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4859U -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 Google Patents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74859U CN212174859U CN201921973074.8U CN201921973074U CN212174859U CN 212174859 U CN212174859 U CN 212174859U CN 201921973074 U CN201921973074 U CN 201921973074U CN 212174859 U CN212174859 U CN 2121748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t melt
- layer
- melt adhesive
- double
- adhes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领域,公开了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包括高分子基材层、双层热熔胶结构及离型层;双层热熔胶结构包括第一热熔胶层及第二热熔胶层,第一热熔胶层贴合在高分子基材层的一侧面上,第二热熔胶层贴合在第一热熔胶层远离高分子基材层的一侧面上;离型层贴附在第二热熔胶层远离第一热熔胶层的一侧面上。其中,第一热熔胶层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层,第二热熔胶层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层;或者第一热熔胶层及第二热熔胶层均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层;或者第一热熔胶层及第二热熔胶层均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层;该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综合性能更佳、防水效果更好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是由沥青、橡胶或其他有机材料制成的可卷曲片状防水材料,俗称油毡或油毛毡,是建筑工程防水材料中的重要品种之一。根据主要组成材料不同,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根据胎体的不同分为无胎体卷材、纸胎卷材、玻璃纤维胎卷材、玻璃布胎卷材和聚乙烯胎卷材。防水卷材要求有良好的耐水性,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高温下不流淌、不起泡、不淆动;低温下不脆裂),一定的机械强度、延伸性和抗断裂性,要有一定的柔韧性和抗老化性等。
现有防水卷材包括基材层、粘胶层及隔离层,所述基材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通过所述粘胶层连接。现有粘胶层一般为单层结构,较薄,与房屋建筑的结合性不良,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存在窜水的隐患。粘胶层一般是由同种或同体系的胶粘剂涂布在所述基材层的一侧面上形成,由于涂布工艺限制,为了使胶粘剂在所述基材层的一侧面上均匀平整分布,每次的涂布量都很少,导致要形成较厚的粘胶层,需要多次涂布,每次都要等上一次涂布的胶粘剂干燥成型后才能操作,效率较低,而且涂布次数越多,不同批次防水卷材的粘胶层的差别越大,粘胶层的厚度难以控制。
为了使粘胶层的综合性能更佳,若是采用不同体系的胶粘剂在前一层粘胶层上涂布形成另一层粘胶层的话,由于涂布工艺需要胶粘剂的流动性很好,流动性很好的不同体系的胶粘剂可能会渗入前一层粘胶层内,影响前一层粘胶层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综合性能更佳且防水效果更好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包括高分子基材层、双层热熔胶结构及离型层;
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包括第一热熔胶层及第二热熔胶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贴合在所述高分子基材层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贴合在所述第一热熔胶层远离所述高分子基材层的一侧面上;所述离型层贴附在所述第二热熔胶层远离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一侧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热熔胶层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层,所述第二热熔胶层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层;或者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均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层;或者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均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厚度。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25mm~0.50mm,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15mm~0.30mm。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基材层为HDPE基材层、TPO基材层、铝箔、镀铝膜或交叉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基材层包括聚氨酯抗磨层、金属隔热层、 TiO2纳米涂层及HDPE基底层,所述HDPE基底层贴附在所述第一热熔胶层远离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TiO2纳米涂层涂覆在所述HDPE基底层远离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金属隔热层连接在所述TiO2纳米涂层远离所述HDPE基底层的一侧面上,所述聚氨酯抗磨层连接在所述金属隔热层远离所述TiO2纳米涂层的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聚氨酯抗磨层的边缘、所述金属隔热层的边缘及所述HDPE基底层的边缘对齐,所述TiO2纳米涂层的边缘向内延伸以使得所述TiO2纳米涂层的宽度小于所述HDPE基底层的宽度。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基材层的厚度为1.5mm~2.0mm。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离型层为离型膜、覆砂层或防粘涂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基材层的边缘、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边缘对齐,所述离型层的边缘向外延伸以使得所述离型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宽度。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5mm~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具有双层热熔胶,相对于单层粘胶层,其综合性能更佳且防水效果更好。相对于涂布工艺,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的效率较高,要求第一热熔胶流体和第二热熔胶流体的流动性较差,能够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的热熔胶,尤其是可以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且不同体系的热熔胶,能够解决热熔胶层之间相互粘合时会相互渗透的问题,尤其是可以解决不同体系的热熔胶层之间相互粘合时会相互渗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的设备布局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高分子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10,控制挤出机20的第一料筒210中的第一螺杆230向第一齿轮泵250 进给第一热熔胶121,控制所述挤出机20的第二料筒220中的第二螺杆240向第二齿轮泵260进给第二热熔胶122;
