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1959U - 极柱连接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极柱连接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61959U CN212161959U CN202020716607.0U CN202020716607U CN212161959U CN 212161959 U CN212161959 U CN 212161959U CN 202020716607 U CN202020716607 U CN 202020716607U CN 212161959 U CN212161959 U CN 2121619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boss
- utmost point
- pole
- point p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柱连接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所述极柱连接结构包括极柱以及连接所述极柱和电池的电芯的连接片,其中: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凹口,所述极柱的底壁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凹口中的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凹口的彼此相对的面形成为焊接面。该极柱连接结构能够使得连接片在电池外壳内的位置相对上移,减少了对电池外壳内的占据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通过在所述电池的所述电池外壳中设置上述盖板组件,从而不仅便于焊接作业的进行,而且还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极柱连接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现如今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发展新能源成为了一种策略。在汽车领域,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来源是动力电池,因此动力电池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电池作为储能单元,主要由铝壳、盖板组件、设置于盖板组件的极柱、连接片和安装在铝壳中的极组构成。其中,极柱包括穿出盖板组件的极柱体和设置于极柱体且位于盖板组件下方基座,基座位于铝壳内。
目前,电池的极组是通过连接片与极柱进行连接,其中,连接片与极柱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具体来讲,极柱的基座的底面与连接片的顶面进行焊接。由于焊接工艺对熔深及熔宽有要,因此,为了满足焊接需求,极柱的基座的厚度基本固定不变,由此占用了铝壳内的一定空间,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为了满足焊接需求,极柱和连接片焊接后占据了电池外壳内的一定空间而影响了电池的能量密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极柱连接结构,该极柱连接结构能够使得连接片在电池外壳内的位置相对上移,减少了对电池外壳内的占据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极柱连接结构,所述极柱连接结构包括极柱以及连接所述极柱和电池的电芯的连接片,其中: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凹口,所述极柱的底壁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凹口中的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凹口的彼此相对的面形成为焊接面。
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起现有的将两个平面彼此相互焊接,在保证焊深即可以理解为保证所述极柱的底部和所述凸台的总厚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在所述极柱的底壁设置凸台以及在所述连接片上设置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所述凹口,从而能够使得所述连接片在电池外壳内的位置相对上移,由此减少了对电池外壳内的占据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所述凸台和所述凹口之间的相互配合,也便于进行焊接作业。
优选地,所述极柱包括极柱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极柱本体底部且位于所述电池内的底座,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壁。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壁的外周缘设置凹陷区域以形成所述凸台。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厚度为不超过2mm;和/或
所述底座的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处的厚度为不超过1.5mm。
优选地,所述极柱本体和所述底座形成为一体件。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厚度与所述连接片的厚度相同;和/或
所述连接片为导电件。
优选地,所述凸台设置为能够卡入所述凹口中;和/或
所述凸台和所述凹口的彼此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的距离为0.5mm。
优选地,所述凹陷区域环设于所述凸台;
所述连接片包括侧部形成有缺口的一对连接半片,一对所述连接半片的所述缺口共同拼合形成所述凹口。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极柱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和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的电芯,所述电池外壳中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盖板组件。通过在所述电池的所述电池外壳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盖板组件,从而不仅便于焊接作业的进行,而且还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盖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盖板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所示A-A线截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盖板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极柱连接结构;
图5是沿图4中所示B-B线截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极柱连接结构中的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连接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极柱;100-极柱本体;102-底座;12-连接片;120-连接半片;122-缺口;14-凸台;20-盖板组件;200-盖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柱连接结构,所述极柱连接结构包括极柱10以及连接极柱10和电池的电芯的连接片12,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电芯设置在电池外壳内,电芯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极组,所述极组通过连接片12与极柱10相连接,结合图1、图2和图3中所示,极柱10的底部位于电池的盖板下方,也就是说,极柱10的底部位于电池外壳内,连接片12也位于电池的盖板下方,连接片12位于电池外壳内,其中:连接片12上设置有凹口,极柱10的底壁设置有能够伸入凹口中的凸台14,凸台14和所述凹口的彼此相对的面形成为焊接面,可以理解的是,凸台14的周向壁和所述凹口的周壁均形成为焊接面,由此,二者进行对缝焊接。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极柱的底壁形成为平面,该平面与连接片的顶壁相焊接,焊接后,二者的厚度总和占据了电池外壳内的一定的空间。相比起现有的将两个平面彼此相互焊接,在保证焊深即可以理解为保证极柱10的底部和凸台14的总厚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在极柱10的底壁设置凸台14以及在连接片12上设置与凸台14相配合的所述凹口,从而能够使得连接片12在电池外壳内的位置相对上移,由此减少了对电池外壳内的占据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凸台14和所述凹口之间的相互配合,也便于进行焊接作业。可以理解的是,凸台14的厚度便为连接片12的上移距离。
