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3939U - 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43939U CN212143939U CN202020244851.1U CN202020244851U CN212143939U CN 212143939 U CN212143939 U CN 212143939U CN 202020244851 U CN202020244851 U CN 202020244851U CN 212143939 U CN212143939 U CN 2121439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
- working
- radius
- rolling
- c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097 cold ro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628 steelm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架组。改善酸轧冷硬卷板形,实现中浪幅值大于肋浪幅值的目标,减少后处理线跑偏问题。该工作辊应用于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所述工作辊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所述工作辊的第二端呈第二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的中间部分呈第三预设长度的正凸度辊型,其中,所述第一端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所述中间部分中在所述工作辊的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最大,从所述中心位置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一端以及朝向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依次递减,所述中间部分的两端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架组。
背景技术
冷轧高强度钢板具有高的减重潜力、高的疲劳强度、高的成形性等优点,但在酸连轧机组进行高强钢轧制时,但现有的酸连轧机组轧制出的高强度钢板时,会频繁出现中浪不对称,肋浪幅值大于中浪幅值,导致冷硬卷板形不良,连退跑偏的情况,为产线的正常生产及冷硬卷板形质量来了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架组。改善酸轧冷硬卷板形,实现中浪幅值大于肋浪幅值的目标,减少后处理线跑偏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辊,应用于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所述工作辊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所述工作辊的第二端呈第二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的中间部分呈第三预设长度的正凸度辊型,其中,所述第一端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所述中间部分中在所述工作辊的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最大,从所述中心位置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一端以及朝向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依次递减,所述中间部分的两端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三预设长度占所述工作辊长度的10%-30%。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长度与所述第二预设长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工作辊的长度为2180mm,所述第一预设长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长度为965mm,所述第三预设长度为250mm。
可选的,所述中间部分中在所述工作辊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一端的辊半径差值为10μm。
可选的,所述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为1.0μm-1.4μ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机,位于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所述轧机包括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工作辊。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所述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架组的末机架包括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轧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由于在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主要对生产的高强度钢进行平整处理,末机架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工作辊,工作辊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工作辊的第二端呈第二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的中间部分呈第三预设长度的正凸度辊型,其中,第一端的辊半径与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中间部分中在所述工作辊的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最大,从中心位置沿轴向朝向第一端以及朝向第二端的辊半径依次递减,中间部分的两端的辊半径与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这样,工作辊的中间部分增加了凸度,在进行轧制时,中间部分通过凸出部分来增加带钢的中浪幅度,使得中浪幅度大于肋浪幅度,减少中浪偏移,以解决酸轧产线冷硬卷轧制后中浪偏移造成的后处理线跑偏的问题,确保冷轧产线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辊的棍面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辊的中间部分棍面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辊轧制时带钢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末机架的工作辊,用于改善酸轧冷硬卷板形,实现中浪幅值大于肋浪幅值的目标,减少后处理线跑偏问题。该工作辊应用于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所述工作辊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所述工作辊的第二端呈第二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的中间部分呈第三预设长度的正凸度辊型,其中,所述第一端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所述中间部分中在所述工作辊的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最大,从所述中心位置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一端以及朝向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依次递减,所述中间部分的两端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在带钢轧制时,板形不良主要表现在沿着钢带轧制方向呈现高低起伏的波浪形弯曲缺陷。根据波浪在钢带板面上分布的部位不同,分布在板面一侧的叫做单边浪,分布在板面两侧的叫做双边浪,分布在板面中间部位的叫做中浪,分布在板面1/4处的叫做肋浪。具有这些浪形的板带钢一般称为板形不良。
现有的酸连轧机组在生产高强度钢时,前面的几个机架需要以较大的轧制力进行轧制,末机组主要用于带钢的板型调整。而高强钢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轧制力过大,导致带钢中肋浪的幅值较大,大于中浪的幅度。这样,在后续连退清洗段,带钢容易出现跑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作辊,应用于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主要是对带钢的板型进行调整,以减少后续退清洗段带钢跑偏问题。工作辊的结构请参考图1,工作辊的中间部分采用了正凸度辊型,而两端采用了平辊辊型。具体的,工作辊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长度L1的平辊辊型,工作辊的第二端呈第二预设长度L2的平辊辊型,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间的中间部分呈第三预设长度L3的正凸度辊型,其中,第一端的辊半径与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中间部分中在工作辊的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最大,从中心位置沿轴向朝向第一端以及朝向第二端的辊半径依次递减,中间部分的两端的辊半径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间部分辊的表面可按预设曲线来设定,在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预设长度L3占工作辊长度的10%-30%,第一预设长度与第二预设长度相等。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长度L1和第二预设长度L2为965mm,第三预设长度L3为250mm,工作辊的长度为2180mm。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部分中在工作辊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与第一端的辊半径差值为10μm。即工作辊增加中部辊形凸度,长度250mm,凸度10μm。