S120,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泵250将所述第一热熔胶121进给所述挤出机20 的分配器,控制所述第二齿轮泵260将所述第二热熔胶122进给所述分配器;
S130,控制所述分配器270将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 分别引流至所述挤出机20的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以使所述第一热熔胶121 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相互粘合,得到双层热熔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热熔胶122位于所述第一热熔胶121的上面;
S140,控制所述T型口模280将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挤出至高分子基材层的上面,进行冷却操作后,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上述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挤出机20包括所述第一料筒210、所述第一螺杆230、所述第一齿轮泵250、所述第二料筒220、所述第二螺杆240、所述第二齿轮泵260、所述分配器270及所述T型口模280,所述第一螺杆230 设置于所述第一料筒210内,所述第二螺杆240设置于所述第二料筒220内,所述第一齿轮泵250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51,两个所述第一齿轮251 之间形成第一流道252,所述第二齿轮泵260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61,两个所述第二齿轮261之间形成第二流道262,所述第一流道25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料筒210连通,所述第二流道26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料筒220连通,所述分配器270开设有第一分层通道271及第二分层通道272,所述第一分层通道271与所述第二分层通道272相互隔开互不干扰,且所述第一分层通道271 位于所述第二分层通道272的上方,所述第一分层通道27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252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分层通道27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262 的第二端连通,所述T型口模280开设有宽流道281及窄流道282,所述第一分层通道271及所述第二分层通道27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宽流道281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宽流道281的第二端与所述窄流道282连通,所述宽流道281的宽度大于所述窄流道282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10中,第一热熔胶121为熔融状态且容置于第一料筒210内,通过第一螺杆230的转动混炼第一热熔胶121的同时将第一热熔胶121均速进给第一齿轮251泵250;第二热熔胶122为熔融状态且容置于第二料筒220内,通过第二螺杆240的转动混炼第二热熔胶122的同时将第二热熔胶122均速进给第二齿轮261泵260。
在步骤S120中,通过两个第一齿轮251之间的啮合转动,将第一热熔胶121 由第一流道252均速进给分配器270;通过两个第二齿轮261之间的啮合转动,将第二热熔胶122由第二流道262均速进给分配器270。
在步骤S130中,在第一分层通道271的引流下,第一热熔胶121进入T型口模280;在第二分层通道272的引流下,第二热熔胶122进入T型口模280,由于第一分层通道271位于第二分层通道272的上方,使得第二热熔胶122位于第一热熔胶121的上面,当第一热熔胶121及第二热熔胶122在由宽流道281 进入到窄流道282时,由于宽流道281的宽度大于窄流道282的宽度,第一热熔胶121及第二热熔胶122会进行交汇,以使二者相互粘合形成双层热熔胶结构。如此可知,通过调试第一螺杆230的转动速度和第一齿轮251泵250的转动速度,可以改变进入T型口模280前第一热熔胶121流体的厚度;通过调试第二螺杆240的转动速度和第二齿轮261泵260的转动速度,可以改变进入T 型口模280前第二热熔胶122流体的厚度;通过调试宽流道281与窄流道282 的宽度比例,可以改变第一热熔胶121流体与第二热熔胶122流体的厚度比例;如此能够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的热熔胶层。同理,保持上述参数不变,可以保持不同批次的双层热熔胶结构的厚度一致性。
在步骤S140中,窄流道282内的双层热熔胶结构挤出在高分子基材层的上面,进行冷却操作,使得双层热熔胶结构的温度降至常温凝固后,高分子基材层和双层热熔胶结构共同形成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具有双层热熔胶,相对于单层粘胶层,其综合性能更佳且防水效果更好。相对于涂布工艺,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的效率较高,要求第一热熔胶121流体和第二热熔胶122流体的流动性较差,能够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的热熔胶,尤其是可以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且不同体系的热熔胶,能够解决热熔胶层之间相互粘合时会相互渗透的问题,尤其是可以解决不同体系的热熔胶层之间相互粘合时会相互渗透的问题。
一实施方式,若所述第一热熔胶121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且所述第二热熔胶122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则当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 122在所述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时,控制所述第一热熔胶121的温度为 100℃~120℃,且控制所述第二热熔胶122的温度为120℃~140℃。
需要说明的是,正如上所述,相对于涂布工艺,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要求第一热熔胶121和第二热熔胶122的流动性较差,那么为了使得第一热熔胶121与第二热熔胶122能够良好牢固结合,控制第一热熔胶121和第二热熔胶122的相对流动性,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SBC体系热熔压敏胶与高分子丁基热熔胶是两种不同体系的胶粘剂,二者具有不同的温度特性,故特别需要分别合理控制两种胶粘剂的挤出温度,来将二者的流动性控制在合理范围,才能使第一热熔胶121与第二热熔胶122能够良好牢固结合。
