构包括与轮毂壳体连接的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轮毂壳体内腔连通的散热孔,电机端盖上连接有与散热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导风壳,导风壳设置在相应的散热孔的上方,并将散热孔的上方遮挡,导风壳上开设有导风口,导风口位于散热孔的一侧且导风口与散热孔连通。本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使用更加便捷,并且具有防尘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是将车内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刹车系统集成到一起而设计出来的电机,在轮毂电机启动后,轮毂电机会驱动车体行进,轮毂电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造成轮毂电机的内部发热。传统的轮毂电机只能在侧边设置若干与轮毂电机内部相贯通的散热孔,然后利用自然风的流动来带走轮毂电机内的热量,但是由于散热孔是贯通轮毂电机内部,从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灰尘会从散热孔掉落到轮毂电机内部,容易对轮毂电机内部部件造成损伤。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如中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17211606060.7)公开了一种散热轮毂电机,包括中心轴、环设于中心轴外的定子以及罩于定子外的轮毂壳体,轮毂壳体内壁设有与定子相匹配的外转子,轮毂壳体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轮毂壳体设有散热孔的一侧罩有一散热罩,散热罩将散热孔包裹在内,散热罩外侧侧壁为一平面,该侧侧壁上下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引风孔,其余两侧不设置引风孔,散热罩内部空间通过引风孔与外界相贯通,中心轴邻近散热罩的一端固定有一固定套,固定套上下两侧连接有互为对称的缓冲件,缓冲件设有一弹性缺口,弹性缺口呈V型,缓冲件连接有防尘板,防尘板为磁铁材料,散热罩为与磁铁相吸的金属材料,上下两侧防尘板分别将上下两侧的引风孔覆盖,防尘板边沿包裹有密封套,密封套为橡胶材质,防尘板在密封套的间隔下不与散热罩接触,散热罩内设有一过滤网,散热孔与引风孔分别位于过滤网的两侧。
上述结构虽然能通过中心轴带动防尘板转动,防尘板通过自身磁力与轮毂壳体相吸固定,但是在转动过程中,防尘板和轮毂壳体之间的固定不稳定,造成了中心轴在旋转过程中还需要克服防尘板与轮毂壳体之间的磁力,对中心轴的转动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了轮毂电机的运行;在轮毂电机停止运行时,防尘板所处位置不确定,因此还需要将防尘板拨动至将引风孔覆盖住,才能实现对轮毂电机内部的防尘,从而导致了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散热结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轮毂电机包括轮毂壳体,本散热结构包括与轮毂壳体连接的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轮毂壳体内腔连通的散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上连接有与散热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导风壳,所述导风壳设置在相应的散热孔的上方,并将散热孔的上方遮挡,所述导风壳上开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位于散热孔的一侧且导风口与散热孔连通。
工作原理:通过直接在轮毂壳体上连接有电机端盖,此时电机端盖是随着轮毂壳体一起转动,而电机端盖上开设有与轮毂壳体内腔连通的散热孔,在电机端盖上连接有导风壳,通过导风壳可将散热孔的上方遮挡,并在导风壳上开设有导风口,此时导风口是位于散热孔的一侧的并与散热孔连通,在车辆运行时,轮毂壳体随着轮毂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带动电机端盖和导风壳同步转动,此时导风壳能避免外界杂物或者灰尘直接掉落进散热孔内,而导风壳也能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轮毂壳体内的热气能随着轮毂壳体的转动和导风壳的导向,从散热孔和导风壳的导风口流出轮毂壳体内,轮毂壳体进行散热,而电机端盖不会相对轮毂壳体转动,此时电机端盖和轮毂壳体都是随着电机轴同步转动的,不会对轮毂电机的使用造成影响,并且电机端盖上的导风壳位置固定,并不需要后续调节,进而提升了散热结构使用的便捷性;并且不管是轮毂电机运行或者停止运行,导风壳始终是将散热孔上方遮挡,而外界杂物或者是灰尘通常是从散热孔的上方进入到轮毂壳体内,进而使得散热结构始终具有防尘效果。
在上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导风口呈扩口状,所述导风口的口径自远离散热孔的一端至靠近散热孔的一端逐渐减小。
导风口形状和口径的设置,此时导风口的开口逐渐增大,使得能对轮毂电机内的热气进行导向,使得导风口处的热气能更快速的散发掉,从而提升了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导风壳具有遮挡板、导风板一和导风板二,所述导风板一和导风板二分别设置在遮挡板的两侧,所述遮挡板、导风板一和导风板二合围形成上述导风口,所述遮挡板、导风板一和导风板二均相对电机端盖的顶壁倾斜向上设置。
遮挡板、导风板一和导风板二的设置,使得整个导风壳与电机端盖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方便了轮毂壳体内的热气快速散出,也能使得整个导风壳的形状在轮毂转动时,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进一步的提升了轮毂电机实用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遮挡板远离导风口的一侧开设有透风缺口。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当轮毂在转动过程中,能将遮挡板与散热孔之间的热气快速的通过透缺口吹出,并且仅仅是设置有透风间隙,在能保证热气快速散出的同时也能起到防尘的效果。
