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7976U -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7976U
CN219177976U CN202222881030.0U CN202222881030U CN219177976U CN 219177976 U CN219177976 U CN 219177976U CN 202222881030 U CN202222881030 U CN 202222881030U CN 219177976 U CN219177976 U CN 219177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stant temperature
tank
evaporation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10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志成
孔宇
孔令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er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er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er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er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10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7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7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7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包括自来水注入机构、冷凝侧恒温水箱、水‑水板式换热器、蒸发侧恒温水箱、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以及各循环水泵、温度计和流量调节阀。通过自来水注入和水‑水板式换热器的放热来对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进行恒定,通过冷凝侧恒温水箱溢流出来的热水进入蒸发侧恒温水箱补热、水‑水板式换热器的吸热,以及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工况机的调节来对蒸发侧恒温水箱的水温进行恒定,达到在进行水‑水热泵热水机的性能测试时大幅降低耗能,实现节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水热泵热水机的性能测试在实验室内需要设置被测机的冷凝侧恒温水箱和蒸发侧恒温水箱,同时配备冷凝侧和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冷热量调节的恒温设备,在测试过程中开启这两个冷热量调节恒温设备,来使得被测的水-水热泵热水机的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和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都维持在各自的设定值,达到测试水-水热泵热水机恒温性能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测试系统耗能过大,与现在节能减排、碳中和的政策不符,因此,研究节能型测试系统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能够降低水-水热泵热水机恒温性能测试过程中的耗能,进而达到降低测试成本和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所述水-水热泵热水泵机组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冷凝侧恒温水箱、蒸发侧恒温水箱、自来水注入机构、水-水板式换热器和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
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通过冷凝侧循环水泵与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与第一冷凝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出水管与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还通过第二冷凝出水管连接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所述第二冷凝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自来水注入机构通过第三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
所述蒸发器的入水口通过蒸发侧循环水泵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蒸发出水管与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水口连接,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口还通过第二蒸发出水管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五流量调节阀,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溢水口通过第六流量调节阀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与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的出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机测试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被测的水-水热泵热水机开始工作,若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小于测试的设定值,则让第二流量调节阀和第五流量调节阀全开,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调节阀、第四流量调节阀和第六流量调节阀关闭,让冷凝器中出来的热水全部进入到冷凝侧恒温水箱中,从而将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快速提高到冷凝设定值,而让蒸发器中出来的冷水全部进入到蒸发侧恒温水箱中,蒸发侧恒温水箱的水温降低,为了让蒸发侧恒温水箱的水温提高到蒸发设定值,启动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为蒸发侧恒温水箱补充缺少的热量,从而让蒸发侧恒温水箱的水温提高到蒸发设定值。
当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因为冷凝器出来的热水而高于设定值,此时在冷凝侧打开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维持打开的状态,并在蒸发侧同时打开第四流量调节阀,通过打开第一流量调节阀,将冷凝器中出来的热水分为两路,并通过分别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控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的一路热水的流量以及进入第二冷凝出水管中的一路热水的流量,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一路热水与从蒸发器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冷水进行热量交换,温度降低,且使得该路热水温度降低的所耗费的能量并不是由外部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提供。通过让从蒸发器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冷水提供的冷量来让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维持在冷凝设定值。进一步地,当从蒸发器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冷水提供的冷量不足以让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维持在冷凝设定值时,通过打开第三流量调节阀,向冷凝侧恒温水箱中引入自来水,并通过调节第三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控制注入的自来水的流量,通过引入自来水来补充此时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缺少的冷量。
