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5052U - 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5052U
CN212125052U CN202020727002.1U CN202020727002U CN212125052U CN 212125052 U CN212125052 U CN 212125052U CN 202020727002 U CN202020727002 U CN 202020727002U CN 212125052 U CN212125052 U CN 212125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ont bumper
vehicle front
vehicl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70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他维兴
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270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5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5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5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主要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于第一支架上设有以与车辆前端框架连接的连接部;第二支架由溃缩结构与第一支架相连,并由溃缩结构自身的溃缩而可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且于第二支架上设有以卡接设置前保险杠的卡接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通过设置连接部,可将该保险杠支架连接于前端框架上;另外,设置卡接部则可便于实现前保险杠于本保险杠支架上的安装;此外,通过设置溃缩结构可使得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从而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使本保险杠支架溃缩吸能,进而可有效保护车辆和行人。

Description

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背景技术
为防止车辆发生碰撞时对车辆和行人造成巨大伤害,在车辆的前后两端均配置有以吸收碰撞力的保险杠,且保险杠一般经由保险杠支架与车身相连。但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保险杠支架功能单一,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无法吸收碰撞能量而保护行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不仅能够承载前保险杠,而且可溃缩吸能而保护行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以与车辆前端框架连接的连接部;
第二支架,由溃缩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并由所述溃缩结构自身的溃缩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且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以卡接设置前保险杠的卡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上构造有插装腔,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插装腔内,且所述前保险杠上具有插设于所述插装腔中的插装端,所述插装端与所述卡接部卡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为设于所述插装腔内的卡扣,且于所述插装端上形成有可与对应的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与对应的所述卡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卡扣,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插装腔连通的开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以承装车辆前部灯具的安装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以于所述车辆前端框架上预定位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为两个,且其一所述定位孔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边沿两个所述定位孔之间的连线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溃缩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多个溃缩件,且各所述溃缩件被配置为沿指向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溃缩,而构成所述第二支架向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为管状结构,且沿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支架的横截面渐大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通过设置安装部和连接部,可将该保险杠支架连接于前端框架上,并可承装车辆前部灯具;另外,设置卡接部则可便于实现前保险杠于本保险杠支架上的安装;此外,通过设置溃缩结构可使得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从而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使本保险杠支架溃缩吸能,进而可有效保护车辆和行人。
(2)通过在前保险杠支架上设置插装腔,以及在前保险杠上设置插装端,有利于提高前保险杠和前保险杠支架之间的连接效果。
(3)卡接部采用卡扣,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4)卡扣与卡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可便于实现前保险杠与前保险杠之间的装配。
(5)通过设置开孔,可便于本前保险杠支架采用注塑工艺制造完成后脱模。
(6)设置安装部,可使得本前保险杠支架为车辆前部灯具提供安装位,可提高其使用效果。
(7)通过设置定位孔,有利于实现前保险杠支架于车辆前端框架上的安装。
(8)长圆孔的长边沿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连线方向设置,可在安装时保证前保险杠支架的旋转量最小,从而可便于其安装。
(9)通过将第二支架构造为管状结构,并沿其移动方向,使第二支架的横截面渐大设置,可有效提高本前保险杠支架的溃缩吸能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保险杠与车辆前保险杠支架之间的装配状态图;
图7为图6中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保险杠与车辆前保险杠支架之间另一视角下的装配状态图;
图9为图8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插装端与插装腔之间的装配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架,100-承装面,101-主体,102-第一连接板,103-第二连接板,104-连接孔,105-定位柱,106-拉铆螺母,107-定位孔;
2-第二支架,200-插装腔,201-卡扣,202-开孔;
3-溃缩板;
