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4884U -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4884U
CN212154884U CN202020927554.7U CN202020927554U CN212154884U CN 212154884 U CN212154884 U CN 212154884U CN 202020927554 U CN202020927554 U CN 202020927554U CN 212154884 U CN212154884 U CN 212154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ase body
steam turbine
positioning
r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75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超勇
周佳
李宏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aoqi Steam Turb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aoqi Steam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aoqi Steam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aoqi Steam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75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4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4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4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涉及汽轮机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上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杆、滚轮、驱动装置,底座本体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支撑杆转动设置在安装槽上且水平阵列设置有两个,滚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杆的一端上,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本体上且驱动两个转轴转动,当支撑杆转动使得滚轮抵触到地面上时,底座本体与地面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启动带动两个滚轮抵触到地面上,因此底座本体被抬升远离地面,从而即能推动底座本体来移动汽轮机,移动完成后,驱动装置启动带动滚轮转动到安装槽内,因此底座本体抵触到地面上,因此移动汽轮机的过程简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移动汽轮机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背景技术
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作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4008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热电厂汽轮机凝汽器固定底座,包括:左底座、右底座,左底座的右侧开有2-4条相互平行的长方形封闭左插槽,右底座的左侧开有右插槽,左底座右侧连接左磁板,右底座左侧连接右磁板,长方形封闭左插槽与连接插杆连接,连接插杆连接长方形封闭右插槽,左底座与右底座之间通过左磁板吸合右磁板固定,左底座开有左移动轮通道,右底座开有右移动轮通道,左移动轮与右移动轮均连接在热电厂汽轮机凝汽器本体的底部。
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在汽轮机底部安装左移动轮和右移动轮在方便汽轮机的移动,但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前需要使用千斤顶来带动汽轮机本体远离左底座和右底座,然后来移动汽轮机本体,然后完成后又需要使用千斤顶来放下汽轮机本体,但是千斤顶位于汽轮机本体下方,因此在操作时比较麻烦,过程十分繁琐,因此移动汽轮机的过程浪费了较多的时间,移动汽轮机时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移动汽轮机时过程简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移动汽轮机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运输底座本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杆、滚轮、驱动装置,所述底座本体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槽上且水平阵列设置有两个,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本体上且驱动两个转轴转动,当所述支撑杆转动使得滚轮抵触到地面上时,所述底座本体与地面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启动带动两个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支撑杆转动,使得滚轮抵触到地面上,因此底座本体被抬升远离地面,从而即能推动底座本体来移动汽轮机,移动完成后,驱动装置启动带动转轴和滚轮转动到安装槽内,因此底座本体抵触到地面上,因此移动汽轮机的过程简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移动汽轮机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设置在底座本体上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本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启动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以此来带动两个转轴转动,从而达到驱动组件启动带动两个转轴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驱动电机、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二锥齿轮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本体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以此来达到驱动电机启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块、驱动气缸、定位组件,所述转动块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