进一步地,当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因为冷凝器出来的热水而水温升高时,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也会因为蒸发器出来的冷水而水温降低,因此在打开第一流量调节阀的同时,打开第四流量调节阀,维持第五流量调节阀的打开状态,通过打开第四流量调节阀,将从蒸发器中出来的冷水分为两路,一路冷水通过第一蒸发出水管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与从冷凝器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一路热水进行热量交换,温度升高,且使得该路冷水温度升高的所耗费的能量并不是由外部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提供,通过从冷凝器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一路热水提供的热量来让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维持在蒸发设定值,进一步地,当从蒸发器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冷水提供的冷量不足以让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维持在冷凝设定值时,意味着从冷凝器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热水提供的热量也同样不足以让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维持在蒸发设定值,所以在冷凝侧打开第三流量调节阀的时候,在蒸发侧同时打开第六流量调节阀,通过打开第六流量调节阀,引入因注入自来水后从冷凝侧恒温水箱的溢水管中溢出的热水,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说的热水是相对于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来说的,因为注入自来水后,从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溢水管中溢出的水的温度相较于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的温度依旧较高,因此引入从冷凝侧恒温水箱的溢水管溢出的热水到蒸发侧恒温水箱中,不仅可以为蒸发侧提供此时缺少的部分热量,还可以实现对从冷凝侧恒温水箱中溢出的热水的热量回收,进一步地,如果从冷凝器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和从冷凝侧恒温水箱中溢出的热水的热量依然不足以提供此时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缺少的热量,则启用冷热量补充设备补充缺少的少部分热量,更进一步地,如果在引入冷凝侧恒温水箱中溢出的热水后,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热量过盈,则可以调小第六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或者让冷热量补充设备提供缺少的冷量。
最后,当冷凝侧恒温水箱和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都维持在各自的设定值且维持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测试被测的水-水热泵热水机的恒温性能,并开始记录测试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机测试系统,通过引入自来水注入结构和水-水板式换热器,当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因为冷凝器出来的热水而高于冷凝设定值时,让原本应该由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冷凝侧外部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补充的冷量变成由蒸发器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冷水提供,或者由蒸发器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中的冷水和注入的自来水提供,且,可以理解的是,当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因为冷凝器出来的热水而高于冷凝设定值时,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也会因为蒸发器出来的冷水而低于蒸发设定值,此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原本应该由现有技术中设置在蒸发侧的外部的冷热量恒温补充设备补充的热量变为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的冷凝器出水提供,或者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的冷凝器出水和冷凝侧恒温水箱溢出的热水一起提供,抑或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的冷凝器出水、冷凝侧恒温水箱溢出的热水和冷热量恒温补充设备补充,而且在缺少的热量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的冷凝器出水、冷凝侧恒温水箱溢出的热水和冷热量恒温补充设备补充的情况下,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缺少的大部分热量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的冷凝器出水和冷凝侧恒温水箱中溢出的热水提供,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仅仅用来补充少部分缺少的热量。且在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热量过盈的时候,可以通过调小第六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从而不用通过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来补充缺少的冷量,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测试系统较之现有的水-水热泵热水机系统在测试过程中,耗能低,测试成本低,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凝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出水管上。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来水注入机构通过自来水管连接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自来水管上,所述自来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出水管上。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蒸发出水管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上设置有第一水温计,连接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阀门、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水温计,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三水温计,所述自来水管从入水口始至与所述第二冷凝出水管的连接处依次设置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计和第四水温计。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上设置第五水温计,连接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蒸发器的入水口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三流量计和第六水温计,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七水温计。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始至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的入水口依次设有第三阀门和冷热量补充循环水泵。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为风冷冷热水机组。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为水冷冷热水机组。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多余水收集箱,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溢水口通过第七流量调节阀与所述多余水收集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还设置有溢水口,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溢水口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多余水收集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多余水收集箱的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冷凝器110;蒸发器120;冷凝侧恒温水箱130;冷凝侧恒温水箱的溢水口131;蒸发侧恒温水箱140;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141;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142;蒸发侧恒温水箱的溢水口143;自来水注入机构150;水-水板式换热器160;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水口161;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162;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水口163;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164;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第一水温计171;第二水温计172;第三水温计173;第四水温计174;第五水温计175;第六水温计176;第七水温计177;第一阀门181;第二阀门182;第三阀门183;第四阀门184;第五阀门185;冷凝侧循环水泵191;蒸发侧循环水泵192;冷热量补充循环水泵193;第一流量计1101;第二流量计1102;第三流量计1103;第一冷凝出水管1201;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第一蒸发出水管1203;第二蒸发出水管1204;第一流量调节阀1301;第二流量调节阀1302;第三流量调节阀1303;第四流量调节阀1304;第五流量调节阀1305;第六流量调节阀1306;第七流量调节阀1307;多余水收集箱1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在实验室内的水-水热泵热水机的恒温性能测试过程中,通常需要开启设置在蒸发侧和冷凝侧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通过两个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的配合来使得被测的水-水热泵热水机的冷凝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和蒸发侧恒温水箱中的水温都维持在各自的设定值,这样虽然可以达到测试水-水热泵热水机恒温性能的目的,但是耗能过大,与现在节能的需求不符。
