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1818U -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1818U
CN212141818U CN202020430273.0U CN202020430273U CN212141818U CN 212141818 U CN212141818 U CN 212141818U CN 202020430273 U CN202020430273 U CN 202020430273U CN 212141818 U CN212141818 U CN 212141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ue gas
cooling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02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栩
戴锡建
梁燕
姚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Ke S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Ke S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Ke S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Ke S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02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1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1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1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涉及锅炉烟气布袋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冷却装置、阻燃器、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冷却装置一端通过进气管与锅炉出烟口连通,冷却装置另一端通过U型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通,阻燃器设置在U型管道上,冷却装置用于对冷却烟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上,用于监测进气管内烟气温度,冷却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冷却装置开启与否,从而能够有效扑灭烟气内火星并降低烟气温度,以延长布袋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布袋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不管是生物质锅炉还是燃煤锅炉,它们燃烧时排出的烟气温度都在300℃以上,而目前市场上锅炉布袋除尘器使用的布袋,价格贵而又不耐高温,经过布袋的烟气的温度越高,布袋越容易老化,使用寿命就大大缩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布袋怕火星,一颗火星沾在布袋上就有可能导致整台除尘器所有的布袋全部烧完,不仅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给企业造成损失,还给用户造成安全隐患。现在市场上的阻火星装置,应用比较多的是火花探测器,采用传感器探测火星,在检测到有火星后在管道末端喷吹蒸汽,利用蒸汽来熄灭火星,由于烟气管道内温度高,有时达到300℃,烟气流速快,基本都在10米/秒以上,而且通常情况下受场地限制和设备的影响,烟气管道每几米就需要拐弯,在这些情况下,探测火星的传感器的灵敏度就受影响了,有时烟道温度过高,没有火星时也会误发信号,有时烟气流速过快,探测器响应慢,无法有效扑灭火星,在这些情况下,火星探测器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同时,向烟气管道内喷射蒸汽会加大除尘器内烟气湿度,如果除尘器内温度低于结露温度,则蒸汽会在布袋表面凝结成水珠,水珠与灰混合后会在布袋表面结块,形成糊袋现象,使布袋完全失去作用。若出现电气故障,如探测器损坏、蒸汽阀损坏、线路松动或断线等,将无法实现扑灭火星功能。
高温、烧袋、糊袋现象是所有生物质锅炉布袋除尘器生产商以及用户都非常头痛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法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延长布袋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包括冷却装置、阻燃器、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冷却装置一端通过进气管与锅炉出烟口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另一端通过U型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通,所述阻燃器设置在所述 U型管道上,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冷却烟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用于监测所述进气管内烟气温度,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冷却装置开启与否。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冷却器、水冷却器和第二风冷却器,所述第一风冷却器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锅炉出烟口连通,所述第二风冷却器出气口与所述U型管道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风冷却器、所述水冷却器和所述第二风冷却器均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冷却器包括第一风扇、第一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一进风管、第一散热风管、第一出风管和第一灰斗,所述第一进风管上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冷却器包括水泵、箱体、水冷盘管和水冷灰斗,所述箱体设置在水冷支架上,所述水冷盘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水冷灰斗位于所述箱体下方,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冷却器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冷却器连通,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水冷盘管内输送冷水,所述水泵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冷却器包括第二风扇、第二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二出风管、第二散热风管、第二进风管和第二灰斗,所述第二进风管与所述水冷却器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与所述U型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阻燃器包括阻燃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阻燃支架上的阻燃剂料斗和螺旋输送机,所述阻燃剂料斗下端与所述螺旋输送机输入端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输出端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布袋除尘器内部设置有多个独立箱室。