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2066U - 多穴式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穴式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2066U
CN212152066U CN202020274583.8U CN202020274583U CN212152066U CN 212152066 U CN212152066 U CN 212152066U CN 202020274583 U CN202020274583 U CN 202020274583U CN 212152066 U CN212152066 U CN 212152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ie
pressure equalizing
cavity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45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郁杰
闫斌
姜维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RONG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RONG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RONG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RONG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45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2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2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2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穴式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单元、下模单元以及多个均压单元。上模单元具有多个模芯部以及多个导引槽,多个模芯部相邻设置。下模单元具有多个模穴部、多个导引件以及多个容置槽,每一个模穴部对应于其中一个模芯部,每一个导引件能活动地穿设于所对应的导引槽中。多个均压单元为柱体结构,每一个均压单元位于所对应的容置槽中,每一个均压单元的一端接触上模单元,每一个均压单元的另一端接触下模单元。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可提高模具成型的稳定度。

Description

多穴式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均压单元的多穴式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热弯成型的技术中,是通过整片玻璃在受热软化变形后,利用模具来压出形状。然而,目前热弯成型的模具设计,容易因压力不平均而产生玻璃成型时的尺寸不稳定现象,使产品形状及外观不易管控,造成尺寸或外观不良,影响良率。并且,在多穴式的模具中,尺寸不稳定的现象会更加明显,造成每一个模穴的产品的尺寸皆不相同,导致生产参数难以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穴式模具结构,所述多穴式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单元、下模单元以及多个均压单元。所述上模单元具有多个模芯部以及多个导引槽,多个所述模芯部相邻设置。所述下模单元具有多个模穴部、多个导引件以及多个容置槽,每一个所述模穴部对应于其中一个模芯部,每一个所述导引件能活动地穿设于所对应的导引槽中。多个所述均压单元为柱体结构,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位于所对应的所述容置槽中,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一端接触所述上模单元,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另一端接触所述下模单元。
优选地,多个所述均压单元的体积彼此相等,且每一个所述容置槽的容纳空间大于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体积。
优选地,当所述多穴式模具结构处于开模状态时,多个所述均压单元的所述一端顶抵于所述上模单元,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顶抵于所述下模单元,且所述上模单元与所述下模单元之间具有预定开模高度。
优选地,所述下模单元具有朝向所述上模单元的内表面以及背对所述上模单元的外表面,每一个所述容置槽由所述内表面朝所述下模单元的内部凹陷所形成,每一个所述容置槽具有底内壁,每一个所述底内壁平行于所述内表面,每一个所述底内壁与所述内表面之间具有预定模穴高度。
优选地,当所述多穴式模具结构处于所述开模状态时,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呈原始状态,且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定开模高度加上所述预定模穴高度的总和。
优选地,当所述多穴式模具结构处于闭模状态时,所述上模单元与所述下模单元相互接触,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受所述上模单元挤压而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呈形变状态。
优选地,当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呈所述形变状态时,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定模穴高度。
优选地,所述下模单元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容置槽。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容置槽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模穴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下模单元相对的两边角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穴式模具结构,能通过“所述上模单元具有多个模芯部以及多个导引槽,多个所述模芯部相邻设置”、“所述下模单元具有多个模穴部、多个导引件以及多个容置槽,每一个所述模穴部对应于其中一个模芯部,每一个所述导引件能活动地穿设于所对应的导引槽中”以及“多个所述均压单元为柱体结构,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位于所对应的所述容置槽中,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一端接触所述上模单元,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另一端接触所述下模单元”的技术方案,以提高模具成型的稳定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幷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的其中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V-IV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下模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的均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多穴式模具结构”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的其中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的IV-IV剖面的剖面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下模单元的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穴式模具结构Z,多穴式模具结构Z包括上模单元1、下模单元2以及多个均压单元3。