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3294U - 提取器 - Google Patents

提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3294U
CN212163294U CN202020986762.4U CN202020986762U CN212163294U CN 212163294 U CN212163294 U CN 212163294U CN 202020986762 U CN202020986762 U CN 202020986762U CN 212163294 U CN212163294 U CN 212163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tor
series
divided
arm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67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井孝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3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3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2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9/703Networks using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706Du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54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542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including pass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54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547Notch filters, e.g. notch BAW or thin film resonator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54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58Multiple crystal filters
    • H03H9/60Electric coupling means therefor
    • H03H9/605Electric coupling mean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a ladder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06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 H03H9/6409SAW notc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3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 H03H9/6483Ladder SAW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89Compens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6496Reducing ripple i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9/72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725Duplex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抑制IMD的产生的同时能够小型化的提取器。提取器具备:公共端子、第1输入输出端子以及第2输入输出端子;带通滤波器,连接在公共端子与第1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以及带阻滤波器,连接在公共端子与第2输入输出端子之间,将与带通滤波器的通带的至少一部分重复的频带作为阻带,带通滤波器以及带阻滤波器中的一方的滤波器具有分别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和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任一者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在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分割谐振器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之中,第1分割谐振器组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的数目最多,且电容最小。

Description

提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提取器。
背景技术
对于基于蜂窝(Celluler)方式的通信和基于Wi-Fi(注册商标)以及GPS(注册商标)的通信等基于不同的无线频带以及不同的无线方式的通信,要求用一个天线来应对。因此,在无线终端设备的天线连接组合了带通滤波器(BPF:Band Pass Filter)和带阻滤波器(BEF:Band Elimination Filter)的提取器,其中,带通滤波器(BPF:Band Pass Filter)使具有一个无线载频的高频信号通过,带阻滤波器(BEF:Band Elimination Filter)使具有该无线载频的高频信号不通过,并使具有其它无线载频的高频信号通过。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如下结构的提取器,即,带通滤波器以及带阻滤波器与公共的天线端子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68503号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提取器具备弹性波谐振器。在这样的提取器中,由于弹性波谐振器具有的非线性,容易产生交调失真(IMD:inter modulation distortion)。特别是,构成提取器的BEF将与BPF的通带的至少一部分重复的频带作为阻带,对于该阻带的频率的高频信号使其衰减,对于其它频率的高频信号使其通过,因此容易受到IMD的影响。换言之,在BEF中,产生与想要使其通过的高频信号的频率相同的频率的IMD的可能性高,该高频信号的SN(Signal Noise,信号噪声)比有可能降低。
另一方面,可考虑将弹性波谐振器分割成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分割谐振器。这是因为,与不将弹性波谐振器分割成多个分割谐振器的情况相比,每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由多个分割谐振器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的功率密度变小,非线性效应减少,能够抑制IMD的产生。