基于上述问题,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水-水热泵热水机包括冷凝器110和蒸发器120,测试系统包括冷凝侧恒温水箱130、蒸发侧恒温水箱140、自来水注入机构150、水-水板式换热器160和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
冷凝器110的入水口通过冷凝侧循环水泵191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出水口连接,冷凝器110的出水口与第一冷凝出水管1201连接,第一冷凝出水管1201与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第一入水口161连接,第一冷凝出水管1201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1301,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第一出水口162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入水口连接,冷凝器110的出水口还通过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连接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入水口,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302,自来水注入机构150通过第三流量调节阀1303连接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入水口;
蒸发器120的入水口通过蒸发侧循环水泵192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第一出水口141连接,蒸发器120的出水口与第一蒸发出水管1203连接,第一蒸发出水管1203上设置有第四流量调节阀1304,第一蒸发出水管1203与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第二入水口163连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第二出水口164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入水口连接,蒸发器120的出水口还通过第二蒸发出水管1204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入水口连接,第二蒸发出水管1204上设置有第五流量调节阀1305,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溢水口131通过第六流量调节阀1306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入水口连接,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第二出水口142与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的入水口连接,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入水口与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的出水口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被测热水机的只标出了冷凝器110、蒸发器1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被测热水机还有其他的常规装置,如气液分离器、过滤器、热膨胀阀和压缩机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机测试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被测的水-水热泵热水机开始工作,若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小于测试的设定值,则让第二流量调节阀1302和第五流量调节阀1305全开,第一流量调节阀1301、第三流量调节阀1303、第四流量调节阀1304和第六流量调节阀1306关闭,让冷凝器110中出来的热水全部进入到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从而将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快速提高到冷凝设定值,而让蒸发器120中出来的冷水全部进入到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水温降低,为了让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水温提高到蒸发设定值,启动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为蒸发侧恒温水箱140补充缺少的热量,从而让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水温提高到蒸发设定值。
当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因为冷凝器110出来的热水而高于设定值,此时在冷凝侧打开第一流量调节阀1301,第二流量调节阀1302维持打开的状态,并在蒸发侧同时打开第四流量调节阀1304,通过打开第一流量调节阀1301,将冷凝器110中出来的热水分为两路,并通过分别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1301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302的开度,控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一路热水的流量以及进入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中的一路热水的流量,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一路热水与从蒸发器120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冷水进行热量交换,温度降低,且使得该路热水温度降低的所耗费的能量并不是由外部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提供。通过让从蒸发器120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冷水提供的冷量来让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维持在冷凝设定值。进一步地,当从蒸发器120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冷水提供的冷量不足以让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维持在冷凝设定值时,通过打开第三流量调节阀1303,向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引入自来水,并通过调节第三流量调节阀1303的开度,控制注入的自来水的流量,通过引入自来水来补充此时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缺少的冷量。
进一步地,当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因为冷凝器110出来的热水而水温升高时,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水温也会因为蒸发器120出来的冷水而水温降低,因此在打开第一流量调节阀1301的同时,打开第四流量调节阀1304,维持第五流量调节阀1305的打开状态,通过打开第四流量调节阀1304,将从蒸发器120中出来的冷水分为两路,一路冷水通过第一蒸发出水管1203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与从冷凝器110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一路热水进行热量交换,温度升高,且使得该路冷水温度升高的所耗费的能量并不是由外部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60提供,通过从冷凝器110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一路热水提供的热量来让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水温维持在蒸发设定值,进一步地,当从蒸发器120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冷水提供的冷量不足以让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维持在冷凝设定值时,意味着从冷凝器110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热水提供的热量也同样不足以让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水温维持在蒸发设定值,所以在冷凝侧打开第三流量调节阀1303时候,在蒸发侧同时打开第六流量调节阀1306,通过打开第六流量调节阀1306,引入因注入自来水后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溢水管中溢出的热水,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说的热水是相对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水来说的,因为注入自来水后,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溢水管中溢出的水的温度相较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水的温度依旧较高,因此引入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溢水管溢出的热水到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不仅可以为蒸发侧提供此时缺少的部分热量,还可以实现对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溢出的热水的热量回收,进一步地,如果从冷凝器110中出来并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热水和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溢出的热水的热量依然不足以提供此时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缺少的热量,则启用冷热量补充设备补充少量的热量,更进一步地,如果在引入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溢出的热水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热量过盈,则可以调小第六流量调节阀1306的开度或者让冷热量补充设备提供缺少的冷量。