上,所述驱动气缸转动设置在安装槽上且与转动块连接,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且来对转轴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定位组件,驱动气缸启动带动转动块移动,转动块移动带动两个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远离,使得支撑杆上的滚轮支撑到地面上,然后关闭定位组件来对支撑杆进行定位,提高了支撑杆对汽轮机的支撑效果,以此来移动汽轮机;移动完成后,打开定位组件,驱动气缸启动带动两个支撑杆回转到安装槽内,最后关闭定位组件来对支撑杆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对第一齿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移杆、定位块、定位盘、定位弹簧,所述滑移杆滑移设置在底座本体上,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滑移杆靠近第一齿轮的一端上,所述定位盘设置在滑移杆且位于靠近第一齿轮一侧,所述定位弹簧套设在滑移杆上且两端分别与定位盘和底座本体连接,所述定位块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插接设置在第一齿轮上。
汽轮机较重,因此支撑杆在汽轮机进行支撑时,支撑杆容易受到压力而发生转动,导致支撑杆对汽轮机的支撑不稳定,支撑效果较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转动对定位块产生挤压,使得定位块从第一齿轮上脱离,因此第一齿轮即能转动,转动完成后,定位块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插接安装到第一齿轮上,以此来对第一齿轮和支撑杆进行定位,从而提高了支撑杆对汽轮机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滚轮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三齿轮、转动电机、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且与滚轮连接,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安装槽上,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当支撑杆上的滚轮抵触在地面上时,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轮机较重,因此在移动汽轮机时比较困难;当支撑杆上的滚轮抵触在地面上时,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转动电机启动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滚轮转动,以此来带动汽轮机移动,提高了移动汽轮机时便利性;同时当支撑杆回转到安装槽内时,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脱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杆上开设有螺纹段,所述定位盘螺纹连接在螺纹段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定位盘将定位盘从滑移杆上拆卸下来,然后对定位弹簧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拧动定位盘将定位盘螺纹连接在滑移杆上,以此来达到对定位弹簧进行更换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滑移杆对第一齿轮的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连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第二锥齿轮连接在一起,因此只需一个驱动电机即能带动两个支撑杆转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驱动装置启动带动两个滚轮抵触到地面上,因此底座本体被抬升远离地面,从而即能推动底座本体来移动汽轮机,移动完成后,驱动装置启动带动滚轮转动到安装槽内,因此底座本体抵触到地面上,因此移动汽轮机的过程简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移动汽轮机的效率;
2、通过定位块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插接安装到第一齿轮上,以此来对第一齿轮和支撑杆进行定位,从而提高了支撑杆对汽轮机的支撑效果;
3、通过当支撑杆上的滚轮抵触在地面上时,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转动电机启动带动滚轮转动,以此来带动汽轮机移动,提高了移动汽轮机时便利性;
4、通过拧动定位盘将定位盘拆卸下来,然后对定位弹簧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将定位盘螺纹连接在滑移杆上,以此来达到对定位弹簧进行更换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滑移杆对第一齿轮的定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驱动装置和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本体;11、转轴;12、固定板;13、支撑板;14、插接槽;15、安装槽;2、输送机构;21、支撑杆;22、滚轮;23、驱动装置;24、第一锥齿轮;241、连接杆;25、第二锥齿轮;26、驱动组件;261、第一齿轮;262、驱动电机;263、第二齿轮;31、转动块;32、驱动气缸;33、定位组件;331、固定盘;332、定位杆;333、安装盘;334、固定弹簧;4、定位装置;41、滑移杆;411、螺纹段;42、定位块;43、定位盘;44、定位弹簧;5、转动装置;51、第三齿轮;511、驱动杆;512、皮带;52、转动电机;53、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运输底座本体1的输送机构2,输送机构2包括支撑杆21、滚轮22、驱动装置23。
底座本体1底端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转动安装有呈水平的转轴11,且转轴11轴线与安装槽15长度方向垂直,支撑杆21设置有两个且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轴11上,同时每个转轴11上的支撑杆21均沿转轴11轴线阵列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轴11的一端均穿出底座本体1外;滚轮22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1远离转轴11的一端上且位于安装槽15内,当支撑杆21转动到竖直状态时,滚轮22抵触在地面上,底座本体1被抬升远离地面,同时支撑杆21和滚轮22转动到安装槽15内时,底座本体1放置在地面上。