然而,在将弹性波谐振器分割成多个分割谐振器的情况下,其面积变大,提取器会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IMD的产生的同时能够小型化的提取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提取器具备:公共端子、第1输入输出端子以及第2输入输出端子;带通滤波器,连接在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1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以及带阻滤波器,连接在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2输入输出端子之间,将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通带的至少一部分重复的频带作为阻带,所述带通滤波器以及所述带阻滤波器中的一方的滤波器具有分别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和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任一者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在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分割谐振器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之中,所述第1分割谐振器组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的数目最多,且电容最小。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在抑制IMD的产生的同时能够小型化的提取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提取器的结构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提取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比较例涉及的提取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提取器中的各弹性波谐振器以及整体的IMD特性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提取器中的各弹性波谐振器以及整体的IMD特性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提取器;
2:天线元件;
10、10a:BPF;
20、20a:BEF;
30:公共端子;
31、32、33:输入输出端子;
C1:电容器;
L1、L2:电感器;
NP1、NP2、NP10、NP20、P1、P2、P3、P4、P5、P50:并联臂谐振器;
NP1a、NP1b、NP1c、NP2a、NP2b、NP2c、NP2d、NP2e、NP2f、NS1a、NS1b、NS1c、NS1d、P5a、P5b、S1a、S1b、S5a、S5b:分割谐振器;
NS1、NS10、S1、S2、S3、S4、S5、S10、S50:串联臂谐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示出总括性的或具体的例子。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不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之中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存在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的情况。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谓“连接”,不仅包含直接连接的情况,而且还包含经由其它元件等进行电连接的情况。
(实施方式)
使用图1以及图2对实施方式涉及的提取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提取器1的结构框图。在图1还图示了与提取器1的公共端子30连接的天线元件2。天线元件2是收发高频信号的、应对例如依照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等通信标准的多频段的天线。以下,将由天线元件2收发的高频信号的频带表示为BandA、BandB以及BandC。BandA、BandB以及BandC是任意的频带。
提取器1是使用了弹性波滤波器的分波/合波电路,具备带通滤波器(BPF)10以及带阻滤波器(BEF)20。
BPF10是连接在公共端子30与第1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弹性波滤波器。BEF20是连接在公共端子30与第2输入输出端子之间并将与BPF10的通带的至少一部分重复的频带作为阻带的弹性波滤波器。例如,BPF10使BandA的高频信号通过,BEF20阻断BandA的高频信号。换言之,BEF20的通带宽,能够使BandA以外的各种各样的频率的高频信号通过。因此,在BEF20连接例如将BandA以外的所希望的频带作为通带的滤波器。
提取器1具备公共端子30、输入输出端子31、32以及33。虽然在BEF20连接有输入输出端子32以及33,但是与BEF20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子的数目没有限定。也可以在BEF20连接两个以上的输入输出端子,还可以仅连接一个(例如,仅输入输出端子32)。
输入输出端子31是与BPF10连接的第1输入输出端子,例如用于BandA的高频发送信号的发送。输入输出端子32是与BEF20连接的第2输入输出端子,例如用于BandB的高频发送信号的发送。输入输出端子33是与BEF20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子,例如用于BandC的高频接收信号的接收。
BPF10以及BEF20中的一方的滤波器具有分别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和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
例如,在一方的滤波器为BPF10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形成BPF10的通带。换言之,在BPF10中,除了该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该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以外,还可以包含不形成BPF10的通带的弹性波谐振器等。
例如,在一方的滤波器为BEF20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形成BEF20的阻带。换言之,在BEF20中,除了该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该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以外,还可以包含不形成BEF20的阻带的弹性波谐振器等。
构成一方的滤波器的各弹性波谐振器可以是声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wave)谐振器以及使用了BAW(Bulk Acoustic Wave,体声波)的弹性波谐振器中的任一种。另外,弹性波例如还包含表面波、勒夫波(Love wave)、漏波、瑞利波、边界波、漏SAW、伪SAW、板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的滤波器是BEF20,BEF20具有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和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BPF10也可以不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可以是LC滤波器以及电介质滤波器等,滤波器构造是任意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BPF10,也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