4-前保险杠,401-插装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主要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于第一支架上设有以与车辆前端框架连接的连接部。第二支架由溃缩结构与第一支架相连,并由溃缩结构自身的溃缩而可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且于第二支架上设有以卡接设置前保险杠的卡接部。
本实施例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通过设置连接部,可将该保险杠支架连接于前端框架上;另外,设置卡接部则可便于实现前保险杠于本保险杠支架上的安装;此外,通过设置溃缩结构可使得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从而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使本保险杠支架溃缩吸能,进而可有效保护车辆和行人,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基于以上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5中所示,其采用PA6-GF40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其中,第一支架1包括内部中空的主体101,以及与该主体101固连的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且主体101用于与第二支架2连接的一端形成有矩形的开口。另外,如图2中所示,于主体101上形成有以承装车辆前部灯具的承装面100,该承装面100相对于主体101的端面下沉设置,且本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灯具具体为前组合灯。
由图3并结合图2中所示,为便于加工制造,本实施例的安装部为设于主体101上的螺纹连接件,且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螺纹连接件具体为设于主体101上的拉铆螺母106。此外,为便于前组合灯的安装,于承装面100上还设有相邻于拉铆螺母106设置的定位柱105,以构成前组合灯于该承装面100上的预定位。
前述连接部具体包括间隔设置于第一支架1上的若干连接孔104,具体地,由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板102呈矩形,第二连接板103大致呈三角形,并于第一连接板102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孔104,而于第二连接板103上则仅设有一个连接孔104。另外,为便于本车辆前保险杠支架于车辆前端框架上的安装,于第一支架1上设有以与车辆前端框架上预定位的定位孔105。
其中,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孔107为两个,并于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上分别设置。且位于第一连接板102上的定位孔107设于两个连接孔104之间,并具体采用长圆孔,且长圆孔的长边沿两个定位孔107之间的连线方向设置。如此设置,可在安装前车辆保险杠支架时保证其旋转量最小,以便于车辆保险杠支架于车辆前端框架上的安装。此外,为提高车辆保险杠支架的安装效果,于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的边缘及各自的中部均构造有纵横交错的多条加强筋。
仍由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架2为中部构造有插装腔200的管状结构,其相对于两个连接板连接于主体101的另一端,且第二支架2与主体10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随形于上述开口设置的矩形。本实施例的溃缩结构具体包括连接于第二支架2和主体101之间的多个溃缩件,其各溃缩件被配置为沿指向主体101的方向溃缩,而构成第二支架2向主体101一侧的移动。其中,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为的溃缩件具体采用矩形的溃缩板3,且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溃缩板3的宽度b为2mm。
另外,基于第二支架2和第一支架1具体结构,为兼顾两者的连接强度及溃缩性能,本实施例的溃缩板3共为四个,并居中分布于第二支架2各侧面上。而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如图5中所示,沿第二支架2的移动方向,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架2的横截面渐大设置。
由图6、图7并结合图1中所示,前述卡接部具体为设于第二支架2插装腔200内的卡扣201,且对应于卡扣201,于第二支架2上设有与插装腔200连通的开孔202,以便于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在注塑完成后脱模。另外,前保险杠4上具有插设于该插装腔200中的插装端401,并与该插装端401上形成有可与对应的卡扣201卡接配合的卡孔。且为便于卡扣201与卡孔之间的卡装,本实施例的卡扣201与对应的卡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以增大容差能力。
具体地,如图7中所示,于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卡扣201与卡孔之间分别留有间隙L1和L2,且为保证车辆行驶中前保险杠4的晃动处于设计范围内,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L1具体为2mm,L2为1mm。为进一步便于卡扣201和卡孔之间的卡接,本实施例的卡扣201的卡接端与插接端之间的卡接量H为2mm。另外,仍由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卡接端的夹角α为105°,如此,不仅可实现对前保险杠4于车辆长度方向上的限位,同时又可便于前保险杠4的拆卸。
此外,由图8和图9中所示,于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卡扣201和卡孔之间的单边间隙L3具体为5mm。且为便于前保险杠4与车辆保险杠支架之间的卡接,仍由图9中所示,插装端401与插装腔2之间也采用间隙配合,且于车辆宽度方向上,两者之间的单边间隙L4为具体为5mm。
另外,由图10中所示,于车辆高度方向上,插装端401底部与插装腔2相抵接,其顶部与插装腔2留有一定间隙L5,且本实施例中,该间隙L5具体为1mm。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前保险杠4轻微晃动而与车辆保险杠支架干涉,仍由图10中所示,待安装完成后,前保险杠4与车辆保险杠支架于车辆长度方向之间应具有一定间隙L6,其中,本实施例中,该间隙L6具体为1.5mm。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卡扣201与卡孔之间的间隙应保证前保险杠4的晃动处于设计范围内。
基于以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杠支架,不仅可以承载前组合灯,同时也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向车辆尾部又一侧溃缩,从而可有效保护车辆和行人,进而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有以与车辆前端框架连接的连接部;