在上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遮挡板上具有内凹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与散热孔正对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增强了导风壳的整体强度,并且能对遮挡板和散热孔之间的热气进行导向,使得热气朝向导风口导出,进一步的提升了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导风壳为弧形,若干个导风壳沿着电机端盖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风壳的长度方向沿着电机端盖周向设置。
导风壳设置有多个,方便了轮毂壳体内的热气能快速排出,并且导风壳的长度方向沿着电机端盖的周向设置,使得导风壳在随着轮毂壳体旋转时,能随着轮毂壳体产生气流并将轮毂壳体内的热气带出,进而提升了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电机端盖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导风壳上开设有与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孔,所述导风壳通过紧固件穿过连接孔和相应的安装孔与电机端盖连接。
导风壳的连接方式,使得导风壳与电机端盖之间的连接更加的方便,进一步的提升了散热结构的装卸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具有的优点:在车辆运行时,轮毂壳体随着轮毂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带动电机端盖和导风壳同步转动,此时导风壳能避免外界杂物或者灰尘直接掉落进散热孔内,而导风壳也能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轮毂壳体内的热气能随着轮毂壳体的转动和导风壳的导向,从散热孔和导风壳的导风口流出轮毂壳体内,轮毂壳体进行散热,而电机端盖不会相对轮毂壳体转动,此时电机端盖和轮毂壳体都是随着电机轴同步转动的,不会对轮毂电机的使用造成影响,进而提升了散热结构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中导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中电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端盖;11、散热孔;12、安装孔;2、导风壳;21、导风口;22、遮挡板;221、透风缺口;222、加强部;23、导风板一;24、导风板二;2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轮毂电机包括电机端盖1,本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开设在电机端盖1上的散热孔11,散热孔11与轮毂电机的内腔连通。
具体的说,如图1-3所示,电机端盖1上连接有与散热孔11一一对应设置的导风壳2,导风壳2设置在相应的散热孔11的上方,并将散热孔11的上方遮挡,导风壳2上开设有导风口21,导风口21位于散热孔11的一侧且导风口21与散热孔11连通。
工作原理:通过直接在轮毂壳体上连接有电机端盖1,此时电机端盖1是随着轮毂壳体一起转动,而电机端盖1上开设有与轮毂壳体内腔连通的散热孔11,在电机端盖1上连接有导风壳2,通过导风壳2可将散热孔11的上方遮挡,并在导风壳2上开设有导风口21,此时导风口21是位于散热孔11的一侧的并与散热孔11连通,在车辆运行时,轮毂壳体随着轮毂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带动电机端盖1和导风壳2同步转动,此时导风壳2能避免外界杂物或者灰尘直接掉落进散热孔11内,而导风壳2也能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轮毂壳体内的热气能随着轮毂壳体的转动和导风壳2的导向,从散热孔11和导风壳2的导风口21流出轮毂壳体内,轮毂壳体进行散热,而电机端盖1不会相对轮毂壳体转动,此时电机端盖1和轮毂壳体都是随着电机轴同步转动的,不会对轮毂电机的使用造成影响,并且电机端盖1上的导风壳2位置固定,并不需要后续调节,进而提升了散热结构使用的便捷性;并且不管是轮毂电机运行或者停止运行,导风壳2始终是将散热孔11上方遮挡,而外界杂物或者是灰尘通常是从散热孔11的上方进入到轮毂壳体内,进而使得散热结构始终具有防尘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口21呈扩口状,导风口21的口径自远离散热孔11的一端至靠近散热孔11的一端逐渐减小,导风壳2具有遮挡板22、导风板一23和导风板二24,导风板一23和导风板二24分别设置在遮挡板22的两侧,遮挡板22、导风板一23和导风板二24合围形成上述导风口21,遮挡板22、导风板一23和导风板二24均相对电机端盖1的顶壁倾斜向上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遮挡板22远离导风口21的一侧开设有透风缺口221,遮挡板22上具有内凹的加强部222,加强部222与散热孔11正对设置,导风壳2为弧形,若干个导风壳2沿着电机端盖1周向均匀分布,导风壳2的长度方向沿着电机端盖1周向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端盖1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2,导风壳2上开设有与安装孔12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孔25,导风壳2通过紧固件穿过连接孔25和相应的安装孔12与电机端盖1