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9303U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9303U
CN212139303U CN202020066658.3U CN202020066658U CN212139303U CN 212139303 U CN212139303 U CN 212139303U CN 202020066658 U CN202020066658 U CN 202020066658U CN 212139303 U CN212139303 U CN 212139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ubstrate
heating element
reinforcing structur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66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Shenzhen Ne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t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t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t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66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9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9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9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该发热组件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发热部以及与所述发热部连接间隔的两个导电连接部;所述基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加强机械强度的加强结构。该发热组件通过在基板的主体部上设置加强结构,从而可加强该基板的机械强度,进而可防止线路发生故障或者发热组件损坏或断裂等不良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片状发热组件,通常是在片状的基板上印刷发热材料形成发热元件,通道后由发热元件发热提供热量。目前,气溶胶产生装置中的发热组件通常是一端固定,另一端为悬臂,由于没有任何加强结构,该发热组件在使用时容易折弯或者折断,导致发热组件的发热回路中的线路发生故障或者发热元件断裂等不良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发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发热部以及与所述发热部连接间隔的两个导电连接部;所述基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加强机械强度的加强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凸出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外表面的凸筋。
优选地,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外表面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凸筋由所述主体部两相对侧的边缘朝所述主体部的一面或者两面折弯形成。
优选地,所述凸筋呈条状、圆环状、或者椭圆环状。
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基板为金属板,所述加强结构通过冲压形成于所述金属板上。
优选地,所述基板为陶瓷板,
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陶瓷板通过流延成型方式形成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尖顶部。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固定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的基板上的加强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固定座中。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发热组件通过在基板的主体部上且位于两个导电连接部之间或者发热元件一侧或者两相对侧之间设置加强结构,从而可加强该基板的机械强度,进而可防止线路发生故障或者发热组件损坏或断裂等不良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溶胶产生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发热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溶胶产生装置第二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发热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溶胶产生装置第三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正视图;
图6是图5所述发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发热组件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可用于加热卷烟中的介质使其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可包括固定座以及发热组件。该固定座可用于供该发热组件安装。该发热组件可与该固定座可拆卸连接。该发热组件的下部可插设于该固定座上,其上部可位于该固定座的上方,以通过发热对卷烟中的介质进行加热。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组件可包括基板11、发热元件12以及加强结构13。该发热元件12设置在该基板11上,且位于该基板11的一面或者两面,其可在通电的状态下发热。该加强结构13可设置于该基板11上,其可用于加强该基板11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基板11可呈片状,其可为金属板。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基板11可不限于金属板。该基板11可包括主体部111以及尖顶部112。该主体部111可以为纵长片状。该尖顶部112可设置于该主体部111的一端,其可与该主体部111一体成型。该主体部111远离该尖顶部112的一端可插设于该固定座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元件12可设置于该基板11的一面。该发热元件12可包括发热部121以及与该发热部121连接的两个导电连接部122。该发热部121朝该尖顶部112延伸设置。该发热部121可包括间隔且并排设置于该主体部上的两个第一发热部、以及连接该两个第一发热部的第二发热部,该第二发热部可位于该尖顶部112上,其形状与该尖顶部112的形状相适配。该两个导电连接部122间隔且并排设置于该主体部111上,其分别与该两个第一发热部远离该第二发热部的一端连接。该两个导电连接部122可与该电源装置电连接,其可接入电流至该发热部121,使得该发热部121发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强结构13可设置于该主体部111上,且其可位于该主体部111的中下部,其至少部分位于该固定座中,当该发热组件固定在该固定座后,位于固定座外侧的基板11受到外部作用力时,该基板11由于有加强结构13,则可以提高抗弯能量,从而可达到防止外力破坏发热组件的目的。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加强结构13可不限于设置于该主体部111的中下部,且位于该两个导电连接部122之间,其可设置于该发热元件12一侧或者两相对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强结构13可以包括凸筋,该凸筋可凸出设置于该主体部111的外表面,且其可位于该主体部111外表面,并位于该两个导电连接部122之间。该凸筋可以呈椭圆环状或者类椭圆环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呈椭圆环状,其可以为条状或者圆环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强结构13可与该主体部111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强结构13可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于该金属板上,进而与该主体部111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加强结构13不限于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于该金属板上。
