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4559U -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4559U
CN212114559U CN202020900992.4U CN202020900992U CN212114559U CN 212114559 U CN212114559 U CN 212114559U CN 202020900992 U CN202020900992 U CN 202020900992U CN 212114559 U CN212114559 U CN 212114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rod
transmission
tighten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09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颂锋
张程
胡荣强
周帅
毕台胜
刘林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ead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ead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ead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ead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009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4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4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4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包含一个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在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的左、右两端的端部分别固设有一个卡线器,在靠近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的左、右两端的端部还分别套设有一个防坠挂钩,每个防坠挂钩均可以以绝缘收紧杆为旋转轴做360°自由旋转。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用在断口两边固定收紧导线,采用纯机械式传动方式,通过收紧杆收紧带动两端卡线器拉动线缆往中间收缩形成一个松弛的导线段,从而进行作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操作方便、重量轻巧、耐高压绝缘性能好,能有效防止导线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落在地上造成意外触电的危险事故以及电线杆因导线剪断失去拉力而发生倾斜倒闭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对供电安全和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作业对各电力企业越来越重要。一般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通常需要进行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为保证每次检修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传统的做法时,每次进行电气设备的测试、检查和维修时,都需要进行事先断电处理,然而这种断电处理虽可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但也带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伤。为克服这一问题,目前带电作业作为一种能在不停电情况下,进行检修、测试的作业方法被广泛采用。
目前,用作高压输电网线路中,进行某一导线断口部位的带电作业维护与检修作业,通常采取的是由作业人员配套上绝缘手套来进行导线断口部位的维护与检修,然这种配套绝缘手套的作业方式仍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操作难度大,断口处的导线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会落在地上造成意外触电的危险事故,电线杆会因导线被剪断而失去拉力发生倾斜倒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重量轻巧、耐高压绝缘性能好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避免了断口处的导线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落在地上造成意外触电的危险事故以及电线杆因导线被剪断而失去拉力发生倾斜倒闭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包含一个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在所述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的左、右两端的端部分别固设有一个卡线器,在靠近所述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的左、右两端的端部还分别套设有一个防坠挂钩,所述防坠挂钩可以以绝缘收紧杆为旋转轴做360°自由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收紧杆包含绝缘外杆、绝缘内杆、传动螺杆及动力传动装置