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2956U - 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2956U
CN212132956U CN202020472717.7U CN202020472717U CN212132956U CN 212132956 U CN212132956 U CN 212132956U CN 202020472717 U CN202020472717 U CN 202020472717U CN 212132956 U CN212132956 U CN 212132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tube
heat exchange
pip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27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志明
秦朋
蒋建龙
迈克尔·肖斯
詹姆士·托马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27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2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2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295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4947 priority patent/WO2021197427A1/zh
Priority to US17/916,365 priority patent/US2023015201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制冷剂调节部件和第一连接件,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连接第一管和第二管的多个换热管以及位于多个换热管在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边板,至少部分制冷剂调节部件位于边板在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制冷剂调节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或等于90°,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管的连通处。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可以容纳更多的制冷剂,从而对系统中工作的制冷剂量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系统效能。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家用和商用热泵空调系统可以进行制冷和制热模式转换,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室外换热器用作蒸发器。
由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尺寸和内容积不同,会导致在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下,系统所需要的制冷剂量不同,室内侧的能效比存在差异,从而降低了热泵系统的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可以容纳更多的制冷剂,从而对系统中工作的制冷剂量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系统效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多个换热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换热管的一个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管中以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换热管的另一个端部插入所述第二管中以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换热管包括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边板,所述边板位于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制冷剂调节部件,至少部分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位于所述边板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或等于90°;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通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与所述第一管,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通过在边板在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设置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管连通的制冷剂调节部件,制冷剂调节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或等于90°,且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管的连通处,可以容纳更多的制冷剂,从而对系统中工作的制冷剂量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系统效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边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在所述边板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至少一个调节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侧面连接,至少另一个调节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二侧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至少两个调节件两两连通,多个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外壁上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开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多个调节件均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调节件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多个所述调节件的开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每个所述调节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多个,每个所述调节件对应一个第一连接件,每个所述调节件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为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水力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管的水力直径的0.5倍小于所述第一管的水力直径的2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管的容积的0.25倍小于所述第一管的容积的5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换热器的另一个角度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9是图8中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又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又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再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制冷剂调节部件的示意图。
图16是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制冷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器10,第一管1,第二管2,换热管3,第一平直段31,第二平直段32,连接段 33,边板4,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进出口接管5,安装件6,翅片7,紧固件8,制冷剂调节部件20,调节件21,第一调节件211,第一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40,
压缩机100,四通阀200,第一换热器300,节流件400,第二换热器500,控制器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夹具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0、制冷剂调节部件20和第一连接件30。
换热器10包括第一管1、第二管2和多个换热管3,第一管1和第二管2间隔布置。如图1所示,第一管1和第二管2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具体地,第一管1和第二管2大体平行布置。如图1和图14所示,第一管1和第二管2均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即第一管 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管2的长度方向均为左右方向。
多个换热管3沿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如图1和图14所示,多个换热管3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
换热器10还包括边板4,边板4位于多个换热管3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朝向第一管1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方向为向内,背离第一管1 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方向为向外。具体地,边板4至少两个,其中一个边板4位于多个换热管3的最右侧,另一个边板4位于多个换热管3的最左侧。
至少部分制冷剂调节部件20位于边板4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换言之,制冷剂调节部件20布置在边板4的远离多个换热管3的一侧。具体地,制冷剂调节部件20 可以位于左侧边板的左侧,和/或,右侧边板4的右侧。
