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4688U -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4688U
CN212104688U CN202020577842.4U CN202020577842U CN212104688U CN 212104688 U CN212104688 U CN 212104688U CN 202020577842 U CN202020577842 U CN 202020577842U CN 212104688 U CN212104688 U CN 212104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wall
light
slat
batten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78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杉
巫仕斌
王亚彬
龙云
龙凤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ongyuming Graphic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ongyuming Graphic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ongyuming Graphic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ongyuming Graphic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78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4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4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4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解决现有装配式轻质条板安装采用刚性结构不能满足现行抗震性能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轻质条板与水平系梁之间、轻质条板与下部结构梁之间连接用的抗震锁,设于轻质条板隔墙两侧的抗震凹凸件,设于轻质条板隔墙上端的抗震顶件,设于轻质条板隔墙内构造柱和水平系梁用的预制构造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和抗震性能要求,特别是能够满足在大震作用时的位移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背景技术
轻质条板随着国家环保节能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取代使用量非常大的小型块材隔墙材料,其具有轻质又节能环保/隔音隔热等性能,且安装方便。目前各类轻质条板大量使用于建筑领域,随着人们要求与认识的提高,在抗震性能方面轻质条板存在严重技术问题。主要为:因轻质条板为轻质材料生产的长块状体,通用尺寸为长500*宽600*厚100(120、150、180、200),其内设30%左右的长向贯穿孔让自重更轻,条板竖侧之间用凹凸槽咬合加粘结砂浆连接,并沿竖缝粘贴连接布,条板竖侧与房屋的主体柱或墙、以及条板顶端和底端采用u型或L型连接用螺钉连接。不考虑抗震性能其连接基本满足使用要求,条板拼装经抗震性能测试结果:条板与条板、条板与房屋主体连接在等同本地区设防烈度作用下,条板与主体之间采用u型或L型连接很快脱落破坏,条板与条板之间分离,导致条板整块脱落(易伤人)等。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如下:
1)轻质条板下端与原主体梁或板采用型钢连接加粘结砂浆填实属刚性连接,在地震作用下无法变形来耗能,导致型钢连接件很难抵抗地震作用而拉脱。
2)轻质条板上端与原主体梁或板也采用型钢连接加粘结砂浆填实属刚性连接,在地震作用下无法变形来耗能,导致型钢连接件很难抵抗地震作用而拉脱。
3)轻质条板隔墙侧与原主体梁或墙也采用型钢连接加粘结砂浆填实属刚性连接,在地震作用下无法变形来耗能,导致型钢连接件很难抵抗地震作用而拉脱。
4)轻质条板为单长块状材料,单块体之间采用凹凸槽咬合加粘结砂浆填实属刚性连接且连接极为松散,在地震作用下无法通过变形来耗能,在地震作用很快分离。
5)用单快条板拼装的隔墙满嵌于原主体结构的板(梁)或柱(墙)内,形成刚性片隔墙,在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通过变形来耗能,而轻质条板形成的刚性片隔墙自身在地震作用下无法变形,还极大的阻扰了主体结构变形,在自身吸附的地震作用和主体需要变形等多重作用下,再强的条板隔墙都难以承受而导致破坏严重。
因此,设计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从而使轻质条板隔墙能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和抗震性能要求,特别是能够满足在大震作用时的位移变形,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刚性结构不能满足抗震性能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包括采用轻质条板拼装成的隔墙板体,设于隔墙板体两侧的原结构柱,设于隔墙板体上下两端的原上部结构梁和下部结构梁,以及设于隔墙中部与顶部的预制构造模,预制构造模内现浇水平系梁;隔墙板体与原结构柱之间预留有板柱间隙,板柱间隙内设置条板抗震凹凸件,轻质条板与水平系梁之间、轻质条板与下部结构梁之间通过条板抗震锚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条板抗震锚包括锚杆、以及套装于锚杆一端的橡胶垫圈,锚杆上套装有橡胶垫圈的一端锚入轻质条板内,另一端锚入水平系梁或下部结构梁内。