最后,当冷凝侧恒温水箱130和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水温都维持在各自的设定值且维持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测试被测的水-水热泵热水机的恒温性能,并开始记录测试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机测试系统,通过引入自来水注入结构150和水-水板式换热器160,当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因为冷凝器110出来的热水而高于冷凝设定值时,让原本应该由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冷凝侧外部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补充的冷量变成由蒸发器120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冷水提供,或者由蒸发器120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的冷水和注入的自来水提供,且,可以理解的是,当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的水温因为冷凝器110出来的热水而高于冷凝设定值时,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水温也会因为蒸发器120出来的冷水而低于蒸发设定值,此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原本应该由现有技术中设置在蒸发侧的外部的冷热量恒温补充设备补充的热量变为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冷凝器110出水提供,或者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冷凝器110出水和冷凝侧恒温水箱130溢出的热水一起提供,抑或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冷凝器110出水、冷凝侧恒温水箱130溢出的热水和冷热量恒温补充设备170补充,而且在缺少的热量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冷凝器110出水、冷凝侧恒温水箱130溢出的热水和冷热量恒温补充设备170补充的情况下,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缺少的大部分热量由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冷凝器110出水和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溢出的热水提供,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仅仅用来补充少部分缺少的热量。且在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热量过盈的时候,可以通过调小第六流量调节阀1306的开度,从而不用通过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来补充缺少的冷量。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测试系统较之现有的水-水热泵热水机系统在测试过程中,耗能低,测试成本低,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设置在第一冷凝出水管1201上。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和第一冷凝出水管1201分开设置,则需要铺设的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的长度较长即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的入水口直连冷凝器110的出水口,然后第二冷凝管道的出水口再连接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管道成本高,而如果将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设置在第一冷凝出水管1201上,则可以让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和第一冷凝出水管1201共用一部分出水管道,从而减少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的铺设长度。
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自来水管可以与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分开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上,而为了提高混合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内的水的温度恢复到冷凝设定值的速度,可以让自来水管设在在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上,让自来水与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内的热水在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内充分混合后再流入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中。同理,进一步参照图1,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第二出水口163可以直接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入水口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二蒸发出水管1204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入水口连接,而为了能够缩短混合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内的水的温度升高至蒸发设定值的时间,可以通过让水-水板式换热器160的第二出水口163通过第二蒸发出水管1202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入水口连接,让水-水板式换热器160中得到冷凝器110出水热量从而提高温度的蒸发器120出水先在第二蒸发出水管1204与从蒸发器120的出水口中流入第二蒸发出水管1204的冷水充分混合后再流入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
具体地,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冷凝侧恒温水箱130上设置有第一水温计171,连接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出水口和冷凝器110的入水口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阀门181、第一流量计1101和第二水温计172,冷凝器110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三水温计173,自来水管从入水口始至与第二冷凝出水管1202的连接处依次设置第三流量调节阀1303、第二流量计1102和第四水温计174。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上设置第五水温计175,连接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出水口和蒸发器120的入水口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阀门182、第三流量计1103和第六水温计176,蒸发器120的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七水温计177。
具体地,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第二出水口142始至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的入水口依次设有第三阀门183和冷热量补充循环水泵193。在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热量不足或热量过盈时,打开第五阀门185和启动冷热量补充循环水泵193及启动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通过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对从蒸发侧恒温水箱140进入的水进行对应的加热或制冷然后再流回蒸发侧恒温水箱170,来完成对蒸发侧恒温水箱170的热量或冷量的补充,从而保证蒸发侧恒温水箱170内的水的温度维持在蒸发设定值。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可以为风冷冷热水机组,也可以为水冷冷热水机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只要所采用的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能够在蒸发侧恒温水箱170中的热量不足时可以补充缺少的少量热量或者在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热量过盈时补充缺少的少量冷量,从而使得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水的温度维持在蒸发设定值即可。