其中,极柱10可包括极柱本体100和设置在极柱本体100底部且位于所述电池内的底座102,凸台14设置于底座102的底壁。需要指出的是,极柱本体100穿设于电池的盖板,底座102位于盖板的下方,即底座102位于电池外壳内。由此,保证底座102和凸台140的总厚度不变的前提下,能够使得连接片12在电池外壳内的位置相对上移。
为了保证极柱10的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极柱本体100和底座102可形成为一体件,另外,凸台14和底座102可形成为一体件,这样,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从而有利于进行焊接作业。优选地,可在底座102的底壁的外周缘设置凹陷区域以形成凸台14。为了能够与连接片12更好的进行焊接,所述凹陷区域可环设于凸台14,凸台14可位于底座102的中部。其中,凸台14可呈方形。
结合图4、图5、图6和图7中所示,连接片12可包括侧部形成有缺口122的一对连接半片120,一对连接半片120的缺口122共同拼合形成所述凹口,所述凹口供凸台14伸出。
为了使得凸台14和所述凹口进行较好的焊接,并同时尽可能的保证连接片12的上移位置,凸台14的厚度优选不超过2mm。另外,底座102的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处的厚度优选不超过1.5mm。通过设置凸台14,在满足焊接作业的要求下,还可降低所述电池的整体重量。
另外,凸台14的厚度可与连接片12的厚度相同,由此,可使得凸台14与连接片12进行更好的焊接。
凸台14可设置为能够卡入所述凹口中,这样,凸台14和所述凹口之间形成了定位机构,不仅便于连接片12与极柱10之间的焊接作业,还使得连接片12更牢固的连接于极柱10。优选地,凸台14和所述凹口的彼此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的距离为0.5mm,由此,不仅便于凸台14卡入所述凹口,而且便于二者之间进行焊接作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盖板组件20可包括盖板本体200以及设置于盖板本体200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极柱连接结构。其中,盖板本体200上设置有孔,极柱本体100可穿设于所述孔中,底座102可支撑在盖板本体200的下方并与连接片1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和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的电芯,所述电池外壳中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盖板组件20。通过在所述电池的所述电池外壳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盖板组件20,从而不仅便于焊接作业的进行,而且还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结构包括极柱(10)以及连接所述极柱(10)和电池的电芯的连接片(12),其中:所述连接片(12)上设置有凹口,所述极柱(10)的底壁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凹口中的凸台(14),所述凸台(14)和所述凹口的彼此相对的面形成为焊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0)包括极柱本体(100)和设置在所述极柱本体(100)底部且位于所述电池内的底座(102),所述凸台(14)设置于所述底座(102)的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2)的底壁的外周缘设置凹陷区域以形成所述凸台(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4)的厚度为不超过2mm;和/或
所述底座(102)的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处的厚度为不超过1.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本体(100)和所述底座(102)形成为一体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4)的厚度与所述连接片(12)的厚度相同;和/或
所述连接片(12)为导电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4)设置为能够卡入所述凹口中;和/或
所述凸台(14)和所述凹口的彼此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的距离为0.5m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环设于所述凸台(14);
所述连接片(12)包括侧部形成有缺口(122)的一对连接半片(120),一对所述连接半片(120)的所述缺口(122)共同拼合形成所述凹口。
9.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20)包括盖板本体(200)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200)的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连接结构。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和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的电芯,所述电池外壳中设置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组件(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16607.0U CN212161959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极柱连接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16607.0U CN212161959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极柱连接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61959U true CN212161959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21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16607.0U Active CN212161959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极柱连接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61959U (zh)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20716607.0U patent/CN2121619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45382Y (zh) | 一种电极芯组件及含有该电极芯组件的电池 | |
CN204144386U (zh) | 一种动力电池 | |
CN115764180B (zh) |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212161959U (zh) | 极柱连接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 |
CN106486689A (zh) | 二次电池 | |
CN213304300U (zh) | 极柱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 |
CN211238368U (zh) | 电芯连接件及电池模组 | |
CN219575783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219303797U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 |
CN217427031U (zh) | 一种集流构件及电池 | |
CN218939953U (zh) | 用于二次电池的装配组件和二次电池 | |
CN117063339A (zh) | 绝缘贴片、电池单体、电池及装置 | |
CN219163634U (zh) | 一种电芯组件 | |
CN220914499U (zh) | 连接件、电池包及用电系统 | |
CN215578664U (zh) | 一种电池用卡扣 | |
CN218783189U (zh) | 二次电池 | |
CN221574058U (zh) | 一种锂电池顶盖结构及锂电池 | |
CN220341338U (zh) | 一种电池壳及锂离子电池 | |
CN211700421U (zh) | 电芯及电池 | |
CN219873839U (zh) | 电池 | |
CN219801070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壳体结构及动力电池 | |
CN219658846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壳体结构 | |
CN220272620U (zh) | 一种电池及包括其的电池包 | |
CN219998352U (zh) | 一种方形电池壳及锂电池 | |
CN220290941U (zh) |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