,所述绝缘外杆一端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及一个绝缘连接头B与其中一个卡线器相连,另一端通过密封套环套设在所述绝缘内杆上,所述绝缘内杆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绝缘外杆中,另一端通过绝缘连接头A与另一个卡线器相连,所述传动螺杆一端插设在绝缘内杆中,另一端穿出绝缘内杆且穿设在绝缘外杆中、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传动螺杆与所述绝缘内杆之间通过传动螺母相滑动配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螺母固定穿设有绝缘内杆内部且螺纹套设在传动螺杆外部;工作时,所述传动螺杆通过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绝缘内杆滑动配合,从而带动整个绝缘内杆沿着传动螺杆轴向做伸缩运行,实现绝缘收紧杆的收紧与伸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含一个动力输入轴、一个动力输出轴、一个传动套筒、一个传动套筒安装座及一个T型固定座;
所述动力输入轴设置在所述T型固定座的内腔中,且动力输入轴一端与传动套筒相连,另一端与动力输出轴相啮合连接;
所述动力输出轴一端伸设在T型固定座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动力输入轴相啮合连接,另一端穿出T型固定座、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螺杆相连;
所述传动套筒安装在所述传动套筒安装座上,且传动套筒一端伸设在传动套筒安装座内并与所述动力输入轴相连,另一端露设在传动套筒安装座外部,用于与外部扭力杆相连;
所述传动套筒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的T型固定座的竖直部上,所述T型固定座的水平部一端与所述绝缘外杆相连,另一端通过绝缘连接头B与其中一个卡线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线器包含有拉杆、金具底座、曲柄压杆、线缆压块、防脱板、吊环螺杆、连接螺母A及连接螺母B,所述拉杆一端对应与所述绝缘收紧杆的绝缘连接头A或绝缘连接头B相铰接,另一端穿过金具底座与曲柄压杆一端相铰接,所述曲柄压杆另一端与线缆压块相铰接,所述防脱板铰接在所述金具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线缆压块上方,所述连接螺母A及连接螺母B均螺纹穿设在所述吊环螺杆上,所述吊环螺杆分别通过连接螺母A及连接螺母B与所述金具底座及曲柄压杆相铰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线缆压块上设有一个下弧形凹槽,在所述金具底座上设有一个与所述下弧形凹槽相配对应的上弧形凹槽,且所述下弧形凹槽与所述上弧形凹槽槽口相对,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夹设中间线缆的夹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坠挂钩包含有一个挂接金具、一个第一锁紧杆及一个第二锁紧杆,在所述挂接金具上设置有一个C型槽口及一个U型槽口,所述第一锁紧杆设置在所述C型槽口的开口处,用于控制C型槽口的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二锁紧杆设置在所述U型槽口的开口处,用于控制U型槽口的开启与闭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紧杆一端插设在C型槽口的开口一端,另一端通过销钉与C型槽口的开口另一端相锁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锁紧杆的两端各自通过一个吊环螺丝对应与U型槽口的开口两端相锁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能有效防止导线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落在地上造成意外触电的危险事故,同时也防止了电线杆因导线剪断失去拉力而发生倾斜倒闭;
(2)大大方便了作业人员对导线断口的维护与修检,以及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3)操作方便、重量轻巧,节省人力物力,有效克服了传统用绝缘手套带电作业的不安全性,避免了国家电路财产的损失,保障了居民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视角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收紧杆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线器正面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线器背面的立体图;
图8图6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坠挂钩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M节点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收紧杆;1.1、绝缘外杆;1.2、绝缘内杆;1.3、传动螺杆;1.4、动力传动装置;1.4a、动力输入轴;1.4b、动力输出轴;1.4c、传动套筒;1.4d、传动套筒安装座;1.4e、T型固定座;1.5、联轴器;1.6、传动螺母;1.7、密封套环;1.8、绝缘连接头A;1.9、绝缘连接头B;
2、卡线器;2.1、拉杆;2.2、金具底座;2.2a、上弧形凹槽;2.3、曲柄压杆;2.4、线缆压块;2.4a、下弧形凹槽;2.5、防脱板;2.6、吊环螺杆;2.7、连接螺母A;2.8、连接螺母B;