若第一热熔胶121即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温度低于100℃,由于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性质,第一热熔胶121的流动性太差达不到要求,甚至未熔融;若第一热熔胶121即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温度高于120℃,由于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性质,第一热熔胶121的流动性太好,导致攒胶以及会渗透第二热熔胶122。若第二热熔胶122即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温度低于120℃,由于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性质,第一热熔胶121的流动性太差达不到要求,甚至未熔融;若第二热熔胶122即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温度高于140℃,由于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性质,第一热熔胶121的流动性太好,导致攒胶以及会渗透第一热熔胶121。只有控制第一热熔胶121的温度为100℃~120℃,且控制第二热熔胶122的温度为120℃~140℃时,第一热熔胶121及第二热熔胶122在交汇时,能够保持良好的柔软状态、良好的润湿性和良好的粘合性,使得二者能良好牢固结合,但同时不会因流动性太好导致攒胶以及相互渗透。
可以理解的是,SBC体系热熔压敏胶与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对比,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质地较稀,流动性较好,而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质地较稠,流动性较差,稀胶在下而稠胶在上,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二者的流动性,就非常容易由于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太稀而出现塌胶现象。而且,对于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及高分子丁基热熔胶而言,由于温度越高,二者越容易因热氧反应而老化,因此在二者保持良好的柔软状态、良好的润湿性和良好的粘合性的同时,温度应尽量低。综合考虑之下,以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温度为100℃~120℃为宜,以及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温度为120℃~140℃为宜。
同时,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综合性能较差,成本较低,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综合性能较高,成本较高,通过SBC体系热熔压敏胶与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结合,可以最经济的组合方式,得到高性能的双层热熔胶结构,提高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热熔胶121与第二热熔胶122的结合牢固性,一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在所述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时,控制所述第一热熔胶121的粘度为200000cps~300000cps,控制所述第二热熔胶122的粘度为2000000cps以上。如此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热熔胶121 与第二热熔胶122的结合牢固性。
为了使得第一热熔胶121与第二热熔胶122能够良好牢固结合,一实施方式,若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均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则当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在所述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时,控制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的温度均为100℃~120℃。如此可使第一热熔胶121与第二热熔胶122能够良好牢固结合。
为了使得第一热熔胶121与第二热熔胶122能够良好牢固结合,一实施方式,若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均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则当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在所述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时,控制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的温度均为120℃~140℃。如此可使第一热熔胶121与第二热熔胶122能够良好牢固结合。
为了进一步避免因第二热熔胶122较重而出现塌胶现象,一实施方式,在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中,所述第一热熔胶12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熔胶122 的厚度。如此可进一步避免因第二热熔胶122较重而出现塌胶现象。
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的厚度为0.25mm~0.50mm,例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的厚度为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 和0.50mm。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的厚度为0.15mm~0.30mm,例如,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的厚度为0.15mm、0.18mm、0.21mm、0.24mm、0.27mm和 0.30mm。
为了提高双层热熔胶结构的防粘防污染效果,一实施方式,在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操作之后,还在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的上面贴附离型膜,接着进行辊压操作、干燥操作、裁边操作和收卷操作。如此可以提高双层热熔胶结构的防粘防污染效果,并使得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更加平整。
为了提高双层热熔胶结构的防粘防污染效果,一实施方式,在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操作之后,还在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的上面进行覆砂操作或者涂覆防粘涂料,以在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的上面形成覆砂层或防粘涂层,接着进行辊压操作、干燥操作、裁边操作和收卷操作。如此可以提高双层热熔胶结构的防粘防污染效果,并使得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更加平整。
