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0207U - 熏蒸仪 - Google Patents

熏蒸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0207U
CN212090207U CN202020167549.0U CN202020167549U CN212090207U CN 212090207 U CN212090207 U CN 212090207U CN 202020167549 U CN202020167549 U CN 202020167549U CN 212090207 U CN212090207 U CN 212090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outlet
hot
fumiga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75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75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0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0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02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熏蒸仪,包括:热水容器,具有热气出口;以及,壳体,具有气体通道、排水槽和排水口,所述气体通道具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热气出口连通;所述排水槽对应所述气体通道的底部设置,以使顺着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滑落的水流向所述排水槽,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熏蒸仪内部积水。

Description

熏蒸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熏蒸仪。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热气对眼睛、脸部或者鼻子等部位进行熏蒸的熏蒸仪而言,当热气与气体通道的内壁接触时,部分热气会出现冷凝现象形成冷凝水,并顺着气体通道的内壁往下流动,从而聚积在气体通道的底部或是流出到桌面,容易导致熏蒸仪内部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熏蒸仪,旨在避免熏蒸仪内部积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熏蒸仪包括:
热水容器,具有热气出口;以及,
壳体,具有气体通道和排水槽,所述气体通道具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热气出口连通;所述排水槽对应所述气体通道的底部设置,以使顺着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滑落的水流向所述排水槽,所述壳体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壳和底座,所述主体壳形成有所述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贯穿所述主体壳的底面,而形成气体进口;
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主体壳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形成有所述排水槽,所述排水槽沿所述气体进口的边缘延伸。
可选地,所述气体进口的边缘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水槽内。
可选地,所述主体壳的底部开设有缺口以形成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热水容器能够自所述安装口伸入所述气体通道。
可选地,所述气体进口的边缘且未设置所述安装口处,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全部位于所述排水槽内;
所述主体壳上设有挡沿,所述挡沿沿着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延伸,并且所述挡沿朝所述气体通道内凸设。
可选地,所述气体通道具有进气段和出气段,所述出气段连接所述气体出口,所述进气段连接所述气体进口;
所述主体壳包括下壳,所述下壳形成有所述进气段,所述进气段贯穿所述下壳的上端;
所述下壳的上端设有省料腔,所述省料腔位于所述出气段内,所述省料腔与所述排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省料腔环绕所述进气段延伸呈环状。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排水口,所述下壳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排水口;
所述省料腔至少部分朝下贯穿所述下壳的底面而连通所述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省料腔朝下贯穿所述下壳未设置挡沿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熏蒸仪还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具有雾化出口,所述雾化出口连通所述热气出口和所述气体出口之间的气体通道。