上模单元1具有多个模芯部10以及多个导引槽11,多个模芯部10相邻设置。下模单元2具有多个模穴部20、多个导引件21以及多个容置槽22,每一个模穴部20对应于其中一个模芯部10,每一个导引件21能活动地穿设于所对应的导引槽11中。多个均压单元3为柱体结构,每一个均压单元3位于所对应的容置槽22中,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一端接触上模单元1,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另一端接触下模单元2。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穴式模具结构Z,包括了上模单元1、下模单元2以及多个均压单元3。上模单元1可为公模,下模单元2可为母模,但不以此为限。上模单元1的中心处设置有多个模芯部10,模芯部10可为凸出状的模仁,但不以此为限;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两个模芯部10作为示例,但不以此为限。上模单元1的侧边与模芯部10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引槽11。下模单元2具有多个模穴部20、多个导引件21以及多个容置槽22。每一个模穴部20对应于其中一个模芯部10,模穴部20可为凹陷状的模仁,但不以此为限;下模单元2的侧边与模穴部20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引件21。并且,每一个均压单元3可放置于下模单元2的容置槽22中;其中,均压单元3可为玻璃或塑胶的材质,但不以此为限,任何能通过加热而软化的材质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因此,操作员可将每一个待弯工件放置到所对应的模穴部20中,并将每一个均压单元3放到所对应的容置槽22中。接着,通过上模单元1施压且朝下模单元2趋近,以将模穴部20中的工件热弯成产品。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进行热弯成型时,上模单元1会逐渐朝下模单元2趋近,并对均压单元3与待弯工件施加压力;此时,均压单元3会受到上模单元1挤压而逐渐产生变形,同时,均压单元3也会对上模单元1形成下压的阻力,而起到上模单元1能稳压下降的技术效果,进而使得每一个模穴所热弯成型的产品尺寸具备一致性。
由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整个加热合模成型过程中,均压单元3约束了大致的平面下压稳定度,以发挥稳压下降效果;通过这样合模过程,使得各模穴部20的加压形变过程一致,从而提高各模穴部20中产品尺寸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且尺寸精密度更高。
进一步地,上述中,多个均压单元3的体积可彼此相等,并且,每一个容置槽22的容纳空间皆大于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体积。
更进一步地,配合图1与图5所示,下模单元2可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容置槽22,以用于容置均压单元3,但不以此为限;下模单元2也可在相邻的两个模穴部2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容置槽22,以用于容置均压单元3;或者,下模单元2可在相对的两边角23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容置槽22,以用于容置均压单元3。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个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至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均压单元3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第二剖面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相同的元件的作动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多穴式模具结构Z处于开模状态时,多个均压单元3的一端顶抵于上模单元1,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另一端顶抵于下模单元2,且上模单元1与下模单元2之间具有预定开模高度h1。其中,下模单元2具有朝向上模单元1的内表面24以及背对上模单元1的外表面25,每一个容置槽22由内表面24朝下模单元2的内部凹陷所形成,每一个容置槽22具有底内壁22a,每一个底内壁22a平行于内表面24,每一个底内壁22a与内表面24之间具有预定模穴高度h2。进一步地,当多穴式模具结构Z处于开模状态时,每一个均压单元3呈原始状态,且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原始距离h3等于或小于预定开模高度h1加上预定模穴高度h2的总和。
举例来说,配合6至图8所示,下模单元2具有相对的内表面24以及外表面25。在多穴式模具结构Z处于开模状态时,上模单元1的下表面与下模单元2的内表面24之间具有预定开模高度h1;其中,预定开模高度h1可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需求而自行设定、设计,在此不特别说明。并且,每一个容置槽22由内表面24朝下模单元2的内部且向外表面25凹陷所形成,每一个容置槽22具有底内壁22a,每一个底内壁22a平行于内表面24且位于内表面24与外表面25之间;其中,每一个底内壁22a与内表面24之间具有预定模穴高度h2,且预定模穴高度h2可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需求而自行设定、设计,在此不特别说明。
因此,在多穴式模具结构Z还没有进行热弯成型的动作时,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原始距离h3(即均压单元3的原始高度)可等于或小于预定开模高度h1加上预定模穴高度h2的总和。
更进一步地,当多穴式模具结构Z处于闭模状态时,上模单元1与下模单元2相互接触,每一个均压单元3受上模单元1挤压而容置于容置槽22中,且每一个均压单元3呈形变状态。优选地,当每一个均压单元3呈形变状态时,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形变距离h4等于或小于预定模穴高度h2。
举例来说,配合6至图8所示,在多穴式模具结构Z热弯成型的流程完成时,每一个均压单元3因为受热且受上模单元1的挤压完全容置于容置槽22中;此时,每一个均压单元3呈形变状态,即均压单元3的高度已由原始距离h3缩短为形变距离h4,相对地,均压单元3的外型也由窄长形变为宽短形。并且,形变距离h4可等于或小于预定模穴高度h2。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均压单元3也可根据上模单元1或下模单元2,使得原始距离h3大于预定开模高度h1加上预定模穴高度h2的总和,或形变距离h4大于预定模穴高度h2。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个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能通过“上模单元1具有多个模芯部10以及多个导引槽11,多个模芯部10相邻设置”、“下模单元2具有多个模穴部20、多个导引件21以及多个容置槽22,每一个模穴部20对应于其中一个模芯部10,每一个导引件21能活动地穿设于所对应的导引槽11中”以及“多个均压单元3为柱体结构,每一个均压单元3位于所对应的容置槽22中,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一端接触上模单元1,每一个均压单元3的另一端接触下模单元2”的技术方案,以提高模具成型的稳定度。