一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一种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包括高分子基材层110、双层热熔胶结构120及离型层130;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 包括第一热熔胶层121及第二热熔胶层122,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贴合在所述高分子基材层110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贴合在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远离所述高分子基材层110的一侧面上;所述离型层130贴附在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远离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的一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层,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层;或者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均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层;或者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均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层。如此,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具有双层热熔胶,相对于单层粘胶层,其综合性能更佳且防水效果更好。尤其是通过SBC体系热熔压敏胶与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结合,可以最经济的组合方式,得到高性能的双层热熔胶结构120,提高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的经济效益。
一实施方式,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增塑剂 5份~20份、聚异丁烯15份~30份、热塑性弹性体20份~50份、增粘树脂30份~60份及抗氧剂0.1份~1.0份。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合适配比的上述各组分,得到的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具有防止胶层冷流、降低成本的作用。其在 100℃~120℃温度时的粘度为200000cps~300000cps。
又一实施方式,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增塑剂12.5份、聚异丁烯22.5份、热塑性弹性体35份、增粘树脂45份及抗氧剂0.5 份。
一实施方式,所述增塑剂为环烷油、石蜡油和白油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增塑剂为环烷油、石蜡油和白油。例如,所述增塑剂为环烷油、石蜡油或者白油。
一实施方式,所述增粘树脂为石油树脂、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增粘树脂为石油树脂、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例如,所述增粘树脂为石油树脂、松香树脂或者萜烯树脂。
一实施方式,所述石油树脂为氢化石油树脂。例如,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的氢化度为50%~99%。
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双十八烷基醇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的抗氧剂为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双十八烷基醇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例如,所述的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者双十八烷基醇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一实施方式,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5 份~20份增塑剂、15份~30份聚异丁烯、0.1份~1.0份抗氧剂,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搅拌混合,升温至130℃~150℃,再加入20份~50份热塑性弹性体,继续升温至150℃~170℃,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保温搅拌混合,直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熔化;再加入30份~60份的增粘树脂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保温搅拌混合,以使各组分完全熔融,得到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
一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丁基橡胶 15份~30份、SEBS热塑性弹性体5份~15份、氢化松香类增粘树脂10份~20份、萜烯类增粘树脂15份~25份、橡胶增塑剂30份~45份、颜料0.5份~1.5份、抗氧剂0.5份~1.0份。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合适配比的上述各组分,得到的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具有初粘力好、耐候性好、耐水性好、耐紫外线性能好等特点。其在120℃~140℃温度时的粘度可达2000000cps以上。
又一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丁基橡胶22.5份、SEBS热塑性弹性体10份、氢化松香类增粘树脂15份、萜烯类增粘树脂20份、橡胶增塑剂37.5份、颜料1.0份、抗氧剂0.75份。
一实施方式,所述丁基橡胶的不饱和度(%/mol)小于2%、门尼粘度(ML1+8, 125℃)为40~60。
一实施方式,所述SEBS热塑性弹性体的苯乙烯嵌段含量不大于20%。
一实施方式,所述氢化松香类增粘树脂为氢化松香树脂和氢化松香改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氢化松香类增粘树脂为氢化松香树脂和氢化松香改性树脂。例如,所述氢化松香类增粘树脂为氢化松香树脂或者氢化松香改性树脂。例如,所述氢化松香类增粘树脂在常温下为固态,其环球法软化点为不高于90℃。
一实施方式,所述萜烯类增粘树脂为聚合萜烯树脂、萜烯苯乙烯树脂和萜烯苯酚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萜烯类增粘树脂为聚合萜烯树脂、萜烯苯乙烯树脂和萜烯苯酚类树脂。例如,所述萜烯类增粘树脂为聚合萜烯树脂、萜烯苯乙烯树脂或者萜烯苯酚类树脂。例如,所述萜烯类增粘树脂在常温下为固态,其环球法软化点为不低于100℃。
一实施方式,所述橡胶增塑剂为环烷基橡胶软化油和液体聚异丁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橡胶增塑剂为环烷基橡胶软化油和液体聚异丁烯橡胶。例如,所述橡胶增塑剂为环烷基橡胶软化油或者液体聚异丁烯橡胶。例如,所述橡胶增塑剂40℃时粘度为50cps~150cps。例如,所述液体聚异丁烯橡胶的平均分子量为400~2400。
一实施方式,所述颜料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例如,所述颜料的粒径小于 3000目。
