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5285U -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5285U
CN212145285U CN202020377527.7U CN202020377527U CN212145285U CN 212145285 U CN212145285 U CN 212145285U CN 202020377527 U CN202020377527 U CN 202020377527U CN 212145285 U CN212145285 U CN 212145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ate
push rod
bol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75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德林
张长平
焦尚兵
黄军
姚小军
王书君
张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Jingwei New Energy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Jingwei New Energy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Jingwei New Energy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Jingwei New Energy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75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5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5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5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及其使用方法,在安装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横板,横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套与刀头固定连接,进而当需要对放置在承载板上的轴承进行加工时,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驱动加工板转动,使得加工板带动轴承转动,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推杆移动,使得移动板带动安装架移动至轴承的顶端,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推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加工过程中,刀头的方向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驱动能够实现XY轴两个轴向的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刀头的移动灵活性,从而使得在工作台上能够通过调节刀头的移动路径,使得工作台上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加工,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床领域,具体为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属于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回转驱动装置是一种新型回转类产品,通常由回转支承、蜗杆、马达、壳体等部分组成,既有回转支承的连接、旋转、支承等功能,又有蜗杆传动的结构紧凑、输出转矩大、传动平稳等优点,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大量节省安装空间,易于维护,可大大节约成本。回转驱动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对轴承等传动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使得现有的回转驱动装置在生产中通常使用加工机床完成加工,而现有的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在对轴承表面进行加工时,多使用数控加工机床进行,但现有的数控加工机床在进行表面加工时,只能进行单方向的移动,不能满足不同尺寸的轴承表面加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以解决回转驱动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对轴承等传动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使得现有的回转驱动装置在生产中通常使用加工机床完成加工,而现有的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在对轴承表面进行加工时,多使用数控加工机床进行,但现有的数控加工机床在进行表面加工时,只能进行单方向的移动,不能满足不同尺寸的轴承表面加工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推杆、活动板、过渡板、活动轴、第一滑块、刀头、夹持气缸、夹持板、第四气缸、第四推杆和研磨盘,第一气缸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定位轴固定连接,定位轴通过轴孔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第一气缸通过定位轴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第一支架通过螺栓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顶端水平设置有加工板,加工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底端贯穿承载板向下延伸,驱动轴通过轴承与承载板转动连接,驱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第一气缸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顶端通过活动销与活动板活动连接,活动板的顶端通过连接轴与过渡板活动连接,过渡板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移动板活动连接,活动轴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板固定连接,移动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轨,导轨的底端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第一滑块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导轨的一端通过安装槽与底座活动连接,底座的底端通过支撑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移动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顶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顶端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安装架为L形结构。
进一步地,安装架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通过螺栓与背板固定连接,背板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移动板固定连接,安装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套与刀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工作台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四推杆,第四推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研磨盘。
进一步地,工作台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架固定连接,驱动气缸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端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