在具备弹性波谐振器的提取器1中,由于弹性波谐振器具有的非线性,容易产生IMD。特别是,构成提取器1的BEF20的通带宽,对于BandA以外的高频信号使其通过,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频率的IMD的影响。根据由提取器1处理的高频信号的频率,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频率的IMD,因此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即,由于BandA的高频发送信号和BandB的高频发送信号的交调,产生与BandC相同的频率的IMD。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该IMD的影响,产生BandC的高频接收信号的SN比下降这样的问题。此外,例如在BandA和BandB为接近的频率的情况下,还存在如下情况,即,由于BandA的高频发送信号和BandB的高频发送信号的交调,产生对BandA或BandB的高频发送信号造成影响的IMD。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提取器1中,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且还能够进行提取器1的小型化
接着,使用图2对提取器1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提取器1的电路结构图。
BPF10具备串联臂谐振器S1、S2、S3、S4以及S5和并联臂谐振器P1、P2、P3、P4以及P5。另外,BPF10也可以具备电容器C1等阻抗元件。此外,BPF10还可以具备未图示的纵向耦合型谐振器等。串联臂谐振器S1、S2、S3、S4以及S5和并联臂谐振器P1、P2、P3、P4以及P5形成BPF10的通带。
串联臂谐振器S1、S2、S3、S4以及S5和电容器C1在将公共端子30和输入输出端子31连结的路径上相互串联连接。并联臂谐振器P1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器S1与串联臂谐振器S2之间的上述路径上的节点与地(ground)之间。并联臂谐振器P2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器S2与串联臂谐振器S3之间的上述路径上的节点与地之间。并联臂谐振器P3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器S3与串联臂谐振器S4之间的上述路径上的节点与地之间。并联臂谐振器P4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器S4与串联臂谐振器S5之间的上述路径上的节点与地之间。并联臂谐振器P5连接在串联臂谐振器S5与电容器C1之间的上述路径上的节点与地之间。
根据BPF10的上述结构,在串联臂路径配置有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串联臂谐振器S1、S2、S3、S4以及S5,在并联臂路径配置有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并联臂谐振器P1、P2、P3、P4以及P5,因此能够实现具有低损耗的通带且从通带至阻带中的过渡带陡峭的梯型的弹性波滤波器。
例如,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S5和并联臂谐振器P5是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分割谐振器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所谓分割谐振器组,是指构成分割谐振器组的串联连接的相邻的分割谐振器之间的连接节点除了与该相邻的分割谐振器连接以外不进行连接的弹性波谐振器。例如,在相邻的分割谐振器之间未连接其它元件,此外,相邻的分割谐振器之间的连接节点不与地等进行连接。串联臂谐振器S1是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S1a以及S1b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串联臂谐振器S5是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S5a以及S5b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并联臂谐振器P5是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P5a以及P5b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
在BEF20中,作为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具备串联臂谐振器NS1,作为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具备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另外,BEF20也可以具备电感器L1以及L2等阻抗元件。此外,BEF20还可以具备未图示的纵向耦合型谐振器等。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形成BEF20的阻带。
串联臂谐振器NS1和电感器L1以及L2在将公共端子30和输入输出端子32连结的路径上相互串联连接。并联臂谐振器NP1连接在电感器L1与串联臂谐振器NS1之间的上述路径上的节点与地之间。并联臂谐振器NP2连接在电感器L2与输入输出端子32之间的上述路径上的节点与地之间。
根据BEF20的上述结构,在串联臂路径配置有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串联臂谐振器NS1,在并联臂路径配置有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因此能够实现具有低损耗的通带且从通带至阻带中的过渡带陡峭的梯型的弹性波滤波器。
BEF20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该第1分割谐振器组是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分割谐振器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在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之中,该第1分割谐振器组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的数目最多,且电容最小。换言之,BEF20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任一个弹性波谐振器为第1分割谐振器组。在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以外的分割谐振器组的情况下,第1分割谐振器组的分割谐振器的数目比第1分割谐振器组以外的分割谐振器组多。在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不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以外的分割谐振器组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之中,第1分割谐振器组的分割谐振器的数目必然最多。此外,第1分割谐振器组的电容或合成电容比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其它谐振器或其它分割谐振器组小。关于第1分割谐振器组,将在后面叙述,在此,并联臂谐振器NP2成为第1分割谐振器组。此外,BEF20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还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以外的分割谐振器组,例如,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也是分割谐振器组。串联臂谐振器NS1是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NS1a、NS1b、NS1c以及NS1d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并联臂谐振器NP1是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NP1a、NP1b以及NP1c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并联臂谐振器NP2是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NP2a、NP2b、NP2c、NP2d、NP2e以及NP2f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
