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2712U -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2712U
CN212162712U CN202021108288.1U CN202021108288U CN212162712U CN 212162712 U CN212162712 U CN 212162712U CN 202021108288 U CN202021108288 U CN 202021108288U CN 212162712 U CN212162712 U CN 212162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ll
cast
prefabricated wall
pl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82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陈翔
林浩
初文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82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2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2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2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预制墙内预埋有线盒和线管,线管的一端与线盒连接;线管的另一端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延伸至预制墙的底部;现浇层,现浇层内设有插管,插管一部分设置在现浇层内,插管另一部分沿外墙的高度方向伸出现浇层的顶部,预制墙的底部与现浇层顶部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叠设时,插管的另一部分插入线管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制墙上预埋线管,可减少施工误差错误导致的现场管线连接不上的问题;此外,线管尺寸较小,相比于现有的在预制墙底部预留开孔,本方案不会破坏预制墙底部结构钢筋,减少结构破坏风险,并可取消人工用水泥沙浆封堵步骤,优化现场施工步骤,节省工期。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预制墙需在工厂中整体预制,墙面所带的机电管线需要一并预留在预制墙内,现场现浇部分管线则需要根据预制墙中管线位置定位连接。目前装配式项目中常规做法是将向下走线的管线出口处预留一个150*150的开孔,开孔做的尽可能较大,以方便现场施工人员手工穿管,避免现场施工误差导致无法穿管。
但是,在装配式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是先预埋现场管线,再吊装预制墙,现场穿管因施工误差连不上的情况时有可见。遇到此类情况,现场需要在预制墙上开凿洞口,重新连接,预制墙会有结构破坏的风险。此外,预制墙上预留尺寸较大的机电手孔,导致预制墙底部钢筋被切断,需要增加补强钢筋,并且现场管线连接完成后,需要人工用水泥砂浆封堵,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实现减少结构破坏风险,节省工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包括:
预制墙,所述预制墙内预埋有线盒和线管,所述线管的一端与所述线盒连接;所述线管的另一端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延伸至所述预制墙的底部;
现浇层,所述现浇层内设有插管,所述插管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现浇层内,所述插管另一部分沿外墙的高度方向伸出所述现浇层的顶部,所述预制墙的底部与所述现浇层顶部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叠设时,所述插管的另一部分插入所述线管内。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线管包括第一线管和第二线管;
所述第一线管的一端与所述线盒连接;
所述第二线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制墙的底部;
所述第二线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线管的直径,所述插管插入所述第二线管内。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线管还包括管线转接头,所述第一线管与所述第二线管通过所述管线转接头连接;
所述管线转接头为圆台形,所述管线转接头与所述第一线管连接的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管线转接头与所述第二线管连接的底面的面积;
所述插管插入所述管线转接头内,以固定所述插管。
作为一种示例,还包括预埋在所述现浇层内的线管弯头;
所述线管弯头的一端与所述插管预埋在所述现浇层内的一端连接;
所述线管弯头的另一端用于与预埋在所述现浇层内的第三线管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还包括定位管;
所述定位管预埋在所述预制墙内,并与所述线管同轴设置,所述定位管的顶端沿外墙的高度方向伸出所述预制墙的顶部外表面;
两个所述预制墙沿外墙高度方向叠设时,所述定位管与所述插管连接,用于对插管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示例,还包括三通接头;
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插管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用于与预埋在所述现浇层内的第三线管连接;
所述现浇层底部与所述预制墙的顶部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叠设时,所述定位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管路连接,以对所述插管进行定位,且所述定位管的顶端封闭设置。
作为一种示例,还包括灌浆层;
所述灌浆层设置在所述预制墙与所述现浇层之间,以连接所述预制墙和所述现浇层。
作为一种示例,还包括调节件;