进一步地,下部结构没有下部结构梁时,设有安装楼板,锚杆锚入安装楼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抗震凹凸件包括外壳、以及填充于外壳内的填充体。
进一步地,水平系梁与上部结构梁之间预留有梁间间隙,并且梁间间隙内设置条板抗震顶件。
进一步地,板柱间隙宽度为30-60mm,梁间间隙宽度为30-60mm。
进一步地,水平系梁和上部结构梁之间的轻质条板两端通过连接件采用铆钉分别与水平系梁和上部结构梁相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轻质条板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凹凸槽咬合并采用专用粘结砂浆拼装,相邻轻质条板两侧通过连接件采用铆钉分别与相邻两轻质条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隔墙板体高度大于3m时,隔墙板体中部设有预制构造模,再现浇水平系梁,中部水平系梁与轻质条板之间采用条板抗震锚相连接。
进一步地,隔墙板体内设有预制构造模,再现浇构造柱,现浇构造柱与轻质条板之间采用连接件相连接,相邻现浇构造柱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和抗震性能要求,特别是能够满足在大震作用时的位移变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轻质条板原有的凹凸槽进行咬合并排拼接成隔墙板体,轻质条板间采用通过连接件用铆钉相连接。在隔墙板体左右两侧设结构柱,结构柱与隔墙板体间留板柱间隙,板柱间隙宽度为30-60mm,在板柱间隙内安装条板抗震凹凸件结构;在水平系梁和上部结构梁之间留梁间间隙,梁间间隙宽度为30-60mm,在梁间间隙内安装条板抗震顶件结构;条板抗震凹凸件和条板抗震顶件主要由外壳和填充体构成,外壳采用聚氨酯铝镁合金压花金属等金属板材制成,填充体为保温隔热材料。隔墙板体分别与结构梁、水平系梁和安装楼板之间通过条板抗震锚连接,条板抗震锚包括锚杆和套装于锚杆上的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与锚杆之间采用建筑结构胶粘贴封闭,套装有橡胶垫圈的一端锚入轻质条板,另一端锚入水平系梁或安装楼板内。整个结构稳固又可形变,可满足大震作用时位移变形需要。
本实用新型隔墙板体高度大于3m时,在中间水平设中央水平系梁,中央水平系梁上下侧分别与轻质条板间通过条板抗震锚锚固,隔墙板体在竖向方向上设现浇构造柱,相邻现浇构造柱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m,现浇构造柱两侧分别与轻质条板间通过通过连接件用铆钉相连接。如此设计,可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固性和位移变形性能。同时现浇水平系梁及构造柱采用条板构造模专用模具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锚截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轻质条板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100mm厚墙的条板抗震凹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合100mm厚墙的条板抗震凸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配合100mm厚墙的条板抗震顶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配合200mm厚墙的条板抗震凹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配合200mm厚墙的条板抗震凸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配合200mm厚墙的条板抗震顶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凹件结构安装至100mm厚墙的一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凹件结构安装至100mm厚墙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凸件结构安装至100mm厚墙的一种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凸件结构安装至100mm厚墙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顶件结构安装至100mm厚墙的一种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顶件结构安装至100mm厚墙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凹件结构安装至200mm厚墙的一种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凹件结构安装至200mm厚墙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凸件结构安装至200mm厚墙的一种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凸件结构安装至200mm厚墙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顶件结构安装至200mm厚墙的一种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条板抗震顶件结构安装至200mm厚墙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200(100)厚构造柱、水平系梁预制构造模组装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200(100)厚构造模构造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200(100)厚构造柱配筋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轻质条板、2-隔墙板体、3-结构柱、4-水平系梁、5-条板抗震凹凸件、6-条板抗震锚、7-上部结构梁、8-锚杆、9-橡胶垫圈、10-预制构造模、11-连接件、12-外壳、13-下部结构梁、14-安装楼板、15-填充体、16-中央水平系梁、17-现浇构造柱、18-条板抗震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和抗震性能要求,特别是能够满足在大震作用时的位移变形。