当热水容器产生的热气与气体通道的内壁接触时,部分热气会出现冷凝现象形成冷凝水,并顺着气体通道的内壁往下流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应气体通道的底部设置排水槽后,可以使得冷凝水集中流入到排水槽,而从排水口排出,避免了冷凝水到处流动,同时也可避免冷凝水滴落到加热件表面。该通过排水槽和排水口引水的方式,可以避免熏蒸仪内部积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熏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熏蒸仪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熏蒸仪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熏蒸仪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熏蒸仪的剖切示意图,其中,热气调节件处于关闭工况;
图6为图1中熏蒸仪的剖切示意图,其中,热气调节件处于连通工况;
图7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底座的剖切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穴位震动笔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熏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熏蒸仪的剖切示意图。
Figure BDA0002383857050000031
Figure BDA000238385705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熏蒸仪,该熏蒸仪可对眼部、脸部或者是鼻子等进行熏蒸治疗。
具体地,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3,熏蒸仪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气体通道12,所述气体通道12具有气体出口123,气体沿着气体通道12,并从气体出口123喷出,以对用户的眼部、脸部或是鼻子进行熏蒸。
气体通道12大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气体出口123设置在壳体10的上端部,例如,气体出口123可开设在壳体10的侧面,并在靠近上端的位置,以使得气体侧向喷出。为使得气体更好接触到用户的脸部或脸部上的其它部位,气体出口123可朝上倾斜开设,使得气体朝上倾斜喷出。
气体通道12还可以具有气体进口124,即气体通道12为两端贯通的通道,用于产生气体的装置(例如热水容器20或雾化器40等)可以设置在气体进口124处,产生的气体从气体进口124进入到气体通道12。或者,气体通道12也可以不具有气体进口124,即气体通道1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用于产生气体的装置直接设置在气体通道12内。
熏蒸仪还可以包括热水容器20和加热件30,热水容器20具有热气出口21,所述热气出口21与所述气体通道12连通;加热件30用以对所述热水容器20加热。加热件30可为电加热管,并直接放置在热水容器20内。或者,加热件30可为电磁加热件30,并设置在热水容器20的外侧,利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对热水容器20加热。或者,加热件30也可以为明火加热件30。热水容器20可以与壳体10连接,或者,热水容器20直接放置在电磁加热件30上,通过电磁加热件30进行支撑。具体地,热水容器20内可装设水或药液等液体,加热件30对热水容器20进行加热,使得热水容器20内的液体产生热气,热气在气体通道12内流动,并从气体出口123流出,从而对用户的脸部或眼部或鼻子等进行熏蒸。
进一步地,熏蒸仪还包括雾化器40,雾化器40具有雾化出口421,所述雾化出口421与所述气体通道12连通。雾化器40可通过超声的方式产生雾气,雾气从雾化出口421流入到气体通道12内,并从气体出口123流出,以对用户进行熏蒸。雾化器40具体可以设置在气体通道12内,或者,雾化器40设置在气体通道12外,在气体通道12的腔壁上开设连接口而连接雾化出口421。雾化器40可以与壳体10连接,或者,雾化器40也可以与壳体10上设置的其它结构,例如热水容器20连接。
在熏蒸仪同时设置热水容器20和雾化器40的实施例中,热水容器20可以产生热气,热气温度较高,雾化器40产生较多的雾化气,保证了较大的出气量,同时,雾化气为常温气体,温度较高的热气和常温的雾化气混合,混合气体的温度相对较高,可以更好起到熏蒸效果。同时,热水容器20和雾化器40中均可添加药物,从而使得喷出的混合气体起到药熏的作用,有效辅助眼疾患者的康复。
另外,若单独采用热水容器20,则从气体出口123喷出的气体温度较高,并且热水容器20的出气量相对雾化器40而言较小,若需要较大的出气量,则需要将加热件30的加热功率设置较大,如此会导致耗能较大,并且较大的热气出气量也会进一步导致气体出口123温度过高,从而容易导致患者不适。若单独采用雾化器40,虽然雾化器40的出气量较大,但是雾化器40为常温气体,达不到蒸的效果。故而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热水容器20和雾化器40结合的方式,热水容器20喷出的热气提供了热量,雾化器40提供了较大的出气量,如此混合后的气体能够同时具备适宜的温度和出气量,更好的达到熏蒸的效果。