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灌浆层内,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预制墙抵接,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现浇层抵接,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灌浆层的高度。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调节件对应所述线管处设有开孔,所述插管穿过所述开孔并插入所述线管内,所述调节件用于防止灌浆料进入所述线管内。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能够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制墙上预埋线管,并直接在线管内穿管安装电线,只需要将插管与线管连接,就可以减少施工误差错误导致的现场管线连接不上的问题;此外,线管尺寸较小,相比于现有的在预制墙底部预留开孔,本方案不会破坏预制墙底部结构钢筋,减少结构破坏风险,并可取消人工用水泥沙浆封堵步骤,优化现场施工步骤,节省工期。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在转换层时的管线连接节点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在转换层时的管线连接节点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在标准层时的管线连接节点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在标准层时的管线连接节点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预制墙;2、现浇层;21、预制叠合楼板;22、现浇段;23、线管弯头;3、线盒;4、线管;41、第一线管;42、第二线管;43、管线转接头;5、插管;6、第三线管;7、定位管;8、三通接头;9、灌浆层;10、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如图1和2所示,包括预制墙1和现浇层2,预制墙1内预埋有线盒3和线管4,线管4的一端与线盒3连接;线管4的另一端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延伸至预制墙1的底部;现浇层2内设有插管5,插管5一部分设置在现浇层2内,插管5另一部分沿外墙的高度方向伸出现浇层2的顶部,预制墙1的底部与现浇层2顶部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叠设时,插管5的另一部分插入线管4内。
预制墙1在工厂预制,一次成型。预制墙1在工厂预制时,其内部预埋有线盒3和线管4。线盒3可以为传统电气用86线盒、双连线盒或三连线盒等,线盒3外露在预制墙1的外表面,以方便用户将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在线盒3上,或将电源插头从线盒3上拔下。线管4沿预制墙1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延伸至预制墙1的底部,可以与预制墙1的底部齐平,或向内稍微缩进一点,以方便插管5的插接。现浇层2在项目现场浇筑而成,在浇筑现浇层2时,先放置插管5,并用钢板定位,保证插管5的定位精确,然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使插管5部分伸出现浇层2的顶部,现浇层2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吊装预制墙1,并使插管5插入预制墙1的线管4内。如图1所示,现浇层2包括预制叠合楼板21和现浇段22,预制叠合楼板21在工厂预制,在浇筑现浇层2时,将预制叠合楼板21吊装到位,然后在预制叠合楼板21上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段22,预制叠合楼板21和现浇段22连接后形成现浇层2,插管5预埋在现浇段22内。现浇层2底部为加强区现浇楼层。
插管5插入线管4内后,现浇层2与预制墙1完成管线连接,整个管线完成连接后,只需要将电线沿管线穿入线盒3内,即可完成电线的安装。
本方案中,通过在预制墙1上预埋线管4,并直接在线管4内穿管安装电线,只需要将插管5与线管4连接,就可以减少施工误差错误导致的现场管线连接不上的问题;此外,线管4尺寸较小,相比于现有的在预制墙1底部预留开孔,本方案不会破坏预制墙1底部结构钢筋,减少结构破坏风险,并可取消人工用水泥沙浆封堵步骤,优化现场施工步骤,节省工期。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和2所示,线管4包括第一线管41和第二线管42;第一线管41的一端与线盒3连接;第二线管42的一端与第一线管4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线管42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制墙1的底部;第二线管42的直径大于第一线管41的直径,插管5插入第二线管42内。
本方案中,第一线管41为传统电气用φ20电线穿线管线,由工厂预埋;第二线管42为传统电气用φ32电线穿线管线,由工厂预埋。第二线管42的直径大于第一线管41的直径,可方便插管5插入第二线管42内,并与第一线管41对接。
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线管4还包括管线转接头43,第一线管41与第二线管42通过管线转接头43连接;管线转接头43为圆台形,管线转接头43与第一线管41连接的底面的面积小于管线转接头43与第二线管42连接的底面的面积;插管5插入管线转接头43内,以固定插管5。
管线转接头43为圆台形,与线管4同材质,内置橡胶圈,该圆台形转接头为φ20标准线管与φ32标准线管连接用接头,圆台形的转接头底面较小的一面与第一线管41对接,底面较大的一面与第二线管42对接。插管5插入第二线管42内并延伸到管线转接头43内,插管5插入到管线转接头43直接较小的区域,使管线转接头43卡住插管5,以固定住插管5。并且在穿线时,橡胶圈还可保护电线不受损。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预埋在现浇层2内的线管弯头23;线管弯头23的一端与插管5预埋在现浇层2内的一端连接;线管弯头23的另一端用于与预埋在现浇层2内的第三线管6连接。
