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2659U - 热力分配站 - Google Patents

热力分配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2659U
CN212132659U CN202020451246.1U CN202020451246U CN212132659U CN 212132659 U CN212132659 U CN 212132659U CN 202020451246 U CN202020451246 U CN 202020451246U CN 212132659 U CN212132659 U CN 212132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source
water
pipe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12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楚鹏
龙延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12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2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2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2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力分配站,包括:热源进水回水系统,其包括热源进水管、热源回水管、若干条热源换热支管、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设在热源进水管上,热源换热支管并联在热源进水管与热源回水管之间;若干个换热系统,每个换热系统包括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采热进水管和采热出水管连通并构成采热管路,供热温度传感器设在采热管路上,采热进水管通过换热器与热源换热支管换热;以及若干个流量调节装置,流量调节装置设在热源换热支管和/或采热管路上,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装置电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实现调节热量分配的效果,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热力分配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力分配站。
背景技术
在国内的供暖市场中,由于供暖时期和供暖温度的局限性,目前主流采用集中供暖方式。集中供暖的方式通过集分水器连接室内散热管(如地暖管),无论是否需要,暖气始终全天供热,并且供暖温度不可调节,遇到因楼层不同温度不均而造成供暖偏热,居民只能够开窗降温。应用时存在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浪费能源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热力分配站。
热力分配站,包括:
热源进水回水系统,其包括热源进水管、热源回水管、若干条热源换热支管、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热源进水管上,所述热源换热支管并联在所述热源进水管与所述热源回水管之间;
若干个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的数量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所述采热进水管和所述采热出水管连通并构成采热管路,所述供热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采热管路上,所述采热进水管通过换热器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换热;
以及若干个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的数量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在所述热源换热支管和/或采热管路上,所述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力分配站,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热源进水管、热源回水管与外设的热源系统连通并构成热源循环回路,热源循环回路通过换热器与采热管路进行换热,根据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和供热温度传感器两者所获取到的温度,通过流量调节装置改变热源换热支管和/或采热管路的流量,从而改变采热管路输出的热力,实现调节热量分配的效果,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在所述热源换热支管上。调节装置调节热源换热支管的流量实现改变热力输出的方式,一方面热力输出调节效率更高,另一方面热力站的适配性更好,能够匹配具备流量调节功能或不具备流量调节功能的换热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调节装置为平衡阀。通过调节平衡阀阀门的开度,能够起到调节管路流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平衡阀具有稳压稳流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管路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源进水回水系统还包括旁通管和压差旁通阀,所述旁通管连通所述热源进水管和热源回水管,所述压差旁通阀设置在所述旁通管上。通过设置旁通管和压差旁通阀,能够平衡热源进水管和热源回水管的压差,降低系统的噪音,避免过大压差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采暖系统,以所述采暖系统的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换热器、采热管路分别为采暖回水管、采暖出水管、采暖水温温度传感器、采暖换热器和采暖管路,所述采暖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与所述采暖回水管连通,所述采暖水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采暖出水管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与所述采暖换热器换热的热源换热支管上。由于采暖系统内循环水存在热胀冷缩,当水升温时,系统中的水容积增加,采暖系统内的水压增高,将影响正常运行;由膨胀水箱容纳系统的水膨胀量,可减小系统因水的膨胀而造成的水压波动,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当系统由于某种原因漏水或系统降温时,膨胀水箱水位下降,为系统补水。膨胀水箱还可以起到稳定系统的压力和排除水在加热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空气。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热源换热支管上不会对采暖系统的换热效率造成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采暖系统还包括排气阀、安全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排气阀和安全阀依次设置在所述采暖出水管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于所述采暖出水管的管路上靠近所述采暖换热器。通过设置安全阀和排气阀,安全阀对采暖系统起到安全泄压的作用,排气阀则用于排走采暖出水管内的蒸汽,进一步提高采暖系统的安全性。