为方便朝热水容器20内添加液体,一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容器2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壳体10具有安装口1111,所述安装口1111与所述气体通道12连通,所述热水容器20能够自所述安装口1111伸入所述气体通道12,而使得热水容器20的热气出口21与气体通道12连通。该安装口1111可以开设在壳体10的侧面,从而使得热水容器20沿横向伸入壳体10。该热水容器20可以朝上呈敞口设置,该敞口即为热气出口21。或者,热水容器20的顶面开设多个小孔形成热气出口21。气体通道12的气体进口124朝下开设,并位于热气出口21的上方。
请结合参考图4,具体地,所述壳体10具有相连接的底座13和主体壳11,所述主体壳11位于所述底座13的上方,所述主体壳11形成有所述气体通道12,所述气体通道12具有朝下的气体进口124,所述主体壳11的底部开设有缺口以形成供所述热水容器20伸入所述气体通道12的安装口1111。如此,热水容器20可以通过底座13进行支撑。
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30为电磁加热件30,并设置在所述底座13内,所述底座13对应所述加热件30的顶面开设有让位口,所述热水容器20置于所述加热件30的顶面。该加热件30可为类似电磁炉的形式,以更好对热水容器20进行支撑。为更好进行散热,底座13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35。
可选地,热水容器20的顶面与安装口1111的孔缘之间可以具有间隙,一方面可以确保热水容器20安装更加顺畅;另一方面,在气体出口123出气不畅,例如气体出口123部分遮挡时,可以使得热气从热水容器20和安装口1111孔缘之间的间隙流出,有利于内部压力的释放。可选地,安装口1111的上孔缘大体朝上倾斜,以使得安装口1111形成扩口。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其中,虚线箭头代表气体的流动方向。为能够调节气体出口123的出气量和出气温度,一实施例中,熏蒸仪还包括热气调节件50,热气调节件50设置在所述气体通道12,并位于所述热气出口21和所述气体出口123之间,以能够调节所述气体通道12的开度。即热气调节件50可以调节气体通道12的打开大小,从而实现热气出口21流向气体出口123的热气量的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所述热气调节件50能够在连通工况(图6)和关闭工况(图5)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连通工况下,所述气体出口123与所述热气出口21连通,所述关闭工况下,所述气体出口123与所述热气出口21断开。通过打开气体通道12,可以实现热气到达气体出口123,实现热气和雾化气的混合。通过关闭气体通道12,可以阻止热气流向气体出口123。并且,热气调节件50在连通工况和关闭工况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实现气体通道12开度的调节。
一实施例中,所述热气调节件50与所述壳体10活动连接,从而实现热气调节件50在连通工况和关闭工况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气调节件50与所述壳体10活动连接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所述热气调节件50与所述壳体10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热气调节件50与所述壳体10滑动连接;或者,所述热气调节件50与所述壳体10卡接。另外,热气调节件50也可为电磁阀或者是手动机械阀。
请再次结合参图2和图4,为方便热气调节件50的调节,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设有调节旋钮51,所述调节旋钮51与所述热气调节件50的转轴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旋钮51,可以实现热气调节件50的转动,从而方便用户手动控制热气量的大小。当然,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电动的方式控制热气调节件50转动。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6,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通道12具有进气段121和出气段122,所述出气段122连接所述气体出口123,所述进气段121连接所述热气出口21。所述进气段121出气端的开口小于所述出气段122进气端的开口,所述热气调节件50设置在所述进气段121的出气端,并能够盖合所述进气段121的出气端,且所述热气调节件50可朝所述出气段进气端内转动。本实施例中,进气段121的出口小于出气段122的入口,如此热气调节件50既可以将进气段121的出口闭合,又能够在出气段122的入口处转动,出气段122的入口为其转动提供让位空间。
具体而言,所述壳体10包括相连接的下壳111和上壳112,所述下壳111形成有所述进气段121,所述进气段121贯穿所述下壳111的上端,而在下壳111的上端形成出气端。所述上壳112可朝下呈敞口设置,以形成所述出气段122,所述上壳112围设在所述进气段121外。或者,上壳112与下壳111之间共同形成出气段122。该实施例中,所述热气调节件50设置在所述下壳111,并能够盖合所述进气段121的顶部开口。本实施例中,下壳111和上壳112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对内部的热气调节件50进行拆装。当然,下壳111和上壳112也可一体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热气调节件50可呈板状。板状的热气调节件50占用空间较小,并且其与进气段121出口的盖合效果更好。