本方案中,第三线管6为预埋在现浇层2中的线管,插管5通过线管弯头23与第三线管6连接,可实现插管5与第三线管6的垂直设置或成角度设置,以改变插管5内的电线的走向,如插管5竖直设置,第三线管6可水平设置,或根据电线走线需要进行设置。在穿管时,电线可通过线管弯头23、插管5和线管4进入到线盒3内,以完成电线的连接。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3和4所示,还包括定位管7;定位管7可为传统电气用φ20电线穿线管,定位管7预埋在预制墙1内,并与线管4同轴设置,定位管7的顶端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伸出预制墙1的顶部外表面;两个预制墙1沿外墙高度方向叠设时,定位管7与插管5连接,用于对插管5进行定位。在预埋定位管7时,不要将定位管7伸出预制墙1过多,避免因定位管7伸出而导致运输不方便,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干扰其他墙板。
本方案中,在预制墙1内设置定位管7且定位管7与线管4同轴设置,可在两个预制墙1叠设时,直接通过定位管7进行定位。即一个预制墙1的底部与另一个预制墙1的顶部连接时,直接将定位管7与插管5通过接头进行连接,即可在水平方向对插管5进行定位,而无需再使用其他定位工具,节省施工步骤。
作为另一种示例,如图4所示,还包括三通接头8;三通接头8的第一端与插管5连接,三通接头8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三线管6连接;现浇层2底部与预制墙1的顶部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叠设时,定位管7与三通接头8的第三端管路连接,以对插管5进行定位,且定位管7的顶端封闭设置。
在现浇层2的底部与预制墙1的顶部连接时,由于定位管7与预制墙1中预埋的线管4同轴设置,为保证插管5可顺利插入线管4内,在安装插管5时需要对插管5进行定位,此时,可通过定位管7对插管5进行定位,插管5通过三通接头8与定位管7进行连接,并保证插管5与定位管7同轴设置,即可实现插管5的定位,然后通过钢板固定插管5,以保证插管5定位精确。三通接头8的其中一端与第三线管6连接,以实现预制墙1和现浇层2内的电线与其他墙板内的电线的连接。定位管7的顶端封闭设置,可防止在穿管时,电线从定位管7内穿过。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至4所示,还包括灌浆层9;灌浆层9设置在预制墙1与现浇层2之间,以连接预制墙1和现浇层2。现浇层2凝固后,在现浇层2上安装预制墙1,需要在现浇层2与预制墙1之间通过灌浆套筒填充高强灌浆料,以保证预制墙1与现浇层2之间的有效连接。
预制墙1与现浇层2之间还设有调节件10;调节件10设置在灌浆层9内,调节件10的一端与预制墙1抵接,调节件10的另一端与现浇层2抵接,调节件10用于调节灌浆层9的高度。
调节件10可为500*500的方形钢垫片,当然调节件10还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等,本方案不限制调节件10的形状和尺寸,只要满足实际建筑需求即可。在现浇层2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现浇层2上安装多片钢垫片,且钢垫片叠放,将钢垫片调整到适合高度,然后吊装预制墙1,以调节预制墙1的安装高度,然后通过灌浆套筒或盲孔灌注高强灌浆料,以形成上下层有效连接。
调节件10对应线管4处设有开孔,插管5穿过开孔并插入线管4内,调节件10用于防止灌浆料进入线管4内。将钢垫片设置在线管4处,且插管5穿过钢垫片,可防止在灌注高强灌浆料时,高强灌浆料进入线管4内。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的施工过程为:
预制墙1和预制叠合楼板21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当施工至转换层时,转换层是指现浇层2与预制墙1的连接,现浇层2在下方,预制墙1在上方,先浇筑好下方的现浇层2,在浇筑现浇层2时,用定位钢板将现场预留的插管5定位,安装线管弯头23并与插管5连接,随后浇筑现浇层2混凝土,待现浇层2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500*500方形带开孔调整钢垫片,调整到适合高度,吊装预制墙1,待预制墙1吊装就位,进行防水封堵措施,后通过灌浆套筒或盲孔灌注高强灌浆料,形成上下层有效连接。
当施工至标准层时,标准层是指第一个预制墙1、现浇层2以及第二个预制墙1的依次连接,第一个预制墙1安装完成后,现场先将第一个预制墙1上的定位管7用橡胶封堵,安装三通接头8和插管5,将定位管7与插管5连接,以对插管5进行定位,随后浇筑现浇层2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500*500方形带开孔调整钢垫片,调整到适合高度,吊装第二个预制墙1,待第二个预制墙1吊装就位,进行防水封堵措施,后通过灌浆套筒或盲孔灌注高强灌浆料,形成上下层有效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墙,所述预制墙内预埋有线盒和线管,所述线管的一端与所述线盒连接;所述线管的另一端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延伸至所述预制墙的底部;
现浇层,所述现浇层内设有插管,所述插管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现浇层内,所述插管另一部分沿外墙的高度方向伸出所述现浇层的顶部,所述预制墙的底部与所述现浇层顶部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叠设时,所述插管的另一部分插入所述线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管包括第一线管和第二线管;
所述第一线管的一端与所述线盒连接;
所述第二线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制墙的底部;
所述第二线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线管的直径,所述插管插入所述第二线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管还包括管线转接头,所述第一线管与所述第二线管通过所述管线转接头连接;
所述管线转接头为圆台形,所述管线转接头与所述第一线管连接的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管线转接头与所述第二线管连接的底面的面积;
所述插管插入所述管线转接头内,以固定所述插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预埋在所述现浇层内的线管弯头;
所述线管弯头的一端与所述插管预埋在所述现浇层内的一端连接;
所述线管弯头的另一端用于与预埋在所述现浇层内的第三线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位管;
所述定位管预埋在所述预制墙内,并与所述线管同轴设置,所述定位管的顶端沿外墙的高度方向伸出所述预制墙的顶部外表面;
两个所述预制墙沿外墙高度方向叠设时,所述定位管与所述插管连接,用于对插管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三通接头;