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经换热器进行加热后采暖出水管上的压力,提高采暖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生活热水系统,以所述生活热水系统的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分别为生活热水进水管、生活热水出水管、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和生活热水换热器,所述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生活热水出水管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与所述生活热水换热器换热的热源换热支管上。由此,外设的热源能够通过热源进水回水系统改变生活热水的温度。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生活热水回水管上,从而通过调节流量调节装置热源进水回水系统的供热量时,不会影响生活热水系统的流量状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活热水系统包括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生活热水进水管上,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之间。当流量传感器获取生活热水管路用水时,能够根据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与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获取到的温度对流量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改变热源系统输入的热量,从而使生活热水管路的水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活热水系统还包括补水管和补水阀,所述补水管与热源进水回水系统和/或其他的换热系统连通,所述补水阀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通过设置补水管和补水阀为其他换热系统补充流失的水分,能够有利于长期维持换热系统和/或热源进水回水系统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源换热系统还包括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和热计量表,所述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换热系统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和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热计量表电连接。通过设置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和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取各个换热系统消耗的热量,结合热计量表进行展示便于用户获知热量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指示的是介质流动方向。
附图中:
110-热源进水管;120-热源回水管;130-热源换热支管;140-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50-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160-热计量表;170-旁通管;171-压差旁通阀;
210-采暖回水管;220-采暖出水管;230-采暖水温温度传感器;240-压力传感器;250-安全阀;260-排气阀;270-膨胀水箱;280-采暖换热器;290-稳流装置;
310-生活热水进水管;320-生活热水出水管;330-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40-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50-流量传感器;360-补水管;361-补水阀;370-生活热水换热器;
400-流量调节装置;500-Y型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表示三个并列方案,例如,A和/或B表示A满足的方案、B满足的方案或者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有含有多个并列特征的短句,其中的定语所限定的是最接近的一个特征,例如:设置在A上的B、C、与D连接的E,所表示的是B设置在A上,E与D连接,对C并不构成限定;但对于表示特征之间关系的定语,如“间隔设置”、“环形排布”等,不属于此类。定语前带有“均”字的,则表示是对该短句中所有特征的限定,如均设置在A上的B、C、D,则表示B、C和D均设置在A上。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热力分配站,该热力分配站,包括:热源进水回水系统、若干个换热系统以及若干个流量调节装置400。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所提及的“水”,除特别说明的以外,指代的是流动的介质,并不特指纯水或自来水。“生活热水”中的“水”,通常为自来水。
所述热源进水回水系统包括热源进水管110、热源回水管120、若干条热源换热支管130、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所述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设在所述热源进水管110上,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并联在所述热源进水管110与所述热源回水管120之间;热源进水管110、热源回水管120与外设的热源系统构成热源循环回路,热源循环回路的动力可以由外设的热源系统所包括的水泵提供。其中,热源进水回水系统还包括旁通管170和压差旁通阀171,所述旁通管170连通所述热源进水管110和热源回水管120,所述压差旁通阀171设置在所述旁通管170上以平衡热源进水管110和热源回水管120的压差,降低系统的噪音,避免压差过大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所述换热系统的数量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所述采热进水管和所述采热出水管连通并构成采热管路,所述供热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采热管路上,所述采热进水管通过换热器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换热。
具体的,换热系统包括采暖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
采暖系统包括采暖回水管210、采暖出水管220、采暖水温温度传感器230、采暖换热器280和采暖管路,其中,采暖回水管210、采暖出水管220、采暖水温温度传感器230、采暖换热器280和采暖管路分别等价于换热系统的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
