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7619U -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7619U
CN212137619U CN202020502812.7U CN202020502812U CN212137619U CN 212137619 U CN212137619 U CN 212137619U CN 202020502812 U CN202020502812 U CN 202020502812U CN 212137619 U CN212137619 U CN 212137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fier
terminal
input
pmos
nmos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28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壽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am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am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am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am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28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7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7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7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所述第二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上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上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只需要两个电阻之间的匹配,在制造IC芯片时,可以降低IC芯片的面积,而且,简化修整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动控制器领域,尤其涉及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背景技术
各种电流控制系统在高电压或者阴级电压电平上通过感测电阻感应输入信号,并传递到ADC或者误差放大器等电路上,此时,需要精确感应感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差,将共同模式电平转换成自己所需要的电平。尤其是,开关通过高电压驱动电感负载时,感测电阻两端电压的共同模式电平具有从高电压到阴极电压的大的浮动范围,因此,需要可以接受这种范围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由放大器(105)及4个电阻(120,125,130,135)组成。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100)上施加标准电压 (150),而在第一输入端子(110)及第二输入端子(115)上分别施加第一输入电压及第二输入电压,驱动差动输入转换器(100)。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100)的功率在输出端子(145)上得到感应。不管施加于第一输入端子(110)的第一输入电压和施加于第二输入端子(115)的第二输入电压的符号为正(+)还是负(-),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100)都是会驱动,因此,可以使用大范围的输入电压。
但是,差动输入电压转换器(100)需要多个电阻,因此,利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100)制造IC芯片时,很难实现IC芯片的小型化。此外,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100)使用多个电阻,因此,需要完成繁琐的修整作业。
又如图2中所示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由放大器1(205)、放大器2(210)、两个电阻(225,230)及两个拉电流组成(245,250)。如图2所示,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200)上施加标准电压(260),而在第一输入端子(215)及第二输入端子(220)上分别施加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驱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200)。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200)的功率在输出端子(255)上得到感应。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200)只有在施加于第一输入端子(215)的第一输入电压和施加于第二输入端子(220)的第二输入电压的符号为正(+)的时候才会驱动。由于2个拉电流(245,250)的电流方向为接地方向,因此,第一输入电压及第二输入电压的符号为负(-)时,电路无法驱动。因此,无法使用包括正(+)和负(-)的大范围输入电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第二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
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上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
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上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
所述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上连接标准电压,反向输入端上连接有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一输入端子连接第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上连接有电源;所述第二PMOS管和第二NMOS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输入端子,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上连接有第二输入电压;
所述第一PMOS管上连接有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二PMOS管上连接有第一输出端子;
所述第一输入端子上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上连接有第二电阻。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第一PMOS管的第一拉电流和用于驱动第二PMOS管的第二拉电流。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第一NMOS管的第一灌电流和用于驱动第二NMOS管的第二灌电流。
优选的,所述第一灌电流等于所述第一拉电流,所述第二灌电流等于所述第二拉电流。
优选的,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及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及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PMOS管及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端子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端子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二PMOS 管的源极端子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及所述第二 NMOS管的源极端子接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有以下有益效果:只需要两个电阻之间的匹配,在制造IC芯片时,可以降低IC芯片的面积,而且,简化修整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电流流向示意图;
其中,305、放大器;306、同向输入端;307、反向输入端;308、第一输出端;309、第二输出端;310、第一输入端子;315、第二输入端子;320、第一电阻;325、第二电阻;330、第一拉电流;335、第二拉电流;340、第一灌电流;345、第二灌电流;350、第一输出端子;355、第二输出端子;360、标准电压; 365第一节点、370、第二节点;375、电源;380、接地;410、第一PMOS管; 420、第二PMOS管;430、第一NMOS管;440、第二NMOS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包括放大器305,所述放大器305的第一输出端308上连接有第一PMOS管410和第二PMOS管420,第二输出端309上连接有第一NMOS管430和第二NMOS管440,
所述放大器305的第一输出端308上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PMOS 管410和第二PMOS管420;具体的说: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第一PMOS 管410的第一拉电流330和用于驱动第二PMOS管420的第二拉电流335,所述放大器305的第二输出端309上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NMOS管430 和第二NMOS管440,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第一NMOS管430的第一灌电流340和用于驱动第二NMOS管440的第二灌电流345,所述第一灌电流340 等于所述第一拉电流330,所述第二灌电流345等于所述第二拉电流335。