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进气管内烟气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冷却装置开启,对烟气进行冷却,延长布袋使用寿命,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则不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冷却装置也无需开启;并且,U型管道的设置能够缓冲管道中带有火星的颗粒,延长这部分颗粒物停留时间,使其能充分燃尽,进而熄灭;阻燃器内添加的阻燃剂在风力的作用下和烟气充分混合后,能够附着在布袋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起到再次扑灭火星、杜绝火星烧袋的作用,进一步延长布袋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的第一风冷却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的水冷却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的第二风冷却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的阻燃器示意图。
其中:1-第一风冷却器;11-第一进风管;12-第一散热风管;13-第一出风管; 14-第一灰斗;2-水冷却器;21-进风口;22-水冷盘管;23-出风口;24-水冷灰斗; 3-第二风冷却器;31-第二出风管;32-第二散热风管;33-第二进风管;34-第二灰斗;4-阻燃器;41-阻燃剂进料斗;42-螺旋输送机;43-出料口;5-布袋除尘器; 6-智能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延长布袋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包括冷却装置、阻燃器、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6,冷却装置一端通过进气管与锅炉出烟口连通,冷却装置另一端通过U型管道与布袋除尘器5连通,阻燃器设置在 U型管道上,U型管道的设置,能够缓冲管道中带有火星的颗粒,延长这部分颗粒物停留时间,使其能充分燃尽,进而熄灭,阻燃器内添加的阻燃剂在风力的作用下和烟气充分混合后,能够附着在布袋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起到再次扑灭火星、杜绝火星烧袋的作用;冷却装置用于对冷却烟气,使其温度降低,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上,用于监测进气管内烟气温度,冷却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智能控制系统6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将监测到的烟气温度值传输给智能控制系统6,智能控制系统6根据收到的烟气温度值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冷却装置,智能控制系统6用于控制冷却装置开启与否。
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冷却器1、水冷却器2和第二风冷却器,第一风冷却器1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锅炉出烟口连通,第二风冷却器出气口与U 型管道进气口连通,第一风冷却器1、水冷却器2和第二风冷却器均与智能控制系统6电连接,智能控制系统6用于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其开启与否。
第一风冷却器1包括第一风扇、第一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一进风管11、第一散热风管12、第一出风管13和第一灰斗14,第一进风管11上端与进气管连通,第一风扇与智能控制系统6电连接,第一风扇位置可根据生产需要自行设置,用于对着第一散热风管12吹,从而对第一散热风管12内的烟气进行冷却。
水冷却器2包括水泵、箱体、水冷盘管22和水冷灰斗24,箱体设置在水冷支架上,水冷盘管22设置在箱体内,箱体两侧设置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3,水冷灰斗24位于箱体下方,进风口21与第一风冷却器1连通,出风口23与第二风冷却器连通,水泵用于向水冷盘管22内输送冷水,水泵与智能控制系统6电连接,水泵位置可根据生产需要自行设置。
第二风冷却器3包括第二风扇、第二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二出风管31、第二散热风管32、第二进风管33和第二灰斗34,第二进风管33与水冷却器2连通,第二出风管31与U型管道连通,第二风扇与智能控制系统6电连接,第二风扇的位置可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用于对着第二散热风管32吹,对第二散热风管32内的烟气进行冷却。
具体的,智能控制系统6从低往高设定三个温度值,第一设定温度最低,用于控制第一风冷却器1风扇,当烟气实际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值时,开启第一风冷却器1的第一风扇,当烟气实际温度低于第一设定温度值时,第一风冷却器1的第一风扇不开启;第二设定温度较第一设定温度高,用于控制水冷却器2的水泵,当烟气实际温度高于第二设定温度值时,开启水冷却器2的水泵,当烟气实际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值时,水冷却器2水泵不开启;第三设定温度最高,用于控制第二风冷却器3的第二风扇,当烟气实际温度高于第三设定温度值时,开启第二风冷却器3的第二风扇,当烟气实际温度低于第三设定温度值时,第二风冷却器3的第二风扇不开启。
阻燃器4包括阻燃支架以及设置在阻燃支架上的阻燃剂料斗41和螺旋输送机42,阻燃剂料斗41下端与螺旋输送机42输入端连通,通过阻燃剂料斗41向螺旋输送机42内添加阻燃剂,阻燃剂优选熟石灰粉末和石粉,螺旋输送机输出端设置有出料口43,出料口43与U型管道连通。
在风冷+水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温度仍无法都达到降温目的则采用轴流风机加快风冷进行降温,这样设置,能够将烟气温度长期控制在100~130℃,除尘器布袋可由原本的高成本的高温布袋换成低成本低、中温布袋,设备运行成本减少。