进一步地,第三气缸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三推杆,第三推杆的底端贯穿固定块向下延伸,且第三推杆通过轴孔与固定块活动连接,第三推杆的底端与夹持气缸固定连接,夹持气缸的两端活动安装有夹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安装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横板,横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套与刀头固定连接,进而当需要对放置在承载板上的轴承进行加工时,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驱动加工板转动,使得加工板带动轴承转动,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推杆移动,使得第一推杆将动力通过活动板传递至过渡板,进而使得过渡板通过活动轴带动移动板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通过导轨与第一滑块的相对滑动,以使得移动板带动安装架移动至轴承的顶端,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推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使得安装架通过第二滑块沿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安装架带动刀头移动至轴承的表面,通过轴承的转动以对轴承表面进行加工,进而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刀头的方向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驱动能够实现XY轴两个轴向的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刀头的移动灵活性,从而使得在工作台上能够通过调节刀头的移动路径,使得工作台上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加工,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气缸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气缸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盘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承载板;3、移动板;4、第一支架;5、移动架;6、第二支架;7、第一气缸;8、第一推杆;9、活动板;10、过渡板;11、活动轴;12、第一滑块;13、背板;14、导轨;15、第二气缸;16、第二推杆;17、安装架;18、第二滑块;19、滑轨;20、底座;21、刀头;22、连接轴;23、第三气缸;24、第三推杆;25、驱动气缸;26、固定块;27、夹持气缸;28、夹持板;29、第四气缸;30、第四推杆;31、研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5,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包括:第一气缸7、第一推杆8、活动板9、过渡板10、活动轴11、第一滑块12、刀头21、夹持气缸27、夹持板28、第四气缸29、第四推杆30和研磨盘31,其中,第一气缸7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定位轴固定连接,定位轴通过轴孔与第一支架4活动连接,第一气缸7通过定位轴与第一支架4活动连接,第一支架4通过螺栓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2,承载板2的顶端水平设置有加工板,加工板用于放置待加工的轴承,加工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底端贯穿承载板2向下延伸,驱动轴通过轴承与承载板2转动连接,驱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第一气缸7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推杆8,第一推杆8的顶端通过活动销与活动板9活动连接,活动板9为三角板,活动板9的顶端通过连接轴22与过渡板10活动连接,过渡板10的一端通过活动轴11与移动板3活动连接,活动轴11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板3固定连接,移动板3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轨14,导轨14的底端与第一滑块12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2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导轨14的一端通过安装槽与底座20活动连接,底座20的底端通过支撑架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
移动板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5,第二气缸15的顶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推杆16,第二推杆16的顶端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架17固定连接,安装架17为L形结构,安装架17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轨19,滑轨19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通过螺栓与背板13固定连接,背板1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移动板3固定连接,安装架17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套与刀头21固定连接,进而当需要对放置在承载板2上的轴承进行加工时,启动承载板2底端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驱动加工板转动,使得加工板带动轴承转动,同时启动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驱动第一推杆8移动,使得第一推杆8将动力通过活动板9传递至过渡板10,进而使得过渡板10通过活动轴11带动移动板3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3通过导轨14与第一滑块12的相对滑动,以使得移动板3带动安装架17移动至轴承的顶端,启动第二气缸15,第二气缸15带动第二推杆16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使得安装架17通过第二滑块18沿滑轨19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安装架17带动刀头21移动至轴承的表面,通过轴承的转动以对轴承表面进行加工,进而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刀头21的方向通过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5的驱动能够实现XY轴两个轴向的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刀头21的移动灵活性,从而使得在工作台1上能够通过调节刀头21的移动路径,使得工作台1上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加工,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到头21的移动通过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5的驱动,使得刀头21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刀头21在加工不同尺寸的轴承时,能够通过预先设定的移动路径即可完成刀头21加工位置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刀头21的加工效率。
工作台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6,第二支架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29,第四气缸29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四推杆30,第四推杆30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研磨盘31,进而使得当第四气缸29通过第四推杆30向下推动研磨盘31移动至轴承表面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加工板转动,使得研磨盘31能够对轴承表面进行研磨,使得当轴承通过刀头21加工后,再通过研磨盘31进行研磨,从而将刀头21在加工过程中在轴承表面造成毛刺等缺陷进行修正,使得轴承通过研磨盘31进行研磨后,大大提高了表面精度,使得轴承在加工完成后,能够有较好的表面精度,从而减少了轴承的二次加工修正,从而提高了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工作台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移动架5,移动架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驱动气缸25,驱动气缸2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架5固定连接,使得驱动气缸25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气缸25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6,固定块26的顶端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23。