制冷剂调节部件20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腔体的外壁,制冷剂调节部件20 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至少部分外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或等于90°。
第一连接件30连通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开口与第一管1,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的连通处。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0的一端与制冷调节部件20的开口连通,第一连接件30的另一端与第一管1连通。其中第一连接件 3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管1直接连通,则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开口要高于第一连接件30 的另一端与第一管1的连通处。也可以是第一管1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连接有进出口接管5,进出口接管5与第一连接件30的另一端连通,则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开口要高于第一连接件30的另一端与进出口接管5的连通处。
热泵系统中以室外换热器的容积大于室内换热器的容积为例,当热泵系统由制冷模式切换进入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充当冷凝器的作用。因为室内换热器的充注空间有限,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通过在边板4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设置通过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连通的制冷剂调节部件20,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至少部分外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或等于90°,多余的制冷剂进入与换热器10连通的制冷剂调节部件20内,通过制冷剂调节部件20存储多余的液态制冷剂,提高热泵系统的工作能力;当热泵系统由制热模式进入制冷模式时,室内换热器充当蒸发器的作用,热泵系统需要更多的制冷剂来提高换热效能,此时通过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的连通处,制冷剂调节部件20内的液体制冷剂依靠自身重力会流入换热器10中,参与到热泵系统的换热中,以提高换热性能。由此,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作为容积较小一侧的换热器,能够在热泵系统在制冷模式和模式之间切换时,对热泵系统中的制冷剂起到补偿和调节的作用,从而稳定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下室内侧的换热量和能效比,提高热泵系统的效能。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多个换热管3平行布置,且每个换热管3沿上下方向延伸,由此换热器10为平行流换热器。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例如1-13所示,换热管3包括第一平直段31、第二平直段32和连接段33,第一平直段3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插入第一管1中以与第一管1相连,第一平直段3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与连接段33的一个端部相连,第二平直段3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插入第二管2中以与第二管2相连,第二平直段3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连接段33的另一个端部相连,连接段33相对于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折弯。第一平直段31、连接段33和第二平直段32包括通道,通道连通第一管1和第二管2。第一平直段3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平直段32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180°。由此,换热器 10为折弯换热器。
具体地,第一平直段31的下端插入第一管1中以与第一管1相连。第二平直段32的下端插入第二管2中以与第二管2相连。连接段33连接第一平直段31上端和第二平直段 32的上端,且相对于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折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段33 可以如图12和图13所示,连接段33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连接段33与多个第一平直段31 连通,且与多个第二平直段32连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段33可以如图12和图13 所示,连接段33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连接段33与多个第一平直段31连通,且与多个第二平直段3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连接段33还可以为弯曲段,其中弯曲段可以相对于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仅折弯,如图6所示;弯曲段还可以相对于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扭转和折弯,如图1所示。
换热管3包括至少一个通道,通道从第一平直段32经连接段33延伸至第二平直段32,以连通第一管1和第二管2。其中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可以大体平行布置,例如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此外,第一平直段3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平直段32的长度方向还可以呈夹角布置,夹角可以大于0度小于180度。
边板4包括位于多个换热管3的第一平直段31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第一边板41和位于多个换热管3的第二平直段32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第二边板42。换言之,多个第一平直段31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和多个第二平直段32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均设有边板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朝向第一管1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方向为向内,背离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方向为向外。具体地,第一边板41至少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边板41位于多个第一平直段31的最右侧,另一个第一边板41位于多个第一平直段31的最左侧。第二边板42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第二边板42位于多个第二平直段32的最右侧,另一个第二边板42位于多个第二平直段32 的最左侧。
至少部分制冷剂调节部件20位于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换言之,制冷剂调节部件20布置在边板4的远离多个换热管3的一侧。具体地,制冷剂调节部件20可以位于左侧第一边板41和左侧第二边板42的左侧,和/或,右侧第一边板41和右侧第二边板42的右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板4包括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与边板4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换言之,在该实施例中,制冷剂调节部件20安装在边板4上。
具体地,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制冷剂调节部件20安装在左侧边板4上,且可与左侧边板4的左侧面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制冷剂调节部件20还可以与左侧边板4的右侧面连接,这时左侧边板4在垂直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左侧边板4的宽度)要大于换热管3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例如换热管3为扁管时,扁管的宽度),以在前后方向上超出换热管3,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与左侧边板4 超出换热管3的部分的右侧面连接。
换热器10为折弯换热器时,如图1-13所示,第一平直段3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平直段 32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包括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与第一边板41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和/或第二边板42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例如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且大体平行布置,第一管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边板 41和第二边板42均包括相对布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其中对于左侧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 42的内侧面为该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的右侧面,左侧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的外侧面为该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的左侧面;对于右侧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的内侧面为该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的左侧面,右侧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的外侧面为该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的右侧面。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与第一边板4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和/或第二边板4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制冷剂调节部件20可以与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的第一边板 41/第二边板42相连。具体地,制冷剂调节部件20可以都位于该第一边板41/第二边板42的外侧,且可以与该第一边板41的外侧面和该第二边板42的外侧面连接,也可以仅与该第一边板41的外侧面连接,也可以仅与该第二边板42的外侧面连接;制冷剂部件20还可以都位于该第一边板41和/或第二边板42的内侧,且可以与该第一边板41的内侧面和该第二边板42的内侧面连接,也可以仅与该第一边板41的内侧面连接,也可以仅与该第二边板42的内侧面连接;制冷剂部件20还可以一部分位于该第一边板41和/或第二边板42 的外侧,另一部分位于该第一边板41和/或第二边板42的内侧。