所述放大器305的同向输入端306上连接标准电压360,反向输入端307上连接有第一输入端子310,所述第一输入端子310连接第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一 PMOS管和第二PMOS管420上连接有电源;所述第二PMOS管420和第二NMOS管 440之间连接有第二输入端子315,所述第二输入端子315上连接有第二输入电压;在同相输入端子上可以施加标准电压360,而放大器305理想的情况下,则适用虚拟短路原理,因此,反相输入端子307的电位也会成为标准电压360。第一输出端308子可以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而第二输出端309子可以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PMOS管410上连接有第二输出端309子,所述第二PMOS管420 上连接有第一输出端308子;所述第一输入端子310上连接有第一电阻320,所述第二输入端子315上连接有第二电阻325,上文中,为便于说明,在第一输入端子310与第一PMOS管410之间的相交位置成为第一节点,第二PMOS管420 的输出端设一第二节点。
其中,所述放大器305的第一输出端308与所述第一PMOS管410及所述第二PMOS管420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305的第二输出端309与所述第一NMOS 管430及所述第二NMOS管440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410及所述第二 PMOS管420的漏极端子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410的源极端子与所述第一NMOS管430的漏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420的源极端子与所述第二NMOS管440的漏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430及所述第二NMOS管440 的源极端子接地。第一PMOS管410与第二PMOS管420的规格保持一致,第一 NMOS管430的第二NMOS管440的规格保持一致,第一电阻320和第二电阻325 的电阻值保持一致。各晶体管的规格表示各晶体管的电规格、配置等,这些可以包括元件的大小、输入电阻、漏极电流、电源的电压等不同的概念。在这种条件下,第一PMOS管410拉电流值和第一NMOS管430的灌电流值保持一致,第二 PMOS管420的拉电流值和第二NMOS晶体管440的灌电流值保持一致。
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上施加标准电压360,而在第一输入端子310及第二输入端子315上分别施加第一输入电压及第二输入电压,驱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上被放大的功率可以在第一输出节点上得到感应。第二输出端子355输出与标准电压360相同的电位。
相比使用多个电阻的图1所示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本实施例的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只需要两个电阻之间的匹配,因此,采用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制造IC芯片时,可以降低IC芯片的面积,而且,简化修整作业。
如图2所示,所述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只有在施加于第一输入端子上的第一输入电压和施加于第二输入端子上的第二输入电压的符号为正(+)时才能驱动,相反,本实施例的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不管施加于第一输入端子310的第一输入电压和施加于第二输入端子315上的第二输入电压的符号为正(+)还是负(-),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都会驱动,因此,可以使用大范围的输入电压。
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第二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
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上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
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上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
所述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上连接标准电压,反向输入端上连接有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一输入端子连接第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上连接有电源;所述第二PMOS管和第二NMOS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输入端子,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上连接有第二输入电压;
所述第一PMOS管上连接有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二PMOS管上连接有第一输出端子;
所述第一输入端子上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上连接有第二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第一PMOS管的第一拉电流和用于驱动第二PMOS管的第二拉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第一NMOS管的第一灌电流和用于驱动第二NMOS管的第二灌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电流等于所述第一拉电流,所述第二灌电流等于所述第二拉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及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及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MOS 管及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端子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端子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端子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及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端子接地。
CN202020502812.7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Active CN212137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2812.7U CN212137619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2812.7U CN212137619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7619U true CN212137619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2812.7U Active CN212137619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7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0821B2 (en) Output current detecting circuit and transmission circuit
US7521971B2 (en) Buffer circuit
JP2019518238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アレイ基板行駆動回路の過電流保護回路
CN101191825B (zh) 直流电源检测装置
CN105680835A (zh) 应用于rs-485接收端的迟滞比较器
CN110098830B (zh) 一种晶体管的衬底切换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
CN116865730A (zh) 一种带有负反馈的高压宽输入范围电压比较器
JP3003625B2 (ja) Cmlcmos変換回路
CN212137619U (zh)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CN1312840C (zh) 带关断功能的施密特触发器
CN111917389A (zh) 一种差动输入电平转换器
US8653879B2 (en) Level shifter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the shifter
CN113110188B (zh) 一种can总线接收电路
CN114337621A (zh) 具有电压保护的后置驱动器
CN209517097U (zh) 耐压电平转换电路
CN220492858U (zh) 一种防止反向输入漏电的推挽式输出电路
CN112825477A (zh) 一种高压运算放大器及其输入级电路
CN218772053U (zh) 电平转换电路、电平转换设备及电机设备
US11909388B2 (en) Terminal resistance circuit, chip and chip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790288B1 (ko) 차동 입력 레벨 쉬프터
CN113595546B (zh) 宽带高速电平转换电路及高速时钟芯片
CN220874430U (zh) 一种交流输入信号可控极性变换电路
US11626864B1 (en) Level shift circuit
US11070198B2 (en) Loop independent differential hysteresis receiver
JPH04167813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1, No. 62, Lane 99, Chungu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am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506-508, block B, Kechuang Plaza, Nanjing area, Jiangsu Free Trade Zone, No. 320, pubin Road, Puk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Tam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