请结合参考图3、图4、图7和图8,热气上升过程中会出现冷凝现象形成冷凝水,为避免冷凝水到处滴落,一实施例中,壳体10还具有排水槽131,所述气体通道12具有气体出口123,所述气体通道12与所述热气出口21连通;所述排水槽131对应所述气体通道12的底部设置,以使顺着所述气体通道12的内壁滑落的水流向所述排水槽131,所述壳体10开设有排水口132,所述排水口132与所述排水槽131连通。其中,图3中的虚线箭头代表冷凝水的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水槽131对应气体通道12的底部设置的方式具有多种,具体而言,一实施例中,气体通道1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底部的开口可构成气体进口124,排水槽131沿着气体进口124的孔缘延伸,气体进口124的孔缘在排水槽131所在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排水槽131内,从而使得沿着气体进口124孔缘滴落的水能够刚好滴到排水槽131内。一实施例中,壳体10开设有排水槽131的表面(为更好说明,以该表面为第一表面)是朝下倾斜的,气体进口124的孔缘与排水槽131在横向方向上错开,并且气体进口124相对排水槽131而言,靠近第一表面较高的一侧,该排水槽131位于气体进口124的下方。如此,冷凝水顺着第一表面朝下倾斜流动到排水槽131。一实施例中,气体通道12的底部闭合,排水槽131开设在气体通道12的底壁。
排水口132可以直接开设在排水槽131的槽底,或者,排水口132开设在排水槽131外,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槽连接。为使得冷凝水排出,排水口132处可以设置接管136而引出到外部,实现随时排水。或者,排水口132处可以设置堵盖,并将排水口132密封盖合,在排水槽131内的冷凝水较多时,再移开堵盖而将排水口132打开,以放出冷凝水,实现定期或不定期排水。
当热水容器20产生的热气与气体通道12的内壁接触时,部分热气会出现冷凝现象形成冷凝水,并顺着气体通道12的内壁往下流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应气体通道12的底部设置排水槽131后,可以使得冷凝水集中流入到排水槽131,而从排水口132排出,避免了冷凝水到处流动,同时也可避免冷凝水滴落到加热件30表面。
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主体壳11和底座13,所述主体壳11形成有所述气体通道12,所述气体通道12贯穿所述主体壳11的底面,而形成气体进口124;所述底座13安装在所述主体壳11的底部,所述底座13的上表面形成有所述排水槽131,所述排水槽131沿所述气体进口124的边缘延伸。该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进口124的边缘在所述底座13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水槽131内。具体地,排水槽131可沿着气体进口124的边缘延伸而呈闭合的环状,从而使得各处滴落的冷凝水均可流入到排水槽131。当然,排水槽131也可为具有缺口的环状,或者,排水槽131呈方形、圆形等等,整个气体进口124的正投影均位于排水槽131内。
一实施例中,气体进口124的边缘在所述底座13上的正投影部分位于所述排水槽131内。本实施例中,气体进口124的边缘在所述底座13上的正投影,还有部分可位于热水容器20内,从而使得部分冷凝水能够回流到热水容器20。另外,其它实施例中,气体进口124的另一部分边缘处可以设置翻边,翻边处形成导流槽,从而将冷凝水导流到排水槽131所在的一侧,并最终导流到排水槽131。
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进口124的边缘且未设置所述安装口1111处,在所述底座13上的正投影全部位于所述排水槽131内;所述主体壳11上设有挡沿1113,所述挡沿1113沿着所述安装口1111的边缘延伸,并且所述挡沿1113朝所述气体通道12内凸设。也就是说,在未设置安装口1111的边缘处,其全部在排水槽131内,冷凝水直接流入到排水槽131;而开设安装口1111的位置处,由于设置了挡沿1113,挡沿1113可以将冷凝水朝热水容器20内导流,从而使得冷凝水直接滴落到热水容器20。同时,挡沿1113的设置,可以减小气体进口124的面积,从而减小热气的进入量,避免热气过多的流入到气体通道12内造成温度过高。
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壳11包括下壳111,所述下壳111形成有所述进气段121,所述进气段121贯穿所述下壳111的上端;所述下壳111的上端设有省料腔1112,所述省料腔1112位于所述出气段122内,所述省料腔1112与所述排水口132连通。本实施例中,主体壳11可以为塑料件。由于下壳111出气端开口较小,上壳112进气端开口较大,而下壳111上端的周侧外表面大体是与上壳112下端的周侧外表面平齐,因此下壳111的壁厚相对上壳112而言较厚。故为了实现更好成型同时节省材料,在下壳111顶面设置省料腔1112,以减小下壳111的壁厚。省料腔1112的设置,使得部分热气进入到省料腔1112并冷凝为冷凝水,故将省料腔1112与排水口132连通,可以将冷凝水排出到排水口132。
一实施例中,所述省料腔1112沿所述进气段121延伸呈环状,从而使得下壳111各处的壁厚更加均匀,也可方便下壳111的成型。