更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穴式模具结构Z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在整个加热合模成型过程中,利用均压单元3约束了大致的平面下压稳定度,以发挥稳压下降效果;并且,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合模过程中可使得各模穴部20的加压形变过程一致性,从而提高各模穴部20中产品尺寸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且尺寸精密度更高。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穴式模具结构包括:
上模单元,所述上模单元具有多个模芯部以及多个导引槽,多个所述模芯部相邻设置;
下模单元,所述下模单元具有多个模穴部、多个导引件以及多个容置槽,每一个所述模穴部对应于其中一个模芯部,每一个所述导引件能活动地穿设于所对应的导引槽中;以及
多个均压单元,多个所述均压单元为柱体结构,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位于所对应的所述容置槽中,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一端接触所述上模单元,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另一端接触所述下模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均压单元的体积彼此相等,且每一个所述容置槽的容纳空间大于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穴式模具结构处于开模状态时,多个所述均压单元的所述一端顶抵于所述上模单元,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顶抵于所述下模单元,且所述上模单元与所述下模单元之间具有预定开模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单元具有朝向所述上模单元的内表面以及背对所述上模单元的外表面,每一个所述容置槽由所述内表面朝所述下模单元的内部凹陷所形成,每一个所述容置槽具有底内壁,每一个所述底内壁平行于所述内表面,每一个所述底内壁与所述内表面之间具有预定模穴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穴式模具结构处于所述开模状态时,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呈原始状态,且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定开模高度加上所述预定模穴高度的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穴式模具结构处于闭模状态时,所述上模单元与所述下模单元相互接触,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受所述上模单元挤压而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呈形变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呈所述形变状态时,每一个所述均压单元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预定模穴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单元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容置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容置槽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模穴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穴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单元相对的两边角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容置槽。
CN202020274583.8U 2020-03-06 2020-03-06 多穴式模具结构 Active CN212152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4583.8U CN212152066U (zh) 2020-03-06 2020-03-06 多穴式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4583.8U CN212152066U (zh) 2020-03-06 2020-03-06 多穴式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2066U true CN212152066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4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4583.8U Active CN212152066U (zh) 2020-03-06 2020-03-06 多穴式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2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2762B (zh) 一种成型坯件整形模具
CN207362050U (zh) 一种不易发生形变3d曲面玻璃盖板热弯石墨模具
CN206109196U (zh) 曲面玻璃热弯模具和曲面玻璃热弯制备系统
CN212152066U (zh) 多穴式模具结构
CN207405075U (zh) 一种曲面玻璃的热弯模具
CN220464640U (zh) 一种壳体成型模具
CN207071626U (zh) 一种多方向压筋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
CN203831723U (zh) 模具
TW201805247A (zh) 用來製造模造玻璃之模具結構
KR20160024590A (ko) 금형 장치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배터리용 트레이
CN206318868U (zh) 夹持式3d板状材料热弯模具
CN103372601B (zh) 模具先成型后切边方法及其模具
CN216579346U (zh) 一种模压模具
CN214000535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电池盖板自动化吸塑装置
TWI609843B (zh) 用來製造模造玻璃之模具結構
CN206157039U (zh) 一种3d曲面玻璃热弯石墨模具
CN201095153Y (zh) 一种模压刨花板成型模具
CN103887681B (zh) 端子的弹片角度成型制法
CN110900906A (zh) 板材成型模具及板材成型方法
CN210651690U (zh) 模具用弹性压合机构
CN205685721U (zh) 模压成形板成形产品的阳角成棱形直角形转角的模具
CN207479357U (zh) 一种用于消除继电器轭铁清角折弯不良的冲压模具
CN208684758U (zh) 曲面玻璃面板热压成型用模具
CN207592457U (zh) 冷挤压模具
CN215242485U (zh) 一种笔记本塑料外壳前后盖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