图2及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基板11为陶瓷板。该加强结构13与该陶瓷板可通过流延成型的方式形成一体结构。
图4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加强结构13不限于设置于该两个导电连接部122之间。其可设置于该主体部111相背于该发热元件12的一侧,且位于该发热元件12的两相对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位于该发热元件1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强结构13可以为凸筋。该凸筋可设置于该发热元件12的两相对侧,其可由主体部11两相对侧的边缘朝该主体部111的一面折弯形成,其与该主体部111之间形成设定夹角,该夹角可以为钝角。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夹角也可以为锐角。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凸筋也可以由该主体部11两相对侧的边缘分别朝该主体部111的两面折弯形成。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基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发热元件(12),所述发热元件(12)包括发热部(121)以及与所述发热部(121)连接的两个导电连接部(12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包括主体部(111);所述主体部(111)上设有加强机械强度的加强结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13)包括凸出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1)外表面的凸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11)外表面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由所述主体部(111)两相对侧的边缘朝所述主体部(111)的一面或两面折弯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呈条状、圆环状、或者椭圆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13)与所述主体部(111)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为金属板,所述加强结构(13)通过冲压形成于所述金属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为陶瓷板,
所述加强结构(13)与所述陶瓷板通过流延成型方式形成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1)一端的尖顶部。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的基板(11)上的加强结构(1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固定座中。
CN202020066658.3U 2020-01-10 2020-01-10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Active CN212139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6658.3U CN212139303U (zh) 2020-01-10 2020-01-10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6658.3U CN212139303U (zh) 2020-01-10 2020-01-10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9303U true CN212139303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6658.3U Active CN212139303U (zh) 2020-01-10 2020-01-10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9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39303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JP5208171B2 (ja) 通電端子、および通電端子用アダプタ
KR102307298B1 (ko) 긴급 전화 전원 공급용 배터리 모듈
CN210224338U (zh) 一种贴片电连接器
CN212677393U (zh) 一种ptc发热器用一体式接头装置
CN201570649U (zh) 电连接器用可端接线缆的片式接触件
CN211843702U (zh) 一种热敏打印头以及打印机
CN20988095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1295010U (zh) 一种断路器双金属组件
JPS62117283A (ja) 端子構造体
JP3682841B2 (ja) フラット回路体の接続端子
CN217740847U (zh) 一种舌片外露的双外壳Type-C连接器
CN210866580U (zh) 准确定位具有高导电性的电池座
CN217306767U (zh) 一种贴片电连接端子
CN216015246U (zh) 一种用于漏电保护断路器的测试片及漏电保护断路器
CN214522807U (zh) 具有手拉位的墨盒
CN207705102U (zh) 电流型热保护器新型铆接银点底座
CN219017942U (zh) 接触牢固的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及具有其的键盘
KR102005716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충전기의 전원플러그 전기 접속용 보드소켓
CN214954525U (zh) 一种显影盒的芯片固定结构
CN212676197U (zh) 一种小型漏电断路器试验片
CN217849827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14672403U (zh) 一种低高度干簧管继电器
CN214313366U (zh) 一种增强镍片连接强度的结构
CN210327086U (zh) 一种基于双面接触ac弹片的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3

Address after: 3h, 3I, Ruijun building, 108 Shangxing community Central Road, Xinqia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e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001, 10th floor, Xingxing building, Shangde Road,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VAPETALK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2

Address after: 3h, 3I, Ruijun building, 108 Shangxing community Central Road, Xinqia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e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3h, 3I, Ruijun building, 108 Shangxing community Central Road, Xinqia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e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