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0421U - 插拔力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插拔力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0421U
CN212110421U CN202021191404.0U CN202021191404U CN212110421U CN 212110421 U CN212110421 U CN 212110421U CN 202021191404 U CN202021191404 U CN 202021191404U CN 212110421 U CN212110421 U CN 212110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guide rail
plug
cylind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14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余良
李学军
肖冬明
蒋玲莉
尹硕辉
黄允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Weasi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Weasi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Weasi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Weasi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14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0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0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0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预插机构及测试机构;所述底座设有导轨;所述预插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插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插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导轨正对设置;第一插件用于在工件被传动至所述第一插件的下方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插件下降,并根据第一插件是否插入工件的孔位的孔底壁以判断工件的孔位是否对准;测试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预插机构间隔设置,所述测试机构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预先判断上壳和下壳的孔位是否对准,进而降低插拔力测试装置的损坏几率。

Description

插拔力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针对插座的插拔力测试装置是通过插入和抽出插座的上壳孔位和下壳的孔位后获取插拔力数据,若上壳的孔位与下壳的孔位没有对准,容易导致测试装置的插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旨在预先判断上壳和下壳的孔位是否对准,进而降低插拔力测试装置的损坏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所述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导轨;
预插机构,所述预插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插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插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导轨正对设置;第一插件用于在工件被传动至所述第一插件的下方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插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上的工件,以根据第一插件是否插入工件的孔位的孔底壁确定工件的孔位是否对准;及
测试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预插机构间隔设置,所述测试机构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所述测试机构用于检测插设工件时的插拔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第一支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和
第一气缸,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插件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插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上的工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件包括:
第一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和
两个第一插针,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板,且所述第一插针面向所述导轨的一面为圆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插机构还包括:
第二气缸,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导轨之间;且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间隔设置;和
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导轨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压板设有供所述第一插针穿设的穿孔。
工件位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下方时,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以压紧或松开所述工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穿孔为腰型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穿孔邻近所述第一压板的边缘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插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导轨是否有工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机构包括:
第二支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预插机构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
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及
第二插件,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背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带动所述第二插件下降或上升,以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插件插入工件时的压力或所述第二插件抽出工件时的拉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
第四气缸,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导轨之间;和
第二压板,与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导轨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压板设有供所述第二插件穿设的过孔;
所述工件位于所述第二压板的下方时,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以压紧或松开所述工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
滑轨,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并与所述第四气缸相邻设置;
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滑轨离所述底座的一端;
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轨,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滑轨背向所述滑轨的一侧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移动,以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带动所述第二插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上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预插机构及测试机构;所述底座设有导轨;预插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预插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插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插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导轨正对设置;测试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预插机构间隔设置,所述测试机构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如此设置,当工件被传动至预插机构时,预插机构的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插件下降,根据第一插件是否能插入工件的孔位的孔底壁,以判断工件的上壳和下壳的孔位是否对准;若判断出工件的上壳的孔位与下壳的孔位对准,则将第一插件抽出,再继续传动至测试机构的下方,使得测试机构对该工件检测插拔力时不会受到损害,进而降低插拔力测试装置的损坏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拔力测试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底座 24 第一压板
11 导轨 24a 穿孔
20 预插机构 30 测试机构
21 第一驱动件 31 第二支架
211 第一支架 32 第二驱动件
212 第一气缸 321 滑轨
