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9784U -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9784U
CN212119784U CN201922278129.XU CN201922278129U CN212119784U CN 212119784 U CN212119784 U CN 212119784U CN 201922278129 U CN201922278129 U CN 201922278129U CN 212119784 U CN212119784 U CN 212119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fixed mounting
base plate
mixing drum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81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angt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angt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angt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angt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81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9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9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9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包括基板、驱动机构、混合筒、电磁阀、连接管和进料机构,基板下端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混合筒固定安装,两个混合筒的输出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电磁阀,两个混合筒的输入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两个连接管另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进料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混合筒晃动的混合方式代替传统的搅拌结构直接搅拌,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混合筒与主驱动轴倾斜设置,电机带动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两个混合筒开始围绕驱动轴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得混合筒内的溶胶进行激荡混合,同样可以起到对溶胶混合的效果,同时避免了搅拌轴直接对混合溶胶进行搅拌从而破坏材料结构的问题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属于气凝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凝胶脱去大部分溶剂,使凝胶中液体含量比固体含量少得多,或凝胶的空间网状结构中充满的介质是气体,外表呈固体状,这即为干凝胶,也称为气凝胶。
气凝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混合机构提高溶胶凝胶效率,传统的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破坏性大的问题,这是因为传统的混合机构采用搅拌结构对溶胶进行混合搅拌,此举虽然能够加速溶胶混合但是容易破坏凝胶微孔洞内的表面张力导致材料结构的破坏,对此需要设计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破坏性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包括基板、驱动机构、混合筒、电磁阀、连接管和进料机构,所述基板下端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混合筒固定安装,两个所述混合筒的输出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电磁阀,两个所述混合筒的输入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进料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基板上端面圆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废液收集盒,所述排料管贯穿基板与废液收集盒连通设置,所废液收集盒内腔圆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下端贯穿废液收集盒与基板上端面圆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基板下端面圆心位置,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电机一端贯穿基板从轴套内穿出并延伸至废液收集盒上方,所述驱动轴远离电机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关于驱动轴轴对称分布的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分别与两个混合筒下底圆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混合筒下底均为平角设置,两个所述混合筒下底平角处均竖直固定安装有电磁阀,两个所述混合筒的外壁均设置有容量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机构均包括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头的外壁两相对位置分别与两个连接管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头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输出端伸入至固定头的内腔中,所述固定头内腔中限位转动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进料管连通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混合筒晃动的混合方式代替传统的搅拌结构直接搅拌,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混合筒与主驱动轴倾斜设置,电机带动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两个混合筒开始围绕驱动轴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得混合筒内的溶胶进行激荡混合,同样可以起到对溶胶混合的效果,同时避免了搅拌轴直接对混合溶胶进行搅拌从而破坏材料结构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料收集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驱动机构;3、混合筒;4、电磁阀;5、连接管;6、进料机构;11、排料管;12、废液收集盒;13、轴套;21、电机;22、驱动轴;23、固定轴;61、固定头;62、进料管;63、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包括基板1、驱动机构2、混合筒3、电磁阀4、连接管5和进料机构6,基板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混合筒3固定安装,两个混合筒3的输出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两个混合筒3的输入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5,两个连接管5另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进料机构6。
其中,基板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排料管11,排料管11与废料回收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基板1上端面圆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废液收集盒12,排料管11贯穿基板1与废液收集盒12连通设置,所废液收集盒12内腔圆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轴套13,轴套13下端贯穿废液收集盒12与基板1上端面圆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轴套13的内径等于驱动轴22的外径,增加驱动轴22旋转过程的稳定性。