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3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133,所述安装槽133连通所述排水口132,所述下壳111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33内,所述省料腔1112至少部分朝下贯穿所述下壳111的底面而连通所述安装槽133,从而使得冷凝水顺着省料腔1112的腔壁滴落到安装槽133内,再从排水口132排出。可选地,所述安装槽133的槽底设有所述排水口132;所述底座13的顶面设有连通槽134,所述连通槽134分别连通所述排水口132和所述排水槽131。排水槽131内的冷凝水从连通槽134流入到安装槽133,再从排水口132排出。
可选地,所述省料腔1112朝下贯穿所述下壳111未设置挡沿1113的底面。即省料腔1112朝下贯穿的一侧是位于挡沿1113下方的,低于省料腔1112未贯穿的一侧,从而可以确保未贯穿的一侧的冷凝水可以朝下流动到朝下贯穿的一侧。具体而言,未设置挡沿1113的位置,省料腔1112是朝下贯穿下壳111的底面的,而在设置挡沿1113的位置,挡沿1113将省料腔1112的底部遮挡,形成省料腔1112的底壁,此处的冷凝水可以顺着挡沿1113朝下流动到省料腔1112贯通下壳111底面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下壳111的未设置安装口1111的部分是安装在安装槽133内的。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40包括水箱41和喷雾装置42,所述喷雾装置42与所述水箱41连通,所述喷雾装置42具有超声片以使水箱41流出的水产生雾化,所述喷雾装置42具有所述雾化出口421。该喷雾装置42具体可以设置在气体通道12内,如此在气体通道12的腔壁上不需要额外开设开口。当然,喷雾装置42也可设置在壳体10外。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4,所述水箱41具有注水口411,所述壳体10对应所述注水口411开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处设有水箱盖43,所述水箱盖43盖合所述注水口411。该水箱盖43与壳体10或者是与水箱41可拆卸连接,通过注水口411可以对水箱41添加液体,同时,也可以将水箱41内的液体通过注水口411倒出。具体地,水箱41与壳体10具体可为一体成型;或者,水箱41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避让口环绕水箱41的注水口411设置,水箱41连接避让口的孔缘。
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出口421连接所述气体出口123和所述热气出口21之间的气体通道12。具体地,喷雾装置42可设置在气体出口123和所述热气出口21之间的气体通道12内。热气在上升过程中,与雾化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再从气体出口123喷出。当然,雾化出口421也可连接所述气体进口124和所述热气出口21之间的气体通道12。
在设置有热气调节件50的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出口421连通所述热气调节件50和所述气体出口123之间的气体通道12,如此,热气调节件50可以调节混合气体中的热气量和雾化气的比例,进而调节混合气体的温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40包括沿左右方向分布的两个所述喷雾装置42,两个喷雾装置42均分别连接水箱41。两个喷雾装置42喷出的雾气两较大,可以保证更大的出气量。另外,两个喷雾装置42可以对应患者的两个眼睛设置,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对眼睛进行治疗。
一实施例中,所述熏蒸仪还包括多个引导灯珠60,其中,左侧的所述喷雾装置42的左侧、上侧和下侧各设有一个所述引导灯珠60,右侧的所述喷雾装置42的右侧、上侧和下侧各设有一个所述引导灯珠60。引导灯珠60可以在点亮和熄灭之间切换,其作用在于当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点亮来引导患者眼球移动方向,从而达到对眼部肌肉的拉动、训练、放松的目的。
请结合参考图9,一实施例中,所述熏蒸仪还包括穴位震动笔70,所述穴位震动笔70具有相连接的电动震芯72和按摩头73,所述穴位震动笔70与所述壳体10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穴位震动笔70还可以具有外壳71,电动震芯72设置在外壳71内,按摩头73设置在外壳71的一端。电动震芯72通电后产生震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按摩头73震动,按摩头73与用户穴位接触,实现穴位的按摩。可选地,穴位震动笔70与壳体10之间通过电连接线连接,该电连接线连接壳体10内部的电源模块,实现对穴位震动笔70的供电。或者,该穴位震动笔70内部可安装电源,实现电动震芯72的供电。
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上设有笔座14,所述笔座14具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以供所述穴位震动笔70的头部插入。该实施例中,穴位震动笔70的头部指的是具有按摩头73的一端,将其插入到插接槽内,可以避免按摩头73被碰撞损毁。另外,穴位震动笔70也可整个插入到插接槽内,或者,穴位震动笔70的另一端插入到插接槽内。在需要使用时,将穴位震动笔70直接从插接槽内抽出即可。