第三气缸23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三推杆24,第三推杆24的底端贯穿固定块26向下延伸,且第三推杆24通过轴孔与固定块26活动连接,第三推杆24的底端与夹持气缸27固定连接,夹持气缸27的两端活动安装有夹持板28,进而当轴承加工后,启动第三气缸23,第三气缸23推动第三推杆24向下移动,使得第三推杆24带动夹持气缸27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夹持气缸27驱动夹持板28将轴承夹持后移出承载板2外,使得轴承在加工后能够完成自动下料,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加工效率。
该加工机床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承载板2的顶端水平设置加工板,使得加工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底端贯穿承载板2向下延伸,驱动轴通过轴承与承载板2转动连接,驱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
第二步,将第一气缸7通过安装孔与定位轴固定连接,定位轴通过轴孔与第一支架4活动连接,第一气缸7通过定位轴与第一支架4活动连接,第一支架4通过螺栓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将第一推杆8的顶端通过活动销与活动板9活动连接,活动板9的顶端通过连接轴22与过渡板10活动连接,过渡板10的一端通过活动轴11与移动板3活动连接,活动轴11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板3固定连接;
第三步,移动板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第二气缸15,第二气缸15的顶端活动安装第二推杆16,第二推杆16的顶端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架17固定连接,安装架17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轨19,滑轨19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通过螺栓与背板13固定连接,背板1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移动板3固定连接,安装架17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套与刀头21固定连接;
第四步,工作台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6,第二支架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29,第四气缸29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四推杆30,第四推杆30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研磨盘31;
第五步,启动承载板2底端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驱动加工板转动,使得加工板带动轴承转动,同时启动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驱动第一推杆8移动,使得第一推杆8将动力通过活动板9传递至过渡板10,进而使得过渡板10通过活动轴11带动移动板3沿水平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3带动安装架17移动至轴承的顶端;
第六步,启动第二气缸15,第二气缸15带动第二推杆16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使得安装架17通过第二滑块18沿滑轨19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安装架17带动刀头21移动至轴承的表面以对轴承表面进行加工;
第七步,启动第四气缸29,第四气缸29通过第四推杆30向下推动研磨盘31移动至轴承表面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加工板转动,使得研磨盘31能够对轴承表面进行研磨,启动第三气缸23,第三气缸23推动第三推杆24向下移动,使得第三推杆24带动夹持气缸27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夹持气缸27驱动夹持板28将轴承夹持后移出承载板2外。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移动板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5,第二气缸15的顶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推杆16,第二推杆16的顶端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架17固定连接,安装架17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轨19,滑轨19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通过螺栓与背板13固定连接,背板1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移动板3固定连接,安装架17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套与刀头21固定连接,进而当需要对放置在承载板2上的轴承进行加工时,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驱动加工板转动,使得加工板带动轴承转动,同时启动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驱动第一推杆8移动,使得第一推杆8将动力通过活动板9传递至过渡板10,进而使得过渡板10通过活动轴11带动移动板3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3通过导轨14与第一滑块12的相对滑动,以使得移动板3带动安装架17移动至轴承的顶端,第二气缸15带动第二推杆16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使得安装架17通过第二滑块18沿滑轨19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安装架17带动刀头21移动至轴承的表面,通过轴承的转动以对轴承表面进行加工,进而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刀头21的方向通过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5的驱动能够实现XY轴两个轴向的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刀头21的移动灵活性,从而使得在工作台1上能够通过调节刀头21的移动路径,使得工作台1上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加工,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到头21的移动通过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5的驱动,使得刀头21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刀头21在加工不同尺寸的轴承时,能够通过预先设定的移动路径即可完成刀头21加工位置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刀头21的加工效率;第三气缸23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三推杆24,第三推杆24的底端贯穿固定块26向下延伸,且第三推杆24通过轴孔与固定块26活动连接,第三推杆24的底端与夹持气缸27固定连接,夹持气缸27的两端活动安装有夹持板28,进而当轴承加工后,第三气缸23推动第三推杆24向下移动,使得第三推杆24带动夹持气缸27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