一实施方式,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例如,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或者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
一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5份~30份丁基橡胶、5份~15份SEBS热塑性弹性体、30份~45份橡胶增塑剂、0.5 份~1.5份颜料和0.5份~1.0份抗氧剂加入到捏合机内;然后,缓慢加热至 150℃~170℃,搅拌至全部物料熔融后,反应稳定5min~20min;接着,在搅拌下,加入10份~20份氢化松香类增粘树脂和15份~25份萜烯类增粘树脂,搅拌恒定45min~60min;最后,降温成型处理,得到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
一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基材层110为HDPE基材层、TPO基材层、铝箔、镀铝膜或交叉膜。
一实施方式,请查阅图4,所述高分子基材层110包括聚氨酯抗磨层111、金属隔热层112、TiO2纳米涂层113及HDPE基底层114,所述HDPE基底层114贴附在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远离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的一侧面上,所述 TiO2纳米涂层113涂覆在所述HDPE基底层114远离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的一侧面上,所述金属隔热层112连接在所述TiO2纳米涂层113远离所述HDPE 基底层114的一侧面上,所述聚氨酯抗磨层111连接在所述金属隔热层112远离所述TiO2纳米涂层113的一侧面上。需要说明的是,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其硬度、拉伸强度和蠕变性优于低密度聚乙烯,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及耐寒性均较好,对水蒸气和空气的渗透性小、吸水性低。但是,耐老化性能差,耐环境开裂性不如低密度聚乙烯,特别是热氧化作用会使其性能下降,通过金属隔热层112的隔热遮光抗氧化作用和TiO2纳米涂层113对紫外线的吸收反射作用来提高改善这方面的不足。再加上高透明的聚氨酯抗磨层111,使得高分子基材层110具有抗磨、隔热遮光、UV吸收、耐热耐寒、机械强度好等特点。
一实施方式,所述聚氨酯抗磨层111的边缘、所述金属隔热层112的边缘及所述HDPE基底层114的边缘对齐,所述TiO2纳米涂层113的边缘向内延伸以使得所述TiO2纳米涂层113的宽度小于所述HDPE基底层114的宽度。通过 HDPE基底层114对TiO2纳米涂层113的全面遮挡,可避免TiO2纳米涂层113 的TiO2纳米颗粒迁移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导致双层热熔胶结构120的粘性下降的问题。
一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基材层110的厚度为1.5mm~2.0mm。例如,所述高分子基材层110的厚度为1.5mm、1.6mm、1.7mm、1.8mm、1.9mm或者2.0mm。
一实施方式,所述离型层130为离型膜、覆砂层或防粘涂层。
一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基材层110的边缘、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的边缘对齐,所述离型层130的边缘向外延伸以使得所述离型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的宽度。
该防水卷材的各膜层的厚度设计均很薄,卷绕包装后,存在取用不便,撕膜不便的问题。通过使高分子基材层的边缘、第一热熔胶层121的边缘及第二热熔胶层122的边缘对齐,离型层130的边缘向外延伸以使得离型层的宽度大于第二热熔胶层122的宽度,如此通过较宽的离型层130可使该防水卷材取用更方便,可便捷剥下离型层130,使其实用性更强。
一实施方式,所述离型层130的厚度为0.5mm~1.0mm。例如,所述离型层 130的厚度为0.5mm、0.6mm、0.7mm、0.8mm、0.9mm或者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具有双层热熔胶,相对于单层粘胶层,其综合性能更佳且防水效果更好。相对于涂布工艺,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的生产工艺的效率较高,要求第一热熔胶121流体和第二热熔胶122 流体的流动性较差,能够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的热熔胶,尤其是可以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且不同体系的热熔胶,能够解决热熔胶层之间相互粘合时会相互渗透的问题,尤其是可以解决不同体系的热熔胶层之间相互粘合时会相互渗透的问题。
以下是所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的生产工艺的具体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
控制挤出机20的第一料筒210中的第一螺杆230向第一齿轮251泵250进给SBC体系热熔压敏胶,控制所述挤出机20的第二料筒220中的第二螺杆240 向第二齿轮261泵260进给高分子丁基热熔胶;
控制所述第一齿轮251泵250将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进给所述挤出机 20的分配器270,控制所述第二齿轮261泵260将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进给所述分配器270;
控制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温度为100℃,且控制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温度为120℃,控制所述分配器270将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及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分别引流至所述挤出机20的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以使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及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相互粘合,得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其中,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位于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上面;
控制所述T型口模280将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挤出至高分子基材层110 的上面,进行冷却操作后,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
实施例2
控制挤出机20的第一料筒210中的第一螺杆230向第一齿轮251泵250进给SBC体系热熔压敏胶,控制所述挤出机20的第二料筒220中的第二螺杆240 向第二齿轮261泵260进给高分子丁基热熔胶;
控制所述第一齿轮251泵250将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进给所述挤出机 20的分配器270,控制所述第二齿轮261泵260将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进给所述分配器270;