采暖管路由采暖回水管210和采暖出水管220构成,其中采暖回水管210通过采暖换热器280与热源换热支管130换热,采暖换热器280可以是板式换热器或螺旋翅片换热器等常规换热器。采暖回水管210、采暖出水管220与外设的散热器构成采暖回路,该采暖系统还设置有水泵以供介质在采暖回路内循环。采暖出水管220上还通过旁路管连接有膨胀水箱270,以抵消水热胀冷缩对采暖系统所带来的影响,避免安全阀250频繁开启和自动补水阀361频繁补水。采暖出水管220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40、安全阀250和排气阀260,其中压力传感器240于所述采暖出水管220的管路上靠近所述采暖换热器280。压力传感器240的设置位置有利于及时获取经采暖换热器280加热后采暖出水管220中的水压状况,安全阀250和排气阀260分别用于泄压以及排除采暖出水管220中的蒸汽,保证采暖回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采暖回水管210与水泵之间还可以设置Y型过滤器500以用于净化采暖回路的水质,采暖回水管210与水泵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稳流装置290,该稳流装置290具体的可以是平衡阀,该平衡阀起到稳流作用,无须具备流量调节功能。具体的该平衡阀可以选用动态压差平衡阀(亦称自力压差控制阀)。
采暖系统具有高温供暖配置模式和低温供暖配置模式,默认状态下为高温供暖配置模式,采暖进水管和采暖回水管210直接与外设的散热器通过集分水器进行连接。当有低温供暖需求时,在采暖出水管220与集分水器之间设置恒温混水阀,恒温混水阀与外部的自来水管路连接,用户可根据需要调节恒温混水阀,以改变低温供暖水的输出温度,手动实现个性化调节。
生活热水系统包括生活热水进水管310、生活热水出水管320、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和生活热水换热器370,所述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设在所述生活热水出水管320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设置在与所述生活热水换热器370换热的热源换热支管130上。其中生活热水进水管310、生活热水出水管320、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和生活热水换热器370分别等价于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
所述生活热水系统还包括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30和流量传感器350,所述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30设置在所述生活热水进水管310上,所述流量传感器350设置在所述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30与所述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之间,具体的流量传感器350设置在生活热水进水管310上,以使流量传感器350处于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提高流量传感器350的使用寿命。根据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与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30两者所获取到的温度,对流量调节装置400进行调节,改变热源系统输入的热量,从而便于使生活热水管路的水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除此之外,所述生活热水系统还包括补水管360和补水阀361,所述补水管360与热源进水回水系统以及其他的换热系统连通,所述补水阀361设置在所述补水管360上。补水阀361具体的可以是球阀,或者常规的自动补水阀361。通过设置补水管360和补水阀361为其他换热系统补充流失的水,能够有利于长期维持换热系统和/或热源进水回水系统工作。
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的数量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的数量相对应,流量调节装置400具体的可以采用平衡阀,所述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电连接。区别与采暖回路中所采用的平衡阀,该平衡阀除了具备稳流作用以外,还具备流量调节功能。该平衡阀具体的可以选用电控式静态平衡阀与动态压差平衡阀的结合体。电控式静态平衡阀具备流量调节功能,电控式静态平衡阀通过设置电磁阀改变静态平衡阀的阀门开度从而实现调节流量的功能。动态压差平衡阀则起到稳流作用。
流量调节装置400具体的可以设在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和/或采热管路上,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调节装置400均设置在热源换热支管130上,并且位于热源换热支管130经过换热后的管路上,以减少流量调节时对换热系统的影响。在其他实施例中,流量调节装置400也可以设置在换热系统的采热管路上。
通过调节平衡阀阀门的开度,能够起到调节管路流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平衡阀具有稳压稳流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管路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为了便于获取所消耗的热量。所述热源换热系统还包括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150和热计量表160,所述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150的数量与所述换热系统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150和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均与所述热计量表160电连接。通过设置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和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150能够获取各个换热系统消耗的热量,结合热计量表160进行展示便于用户获知热量消耗。
本实施例的热力分配站,热源进水管110、热源回水管120与外设的热源系统连通并构成热源循环回路,热源循环回路通过采暖换热器280和生活热水换热器370与采热管路进行换热,根据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以及各个采热系统的温度传感器(采暖温度传感器、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30、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所获取到的温度,通过流量调节装置400改变采热管路的流量,改变采热管路输出的热力,实现调节热量分配的效果,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各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源进水回水系统,其包括热源进水管(110)、热源回水管(120)、若干条热源换热支管(130)、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所述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设在所述热源进水管(110)上,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并联在所述热源进水管(110)与所述热源回水管(120)之间;
若干个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的数量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所述采热进水管和所述采热出水管连通并构成采热管路,所述供热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采热管路上,所述采热进水管通过换热器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换热;