夹持气缸27驱动夹持板28将轴承夹持后移出承载板2外,使得轴承在加工后能够完成自动下料,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加工效率;第二支架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29,第四气缸29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四推杆30,第四推杆30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研磨盘31,进而使得当第四气缸29通过第四推杆30向下推动研磨盘31移动至轴承表面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加工板转动,使得研磨盘31能够对轴承表面进行研磨,使得当轴承通过刀头21加工后,再通过研磨盘31进行研磨,从而将刀头21在加工过程中在轴承表面造成毛刺等缺陷进行修正,使得轴承通过研磨盘31进行研磨后,大大提高了表面精度,使得轴承在加工完成后,能够有较好的表面精度,从而减少了轴承的二次加工修正,从而提高了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缸(7)、第一推杆(8)、活动板(9)、过渡板(10)、活动轴(11)、第一滑块(12)、刀头(21)、夹持气缸(27)、夹持板(28)、第四气缸(29)、第四推杆(30)和研磨盘(31),第一气缸(7)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定位轴固定连接,定位轴通过轴孔与第一支架(4)活动连接,第一气缸(7)通过定位轴与第一支架(4)活动连接,第一支架(4)通过螺栓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2),承载板(2)的顶端水平设置有加工板,加工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底端贯穿承载板(2)向下延伸,驱动轴通过轴承与承载板(2)转动连接,驱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第一气缸(7)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推杆(8),第一推杆(8)的顶端通过活动销与活动板(9)活动连接,活动板(9)的顶端通过连接轴(22)与过渡板(10)活动连接,过渡板(10)的一端通过活动轴(11)与移动板(3)活动连接,活动轴(11)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板(3)固定连接,移动板(3)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轨(14),导轨(14)的底端与第一滑块(12)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2)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导轨(14)的一端通过安装槽与底座(20)活动连接,底座(20)的底端通过支撑架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5),第二气缸(15)的顶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推杆(16),第二推杆(16)的顶端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架(17)固定连接,安装架(17)为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7)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轨(19),滑轨(19)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通过螺栓与背板(13)固定连接,背板(1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移动板(3)固定连接,安装架(17)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套与刀头(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6),第二支架(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29),第四气缸(29)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四推杆(30),第四推杆(30)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研磨盘(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移动架(5),移动架(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驱动气缸(25),驱动气缸(2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架(5)固定连接,驱动气缸(25)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6),固定块(26)的顶端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23)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三推杆(24),第三推杆(24)的底端贯穿固定块(26)向下延伸,且第三推杆(24)通过轴孔与固定块(26)活动连接,第三推杆(24)的底端与夹持气缸(27)固定连接,夹持气缸(27)的两端活动安装有夹持板(28)。
CN202020377527.7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 Active CN212145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7527.7U CN212145285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7527.7U CN212145285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5285U true CN212145285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5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7527.7U Active CN212145285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5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96532U (zh) 一种刀库机床
CN212145285U (zh)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
CN206578538U (zh) 一种方向盘压铸件自动三轴钻孔攻丝机
CN217799976U (zh) 一种托辊自动组焊装置
CN111251004A (zh)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生产用加工机床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35251U (zh)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大型齿轮加工车铣设备
CN203092127U (zh) 一种车磨复合加工机床
CN214603032U (zh) 一种用于铸造件修整的快换刀具加工设备
CN212122870U (zh) 一种机床夹具及磨头的快换装置
CN111790993A (zh) 一种弯头管件激光切割机
CN113182878A (zh)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切割、倒角、钻孔一体式设备
CN217121416U (zh) 一种数控旋压机床
CN219925173U (zh) 一种复合车铣一体机床
CN217413201U (zh) 一种龙门铣床用的夹持装置
CN215966398U (zh) 一种改进型的液压摇臂钻床
CN214134193U (zh) 多工位加工中心
CN221019672U (zh) 一种卧式双面镗孔铣键槽组合机床
CN216758292U (zh) 一种用于磨具加工的雕铣装置
CN212599733U (zh) 一种弯头管件激光切割机
CN219787842U (zh) 转盘式抛光数控机床
CN114682852B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斜盘的多工位倒角设备
CN217122645U (zh) 一种多工位钻头打磨设备
CN218697897U (zh) 一种轴套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17704882U (zh) 一种组立模具用固定装置
CN217122001U (zh) 一种便于对齿的高效滚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