控制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温度为120℃,且控制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温度为140℃,控制所述分配器270将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及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分别引流至所述挤出机20的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以使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及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相互粘合,得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其中,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位于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上面;
控制所述T型口模280将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挤出至高分子基材层110 的上面,进行冷却操作后,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
实施例3
控制挤出机20的第一料筒210中的第一螺杆230向第一齿轮251泵250进给SBC体系热熔压敏胶,控制所述挤出机20的第二料筒220中的第二螺杆240 向第二齿轮261泵260进给高分子丁基热熔胶;
控制所述第一齿轮251泵250将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进给所述挤出机 20的分配器270,控制所述第二齿轮261泵260将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进给所述分配器270;
控制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温度为110℃,且控制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的温度为130℃,控制所述分配器270将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及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分别引流至所述挤出机20的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以使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及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相互粘合,得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其中,所述高分子丁基热熔胶位于所述SBC体系热熔压敏胶的上面;
控制所述T型口模280将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挤出至高分子基材层110 的上面,进行冷却操作后,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
实施例4
控制挤出机20的第一料筒210中的第一螺杆230向第一齿轮251泵250进给第一热熔胶121,控制所述挤出机20的第二料筒220中的第二螺杆240向第二齿轮261泵260进给第二热熔胶122;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 122均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
控制所述第一齿轮251泵250将所述第一热熔胶121进给所述挤出机20的分配器270,控制所述第二齿轮261泵260将所述第二热熔胶122进给所述分配器270;
控制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的温度为110℃,控制所述分配器270将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分别引流至所述挤出机20的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以使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 122相互粘合,得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其中,所述第二热熔胶122位于所述第一热熔胶121的上面;
控制所述T型口模280将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挤出至高分子基材层110 的上面,进行冷却操作后,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
实施例5
控制挤出机20的第一料筒210中的第一螺杆230向第一齿轮251泵250进给第一热熔胶121,控制所述挤出机20的第二料筒220中的第二螺杆240向第二齿轮261泵260进给第二热熔胶122;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 122均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
控制所述第一齿轮251泵250将所述第一热熔胶121进给所述挤出机20的分配器270,控制所述第二齿轮261泵260将所述第二热熔胶122进给所述分配器270;
控制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的温度为130℃,控制所述分配器270将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分别引流至所述挤出机20的T型口模280内进行交汇,以使所述第一热熔胶121及所述第二热熔胶122相互粘合,得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其中,所述第二热熔胶122位于所述第一热熔胶121的上面;
控制所述T型口模280将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120挤出至高分子基材层110 的上面,进行冷却操作后,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10。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熔胶层121的厚度均为0.35mm,所述第二热熔胶层122的厚度均为0.21mm。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 及实施例5进行各项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由上表可知,虽然实施例3的成本高于实施例4的成本,但是实施例3的综合性能远远超过实施例4的综合性能。而且,实施例3的综合性能与实施例5 的综合性能基本相同,成本仅为实施例5的68.75%,可见将性能较差成本较低的胶粘剂与性能较高成本较高的胶粘剂通过合适的方法复合,在保有较高综合性能的同时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分子基材层、双层热熔胶结构及离型层;