像这样,BPF10以及BEF20中的一方的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包含至少一个分割谐振器组。在本实施方式中,BPF10包含作为分割谐振器组的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S5和并联臂谐振器P5,BEF20包含作为分割谐振器组的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通过将弹性波谐振器分割成多个分割谐振器,从而与不将弹性波谐振器分割成多个分割谐振器的情况相比,每一个分割谐振器组的功率密度变小,非线性效应减少,能够抑制IMD的产生。
若将分割谐振器组中的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的数目(也称为分割数)增多,则抑制IMD的产生的效果提高,但是分割谐振器组的面积变大,由于布局上的限制,提取器的小型化变得困难。也就是说,抑制IMD的产生和提取器的小型化处于此消彼长的关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BEF20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具体地,在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中,包含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中的分割数最多且电容最小的第1分割谐振器组(并联臂谐振器NP2)。将构成提取器1的各弹性波谐振器的电容(对于分割谐振器组,是合成电容)和分割数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2520346280000081
另外,分割谐振器组的合成电容通过弹性波谐振器的对数×交叉宽度/分割数算出。
如表1所示,可知BEF20包含作为第1分割谐振器组的并联臂谐振器NP2,也就是说,包含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中的分割数最多且电容最小的并联臂谐振器NP2。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BEF20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也就是说,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包含BEF20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分割数最多且电容最小的作为第1分割谐振器组的并联臂谐振器NP2。即,使电容最小的分割谐振器组的分割数最多。关于弹性波谐振器,电容越小,面积也变得越小,因此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对弹性波谐振器进行分割的情况下,与使电容大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分割数最多时相比,使电容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分割数最多更能够抑制提取器的大型化。这是因为,在将电容大(也就是说,面积大)的弹性波谐振器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进行分割的情况下,分割时的面积的增加率也变高,但是在将电容小(也就是说,面积小)的弹性波谐振器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进行分割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分割时的面积的增加率。例如,在将电容为2C的弹性波谐振器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分割成两个的情况下,变成将两个电容为4C的分割谐振器串联连接。另一方面,在将电容为C的弹性波谐振器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分割成两个的情况下,变成将两个电容为2C的分割谐振器串联连接。像这样,可知分割前的电容越小,越能够抑制分割时的面积的增加率。因此,能够提供在抑制IMD的产生的同时能够小型化的提取器。
另外,可以不在BEF20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也可以在BPF10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此外,也可以在BPF10以及BEF20中的双方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
此外,即使在BPF10以及BEF20中的一方的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仅包含一个分割谐振器组的情况下,该一个分割谐振器组也成为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分割数最多且电容最小的第1分割谐振器组。
在梯型的弹性波滤波器存在IMD强度容易变大的连接位置。因此,能够通过将IMD强度容易变大的连接位置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分割数增多,从而有效地抑制IMD。本发明人研究了哪个连接位置对IMD的抑制是有效的。对此,使用图3至图5进行说明。
图3是比较例涉及的提取器1a的电路结构图。
提取器1a具备BPF10a以及BEF20a。
BPF10a与BPF10的不同点在于,代替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S5和并联臂谐振器P5而具备串联臂谐振器S10以及S50和并联臂谐振器P50。其它方面与BPF10中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BPF10a不包含分割谐振器组。串联臂谐振器S10的电容与串联臂谐振器S1的合成电容相同。也就是说,串联臂谐振器S1是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将串联臂谐振器S10分割成两个的串联臂谐振器。串联臂谐振器S50的电容与串联臂谐振器S5的合成电容相同。也就是说,串联臂谐振器S5是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将串联臂谐振器S50分割成两个的串联臂谐振器。并联臂谐振器P50的电容与并联臂谐振器P5的合成电容相同。也就是说,并联臂谐振器P5是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将并联臂谐振器P50分割成两个的并联臂谐振器。