22 第一插件 322 驱动电机
221 第一板 323 滑块
222 第一插针 33 拉压力传感器
23 第二气缸 34 第二插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0、预插机构20及测试机构30;所述底座10设有导轨11;所述预插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件21和第一插件22,所述第一驱动件21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导轨11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插件2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1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导轨11正对设置;第一插件22用于在工件被传动至所述第一插件22的下方时,所述第一驱动件21带动所述第一插件22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上的工件,以根据第一插件22是否插入工件的孔位的孔底壁确定工件的孔位是否对准;测试机构30,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预插机构20间隔设置,所述测试机构30与所述导轨11相邻设置;所述测试机构30用于检测插设工件时的插拔力。
在本实施例中,预插机构20和测试机构30沿导轨11的延长方向依次排布,且预插机构20邻近传动机构设置,即工件首先被传动至预插机构20的下方,再被传动至测试机构30的下方;当工件在导轨11上被传动至预插机构20的下方时,预插机构20的第一驱动件21带动第一插件22下降至工件的孔位,若第一插件22能插入工件的孔位,并与工件的孔位底壁抵接,则判断工件的上壳的孔位与下壳的孔位对准,即检测合格;随后控制第一驱动件21带动第一插件22从工件的孔位处抽出,继续将检测合格的工件继续传动至测试机构30的下方,通过测试机构30对工件进行插拔力测试。若第一插件22不能插入工件的孔位,则判断工件的上壳的孔位与下壳的孔位没有对准,即检测不合格,此时会采用其他的传动机构或夹取机构将检测不合格的工件取走,进而避免测试机构30插入检测不合格的工件时受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0、预插机构20及测试机构30;所述底座10设有导轨11;预插机构20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导轨11相邻设置;预插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件21和第一插件22,所述第一驱动件21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导轨11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插件2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1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导轨11正对设置;测试机构30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预插机构20间隔设置,所述测试机构30与所述导轨11相邻设置;如此设置,当工件被传动至预插机构20时,预插机构20的第一驱动件21驱动第一插件22下降,根据第一插件22是否能插入工件的孔位的孔底壁,以确定工件的上壳和下壳的孔位是否对准;若判断出工件的上壳的孔位与下壳的孔位对准,则将第一插件22抽出,再继续传动至测试机构30的下方,使得测试机构30对该工件检测插拔力时不会受到损害,进而降低插拔力测试装置的损坏几率。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一驱动件21包括第一支架211和第一气缸212;第一支架211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导轨11相邻设置;第一气缸212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1,所述第一气缸212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插件22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12驱动所述第一插件22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11上的工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1垂直设于底座10,并与导轨11邻接;第一气缸212在第一支架211驱动第一插件22在竖直方向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一插件22包括第一板221和两个第一插针222;第一板221与所述第一气缸212的伸缩杆连接;两个第一插针222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板221,且所述第一插针222面向所述导轨11的一面为圆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221为L形板,第一版221的一侧与第一气缸212的伸缩杆连接,另一侧则与两个第一插针222连接;且第一插针222远离第一板221的一面为圆弧面,如此设置,当第一气缸212带动第一插针222下降插入工件的孔位的过程中,第一插针222不容易剐蹭工件的孔壁,减少对工件的磨损。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预插机构20还包括第二气缸23和第一压板24;第二气缸23设于所述底座10,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1与所述导轨11之间;且所述第二气缸23与所述第一气缸212间隔设置;第一压板24与所述第二气缸23的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导轨11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压板24设有供所述第一插针222穿设的穿孔24a。工件位于所述第一压板24的下方时,所述第二气缸23驱动所述第一压板24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以压紧或松开所述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插针222对工件完成检测后,工件的孔位的孔壁与第一插针222容易贴附一体,即工件可随第一插针222移动;此时控制第二气缸23驱动第一压板24下降,第一插针222则通过第一压板24的穿孔24a穿过第一压板24,而第一压板24则可对随第一插针222移动的工件限位,并将工件下压至导轨11上,使得工件与第一插针222分离,从而保证工件能被继续传动至测试机构30的下方进行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穿孔24a为腰型孔。如此设置,当第二气缸23驱动第一压板24下降时,第一插针222与第一压板24的穿孔24a的孔壁形成较大的间隔,使得第一插针222与穿孔24a的孔壁不容易相互剐蹭,进而减少第一插针222受损的几率。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穿孔24a邻近所述第一压板24的边缘设置。如此设置,当第二气缸23驱动第一压板24下降时,若第一插针22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有一些偏移,还可直接通过穿孔24a移出第一压板24,进一步减少第一插针222受损的几率。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预插机构2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1的第一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气缸212和所述第二气缸2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导轨11是否有工件。如此设置,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导轨11有工件后,进而可及时控制第一气缸212运动,从而加快预插机构20的检测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测试机构30包括第二支架31、第二驱动件32及拉压力传感器33;第二支架31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预插机构20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架31与所述导轨11相邻设置;第二驱动件32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1;拉压力传感器33与所述第二驱动件32传动连接;第二插件34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33背向所述第二驱动件3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32驱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33带动所述第二插件34下降或上升,以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33检测所述第二插件34插入工件时的压力或所述第二插件34抽出工件时的拉力。
在本实施例中,拉压力传感器33与第二驱动件32的驱动件固定连接,当第二驱动件32带动拉压力传感器33下降,拉压力传感器33带动第二插件34也下降,第二插件34插入工件的孔位时,与第二插件34连接的拉压力传感器33即可通过内部的力敏器件检测第二插件34与工件的孔位的孔壁接触时所受的压力,进而获取插入工件的压力;第二驱动件32带动拉压力传感器33上升,第二插件34从工件的孔位抽出并产生一定的拉力,进而获取抽出工件的拉力。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测试机构30还包括第四气缸(图未示)和第二压板(图未示);第四气缸设于所述底座10,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31与所述导轨11之间;第二压板与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导轨11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压板设有供所述第二插件34穿设的过孔;所述工件位于所述第二压板的下方时,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以压紧或松开所述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气缸设于第二支架与导轨11之间,且第二压板与第四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第二压板设有供第二插件34穿过的过孔;当工件被传动至第二压板的下方时,第四气缸驱动第二压板下降,第二插件34通过过孔穿过第二压板,使得第二压板可限定位于导轨11上的工件顶面,并将工件压紧在导轨11上,进而避免工件与第二插件贴合一起。