3、防坠挂钩;3.1、挂接金具;3.1a、C型槽口;3.1b、U型槽口;3.2、第一锁紧杆;3.3、第二锁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包含一个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1,在这个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1的左、右两端的端部分别固设有一个卡线器2,在靠近这个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1的左、右两端的端部还分别套设有一个防坠挂钩3,且每个防坠挂钩3均可以以绝缘收紧杆1为旋转轴做360°自由旋转;
其中,位于绝缘收紧杆1两端的两个卡线器2用于夹住待作业区域的中间线缆断口部位的两端;位于绝缘收紧杆1两端的防坠挂钩3用于将整个中间线缆收紧装置挂接到在待作业区域的中间线缆上。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参阅图4、图5和图10所示,绝缘收紧杆1包含绝缘外杆1.1、绝缘内杆1.2、传动螺杆1.3及动力传动装置1.4;其中,绝缘外杆1.1一端通过动力传动装置1.4及绝缘连接头B1.9与其中一个卡线器2相连,另一端通过密封套环1.7套设在绝缘内杆1.2上;绝缘内杆1.2一端活动插设在绝缘外杆1.1中,另一端通过绝缘连接头A1.8与另一个卡线器2相连;传动螺杆1.3一端插设在绝缘内杆1.2中,另一端穿出绝缘内杆1.2且穿设在绝缘外杆1.1中、并通过联轴器1.5与动力传动装置1.4的动力输出轴1.4b相连,传动螺杆1.3与绝缘内杆1.2之间通过传动螺母1.6相滑动配合连接;其中,传动螺母1.6是固定穿设有绝缘内杆1.2内部且螺纹套设在传动螺杆1.3外部上的;工作时,传动螺杆1.3通过传动螺母1.6与绝缘内杆1.2向滑动配合,进而带动整个绝缘内杆1.2在传动螺杆1.3上做伸缩运行,实现绝缘收紧杆1的收紧与伸长。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参阅图5和图11所示,动力传动装置1.4包含一个动力输入轴1.4a(如伞齿轮轴)、一个动力输出轴1.4b(如伞齿轮轴)、一个传动套筒1.4c、一个传动套筒安装座1.4d及一个T型固定座1.4e;
其中,动力输入轴1.4a设置在T型固定座1.4e的内腔中,且动力输入轴1.4a一端与传动套筒1.4c相连,另一端与动力输出轴1.4b相啮合连接;
动力输出轴1.4b一端伸设在T型固定座1.4e的内腔中、并与动力输入轴1.4a相啮合连接,另一端穿出T型固定座1.4e、并通过联轴器1.5与传动螺杆1.3相连;
传动套筒1.4c安装在传动套筒安装座1.4d上,且传动套筒1.4c一端伸设在传动套筒安装座1.4d内并与动力输入轴1.4a相连,另一端露设在传动套筒安装座1.4d外部,用于与外部扭力杆(图中未示出)相连;
传动套筒安装座1.4d安装在T型固定座1.4e的竖直部上;T型固定座1.4e的水平部一端与绝缘外杆1.1相连,另一端通过绝缘连接头B1.9与其中一个卡线器2相连。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参阅图6至图8所示,卡线器2包含有拉杆2.1、金具底座2.2、曲柄压杆2.3、线缆压块2.4、防脱板2.5、吊环螺杆2.6、连接螺母A2.7及连接螺母B2.8;
其中,拉杆2.1一端对应与绝缘收紧杆1的绝缘连接头A1.8或绝缘连接头B1.9相铰接,另一端穿过金具底座2.2与曲柄压杆2.3一端相铰接,曲柄压杆2.3另一端与线缆压块2.4相铰接;
防脱板2.5铰接在金具底座2.2上,并位于线缆压块2.4上方;防脱板2.5用于在通过金具底座2.2与线缆压块2.4将中间线缆压住后防止其脱出;
连接螺母A2.7及连接螺母B2.8均螺纹穿设在吊环螺杆2.6上,吊环螺杆2.6分别通过连接螺母A2.7及连接螺母B2.8与金具底座2.2及曲柄压杆2.3相铰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参阅图6、图8和图10所示,在线缆压块2.4上设有一个下弧形凹槽2.4a,在金具底座2.2上设有一个与下弧形凹槽2.4a相配对应的上弧形凹槽2.2a,且下弧形凹槽2.4a与上弧形凹槽2.2a槽口相对(两者之间预留有一定的间隙),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夹设中间线缆的夹口P;
当需要夹住中间线缆时,线缆压块2.4与金具底座2.2会在拉杆2.1和曲柄压杆2.3作用下相互靠拢,使得下弧形凹槽2.4a与上弧形凹槽2.2a之间的夹口P合拢,实现对中间线缆的夹紧;
当需要松开中间线缆时,线缆压块2.4与金具底座2.2会在拉杆2.1和曲柄压杆2.3作用下相互分离,使得下弧形凹槽2.4a与上弧形凹槽2.2a之间的夹口P张开,实现对中间线缆的松开。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参阅图9所示,防坠挂钩3包含有一个挂接金具3.1、一个第一锁紧杆3.2及一个第二锁紧杆3.3,在挂接金具3.1上还设置有一个C型槽口3.1a及一个U型槽口3.1b;其中,第一锁紧杆3.2设置在C型槽口3.1a的开口处,用于控制C型槽口3.1a的开启与闭合;第二锁紧杆5.3设置在U型槽口5.1b的开口处,用于控制U型槽口5.1b的开启与闭合。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参阅图9所示,第一锁紧杆3.2一端插设在C型槽口3.1a的开口一端,另一端通过销钉与C型槽口3.1a的开口另一端相锁紧连接;第二锁紧杆3.3的两端各自通过一个吊环螺丝对应与U型槽口3.1b的开口两端相锁紧连接。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收紧杆1的绝缘外杆1.1及绝缘内杆1.2均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主要由卡线器2、防坠挂钩3和绝缘收紧杆1三部分组成;
其中,绝缘收紧杆1通过是其上带有的动力传动装置1.4与外部扭力杆相连,由外部扭力杆给绝缘收紧杆1提供扭矩,使绝缘收紧杆1收缩,实现线缆收紧的;其中具体是通过外部扭力杆带动动力传动装置1.4的传动套筒1.4c转动,再由传动套筒1.4c带动动力输入轴1.4a,动力输入轴1.4a带动动力输出轴1.4b,动力输出轴1.4b再通过带动通过联轴器1.5带动传动螺杆1.3转动,最后再由传动螺杆1.3通过套设在其上的传动螺母1.6带动整个绝缘内杆1.2沿着传动螺杆1.3轴向做伸缩运动,从而实现整个绝缘收紧杆1的收紧与伸长;