以及若干个流量调节装置(400),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的数量与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设在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和/或采热管路上,所述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设在所述热源换热支管(1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为平衡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进水回水系统还包括旁通管(170)和压差旁通阀(171),所述旁通管(170)连通所述热源进水管(110)和热源回水管(120),所述压差旁通阀(171)设置在所述旁通管(17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采暖系统,以所述采暖系统的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换热器、采热管路分别为采暖回水管(210)、采暖出水管(220)、采暖水温温度传感器(230)、采暖换热器(280)和采暖管路,所述采暖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270),所述膨胀水箱(270)与所述采暖回水管(210)连通,所述采暖水温温度传感器(230)设置在所述采暖出水管(220)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设置在与所述采暖换热器(280)换热的热源换热支管(1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系统还包括排气阀(260)、安全阀(250)和压力传感器(240),所述压力传感器(240)、排气阀(260)和安全阀(250)依次设置在所述采暖出水管(220)上,所述压力传感器(240)于所述采暖出水管(220)的管路上靠近所述采暖换热器(2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生活热水系统,以所述生活热水系统的采热进水管、采热出水管、供热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分别为生活热水进水管(310)、生活热水出水管(320)、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和生活热水换热器(370),所述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设在所述生活热水出水管(3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热水系统包括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30)和流量传感器(350),所述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30)设置在所述生活热水进水管(310)上,所述流量传感器(350)设置在所述生活热水进水温度传感器(330)与所述生活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340)之间,所述流量调节装置(400)设置在与所述生活热水换热器(370)连接的热源换热支管(130)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热水系统还包括补水管(360)和补水阀(361),所述补水管(360)与热源进水回水系统和/或其他的换热系统连通,所述补水阀(361)设置在所述补水管(36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换热系统还包括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150)和热计量表(160),所述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150)的数量与所述换热系统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热源回水温度传感器(150)和热源进水温度传感器(140)均与所述热计量表(160)电连接。
CN202020451246.1U 2020-03-31 2020-03-31 热力分配站 Active CN212132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1246.1U CN212132659U (zh) 2020-03-31 2020-03-31 热力分配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1246.1U CN212132659U (zh) 2020-03-31 2020-03-31 热力分配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2659U true CN212132659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1246.1U Active CN212132659U (zh) 2020-03-31 2020-03-31 热力分配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2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6679B2 (en) Modular geothermal measurement system
CN109028274A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pid供热系统的温度补偿方法
CN212677604U (zh) 服务器的液冷换热机组以及液冷换热系统
CN205333553U (zh) 热管换热器件的性能测试装置
CN113294912B (zh) 一种水系统耦合的热泵热水器和温控总成
CN212132659U (zh) 热力分配站
CN204611902U (zh) 一种采暖系统调节装置
CN205807599U (zh) 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式采暖热水系统
CN110081494A (zh) 一种热泵供暖装置及供热系统
CN201964613U (zh) 速热式热泵热水器
CN114739050A (zh) 基于地源热系统的土壤补热组件、地源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170493U (zh) 一种市政供热系统
CN210345632U (zh) 一种余热回收用蓄能箱
EP4357694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oupled with heat pump water heater
CN219177976U (zh)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CN212720332U (zh) 用水调温装置
US20230148376A1 (en) Heating System, A Method, A Computer Program, A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 Control Device And A Use Of Such A Heating System
CN213841383U (zh) 高精度能量自适应冷却机组
CN104089426B (zh) 一种供冷供热供热水调节系统及方法
CN210569183U (zh)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及其热力装置
CN214949487U (zh) 地热系统和辐射空调系统的集成控制装置
CN220771384U (zh) 壁挂炉
CN215909167U (zh) 一种空气能制冷采暖两联供应系统集成化水力模块
CN217441949U (zh) 一种紧凑型的恒温壁挂炉
CN218033306U (zh) 采暖炉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