本实施例中,该工作辊的整体辊型曲面如图2所示,中间部分辊型曲线如图3所示。图2和图3的横坐标的单位为mm,纵坐标的单位为μm,纵坐标表示辊的表面到轴心的距离与平辊半径的差值,所以,在两端的平辊部分该值为0,中间部分的中心处的值为10μm。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工作辊轧制带钢时,带钢受力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带钢生产需要设定工作辊中两端平辊辊型所占的长度以及中间正凸辊型所占的长度,在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制。并且,中间正凸辊型的凸度也可根据实际带钢生产需要进行设定,在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为1.0μm-1.4μm。可以保证成品带钢的粗糙度满足后处理线的生产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的平辊辊型的工作辊,工作辊的中间部分增加了凸度,在进行轧制时,中间部分通过凸出部分来增加带钢的中浪幅度,使得中浪幅度大于肋浪幅度,减少中浪偏移,以解决酸轧产线冷硬卷轧制后中浪偏移造成的后处理线跑偏的问题,确保冷轧产线正常生产。
进一步,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轧机,该轧机是冷轧轧机,并且位于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该轧机的轧辊采用前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工作辊,具体的结构已在前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详细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本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酸连轧机组,该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采用第二方面的轧机,该轧机的轧辊采用前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工作辊,具体的结构已在前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详细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工作辊,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所述工作辊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所述工作辊的第二端呈第二预设长度的平辊辊型,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的中间部分呈第三预设长度的正凸度辊型,其中,所述第一端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所述中间部分中在所述工作辊的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最大,从所述中心位置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一端以及朝向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依次递减,所述中间部分的两端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辊半径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长度占所述工作辊长度的10%-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长度与所述第二预设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的长度为2180mm,所述第一预设长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长度为965mm,所述第三预设长度为2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中在所述工作辊中心位置处的辊半径与所述第一端的辊半径差值为1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为1.0μm-1.4μm。
7.一种轧机,其特征在于,位于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的末机架,所述轧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工作辊。
8.一种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高强钢的酸连轧机架组的末机架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44851.1U CN212143939U (zh) | 2020-03-03 | 2020-03-03 | 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44851.1U CN212143939U (zh) | 2020-03-03 | 2020-03-03 | 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43939U true CN212143939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1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44851.1U Active CN212143939U (zh) | 2020-03-03 | 2020-03-03 | 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43939U (zh) |
-
2020
- 2020-03-03 CN CN202020244851.1U patent/CN2121439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43939U (zh) | 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组 | |
EP3165297B1 (en) | Bending method | |
US10603702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 sheet with raised lines, metal sheet with raised lines, and structural component | |
JP5045264B2 (ja) | 鋼帯の調質圧延方法および高張力冷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 |
CN104152746B (zh) | 提高钛板纵向塑性应变比的生产工艺 | |
Su et al. | Research on roll forming process based on five-boundary condition forming angle distribution function | |
JP6540631B2 (ja) | 冷間タンデム圧延機及び冷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 |
CN109127781B (zh) | 一种用于冷轧钛卷的平整板型工艺 | |
CN110465561B (zh) | 一种热轧带钢矫平矫工艺 | |
JP3185628B2 (ja) | 圧延機および圧延方法 | |
CN214683590U (zh) | 一种替代平整机的装置 | |
JP4052140B2 (ja) | 鋼板の形状矯正方法 | |
RU2288045C1 (ru) | Способ прокатки симметричных профилей сложной формы | |
CN214290019U (zh) | 一种四辊平整机变接触磨损工艺配对轧辊 | |
RU2088355C1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нутых гофрированных профилей | |
JPH08276206A (ja) | 圧延機および圧延方法 | |
JP6354718B2 (ja) | 冷間タンデム圧延機及び高強度冷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 |
CN113426829B (zh) | 一种缩小超薄冷轧纯镍带“s”弯的方法 | |
RU2386508C2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нутого тонкостенного профиля швеллерного типа | |
SU551077A1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гнутых коробчатых профилей | |
SU845956A1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холодногнутыхпРОфилЕй | |
SU1291237A1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сортовых гнутых профилей | |
SU1754266A1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гнутых тонкостенных профилей | |
CN113020270A (zh) | 一种带钢平整方法 | |
JP2000334502A (ja) | H形鋼とその圧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