其中,卡线器2与绝缘收紧杆1是铰接在一起的,当绝缘收紧杆1收缩运动时会带动卡线器2上的拉杆2.1运动,而拉杆2.1的运动会带动曲柄压杆2.3转动,曲柄压杆2.3的转动会带动线缆压块2.4向金具底座2.2靠拢,使得缆压块2.4与金具底座2.2的间隙缩小(即夹口P闭合)进而夹住待作业区域的中间线缆,此时若扭动吊环螺杆2.6的吊环就可以使整个吊环螺杆2.6转动起来,并会使得连接螺母B2.8带动曲柄压杆2.3转动从而进一步夹紧待作业区域的中间线缆,这样可以使得整个装置在收紧时线缆不会滑动。
当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进行断口带电作业时,其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1)先将位于绝缘收紧杆1两端的两个防坠挂钩3上的C型槽口3.1a打开,然后将整个装置通过两个防坠挂钩3上的C型槽口3.1a挂接到待作业区域的中间线缆上,待装置挂接好之后再将两个防坠挂钩3上的C型槽口3.1a关闭;
(2)先将位于绝缘收紧杆1两端的两个卡线器2上的防脱板2.5打开(即转动到如图6所示位置),同时将连接螺母B2.8松开至线缆压块2.4与金具底座2.2的间隙足够大(即夹口P张开),然后再将两个卡线器2分别挂接到待作业区域的中间线缆上,最后再拉下防脱板2.5;
(3)转动吊环螺杆2.6,通过连接螺母B2.8带动曲柄压杆2.3转动,使线缆压块2.4与金具底座2.2的间隙缩小(即夹口P合拢),让卡线器2将待作业区域的中间线缆夹紧;
(4)将外部扭力杆插入到动力传动装置1.4的传动套筒1.4c中,通过外部扭力杆给绝缘收紧杆1提供扭矩,使绝缘收紧杆1收缩,带动两端的两个卡线器2往中间收缩,让位于两个卡线器2之间的导线段往中间收缩形成一个松弛的导线段,即实现中间线缆的收紧;
(5)作业完成后,将以上步骤逆向操作取下装置。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1),在所述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1)的左、右两端的端部分别固设有一个卡线器(2),在靠近所述带有动力传动装置的绝缘收紧杆(1)的左、右两端的端部还分别套设有一个防坠挂钩(3),且所述防坠挂钩(3)可以以绝缘收紧杆(1)为旋转轴做360°自由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收紧杆(1)包含绝缘外杆(1.1)、绝缘内杆(1.2)、传动螺杆(1.3)及动力传动装置(1.4),所述绝缘外杆(1.1)一端通过动力传动装置(1.4)及绝缘连接头B(1.9)与其中一个卡线器(2)相连,另一端通过密封套环(1.7)套设在所述绝缘内杆(1.2)上,所述绝缘内杆(1.2)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绝缘外杆(1.1)中,另一端通过绝缘连接头A(1.8)与另一个卡线器(2)相连,所述传动螺杆(1.3)一端插设在绝缘内杆(1.2)中,另一端穿出绝缘内杆(1.2)且穿设在绝缘外杆(1.1)中、并通过联轴器(1.5)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4)的动力输出轴(1.4b)相连,所述传动螺杆(1.3)与所述绝缘内杆(1.2)之间通过传动螺母(1.6)相滑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母(1.6)固定穿设有绝缘内杆(1.2)内部且螺纹套设在传动螺杆(1.3)外部;工作时,所述传动螺杆(1.3)通过所述传动螺母(1.6)与所述绝缘内杆(1.2)相滑动配合,从而带动整个绝缘内杆(1.2)沿着传动螺杆(1.3)轴向做伸缩运行,实现绝缘收紧杆(1)的收紧与伸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4)包含一个动力输入轴(1.4a)、一个动力输出轴(1.4b)、一个传动套筒(1.4c)、一个传动套筒安装座(1.4d)及一个T型固定座(1.4e);
所述动力输入轴(1.4a)设置在所述T型固定座(1.4e)的内腔中,且动力输入轴(1.4a)一端与传动套筒(1.4c)相连,另一端与动力输出轴(1.4b)相啮合连接;
所述动力输出轴(1.4b)一端伸设在T型固定座(1.4e)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动力输入轴(1.4a)相啮合连接,另一端穿出T型固定座(1.4e)、并通过联轴器(1.5)与所述传动螺杆(1.3)相连;
所述传动套筒(1.4c)安装在所述传动套筒安装座(1.4d)上,且传动套筒(1.4c)一端伸设在传动套筒安装座(1.4d)内、并与所述动力输入轴(1.4a)相连,另一端露设在传动套筒安装座(1.4d)外部,用于与外部扭力杆相连;
所述传动套筒安装座(1.4d)安装在所述的T型固定座(1.4e)的竖直部上,所述T型固定座(1.4e)的水平部一端与所述绝缘外杆(1.1)相连,另一端通过绝缘连接头B(1.9)与其中一个卡线器(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器(2)包含有拉杆(2.1)、金具底座(2.2)、曲柄压杆(2.3)、线缆压块(2.4)、防脱板(2.5)、吊环螺杆(2.6)、连接螺母A(2.7)及连接螺母B(2.8),所述拉杆(2.1)一端对应与所述绝缘收紧杆(1)的绝缘连接头A(1.8)或绝缘连接头B(1.9)相铰接,另一端穿过金具底座(2.2)与曲柄压杆(2.3)一端相铰接,所述曲柄压杆(2.3)另一端与线缆压块(2.4)相铰接,所述防脱板(2.5)铰接在所述金具底座(2.2)上,并位于所述线缆压块(2.4)上方,所述连接螺母A(2.7)及连接螺母B(2.8)均螺纹穿设在所述吊环螺杆(2.6)上,所述吊环螺杆(2.6)分别通过连接螺母A(2.7)及连接螺母B(2.8)与所述金具底座(2.2)及曲柄压杆(2.3)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缆压块(2.4)上设有一个下弧形凹槽(2.4a),在所述金具底座(2.2)上设有一个与所述下弧形凹槽(2.4a)相配对应的上弧形凹槽(2.2a),且所述下弧形凹槽(2.4a)与所述上弧形凹槽(2.2a)槽口相对,