BEF20a与BEF20的不同点在于,代替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而具备串联臂谐振器NS10和并联臂谐振器NP10以及NP20。其它方面与BEF20中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BEF20a不包含分割谐振器组。串联臂谐振器NS10的电容与串联臂谐振器NS1的合成电容相同。也就是说,串联臂谐振器NS1是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将串联臂谐振器NS10分割成四个的串联臂谐振器。并联臂谐振器NP10的电容与并联臂谐振器NP1的合成电容相同。也就是说,并联臂谐振器NP1是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将并联臂谐振器NP10分割成三个的并联臂谐振器。并联臂谐振器NP20的电容与并联臂谐振器NP2的合成电容相同。也就是说,并联臂谐振器NP2是在维持电容的状态下将并联臂谐振器NP20分割成六个的并联臂谐振器。
图4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提取器1a中的各弹性波谐振器以及整体的IMD特性的图。具体地,图4是如下情况下的BandC的频带中的各弹性波谐振器以及整体的IMD特性的仿真结果,即,在输入输出端子31输入BandA的高频发送信号,在输入输出端子32输入BandB的高频发送信号,此时,由于这些高频发送信号的交调而产生与BandC的高频接收信号相同的频率的IMD。另外,在图4中,作为IMD强度大的弹性波谐振器,示出了串联臂谐振器S50以及NS10和并联臂谐振器P50、NP10以及NP20的IMD特性。
如图4所示,可知在对BandC的频带中的各弹性波谐振器的IMD强度的最大值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并联臂谐振器NP20的IMD强度最大。可认为,这是因为,在输入输出端子32输入高频发送信号的情况下,高频发送信号的功率随着从输入输出端子32远离而逐渐衰减,也就是说,施加于最靠近输入输出端子32的并联臂谐振器NP20的发送信号的功率大,在联臂谐振器NP20中,IMD强度容易变大。另外,所谓最靠近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意味着如下的弹性波谐振器,即,在与该端子之间未连接其它元件,或者在与该端子之间连接的其它元件的连接数最少。
因此,将串联臂谐振器S10、S50以及NS10和并联臂谐振器P50、NP10以及NP20分割成串联臂谐振器S1、S5以及NS1和并联臂谐振器P5、NP1以及NP2,使得越是IMD强度大的弹性波谐振器,分割数越多。具体地,将IMD强度最大的并联臂谐振器NP20的分割数设为6,将1MD强度第二大的串联臂谐振器NS10的分割数设为4,将IMD强度第三大的并联臂谐振器NP10的分割数设为3。也就是说,分割数最多的并联臂谐振器NP2(第1分割谐振器组)是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也就是说,串联臂谐振器NS1和并联臂谐振器NP1以及NP2)中的最靠近输入输出端子32的弹性波谐振器。此外,关于IMD强度比较小的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S5和并联臂谐振器P5,将分割数分别设为2。图2所示的提取器1是像这样设计的。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提取器1中的各弹性波谐振器以及整体的IMD特性的图。具体地,图5是如下情况下的BandC的频带中的各弹性波谐振器以及整体的IMD特性的仿真结果,即,在输入输出端子31输入BandA的高频发送信号,在输入输出端子32输入BandB的高频发送信号,此时,由于这些高频发送信号的交调而产生与BandC的高频接收信号相同的频率的IMD。另外,在图5中,作为IMD强度大的弹性波谐振器,示出了串联臂谐振器S5以及NS1和并联臂谐振器P5、NP1以及NP2的IMD特性。
比较图4和图5可知,提取器1整体的IMD强度比分割前的提取器1a整体的IMD强度下降。即,通过将IMD强度大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分割数增多(具体地,通过将最靠近输入输出端子32的并联臂谐振器NP2作为第1分割谐振器组),从而能够减小提取器1整体的IMD强度,能够有效地抑制IMD。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数多的并联臂谐振器NP2的合成电容比串联臂谐振器NS1以及并联臂谐振器NP1各自的合成电容小,因此还能够实现提取器1的小型化。
另外,在BPF10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的情况下,第1分割谐振器组可以是BPF10中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最靠近输入输出端子31的弹性波谐振器。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列举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提取器1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实现的其它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以及内置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提取器1的各种设备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为第1分割谐振器组是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最靠近输入输出端子31或输入输出端子32的弹性波谐振器,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第1分割谐振器组也可以是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最靠近公共端子30的弹性波谐振器。
这是因为,公共端子30是通过BPF10的信号和通过BEF20的信号汇合的部位,在最靠近公共端子30的弹性波谐振器中,IMD强度容易变大。因此,通过将最靠近公共端子30的弹性波谐振器作为第1分割谐振器组,也就是说,使分割数最多,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IMD。
此外,第1分割谐振器组也可以不是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最靠近输入输出端子31或输入输出端子32的弹性波谐振器,此外,也可以不是最靠近公共端子30的弹性波谐振器。也就是说,第1分割谐振器组可以是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任一弹性波谐振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话等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使用了具备提取器的前端电路、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等,该提取器能够应对基于不同的无线频带以及不同的无线方式的通信。

Claims (4)

1.一种提取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公共端子、第1输入输出端子以及第2输入输出端子;
带通滤波器,连接在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1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以及
带阻滤波器,连接在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2输入输出端子之间,将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通带的至少一部分重复的频带作为阻带,