本实用新型包括采用轻质条板1拼装成的隔墙板体2,设于隔墙板体2两侧的结构柱3,设于隔墙板体2上下两端的上部结构梁7和下部结构梁13,以及设于隔墙板体2和上部结构梁7之间的水平系梁4;相邻轻质条板1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凹凸槽咬合并采用专用粘结砂浆拼装,同时,相邻轻质条板1之间的轻质条板两端通过铆钉分别与相邻两轻质条板1相铆接;隔墙板体2与结构柱3之间预留有板柱间隙,板柱间隙宽度为30-60mm,板柱间两侧隙内填充有条板抗震凹凸件5,所述条板抗震凹凸件5包括外壳12、以及填充于外壳12内的填充体15;轻质条板1与水平系梁4之间、轻质条板1与下部结构梁13之间通过条板抗震锚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条板抗震锚6包括锚杆8、以及套装于锚杆8一端的橡胶垫圈9,锚杆8上套装有橡胶垫圈9的一端锚入轻质条板1内,另一端锚入水平系梁4或下部结构梁13内。优选地,下部结构梁13上设有安装楼板14,锚杆8锚入安装楼板14内。
本实用新型水平系梁4与上部结构梁7之间预留有梁间间隙,梁间间隙宽度为30-60mm,并且梁间间隙内填充有条板抗震顶件18,条板抗震顶件18的结构与条板抗震凹凸件结构相同,包括外壳12、以及填充于外壳12内的填充体15,外壳的形状分别与板柱间隙和梁间间隙相配合,条板抗震凹凸件5的外壳通过锚钉分别与上部结构梁7或结构柱相固定。水平系梁4和上部结构梁7之间设有轻质条板其两端通过铆钉分别与水平系梁4和上部结构梁7相铆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轻质条板原有的凹凸槽进行咬合并排拼接成隔墙板体,轻质条板间采用第二连接板和铆钉连接。在隔墙板体左右两侧设结构柱,结构柱与隔墙板体间留板柱间隙,板柱间隙宽度为30-60mm,在板柱间隙内填充条板抗震凹凸件;在水平系梁和上部结构梁之间留梁间间隙,梁间间隙宽度为30-60mm,在梁间间隙内填充条板抗震顶件;条板抗震凹凸件及条板抗震顶件主要由外壳和填充体构成,外壳采用聚氨酯铝镁合金压花等金属板材制成,填充体为保温隔热材料。隔墙板体分别与水平系梁和安装楼板之间通过条板抗震锚连接,条板抗震锚包括锚杆和套装于锚杆上的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与锚杆之间采用建筑结构胶粘贴封闭,套装有橡胶垫圈的一端锚入轻质条板,另一端锚入水平系梁或安装楼板内。整个结构稳固又可形变,可满足大震作用时位移变形需要。
本实用新型隔墙板体2高度大于3m时,隔墙板体2中央设有中央水平系梁16,中央水平系梁16与轻质条板1之间采用条板抗震锚6相连接。隔墙板体2内设有现浇构造柱17,现浇构造柱17与轻质条板1之间采用连接件11相连接,相邻现浇构造柱17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m。相邻轻质条板1两侧通过连接件11采用铆钉分别与相邻两轻质条板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隔墙板体高度大于3m时,在中间水平设中央水平系梁,中央水平系梁上下侧分别与轻质条板间通过条板抗震锚锚固,隔墙板体在竖向方向上设若干现浇构造柱,相邻现浇构造柱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m,现浇构造柱两侧分别与轻质条板间通过连接件和铆钉相连接。如此设计,可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固性和位移变形性能。
本实用新型针对轻质条板为单个长块状且条板内通设多通道预留竖圆形孔的特点,采用条板拼装端件,条板拼装端件的特点:结合现技术非常成熟且抗震连接可靠的植筋技术,不改变现轻质条板的成型工艺,充分利用通用轻质条板内部的预留通长圆形孔,条板拼装端件下端采用植筋技术与原下端主体梁或板形成可自由晃动的柔性连接,上端锚入条板预留圆孔,拼装件上端外围有耐磨与耐久的橡胶垫形成可上下抽动且耐碰撞的弹性活塞,避免了地震中拼装端件与条板孔壁碰撞破坏,也解决了原主体梁或板和条板自身在地震中上下晃动需要,连接锚筋采用抗震钢筋,拼接缝处平常用结构胶进行封闭确保不锈蚀,地震后拼接缝处结构胶脱开处采用灌胶技术快速恢复,满足大震可修要求。同时结合轻质条板为独立的单个长块状的现状,每块轻质条板分别用2个或以上条板拼装端件将其下端分别单个锁定于原主体梁或板上,解决假设个别条板端破坏也不会导致相互影响而整片条板破坏。
本实用新型条板上端采用条板拼装端件与水平系梁连接,为满足地震作用下,轻质条板上端的主梁或板上下自由变形耗能,和轻质条板自身山下晃动对上端梁或板的破坏,所以不能将单块条板直接与上端主体结构主梁或板直接连接,而是采用水平系梁进行转化连接,不仅水平系梁上部与上部主体梁或板下部之间留出足够的距离,水平系梁与水平方向两端主体结构也采用条板拼装端件连接且留出足够的空隙,其主要优点:一是用水平系梁将单块轻质条板上端连接为整体,二是与单块条板组合成整片隔墙独立满足水平和竖向方向耗能要求,三是不影响上部主体结构梁或板地震变形。
本实用新型轻质条板组成的偏隔墙两端及水平系梁上部和原主体结构件之间预留足够空隙的连接,为满足地震作用下的相互变形要求,采用能伸缩变形的氨酯铝镁合金压花金属板填实进行连接,确保原主体结构和现轻质条板片隔墙均具体足够的变形能力且大大降低相互影响而破坏。
本实用新型单块轻质条板之间中部的连接,单块轻质条板上下端部分别进行柔性锁定,单块轻质条板之间进行凹凸槽咬合,同时采用沿竖向拼接缝两面一定间距采用现成熟粘钢技术粘锚柔性钢片将条板中部块与块之间连接为整体,实现共同协调变形。