参照图1和图2,驱动装置23设置在底座本体1外侧壁上且驱动两个转轴11转动,驱动装置23包括第一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5、驱动组件26,底座本体1外侧壁上转动安装有呈水平的连接杆241,且连接杆241的轴线与转轴11的轴线垂直,第一锥齿轮24固定安装在位于底座本体1外的转轴11上,第二锥齿轮2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锥齿轮25固定安装在连接杆241的两端上并关于连接杆241轴线的中垂线镜像设置,同时两个第二锥齿轮25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24啮合;驱动组件26设置在底座本体1的外侧壁上且驱动连接杆241转动。
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26包括第一齿轮261、驱动电机262、第二齿轮263,第一齿轮261固定安装在连接杆241上,驱动电机262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1的外侧壁上且位于连接杆241下方;第二齿轮263安装在驱动电机262的输出轴上且与第一齿轮261啮合。
驱动电机262启动带动第二齿轮263转动,第二齿轮26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61转动,第一齿轮261转动带动连接杆241转动,连接杆241转动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25反向转动,第二锥齿轮25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转动带动两个支撑杆21反向转动,因此支撑杆21转出安装槽15外,使得支撑杆21呈竖直状态,同时滚轮22滚动在地面上,因此即能推动底座本体1来移动,移动完成后,驱动电机262启动带动支撑杆21和滚轮22转动到安装槽15内,从而底座本体1放置到地面上,因此移动汽轮机时过程简单,节省了时间。
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对第一齿轮261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4,定位装置4包括滑移杆41、定位块42、定位盘43、定位弹簧44,位于连接杆241上方的底座本体1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滑移杆41竖向滑移穿设在固定板12上;定位块42固定安装在滑移杆41靠近第一齿轮261的一端上,定位盘43安装在滑移杆41上且位于固定板12和第一齿轮261之间;定位弹簧44套设在滑移杆41上,且定位弹簧44两端分别抵紧在固定板12和定位盘43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定位块42在定位弹簧44的作用下插接安装在第一齿轮261上。
第一齿轮261转动对定位块42产生挤压,使得定位块42从第一齿轮261上脱离,因此第一齿轮261即能转动,转动完成后,定位块42在定位弹簧44的作用下插接安装到第一齿轮261上,以此来对第一齿轮261和支撑杆21进行定位。滑移杆41上且位于靠近定位块42一侧开设有螺纹段411,定位盘43螺纹连接在螺纹段411上,且定位块4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小于滑移杆4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且定位盘43可通过定位块42从滑移杆41上拆卸下来,拧动定位盘43将定位盘43从滑移杆41上拆卸下来,然后对定位弹簧44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拧动定位盘43将定位盘43螺纹连接在滑移杆41上,以此来对定位弹簧44进行更换。
参照图1和图2,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滚轮22转动的转动装置5,转动装置5包括第三齿轮51、转动电机52、第四齿轮53,位于同一转轴11上的两个支撑杆21上的滚轮22通过转杆连接在一起,支撑杆21上且位于转轴11和滚轮22之间转动安装有驱动杆511,且驱动杆511的轴线与转轴11的轴线平行并通过皮带512与滚轮22上的转杆连接,第三齿轮51固定安装在驱动杆511上,转动电机52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5上且位于转轴11下方,第四齿轮53安装在转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且当支撑杆21转动到竖直状态时,第三齿轮51与第四齿轮53啮合。当支撑杆21转动到竖直状态时,第三齿轮51与第四齿轮53啮合,转动电机52启动带动第四齿轮53转动,第四齿轮53转动带动第三齿轮51转动,第三齿轮51转动通过皮带512带动滚轮22转动,以此来带动汽轮机移动,提高了移动汽轮机时便利性;同时当支撑杆21回转到安装槽15内时,第三齿轮51和第四齿轮53脱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驱动电机262启动带动两个支撑杆21反向转动,因此支撑杆21转出安装槽15外,使得支撑杆21呈竖直状态,同时滚轮22滚动在地面上,且第三齿轮51与第四齿轮53啮合,转动电机52启动带动滚轮22转动,以此来带动汽轮机移动,移动完成后,驱动电机262启动带动支撑杆21和滚轮22转动到安装槽15内,从而底座本体1放置到地面上,因此移动汽轮机时过程简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移动汽轮机的效率。
第一齿轮261转动使得定位块42从第一齿轮261上脱离,因此第一齿轮261即能转动,转动完成后,定位块42在定位弹簧44的作用下插接安装到第一齿轮261上,以此来对第一齿轮261和支撑杆21进行定位,从而提高了支撑杆21对汽轮机的支撑效果。拧动定位盘43将定位盘43从滑移杆41上拆卸下来,然后对定位弹簧44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拧动定位盘43将定位盘43螺纹连接在滑移杆41上,以此来对定位弹簧44进行更换,提高了定位块42对支撑杆21的定位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和图5,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驱动装置23包括转动块31、驱动气缸32、定位组件33,转动块3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转动块31分别位于同一个转轴11上的两个支撑杆21相背一侧的侧壁上,且转动块31位于转轴11和滚轮22之间;驱动气缸32设置有两组且两两一组,且驱动气缸32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5上且与转动块31固定连接,且驱动气缸32活塞杆轴线与转轴11轴线垂直;定位组件33设置在底座本体1外侧壁上且用来对转轴11进行定位。
定位组件33包括固定盘331、定位杆332、安装盘333、固定弹簧334,固定盘331固定安装在位于底座本体1外的转轴11上,且固定盘331外侧壁上绕转轴1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插接槽14;位于转轴11上方的底座本体1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定位杆332竖向滑移穿设在支撑板13上且与插接槽14插接配合,安装盘333固定安装在定位杆332上且位于支撑板13和固定盘331之间,固定弹簧334套设在定位杆332上,且固定弹簧334的两端分别抵紧在支撑板13和安装盘333相对一侧的侧壁上。