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夹设中间线缆的夹口(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挂钩(3)包含有一个挂接金具(3.1)、一个第一锁紧杆(3.2)及一个第二锁紧杆(3.3),在所述挂接金具(3.1)上设置有一个C型槽口(3.1a)及一个U型槽口(3.1b),所述第一锁紧杆(3.2)设置在所述C型槽口(3.1a)的开口处,用于控制C型槽口(3.1a)的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二锁紧杆(5.3)设置在所述U型槽口(5.1b)的开口处,用于控制U型槽口(5.1b)的开启与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杆(3.2)一端插设在C型槽口(3.1a)的开口一端,另一端通过销钉与C型槽口(3.1a)的开口另一端相锁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线缆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杆(3.3)的两端各自通过一个吊环螺丝对应与U型槽口(3.1b)的开口两端相锁紧连接。
CN202020900992.4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Active CN212114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0992.4U CN21211455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0992.4U CN21211455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4559U true CN21211455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0992.4U Active CN21211455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45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944A (zh) * 2021-12-13 2022-04-0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一种配网线路紧线辅助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944A (zh) * 2021-12-13 2022-04-0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一种配网线路紧线辅助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4559U (zh) 一种中间线缆收紧装置
WO2012088987A1 (zh) 用于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的检修工具
CN105914657B (zh) 便携式双盘循环紧线器及其应用的紧线方法
CN108777378A (zh) 使用射枪式操作杆安装的自锁式配电网线路接续线夹
CN212695606U (zh) 一种更换直线杆边相针式绝缘子的专用抱杆
CN211183126U (zh) 一种攀爬绝缘软梯防坠落安全环
CN205319615U (zh) 一种高空施工用防滑脱的框式双钩紧线器
CN201319480Y (zh) 电缆头接地线装置
CN108899801B (zh) 基于配电线路维护的旁路作业方法及其配套作业装置
CN112956396A (zh) 一种免登高穿绳绑树装置
CN103795005A (zh) 耐张杆塔导线二道保护专用工具
CN109167302A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紧挂线施工的导线端部牵拉方法
CN203299008U (zh) 一种副井罐笼防坠实验脱钩器
CN110783850B (zh) 一种绝缘杆式断线钳及其使用方法
CN212114560U (zh) 一种双钩导线收紧装置
CN205212339U (zh) 一种用于瓷瓶出线梯的铁塔横担侧固定扣锁
CN211666384U (zh) 一种用于电力输出复合材料横担的自动化固定机构
CN205385267U (zh) 一种输变电并勾线夹
CN104348111A (zh) 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导线后备保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4348115B (zh) 具有自动闭锁装置的翼型自动卡线器
CN208095507U (zh) 树木定向倒落辅助系绳装置
CN208565425U (zh) 一种送电线路钢丝绳的保护紧固夹具
CN212477422U (zh) 一种悬索立交桥用悬索牵引夹具
CN211513194U (zh) 一种电力安全保护绳的延长杆装置
CN208226124U (zh) 使用射枪式操作杆安装的自锁式配电网线路接续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Songfeng

Inventor after: Hu Rongqiang

Inventor after: Zhou Shuai

Inventor after: Bi Taish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Songf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eng

Inventor before: Hu Rongqi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Shuai

Inventor before: Bi Taisheng

Inventor before: Liu Lin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