本实用新型隔墙板体中部的连接,单块轻质条板上下端部分别进行柔性锁定,同时,不大于3米间距设置构造柱与原主体结构和水平系梁可靠连接,实现共同协调变形和整体稳定性,避免隔墙板体整体稳定性欠佳,极易导致在地震作用下不能整体协调变形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轻质条板和防震构造件均为装配式方法生产和安装,综合成本低,安装技术门槛低,因自重轻,安装简单和快捷,使用安装后结构安全和防震性能大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防震构造件的组装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组织:按常规的条板安装对整个建筑和每层需安装条板部位先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质量和有序施工。
2、定位放线:按施工组织结合本技术要求针对具体部位进行轻质条板墙的定位放线并校核。
3、安装轻质条板下端条板抗震锚件:对应需设条板抗震锚件的轻质条板下端孔中心按现已成熟的结构植筋要求植入条板抗震锚件,注意条板抗震锚件与原楼(地)面接触面清理平整,清洗干净,提前均匀满刷建筑用结构胶粘贴紧密即可。
4、安装轻质条板:以条板抗震锚件中心对应条板下端孔中心进行依次安装轻质条板,注意:每块条板的侧板咬合槽内提前均匀涂抹粘贴砂浆并咬合紧密,并按现行安全施工要求进行临时固定。
5、对应轻质条板上端孔位在水平系梁下安装条板抗震锚件:对应需设条板抗震锚件的轻质条板上端孔中心按现已成熟的结构植筋要求植入条板抗震锚件,注意条板抗震锚件与水平系梁预制模具接触面清理平整,清洗干净,提前均匀满刷建筑用结构胶粘贴紧密即可。
6、在水平系梁与主体结构柱或墙连接的两端按条板抗震锚件植入标高和水平位置按本技术要求钻孔,并清理赶紧,向孔内先注入结构植筋胶(注意:胶量不小于钻孔体积的三分之二,和控制胶的流动度)。
7、对应轻质条板上端孔位安装水平系梁:本技术每段轻质条板墙长内将水平梁不大于3米,根据实际长度需要对标准水平系梁预制构造模具进行切割即可,安装水平梁预制构造模具前,将先安装一侧水平系梁主筋与原主体结构柱或墙连接水平系梁预制模具在条板条板抗震锚件对应位置预留孔洞,然后平稳插入即可锁定轻质跳板上端。
8、水平系梁按先安装水平系梁预制构造模的方法进行后灌注混凝土:注意提前将水平系梁钢筋安装到位并临时固定。
9、构造柱按先安装柱预制构造模的方法进行后灌注混凝土:注意提前将构造柱钢筋安装到位并临时固定,然后安装预制模具并固定牢固。
10、按图示方法将该段条板侧和顶部预留的空隙采用轻质条板抗震凹凸件和抗震顶件填实并用锚钉使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
11、该段轻质条板隔墙安装并验收无误后,按图将轻质条板进行整体性固定。
12、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使用本技术的构造产品进行其他轻质条板墙段拼装。
本实用新型抗震顶件用于轻质隔墙顶部封闭和抗震,抗震凹凸件用于轻质隔墙与主体结构两侧封闭和抗震,抗震构造件用于轻质隔墙稳定性和抗震。条板抗震锚件用于轻质条板上下端固定和抗震。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施工过程中的组装技术要求如下:
1、轻质条板生产按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JG/T-169-2016,轻质条板安装按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14。
2、砌体施工按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活动锁件植筋和碳纤维施工要求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4、抗震钢筋要求满足钢筋砼用钢GB1499.2-2007。
5、钢筋砼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本技术钢筋全部采用HRB400E,结构植筋胶和结构粘贴胶采用建筑用结构胶,A级胶。
7、M5.0粘贴砂浆和砌筑砂浆优先采用:以本公司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463175.9,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砌体结构砖材的再生次轻砼配合比设计方法)配方:42.5水泥/水/再生骨料/再生粉料/再生轻料/外加剂=1/1.519/1.095/0.818/0.283/0.009(质量比)。
8、C25砼优选再生C25干硬性纤维次轻砼:以本公司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10463175.9,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砌体结构砖材的再生次轻砼配合比设计方法)配方:42.5水泥/水/再生骨料/再生粉料/再生轻料/外加剂=1/0.303/0.818/0.788/0.164/0.009,纤维按每方砼1.2KG(质量比)。
9、橡胶垫采用耐老化耐磨弹性好的乙丙橡胶制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轻质条板(1)拼装成的隔墙板体(2),设于隔墙板体(2)两侧的原结构柱(3),设于隔墙板体(2)上下两端的原上部结构梁(7)和下部结构梁(13),以及设于隔墙中部与顶部的预制构造模(10),预制构造模内现浇水平系梁(4);隔墙板体(2)与原结构柱(3)之间预留有板柱间隙,板柱间隙内设置条板抗震凹凸件(5),轻质条板(1)与水平系梁(4)之间、轻质条板(1)与下部结构梁(13)之间通过条板抗震锚(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抗震锚(6)包括锚杆(8)、以及套装于锚杆(8)一端的橡胶垫圈(9),锚杆(8)上套装有橡胶垫圈(9)的一端锚入轻质条板(1)内,另一端锚入水平系梁(4)或下部结构梁(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下部结构没有下部结构梁(13)时,设有安装楼板(14),锚杆(8)锚入安装楼板(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凹凸件(5)包括外壳(12)、以及填充于外壳(12)内的填充体(