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包括第一热熔胶层及第二热熔胶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贴合在所述高分子基材层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贴合在所述第一热熔胶层远离所述高分子基材层的一侧面上;所述离型层贴附在所述第二热熔胶层远离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高分子基材层的边缘、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边缘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边缘对齐,所述离型层的边缘向外延伸以使得所述离型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一热熔胶层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层,所述第二热熔胶层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层;或者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均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层;或者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层均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25mm~0.50mm,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15mm~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基材层为HDPE基材层、TPO基材层、铝箔、镀铝膜或交叉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基材层包括聚氨酯抗磨层、金属隔热层、TiO2纳米涂层及HDPE基底层,所述HDPE基底层贴附在所述第一热熔胶层远离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TiO2纳米涂层涂覆在所述HDPE基底层远离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金属隔热层连接在所述TiO2纳米涂层远离所述HDPE基底层的一侧面上,所述聚氨酯抗磨层连接在所述金属隔热层远离所述TiO2纳米涂层的一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抗磨层的边缘、所述金属隔热层的边缘及所述HDPE基底层的边缘对齐,所述TiO2纳米涂层的边缘向内延伸以使得所述TiO2纳米涂层的宽度小于所述HDPE基底层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基材层的厚度为1.5mm~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为离型膜、覆砂层或防粘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5mm~1.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73074.8U CN212174859U (zh) | 2019-11-14 | 2019-11-14 |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73074.8U CN212174859U (zh) | 2019-11-14 | 2019-11-14 |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74859U true CN212174859U (zh) | 2020-12-18 |
Family
ID=7376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73074.8U Active CN212174859U (zh) | 2019-11-14 | 2019-11-14 |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7485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9538A (zh) * | 2019-11-14 | 2020-04-17 | 广东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 |
-
2019
- 2019-11-14 CN CN201921973074.8U patent/CN2121748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9538A (zh) * | 2019-11-14 | 2020-04-17 | 广东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99602A (en) |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nd method of making | |
EP2716453B1 (en) | Multi-layer print media made by extrusion coating | |
KR101013827B1 (ko) | 열팽창성 난연 폴리올레핀수지 조성물을 이용한 난연성 복합패널 | |
CN103205212B (zh) | 一种eva胶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336321A (zh) | 聚丙烯型光学保护膜 | |
CN101362831A (zh) |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EP0734425A1 (en) |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nd method of making | |
KR100851599B1 (ko) | 알루미늄 하니컴 판넬용 접착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12174859U (zh) |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 |
CN106393750A (zh) | 一种高分子片材及涂胶一体化成型工艺 | |
CN111925738B (zh) | 一种易解卷自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27267B (zh) | 橡胶金属复合防水片材的制备方法 | |
CN107584820A (zh) | 覆盖带与其制造工艺方法 | |
CN111019538A (zh) | 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1402246B (zh) | 夹胶玻璃胶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和应用 | |
JPWO2004101256A1 (ja) | フッ素系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P2479028A1 (en) | Production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very thin gas barrier layers of thermoplastic polyethylene-vinylalcohol (EVOH) and product compositions derived from such layers | |
CN115871302A (zh) | 一种新能源电池铝塑膜用的流延聚丙烯复合膜及制备方法 | |
CN105504446A (zh) | 发泡母粒、增厚型塑料薄膜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 |
US20070218263A1 (en) | Thermal laminating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
CN112009053B (zh) | 一种热熔密封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1702996U (zh) | 双向拉伸聚丙烯共挤预涂膜 | |
KR101878065B1 (ko) | Pvc/폴리에틸렌 접착을 위한 접착성 수지 조성물 | |
KR102705426B1 (ko) | 복합 패널 및 강판 부착용 극성 다층접착필름의 제조방법 | |
CN108290396B (zh) | 包含聚碳酸亚烷基酯的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