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中的一部分可以与左侧的第一边板41 和/或第二边板42相连,另一部分可以与右侧的第一边板41和/或第二边板42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制冷剂调节部件20安装在边板4上的形式,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安装件6,安装件6设在边板4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与安装件6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左侧边板4的左侧面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安装有制冷剂调节部件20。
换热器10为折弯换热器时,如图1-13所示,第一平直段3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平直段 32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安装件6设在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与安装件6固定连接。换言之,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呈夹角设置时,第一边板41的外侧面和第二边板42的外侧面连接有安装件6,制冷剂调节部件20安装在安装件6上。具体地,如图1、5、6、7所示,制冷剂调节部件20通过紧固件8紧固在安装件6上。
具体地,可以仅换热器10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的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的外侧设有安装件6,则换热器10的仅该一侧设有制冷剂调节部件20,如图1-5所示,仅右侧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的右侧设有制冷剂调节部件20;也可以换热器10左侧和右侧的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的外侧均设有安装件6,则换热器10的左右两侧均可设置制冷剂调节部件20,如图10所示。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安装件6包括在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与安装件6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例如第一管1沿左右方向延伸,安装件6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制冷剂调节件20可与安装件6的内侧面连接,也可仅与安装件6的外侧面连接,还可以一部分与安装件6的内侧面连接,另一部分与安装件6的外侧面连接。其中位于换热器10左侧的安装件6的左侧面为其外侧面,右侧面为其内侧面;位于换热器10右侧的安装件6的右侧面为其外侧面,左侧面为其内侧面。
如图1-5和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安装件6设在右侧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的右侧,制冷剂调节部件20设在安装件6的右侧,且与安装件6的右侧面连接。
在图10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一个安装件6设在右侧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的右侧,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一部分设在该安装件6的右侧,且与该安装件6的右侧面连接;另一个安装件6设在左侧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的左侧,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另一部分设在该安装件6的左侧,且与安装件6的左侧面连接。
本申请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图1-5、图8和图10所示,例如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制冷剂调节部件20包括多个调节件21,至少一个调节件21与在安装件6的第一侧面连接,至少另一个调节件21与安装件6的第二侧面连接。换言之,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中存在位于安装件6的外侧且与安装件6的外侧面连接的调节件21,也存在位于安装件6的内侧且与安装件6的内侧面连接的调节件21。其中位于安装件6的内侧的调节件31位于多个第一平直段31和多个第二平直段32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如图11所示,安装件6设在右侧第一边板41和第二边板42的右侧,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中的至少一个调节件21设在该安装件6的左侧且与安装件6的左侧面连接,制冷剂调节部件20中至少另一个调节件21设在该安装件6的右侧且与安装件6的右侧面连接。安装板6左右两侧安装的调节件21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并且调节件21可以与进风进行换热,提高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剂调节部件20包括多个调节件21,至少两个调节件21两两连通,多个调节件21包括第一调节件211,第一调节件211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腔体的外壁,第一调节件211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第一连接件30为一个,第一调节件211的开口通过该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连通,第一调节件211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的连通处。
具体地,多个调节件21中仅第一调节件211的开口与第一管1通过第一连接件30连通,第一调节件211与其余调节件21中的一个连通,且其余调节件21之间两两连通,从而实现多个调节件21串联后通个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相连的形式,如图1-7所示。
其中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调节件21为两个,两个调节件21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其中前侧调节件21为第一调节件211,第一调节件211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开口,后侧调节件21的外壁上设有一个开口,第一调节件211的一个开口通过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连通,第一调节件211的另一个开口通过第二连接件40与后侧调节件21的开口连通,以实现两个调节件21串联布置。
如图6和图7以及图12和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调节件21为3个,三个调节件21 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且三个调节件21中前侧调节件21为第一调节件211,第一调节件211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开口,中间调节件21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开口,后侧调节件21的外壁上设有一个开口,第一调节件211的一个开口通过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连通,第一调节件211的另一个开口通过一个第二连接件40与中间调节件21的一个开口连通,中间调节件21的另一个开口通过另一个第二连接件40与后侧调节件21的开口连通,从而实现三个调节件21的串联布置。串联布置的调节件21在工况变化时,更灵活地调节系统中的制冷剂量,尤其是变频系统中,可以适应多种工况。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串联形式,例如多个调节件21中除了第一调节件 211的开口与第一管1通过第一连接件30连通外,其余调节件21中至少一个调节件21也通过连接件与第一管连通,且多个调节件21两两连通,由此实现串联和并联组合的多种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剂调节部件20包括多个调节件21,多个调节件21均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调节件21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多个调节件21的开口均通过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连通,每个调节件21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的连通处。换言之,当热泵系统由制冷模式切换进入制热模式时,第一管1内的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30分别流入多个调节件21中,且当热泵系统由制热模式进入制冷模式时,多个调节件21内的制冷剂均可依靠重力回落至第一管1内,从而实现多个调节件21并联的形式,各个调节件21可以独立进行制冷剂流量的调节,进一步利于制冷剂的流通,提高热泵系统的效能。