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水平系梁(4)与上部结构梁(7)之间预留有梁间间隙,并且梁间间隙内设置条板抗震顶件(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板柱间隙宽度为30-60mm,梁间间隙宽度为30-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水平系梁(4)和上部结构梁(7)之间的轻质条板两端通过连接件(11)采用铆钉分别与水平系梁(4)和上部结构梁(7)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相邻轻质条板(1)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凹凸槽咬合并采用专用粘结砂浆拼装,相邻轻质条板(1)两侧通过连接件(11)采用铆钉分别与相邻两轻质条板(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隔墙板体(2)高度大于3m时,隔墙板体(2)中部设有预制构造模(10),再现浇中央水平系梁(16),中央水平系梁(16)与轻质条板(1)之间采用条板抗震锚(6)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其特征在于:隔墙板体(2)内设有预制构造模(10),再现浇构造柱(17),现浇构造柱(17)与轻质条板(1)之间采用连接件(11)相连接,相邻现浇构造柱(17)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m。
CN202020577842.4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Active CN212104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7842.4U CN21210468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7842.4U CN21210468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4688U true CN212104688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40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7842.4U Active CN21210468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4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8331B2 (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with lost shuttering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US20110088333A1 (en) Prefabricated element for a dwelling unit
CN111424849A (zh) 一种安装便捷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CN103711238A (zh) 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2777040A (zh) 一种错缝双墙板内隔墙的安装工艺及双墙板内隔墙
CN203145250U (zh) 整体装配式复合隔墙无缝安装结构
CN212104688U (zh)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构造件
CN212534652U (zh) 一种钢混组合结构框架-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11794421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楼板装配方法
CN113802760A (zh) 一种保温装饰维护一体化墙板及墙体结构
CN21100702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物用的钢缆拉紧墙面及其构筑物
CN211172536U (zh) 一种轻质条板隔墙用的防震结构
CN103452209B (zh) 双层复合条板现浇内隔墙结构
CN217517862U (zh) 一种装配式l形柱与生态内墙自攻钉集块连接构造
CN208088563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其与钢梁、楼板的连接构造
CN216920805U (zh) 一种装配式生态内墙与槽形基础梁自攻钉集块连接构造
CN115928909A (zh) 短肢剪力墙装配式轻钢组合桁架承托钢丝网架砂浆-珍珠岩-聚苯复合围护墙及作法
CN212641827U (zh) 安装便捷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CN211341295U (zh) 外挂墙板与梁的连接节点
US20220220733A1 (en) A modular structural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03924420U (zh) 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9371984B (zh) 一种拼装式可回收的深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211007090U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墙板固定结构
CN213868265U (zh) 一种民用建筑的阳台结构
CN204645353U (zh) 现浇混凝土保温复合楼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