最后,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本实施例的测试系统还包括多余水收集箱1400,冷凝侧恒温水箱130的溢水口通过第七流量调节阀1307与多余水收集箱1400的入水口连接,蒸发侧恒温水箱140还设置有溢水口143,蒸发侧恒温水箱140的溢水口143通过第四阀门184与多余水收集箱1400的入水口连接,多余水收集箱1400的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在测试过程中,当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热量过盈时,可以调小第六流量调节阀1306的开度,并开启第七流量调节阀1307,通过减少进入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从冷凝侧恒温水箱130溢出的热水,来减少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的热量,从而实现蒸发侧恒温水箱140中水温恒定,而不需要启用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170的目的。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所述水-水热泵热水机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冷凝侧恒温水箱、蒸发侧恒温水箱、自来水注入机构、水-水板式换热器和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
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通过冷凝侧循环水泵与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与第一冷凝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出水管与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还通过第二冷凝出水管连接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所述第二冷凝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自来水注入机构通过第三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
所述蒸发器的入水口通过蒸发侧循环水泵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口与第一蒸发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蒸发出水管与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水口连接,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口还通过第二蒸发出水管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五流量调节阀,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溢水口通过第六流量调节阀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与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的出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出水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注入机构通过自来水管连接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自来水管上,所述自来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出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蒸发出水管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入水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上设置有第一水温计,连接冷凝侧恒温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阀门、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水温计,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三水温计,所述自来水管从入水口始至与所述第二冷凝出水管的连接处依次设置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计和第四水温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上设置第五水温计,连接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蒸发器的入水口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三流量计和第六水温计,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七水温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始至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的入水口依次设有第三阀门和冷热量补充循环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为风冷冷热水机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量补充恒温设备为水冷冷热水机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多余水收集箱,所述冷凝侧恒温水箱的溢水口通过第七流量调节阀与所述多余水收集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还设置有溢水口,所述蒸发侧恒温水箱的溢水口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多余水收集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多余水收集箱的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CN202222881030.0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Active CN219177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1030.0U CN219177976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1030.0U CN219177976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7976U true CN219177976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1030.0U Active CN219177976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7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48573U (zh)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US9010281B2 (en)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CN201637595U (zh) 换热器性能测试装置
CN102066847A (zh) 用于恒定地维持热水温度的热水供给系统
CN100470152C (zh) 一种动态高温蓄冷空调系统
CN101329083A (zh) 用热泵回收空调制冷机冷凝热制取卫生热水的技术及工艺
CN201503133U (zh) 热泵热水机
CN110411022B (zh) 一种直热循环加热承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
CN108691813A (zh) 一种自循环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219177976U (zh)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CN105890084A (zh) 热水供给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222337A (zh) 并联式互助除霜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201964613U (zh) 速热式热泵热水器
CN205807599U (zh) 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式采暖热水系统
CN213335038U (zh) 热泵机组及热泵系统
CN115628550A (zh) 一种节能型水-水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系统
CN101235999A (zh) 直热系统
CN205619559U (zh) 热泵热水器
CN201344588Y (zh) 一种能可靠供水的热泵热水机组
CN202204150U (zh) 高效双温空气源热水系统
CN217131554U (zh) 一种溴化锂冷热水一体化机组
CN209655427U (zh) 余热增焓热泵系统
CN201327185Y (zh) 中温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TWI675263B (zh) 液體溫控裝置和方法
CN204285904U (zh) 热水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