请结合参考图10和图11,一实施例中,熏蒸仪用于眼部的治疗,即具有眼部护罩80,眼部护罩80与所述壳体10连接,并环绕所述气体出口123设置。该眼部护罩80呈环状,可选地,眼部护罩80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更换。具体地,眼部护罩80与壳体10插接,例如眼部护罩80可直接套设在气体出口123,而与气体出口123处的壳体10插接配合。此外,眼部护罩80还可以与壳体10卡接、螺钉连接、焊接等等。或者,眼部护罩80与壳体10一体成型。
此外,还熏蒸仪还可以用于脸部的治疗,具体地,熏蒸仪具有脸部护罩90,脸部护罩90同样环绕所述气体出口123设置。该脸部护罩90呈环状,可直接套设在气体出口123,而与气体出口123处的壳体10插接配合。此外,脸部护罩90还可以与壳体10卡接、螺钉连接、焊接等等。或者,脸部护罩90与壳体10一体成型。
一实施例中,所述脸部护罩90与所述眼部护罩80可拆卸连接,或者脸部护罩9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脸部护罩90朝远离所述气体出口123的方向凸出在所述眼部护罩80外。如此可以在具有眼部护罩80的基础上,不需要拆卸眼部护罩80,而通过连接脸部护罩90,即可实现熏蒸仪功能的转换,实现对脸部的熏蒸;同样的,在需要进行眼部熏蒸时,通过取下脸部护罩90即可。通过将脸部护罩90与眼部护罩80或壳体10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用户操作,实现熏蒸仪功能的快速转换。
眼部护罩80的开口要小于脸部护罩90的开口,通常,眼部护罩80将两个眼睛围设在内即可,脸部护罩90则将眼睛、鼻子、嘴巴、额头、脸蛋和下巴等部位围设在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脸部护罩90具有接触段91和插接段92,所述插接段92插入所述眼部护罩80内,所述接触段91显露在所述眼部护罩80外。本实施例中,接触段91与用户脸部接触。采用插接配合的方式,利于脸部护罩90的快速拆装。此外,脸部护罩90也可插接在眼部护罩80的外侧。此外,其它实施例中,脸部护罩90也可与眼部护罩80或壳体10进行卡接或者是螺钉连接等。
一实施例中,所述眼部护罩80的内壁设有一圈插接围板81,所述插接围板81环绕所述气体出口123,所述插接段92与所述插接围板81插接配合。即插接段92与插接围板81之间抵接,从而避免气体从眼部护罩80和脸部护罩90之间的缝隙流出。同时,插接段92也大体呈环形板体结构,插接围板81与插接段92之间为面接触,两者之间接触面积较大,可以对插接段92起到有效支撑的作用,避免插接段92移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脸部护罩90在远离所述气体出口123的方向上朝上倾斜延伸。如此使得脸部护罩9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朝下且朝靠近气体出口123的方向上挤压眼部护罩80,使得两者之间配合更加紧密。同时,由于脸部护罩90的接触段91较大,该接触段91可以避免脸部护罩90朝眼部护罩80内移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熏蒸仪还包括鼻子护罩(图未示出),所述鼻子护罩环绕所述气体出口123,所述鼻子护罩与所述眼部护罩80择一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鼻子护罩与壳体10连接,实现对鼻子的治疗;一实施例中,眼部护罩80与壳体10连接,实现对眼睛的治疗。本实施例中,通过匹配不同的护罩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使得一个机器同时具备多种不同的功能,并能够实现功能的快速转换。
该实施例中,鼻子护罩可以将鼻子围设在内。
可选地,所述眼部护罩80和所述脸部护罩90均为塑料件。此外,鼻子护罩也可为塑料件。其它实施例中,眼部护罩80和所述脸部护罩90均可为硅胶件或橡胶件等。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2,此外,在壳体10上可以设置控制装置15,该控制装置15可与雾化器40电性连接,实现雾化器40的控制。控制装置15具体可为机械按键或是触摸屏等。或者,控制装置15还可以与加热件30、引导灯珠60等电性连接。
在壳体10上还可以设置调热装置16,该调热装置16与加热件30电连接,实现加热件30加热功率的调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熏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水容器,具有热气出口;以及,
壳体,具有气体通道、排水槽和排水口,所述气体通道具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热气出口连通;所述排水槽对应所述气体通道的底部设置,以使顺着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滑落的水流向所述排水槽,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壳和底座,所述主体壳形成有所述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贯穿所述主体壳的底面,而形成气体进口;