所述带通滤波器以及所述带阻滤波器中的一方的滤波器具有分别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和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
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任一者包含第1分割谐振器组,在由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分割谐振器构成的分割谐振器组之中,所述第1分割谐振器组串联连接的分割谐振器的数目最多,且电容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分割谐振器组是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最靠近所述第1输入输出端子或所述第2输入输出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滤波器是所述带阻滤波器,
所述第1分割谐振器组是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最靠近所述第2输入输出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分割谐振器组是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中的、最靠近所述公共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
CN202020986762.4U 2019-06-28 2020-06-02 提取器 Active CN2121632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1709 2019-06-28
JP2019121709A JP2021010062A (ja) 2019-06-28 2019-06-28 エクストラ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3294U true CN212163294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6762.4U Active CN212163294U (zh) 2019-06-28 2020-06-02 提取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8426B2 (zh)
JP (1) JP2021010062A (zh)
CN (1) CN21216329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00639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Skyworks Solutions, Inc. Capacitor substitution in a stacked resonator based antennaplexer
KR20230031628A (ko) 2021-08-27 2023-03-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Rf 익스트랙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4715B2 (en) * 2002-02-12 2005-08-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Band reject filters
JP5394847B2 (ja) * 2009-08-06 2014-01-2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分波器
JP5679558B2 (ja) * 2011-01-19 2015-03-04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分波器
JP6200705B2 (ja) * 2013-06-27 2017-09-2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分波器
CN109792240B (zh) * 2016-09-30 2023-03-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JP6661521B2 (ja) * 2016-12-05 2020-03-11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
WO2018168503A1 (ja) 2017-03-14 2018-09-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エクストラクタ
US11018652B2 (en) * 2017-12-07 2021-05-2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Tunable resonator element, filter circuit and method
JP7151668B2 (ja) * 2018-11-08 2022-10-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マルチプレク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58426B2 (en) 2022-02-22
US20200412333A1 (en) 2020-12-31
JP2021010062A (ja)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4369B2 (en) Multiplexer,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high-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mpedance matching method for multiplexer
US10727805B2 (en) Multiplexer including filters with resonators and parallel inductor
US9112478B2 (en) Duplexer
EP1067686B1 (en) Saw resonator filter with bridged-t configuration
US9356576B2 (en) Filter device
US9998098B2 (en) Band pass filter and duplexer
US9184782B2 (en) High-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093881B1 (en) Elastic wave filter device
CN111162756B (zh) 多工器
CN110635779B (zh) 多工器
US9184728B2 (en) Elastic-wave filter device
CN110365307B (zh) 多工器
US20200280301A1 (en) Multiplexer
CN212163294U (zh) 提取器
CN109964409B (zh) 滤波器装置以及多工器
US11206011B2 (en) Filter and multiplexer
CN109314504B (zh) 弹性波滤波器装置
WO2016031391A1 (ja) ラダー型フィルタ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CN112953456A (zh) 滤波器装置
KR102462289B1 (ko) 송신 필터 회로 및 복합 필터 장치
CN116157999A (zh) 弹性波滤波器及多工器
CN116783829A (zh) 滤波器装置、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