其中,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21固定安装在基板1下端面圆心位置,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2,驱动轴22远离电机21一端贯穿基板1从轴套13内穿出并延伸至废液收集盒12上方,驱动轴22远离电机21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关于驱动轴22轴对称分布的固定轴23,两个固定轴23分别与两个混合筒3下底圆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连接点的重力平衡,保证旋转过程的稳定性。
其中,两个混合筒3下底均为平角设置,两个混合筒3输入端与连接管5的连接处均采用螺纹安装,这是为了方便最后将混合筒3内气凝胶取出,两个混合筒3下底平角处均竖直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电磁阀4与外接单片机电性连接,两个混合筒3的外壁均设置有容量刻度,方便观察混合溶胶多余溶剂的百分占比。
其中,进料机构6均包括固定头61,固定头61内部为中空设置,固定头61的外壁两相对位置分别与两个连接管5一端连通设置,固定头61上方设置有进料管62,进料管62输出端伸入至固定头61的内腔中,固定头61内腔中限位转动安装有连接头63,固定头61内腔中设置了限位角,连接头63不会从固定头61内腔中脱离,连接头63与进料管62连通设置。
工作原理
第一步:首先通过进料管62和连接头63向固定头61内注入适量的溶胶,然后分别通过两个连接管5将溶胶排入对应的混合筒3内;
第二步:然后启动电机21,带动驱动轴22开始旋转,驱动轴22通过两个固定轴23分别带动对应的混合筒3开始围绕驱动轴22做匀速圆周运动,两个混合筒3内的不同的溶胶随之在各自对应混合筒3内腔中激荡混合;
第三步:在不同溶胶混合时,通过超临界干燥工艺处理,对两个混合筒3进行加温升压,使凝胶内的液体发生相变成超临界态的流体,气液界面消失,表面张力不复存在,此时将这种超临界流体从压力容器中释放,此时通过外接控制单元控制两个电磁阀4开启,两个混合筒3内的超临界流体落入废液收集盒12,最终从排料管11排出,两个混合筒3的溶胶输入端与连接管5连接处采用可拆卸安装(螺纹安装),方便将混合筒3内最终形成的多孔、无序、具有纳米量级连续网络结构的低密度气凝胶材料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包括基板(1)、驱动机构(2)、混合筒(3)、电磁阀(4)、连接管(5)和进料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混合筒(3)固定安装,两个所述混合筒(3)的输出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两个所述混合筒(3)的输入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5),两个所述连接管(5)另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进料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排料管(11),所述基板(1)上端面圆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废液收集盒(12),所述排料管(11)贯穿基板(1)与废液收集盒(12)连通设置,所废液收集盒(12)内腔圆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轴套(13),所述轴套(13)下端贯穿废液收集盒(12)与基板(1)上端面圆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固定安装在基板(1)下端面圆心位置,所述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2),所述驱动轴(22)远离电机(21)一端贯穿基板(1)从轴套(13)内穿出并延伸至废液收集盒(12)上方,所述驱动轴(22)远离电机(21)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关于驱动轴(22)轴对称分布的固定轴(23),两个所述固定轴(23)分别与两个混合筒(3)下底圆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混合筒(3)下底均为平角设置,两个所述混合筒(3)下底平角处均竖直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两个所述混合筒(3)的外壁均设置有容量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6)均包括固定头(61),所述固定头(61)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头(61)的外壁两相对位置分别与两个连接管(5)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头(61)上方设置有进料管(62),所述进料管(62)输出端伸入至固定头(61)的内腔中,所述固定头(61)内腔中限位转动安装有连接头(63),所述连接头(63)与进料管(62)连通设置。
CN201922278129.X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Active CN212119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8129.XU CN21211978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8129.XU CN21211978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9784U true CN212119784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8129.XU Active CN21211978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97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601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航天气凝胶制取装置
CN113634175A (zh) * 2021-10-13 2021-11-12 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凝胶敷料加工制备用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601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航天气凝胶制取装置
CN113634175A (zh) * 2021-10-13 2021-11-12 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凝胶敷料加工制备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9784U (zh) 一种气凝胶制备用混合机构
CN204724224U (zh) 一种循环破碎机
CN204952747U (zh) 一种重介质粉凝聚物解絮机
CN20669031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04583048U (zh) 一种原料粉碎搅拌装置
CN206823630U (zh) 一种搅拌均匀的药液搅拌机
CN202778326U (zh) 卧式双向螺带混合器
CN206666524U (zh) 秸秆发电系统中的发酵装置
CN207614749U (zh) 一种高效搅拌设备
CN203400696U (zh) 一种消泡剂反应釜中的出料装置
CN101912747A (zh) 金属氧化物颗粒振动破碎式制粒系统及制粒方法
CN202962335U (zh) 污泥回注配制装置
CN207040849U (zh) 一种魔芋搅拌混合机
CN208554021U (zh) 一种智能锂电池电子浆料生产线
CN205322801U (zh) 一种带有搅拌功能的药材蒸煮装置
CN107051272A (zh) 新型建筑施工用搅拌装置
CN206981010U (zh) 一种矿浆均匀的给料装置
CN206915791U (zh) 造纸废水中细小组分回收利用设备
CN206229231U (zh) 一种粉末混匀搅拌装置
CN206778333U (zh) 一种高效超声波分散机
CN207076394U (zh) 一种加氢废催化剂回收装置
CN206089044U (zh) 一种碳纳米管分散装置
CN206262544U (zh) 一种高效液体反应罐
CN206244433U (zh) 一种控释肥生产用造粒机
CN206285816U (zh) 一种生物液体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