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轮毂电机包括电机端盖(1),本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开设在电机端盖(1)上的散热孔(11),所述散热孔(11)与轮毂电机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1)上连接有与散热孔(11)一一对应设置的导风壳(2),所述导风壳(2)设置在相应的散热孔(11)的上方,并将散热孔(11)的上方遮挡,所述导风壳(2)上开设有导风口(21),所述导风口(21)位于散热孔(11)的一侧且导风口(21)与散热孔(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21)呈扩口状,所述导风口(21)的口径自远离散热孔(11)的一端至靠近散热孔(11)的一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壳(2)具有遮挡板(22)、导风板一(23)和导风板二(24),所述导风板一(23)和导风板二(24)分别设置在遮挡板(22)的两侧,所述遮挡板(22)、导风板一(23)和导风板二(24)合围形成上述导风口(21),所述遮挡板(22)、导风板一(23)和导风板二(24)均相对电机端盖(1)的顶壁倾斜向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22)远离导风口(21)的一侧开设有透风缺口(2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22)上具有内凹的加强部(222),所述加强部(222)与散热孔(11)正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壳(2)为弧形,若干个导风壳(2)沿着电机端盖(1)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风壳(2)的长度方向沿着电机端盖(1)周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1)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2),所述导风壳(2)上开设有与安装孔(12)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孔(25),所述导风壳(2)通过紧固件穿过连接孔(25)和相应的安装孔(12)与电机端盖(1)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57178.9U CN212183273U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57178.9U CN212183273U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83273U true CN212183273U (zh) | 2020-12-18 |
Family
ID=7376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57178.9U Active CN212183273U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83273U (zh) |
-
2020
- 2020-07-10 CN CN202021357178.9U patent/CN2121832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55596B (zh) | 一种内外双循环的全封闭电机自通风冷却结构 | |
CN103166363A (zh) | 一种全封闭牵引电机的复合风冷结构 | |
CN207111476U (zh) | 具有低噪音高效风扇的永磁电机 | |
CN212183273U (zh) |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 |
CN208209735U (zh) | 一种内置散热的无铁芯盘式电机 | |
CN203285712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泵 | |
CN103291613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泵 | |
CN108429403A (zh) | 一种基于冷却液的电机自驱动冷却结构 | |
CN109713831B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动机 | |
CN212875497U (zh) | 一种方便组装的电机转子 | |
CN206023485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电机 | |
CN113794313A (zh) | 一种风冷电机 | |
CN209104971U (zh) | 多重散热电机 | |
CN210397247U (zh) | 一种基于全金属便于散热的轴流风机 | |
CN107218234A (zh) | 应用于永磁电机的低噪音高效风扇 | |
CN213341913U (zh) | 一种新型散热电机 | |
CN207454327U (zh) | 进风方向可调的带蜗壳离心式热风循环风机 | |
CN106230189A (zh) | 一种方便散热的电机 | |
CN210380435U (zh) | 大型机械设备用电机的散热结构 | |
CN218603286U (zh) | 一种电机用通风防护罩结构 | |
CN205846976U (zh) |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壳体结构 | |
CN219592208U (zh) |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 |
CN104158315B (zh) | 定子内冷却的电机 | |
CN211830423U (zh) | 一种散热型电机 | |
CN220915045U (zh) | 一种电机防潮绝缘保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