布袋除尘器5内部设置有多个独立箱室,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在某个箱室清灰工作时可完全阻断烟气通过,实现零干扰,确保布袋顺利清灰、落灰;布袋除尘器5主要包括净气室、过滤室、灰斗,排灰系统装置和脉冲清灰系统,并采用侧进气分室结构。含尘烟气由进风口经过滤室侧部的风槽,并顺着风槽的导风板导向进入灰斗;部分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碰撞、自然沉降等作用直接落入灰斗,其它尘粒随气流上升进入各个过滤室。经滤袋过滤后,尘粒被阻留在滤袋外侧,净化后的气体由滤袋内部进入净气室,再通过提升阀、出风口排入大气。灰斗中的粉尘定时或连续由星型电动卸料器卸出。随着过滤过程的不断进行,滤袋外侧所附积的粉尘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袋除尘器本身的阻力也逐渐升高。当设备运行时间达到预先设定值时,清灰控制器发出信号,首先令一个袋室的提升阀关闭以切断该室的过滤气流,然后逐个打开该分室内的各个电磁脉冲阀(0.08~0.1秒),压缩空气由气源顺序经气包、脉冲阀、喷吹管上的喷嘴以极短的时间(0.065~0.085秒)向滤袋喷射。压缩空气在滤袋内高速膨胀,使滤袋产生高频振动变形,再加上逆气流的作用,使滤袋外侧所附尘饼变形脱落。在充分考虑了粉尘的沉降时间(保证所脱落的粉尘能够有效落入灰斗)后,提升阀打开,此袋室滤袋恢复到过滤状态,而下一袋室则进入清灰状态,如此直到最后一袋室清灰完毕为一个周期。HPMC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是由多个独立的室组成的,清灰时各室按顺序分别进行,互不干扰,实现长期连续运行。上述清灰过程均由清灰控制器进行定时自动控制。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装置、阻燃器、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冷却装置一端通过进气管与锅炉出烟口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另一端通过U型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通,所述阻燃器设置在所述U型管道上,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冷却烟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用于监测所述进气管内烟气温度,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冷却装置开启与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冷却器、水冷却器和第二风冷却器,所述第一风冷却器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锅炉出烟口连通,所述第二风冷却器出气口与所述U型管道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风冷却器、所述水冷却器和所述第二风冷却器均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冷却器包括第一风扇、第一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一进风管、第一散热风管、第一出风管和第一灰斗,所述第一进风管上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却器包括水泵、箱体、水冷盘管和水冷灰斗,所述箱体设置在水冷支架上,所述水冷盘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水冷灰斗位于所述箱体下方,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冷却器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冷却器连通,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水冷盘管内输送冷水,所述水泵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冷却器包括第二风扇、第二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二出风管、第二散热风管、第二进风管和第二灰斗,所述第二进风管与所述水冷却器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与所述U型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器包括阻燃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阻燃支架上的阻燃剂料斗和螺旋输送机,所述阻燃剂料斗下端与所述螺旋输送机输入端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输出端设置有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器内部设置有多个独立箱室。
CN202020430273.0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Active CN212141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0273.0U CN21214181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0273.0U CN21214181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1818U true CN212141818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0273.0U Active CN21214181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1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5787B (zh) 径流式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1643893U (zh) 径流式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2372018U (zh) 烟气除尘装置
CN111298536A (zh)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CN101804278A (zh) 电解铝熔炼炉与保温炉烟气净化方法及装置
CN212141818U (zh) 一种烟气冷却防烧治理系统
CN101104809B (zh) 焦炉装煤和出焦时二合一地面站除尘系统
CN111440640A (zh) 一种可利用余热的煤气高温净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2371099A (zh) 离线脉冲反吹清灰自动控制系统
CN201470241U (zh) 一种声波布袋除尘装置
CN105032108B (zh) 一种除尘器
CN101658747B (zh) 一种声波布袋除尘装置
CN107246619B (zh) 生物质锅炉的除尘系统
CN202169119U (zh) 一种阻火星的布袋除尘器
CN204543828U (zh) 一种脉冲除尘器
CN101892089B (zh) 电炉煤气净化回收设备
CN107435932A (zh) 焚烧系统
CN209893411U (zh) 一种沥青烟专用焚烧炉无污染清扫系统
CN107091480A (zh) 硅烷废气焚烧净化系统
CN2647406Y (zh) 高温大布袋除尘器
CN104197733B (zh) 蓄热式循环瓦斯气加热炉高温烧积碳装置及工艺
CN201756541U (zh) 电炉煤气净化回收设备
CN208313068U (zh) 一种矿热炉除尘系统中防止炉气焦油析出的装置
CN207146414U (zh) 硅烷废气焚烧净化系统
CN201653115U (zh) 一种电炉烟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