驱动气缸32启动带动转动块31移动,因此带动两个支撑杆21和转轴11转动,转轴11转动使得定位杆332从插接槽14上脱离,从而带动两个支撑杆21相互靠近的一端远离,使得支撑杆21转动到竖直状态,同时滚轮22支撑到地面上,且定位杆332插接安装到插接槽14上来支撑杆21进行定位,以此来移动底座本体1;移动完成后,驱动气缸32启动带动两个支撑杆21和滚轮22回转到安装槽15内,因此底座本体1放置在地面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驱动气缸32启动带动两个支撑杆21反向转动,使得滚轮22支撑到地面上,以此来移动底座本体1,同时定位杆332插接安装到插接槽14上来对支撑杆21进行定位,提高了支撑杆21对汽轮机的支撑效果;移动完成后,驱动气缸32启动带动支撑杆21和滚轮22回转到安装槽15内,因此底座本体1放置在地面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运输底座本体(1)的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支撑杆(21)、滚轮(22)、驱动装置(23),所述底座本体(1)底端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通过转轴(11)转动设置在安装槽(15)上且水平阵列设置有两个,所述滚轮(22)转动设置在支撑杆(21)远离转轴(11)的一端上,所述驱动装置(23)设置在底座本体(1)上且驱动两个转轴(11)转动,当所述支撑杆(21)转动使得滚轮(22)抵触到地面上时,所述底座本体(1)与地面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包括第一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5)、驱动组件(26),所述第一锥齿轮(24)设置在转轴(11)上,所述第二锥齿轮(25)转动设置在底座本体(1)上且与第一锥齿轮(24)啮合,所述驱动组件(26)设置在底座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6)包括第一齿轮(261)、驱动电机(262)、第二齿轮(263),所述第一齿轮(261)设置在第二锥齿轮(25)上,所述驱动电机(262)设置在底座本体(1)上,所述第二齿轮(263)设置在驱动电机(262)的输出轴上且与第一齿轮(26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包括转动块(31)、驱动气缸(32)、定位组件(33),所述转动块(31)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杆(21)上,所述驱动气缸(32)转动设置在安装槽(15)上且与转动块(31)连接,所述定位组件(33)设置在底座上且来对转轴(11)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对第一齿轮(261)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滑移杆(41)、定位块(42)、定位盘(43)、定位弹簧(44),所述滑移杆(41)滑移设置在底座本体(1)上,所述定位块(42)设置在滑移杆(41)靠近第一齿轮(261)的一端上,所述定位盘(43)设置在滑移杆(41)且位于靠近第一齿轮(261)一侧,所述定位弹簧(44)套设在滑移杆(41)上且两端分别与定位盘(43)和底座本体(1)连接,所述定位块(42)在定位弹簧(44)的作用下插接设置在第一齿轮(26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滚轮(22)转动的转动装置(5),所述转动装置(5)包括第三齿轮(51)、转动电机(52)、第四齿轮(53),所述第三齿轮(51)转动设置在支撑杆(21)上且与滚轮(22)连接,所述转动电机(52)设置在安装槽(15)上,所述第四齿轮(53)设置在转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当支撑杆(21)上的滚轮(22)抵触在地面上时,所述第三齿轮(51)与第四齿轮(53)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41)上开设有螺纹段(411),所述定位盘(43)螺纹连接在螺纹段(4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5)通过连接杆(24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齿轮(261)设置在连接杆(241)上。
CN202020927554.7U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Active CN212154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7554.7U CN212154884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7554.7U CN212154884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4884U true CN212154884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7554.7U Active CN212154884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4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0619A (zh) 一种全自动焊丝层绕机
CN212173979U (zh) 双工位收卷系统
CN212154884U (zh) 一种汽轮机的运输底座
CN114751235B (zh) 一种铜箔生产转运辊装置
CN213197079U (zh) 一种钢管内抛光机定位装置
CN117583663A (zh) 一种金属管道切割用的防变形装置
CN115946021A (zh) 一种钢管内外表面除锈装置
CN211046666U (zh) 一种非标自动化滑台装置
CN219560667U (zh) 一种轴承圈清洗设备
CN208617031U (zh) 一种凹印机用卷筒涨紧装置
CN221849252U (zh) 一种滚筒轴承装配高效装配工装
CN215745580U (zh) 一种钢带收卷装置
CN219116562U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钢瓶加工用自动推瓶平台
CN221495211U (zh) 一种管材截断加工用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22450240U (zh) 一种气动转盘
CN222048619U (zh) 一种烘焙冷却台车
CN221715353U (zh) 一种汽轮机加工用金属件弯折设备
CN219923114U (zh) 一种多工位颜料研磨机
CN215675254U (zh) 一种干渣机用定位装置
CN221274725U (zh) 一种不锈钢卷生产用废料回收机构
CN222135929U (zh) 一种玻璃热弯机的冷却组件
CN118386045B (zh) 一种水泵转子芯轴外圆磨削装置
CN221871727U (zh) 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快速定位装置
CN220952283U (zh) 一种复合纤维生产用卷曲机
CN219945658U (zh) 深冲钢带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