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二驱动件32包括滑轨321、驱动电机322及滑块323;滑轨321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1,并与所述第四气缸相邻设置;驱动电机322设于所述滑轨321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滑块323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轨321,并与所述驱动电机322传动连接,所述滑块323背向所述滑轨321的一侧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33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2驱动所述滑块323带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33移动,以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33带动所述第二插件34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上的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22与滑块323通过传送带实现传动连接,当驱动电机322驱动滑块323在滑轨321移动,进而可利用滑块323带动拉压力传感器33升降,且拉压力传感器33与滑块323是通过固定件锁定,而滑块323通过驱动电机322在滑轨321上匀速运动;如此,驱动电机322带动拉压力传感器33升降的过程中,拉压力传感器33不会与滑块323相互触碰产生压力,进而避免拉压力传感器33检测第二插件34插入工件的孔位时的压力和从工件的孔位抽出时产生的拉力。当驱动电机322驱动滑块323带动拉压力传感器33下降,使得第二插件34下降插入工件的孔位时,第二插件34与工件的孔位的孔壁接触产生一定的压力,该压力即为插入的压力;当驱动电机322驱动滑块323带动拉压力传感器33上升,使得第二插件34上升从工件的孔位抽出时,第二插件34与工件的孔位的孔壁相互剐蹭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即为抽出的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用于传送工件;
预插机构,所述预插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插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插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并与所述导轨正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插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上的工件,以根据第一插件是否插入工件的孔位的孔底壁确定工件的孔位是否对准;及
测试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预插机构间隔设置,所述测试机构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所述测试机构用于检测插设工件时的插拔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第一支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和
第一气缸,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插件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插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上的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件包括:
第一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和
两个第一插针,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板,且所述第一插针面向所述导轨的一面为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插机构还包括:
第二气缸,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导轨之间;且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间隔设置;和
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导轨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压板设有供所述第一插针穿设的穿孔;
工件位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下方时,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以压紧或松开所述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为腰型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邻近所述第一压板的边缘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插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导轨是否有工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包括:
第二支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预插机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导轨相邻设置;
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及
第二插件,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背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带动所述第二插件下降或上升,以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插件插入工件时的压力或所述第二插件抽出工件时的拉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
第四气缸,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导轨之间;和
第二压板,与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导轨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压板设有供所述第二插件穿设的过孔;
所述工件位于所述第二压板的下方时,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以压紧或松开所述工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
滑轨,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并与所述第四气缸相邻设置;
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滑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
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轨,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滑块背向所述滑轨的一侧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移动,以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带动所述第二插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导轨上的工件。
CN202021191404.0U 2020-06-23 2020-06-23 插拔力测试装置 Active CN212110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1404.0U CN2121104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插拔力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1404.0U CN2121104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插拔力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0421U true CN212110421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1404.0U Active CN2121104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插拔力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0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4164B1 (ko) 리스폿 용접용 고정 장치
CN111504243A (zh) 适用于检测电缆连接器的端子装配深度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2110421U (zh) 插拔力测试装置
CN110568342B (zh) Pcb板顶升治具及测试设备
CN112630701A (zh)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5436280B (zh) 一种探针冲压设备
CN107826633B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抽拉机构
CN214749327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11293149U (zh) Pcb板顶升治具及测试设备
CN217179586U (zh) 一种产品针脚变形检测装置
CN211042567U (zh) Epb电子驻车自动检测装置
CN210401620U (zh) 双工位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模块金属化孔导通测试仪
CN219434011U (zh) 一种电路板开孔位置检测装置
CN211876985U (zh) 一种检测机构
KR20110120612A (ko) 차량용 시트 측면 프레임용 펀칭 장치
CN208579721U (zh) 电池进水管检具
CN106404413B (zh) 一种滑轨滑行试验设备
CN110711947A (zh) 一种集成激光打标的拉铆螺母检测装置
CN211003514U (zh) 一种pcb检测设备的上下料机构
CN220137417U (zh) 防止漏插钉的检测装置及插钉设备
CN221649775U (zh) 一种安全带插入力及开启力检测装置
CN220007665U (zh) 板卡助拔器
CN111331006A (zh) 漏孔检测装置
CN210100057U (zh) 用于设备间的定位结构及设备组合
CN215179146U (zh) 一种便捷的耐破强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