其中第一连接件30的设置形式有多种,例如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0 为多个,每个调节件21对应一个第一连接件30,每个调节件21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连通。例如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0为一个,多个调节件21 一体形成且通过该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管1连通,如图15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21为调节管,调节管的水力直径大于第一管1的水力直径的 0.5倍小于第一管1的水力直径的2倍,由此可以进一步稳定不同模式下室内侧的换热量和能效比,提高热泵系统的效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剂调节部件20的容积大于第一管1的容积的0.25倍小于第一管1的容积的5倍,可以进一步稳定不同模式下室内侧的换热量和能效比,提高热泵系统的效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还包括翅片7,翅片7设在相邻换热管3之间,以提高相邻的两个换热管3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换热器10为折弯换热器时,翅片7设在相邻第一平直段32之间且设在相邻第二平直段32之间,且相邻折弯段33之间不设置翅片7。
下面参考附图16描述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热泵系统。
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00、四通阀200、第一换热器300、节流件400、第二换热器500和控制器600。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二换热器500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换热器300的第一开口通过流向转换件200与压缩机100的第一开口连通,第一换热器300的第二开口与节流件400的第一开口连通。第二换热器500的第一开口与节流件400 的第二开口连通,第二换热器500的第二开口通过流向转换件200与压缩机100的第二开口连通。具体地,热泵系统中相邻装置之间至少通过管路相连。
热泵系统工作时,系统充注有冷媒,冷媒可在热泵系统中循环流动。在控制器600的驱动下流向转换件200用于改变冷媒在换热系统中的流向。换言之,在流向转换件200的作用下,冷媒可从压缩机100流出后先经第一换热器300再经第二换热器500后流回压缩机1,还可从压缩机1流出后先经第二换热器500再经第一换热器3后流回压缩机1。
其中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二换热器500中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由此,第一换热器300和/或第二换热器500可以容纳更多的制冷剂,从而对系统中工作的制冷剂量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系统效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多个换热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换热管的一个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管中以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换热管的另一个端部插入所述第二管中以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换热管包括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边板,所述边板位于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和
制冷剂调节部件,至少部分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位于所述边板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或等于90°;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通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与所述第一管,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边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在所述边板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至少一个调节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侧面连接,至少另一个调节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二侧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至少两个调节件两两连通,多个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外壁上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开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多个调节件均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调节件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多个所述调节件的开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每个所述调节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多个,每个所述调节件对应一个第一连接件,每个所述调节件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水力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管的水力直径的0.5倍小于所述第一管的水力直径的2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管的容积的0.25倍小于所述第一管的容积的5倍。
CN202020472717.7U 2020-04-02 2020-04-02 换热装置 Active CN212132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2717.7U CN212132956U (zh) 2020-04-02 2020-04-02 换热装置
PCT/CN2021/084947 WO2021197427A1 (zh) 2020-04-02 2021-04-01 换热装置
US17/916,365 US20230152012A1 (en) 2020-04-02 2021-04-01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2717.7U CN212132956U (zh) 2020-04-02 2020-04-02 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2956U true CN212132956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8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2717.7U Active CN212132956U (zh) 2020-04-02 2020-04-02 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29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7427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WO2024104421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和具有它的空调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7427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WO2024104421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和具有它的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32956U (zh) 换热装置
US10465924B2 (en) Heat exchanger
US20160010905A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
US20210310742A1 (en)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and heat pump system provided with same
GB2366359A (en) Evaporators
US20120103582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micro-channel tube thereof
CN219284014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具有它的空调系统
CN111780459B (zh)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210128532U (zh) 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JP2005201491A (ja) 熱交換器
JP5516387B2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13494787A (zh) 换热器装置
CN210463667U (zh) 平行流式汽车空调蒸发器
US20230152012A1 (en)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CN211551843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02350U (zh) 一种复合式冷凝器
CN108507236B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724235B (zh) 换热器、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CN112902487A (zh) 制冷系统
CN215984166U (zh) 一种管翅单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12923442B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672402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109794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
EP4317890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system
CN21852378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