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插管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用于与预埋在所述现浇层内的第三线管连接;
所述现浇层底部与所述预制墙的顶部沿外墙的高度方向叠设时,所述定位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管路连接,以对所述插管进行定位,且所述定位管的顶端封闭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灌浆层;
所述灌浆层设置在所述预制墙与所述现浇层之间,以连接所述预制墙和所述现浇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节件;
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灌浆层内,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预制墙抵接,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现浇层抵接,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灌浆层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件对应所述线管处设有开孔,所述插管穿过所述开孔并插入所述线管内,所述调节件用于防止灌浆料进入所述线管内。
CN202021108288.1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Active CN212162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8288.1U CN212162712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8288.1U CN212162712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2712U true CN212162712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2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8288.1U Active CN212162712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2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859A (zh) * 2021-02-08 2021-06-15 吉林省通利石膏装饰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墙体与管线一体化的砌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859A (zh) * 2021-02-08 2021-06-15 吉林省通利石膏装饰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墙体与管线一体化的砌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5697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柔性止水带安装施工方法
CN10578112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
CN110924692A (zh) 砌体管线直埋施工方法
CN110761322A (zh) 一种现浇管廊侧墙水平施工缝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16271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管线连接节点
CN11142498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电线预埋敷设方法
CN209873873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电力管道工作井
CN105971201A (zh) 一种装配式坡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96121A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拼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09227594U (zh) 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施工的铝木组合模板
CN101538904B (zh) 一种石膏粉浇筑整体墙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1678722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装配式封堵钢板结构
CN110219413A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3682833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
CN110552378A (zh) 地下空间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结构
CN204753895U (zh) 一种单一预制墙段的组合墙体
CN208219912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l形节点连接构造
CN105971152A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688651U (zh) 一种新型包管砌体
CN216865563U (zh) 穿透式隐形桥架结构
CN201193350Y (zh) 下水道地漏预埋管
CN21917586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铝合金模板加固装置
CN213213014U (zh) 一种新型的pc预制板预埋技术电线盒
CN219344030U (zh) 一种用于内衬墙的预埋对拉螺杆装置
CN217711817U (zh) 一种高层住宅结构垂直度及方正性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