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主体壳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形成有所述排水槽,所述排水槽沿所述气体进口的边缘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口的边缘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水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的底部开设有缺口以形成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热水容器能够自所述安装口伸入所述气体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口的边缘且未设置所述安装口处,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全部位于所述排水槽内;
所述主体壳上设有挡沿,所述挡沿沿着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延伸,并且所述挡沿朝所述气体通道内凸设。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具有进气段和出气段,所述出气段连接所述气体出口,所述进气段连接所述气体进口;
所述主体壳包括下壳,所述下壳形成有所述进气段,所述进气段贯穿所述下壳的上端;
所述下壳的上端设有省料腔,所述省料腔位于所述出气段内,所述省料腔与所述排水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省料腔环绕所述进气段延伸呈环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排水口,所述下壳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排水口;
所述省料腔至少部分朝下贯穿所述下壳的底面而连通所述安装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省料腔朝下贯穿所述下壳未设置挡沿的底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熏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仪还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具有雾化出口,所述雾化出口连通所述热气出口和所述气体出口之间的气体通道。
CN202020167549.0U 2020-02-13 2020-02-13 熏蒸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90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7549.0U CN212090207U (zh) 2020-02-13 2020-02-13 熏蒸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7549.0U CN212090207U (zh) 2020-02-13 2020-02-13 熏蒸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0207U true CN212090207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754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90207U (zh) 2020-02-13 2020-02-13 熏蒸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0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9871B2 (en) Vapor delivery system
US11491285B2 (en) Ultrasonic medicine application device that strongly promotes medicine absorption
CN102499877B (zh) 一种离子蒸汽美容器
KR20090023681A (ko) 증기발생장치 및 증기발생방법
US3768483A (en) Facial sauna
KR20090102715A (ko) 미스트 발생 장치
JPH04504807A (ja) 蒸気発生装置
CN211884544U (zh) 熏蒸仪
CN211884545U (zh) 熏蒸仪
US20190275186A1 (en) Scent diffuser
CN212090207U (zh) 熏蒸仪
KR20090102714A (ko) 방향 발생 장치 및 미스트 발생 장치
CN211884543U (zh) 熏蒸仪
WO2021008594A1 (zh) 一种分体式暖风加湿器
CN213789370U (zh) 一种超声波喷雾鼻炎治疗仪
CN111135055A (zh) 熏蒸仪
KR20090011177A (ko) 안면 미용 마스크
CN202355570U (zh) 一种离子蒸汽美容器
CN111134367A (zh) 一种可加热的手持压缩雾化器
CN218013668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US11471374B2 (en) Medicine application device with ultrasonic massage enabling concentrated supply of medicine
CN212306802U (zh) 一种可加热的手持压缩雾化器
CN211050185U (zh) 一种熏蒸仪
CN112972241A (zh) 一种蒸汽足浴盆
CN211723956U (zh) 一种集中式供药超声波按摩敷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