第二支架(2),由溃缩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架(1)相连,并由所述溃缩结构自身的溃缩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1)移动,且于所述第二支架(2)上设有以卡接设置前保险杠(4)的卡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上构造有插装腔(200),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插装腔(200)内,且所述前保险杠(4)上具有插设于所述插装腔(200)中的插装端(401),所述插装端(401)与所述卡接部卡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设于所述插装腔(200)内的卡扣(201),且于所述插装端(401)上形成有可与对应的所述卡扣(201)卡接配合的卡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01)与对应的所述卡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卡扣(201),于所述第二支架(2)上设有与所述插装腔(200)连通的开孔(2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有以承装车辆前部灯具的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有以于所述车辆前端框架上预定位的定位孔(1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07)为两个,且其一所述定位孔(107)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边沿两个所述定位孔(107)之间的连线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的多个溃缩件,且各所述溃缩件被配置为沿指向所述第一支架(1)的方向溃缩,而构成所述第二支架(2)向所述第一支架(1)一侧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为管状结构,且沿所述第二支架(2)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支架(2)的横截面渐大设置。
CN202020727002.1U 2020-05-06 2020-05-06 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Active CN212125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7002.1U CN212125052U (zh) 2020-05-06 2020-05-06 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7002.1U CN212125052U (zh) 2020-05-06 2020-05-06 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5052U true CN212125052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7002.1U Active CN212125052U (zh) 2020-05-06 2020-05-06 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505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568A (zh) * 2021-04-29 2021-07-2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贯穿灯总成
CN113147641A (zh) * 2021-03-03 2021-07-23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保险杠安装结构
CN113978405A (zh) * 2021-11-08 2022-01-2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行人大腿的前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
CN115571083A (zh) * 2022-10-14 2023-01-0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防下沉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641A (zh) * 2021-03-03 2021-07-23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保险杠安装结构
CN113147641B (zh) * 2021-03-03 2022-07-22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保险杠安装结构
CN113147568A (zh) * 2021-04-29 2021-07-2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贯穿灯总成
CN113147568B (zh) * 2021-04-29 2022-05-20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贯穿灯总成
CN113978405A (zh) * 2021-11-08 2022-01-2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行人大腿的前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
CN113978405B (zh) * 2021-11-08 2023-06-27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行人大腿的前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
CN115571083A (zh) * 2022-10-14 2023-01-0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防下沉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25052U (zh) 车辆前保险杠支架
US7422252B2 (en)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ES2441356T3 (es) Conjunto de parachoques para vehículo y vehículo asociado que comprende dicho conjunto de parachoques
KR100867841B1 (ko) 자동차의 전방차체 구조
KR101484227B1 (ko) 차량용 하이브리드 범퍼빔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ES2409118T3 (es) Elemento de absorción de energía para sistemas de gestión de choques en automóviles
US5498045A (en) Blow molded bumper beam and U-bolt attachment
JP2005271912A (ja)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イト構成群
EP2703230B1 (en) Bumper beam assembly system
KR20120076234A (ko) 차량용 스티프너 유닛
ES2547116T3 (es) Unidad frontal de vehículo de motor
KR100506757B1 (ko) 범퍼 빔 보강 구조
CN110733450A (zh)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结构
KR100837980B1 (ko) 차량의 프론트 앤드 모듈구조
CN102862534B (zh) 车辆的保险杠装置
JP2006062635A5 (zh)
KR100820117B1 (ko) 범퍼스테이 결합구조
CN219154433U (zh) 一种前大灯和前保险杠连接结构和汽车
KR101087981B1 (ko) 차량용 크래쉬 박스
KR101251299B1 (ko) 차량용 크래쉬 박스
CN220594852U (zh) 前下护板以及车辆
CN218505798U (zh) 保险杠支架、保险杠总成和车辆
CN217994364U (zh) 主动进气格栅挡风罩结构及车辆
CN215097457U (zh) 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车辆
KR0131417Y1 (ko) 자동차용 안개등 커버 취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