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6481U -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6481U
CN212086481U CN202021249286.4U CN202021249286U CN212086481U CN 212086481 U CN212086481 U CN 212086481U CN 202021249286 U CN202021249286 U CN 202021249286U CN 212086481 U CN212086481 U CN 212086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magnetic circuit
groove
circuit system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92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迪
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eldan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0212492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6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6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6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后盖;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设于所述后盖;定位圈,所述定位圈设于所述磁路系统背向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凹槽;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定位圈连接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磁路系统围合形成振动腔,所述凹槽连通所述振动腔。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有效扩大振膜后方腔体空间的扬声器单体,该扬声器单体有效提高了高音产品在高频的表现。

Description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单体以及应用该扬声器单体的发声模组和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扬声器作为将电能转变为声能的常用电声换能器件,其在声放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的振动空间较小,且结构设计复杂,导致振膜后方的腔体空间狭小,从而不利于高音高频表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旨在提供一种有效扩大振膜后方腔体空间的扬声器单体,该扬声器单体有效提高了高音产品在高频的表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
后盖;
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设于所述后盖;
定位圈,所述定位圈设于所述磁路系统背向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凹槽;
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定位圈连接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磁路系统围合形成振动腔,所述凹槽连通所述振动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圈呈圆环设置,所述定位圈具有面向所述振动腔的内圈以及位于所述内圈外侧的外圈,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内圈设置,并呈均匀间隔排布,每一所述凹槽与所述振动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凹槽的深度从所述内圈至所述外圈的方向逐渐减小;
且/或,每一所述凹槽的槽口投影至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振膜一侧的形状呈扇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振动腔内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面向所述振膜的一侧设有磁间隙,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音圈的另一端悬设于所述磁间隙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设有引线,所述定位圈背向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从所述磁间隙朝向所述定位圈的周缘延伸,所述引线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圈的周缘还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对应并连通所述导向槽设置;
且/或,所述导向槽邻近所述磁间隙的一端呈扩口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磁铁及华司,所述导磁轭呈倒T型设置于所述后盖,所述磁铁套设于所述导磁轭背向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华司设于所述磁铁背向所述导磁轭的一侧,所述磁铁和所述华司与所述导磁轭之间形成有磁间隙;
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华司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所述华司背向所述磁铁的一侧容纳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磁轭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后盖连接;和
凸柱,所述凸柱凸设于所述底座背向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凸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容置槽,所述磁铁和所述华司套设于所述凸柱,并与所述凸柱的周壁之间形成所述磁间隙;
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声模组,包括壳体和上述所述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终端,包括终端壳体和上述所述的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设置在所述终端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扬声器单体通过在后盖上设置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使得振动系统的振膜与磁路系统围合形成振动腔,并在定位圈面向磁路系统的一侧设置凹槽,使得凹槽连通振动腔,从而有效增大了振动腔的体积,也即增大了振膜后方的振动空间,有利于提高扬声器单体在高频的表现;同时,将定位圈设置于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之间,从而有效避免了振动系统的引线与磁路系统接触而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降低了装配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扬声器单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扬声器单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定位圈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扬声器单体 33 凹槽
1 后盖 34 导向槽
2 磁路系统 35 缺口
2a 磁间隙 36 限位槽
21 导磁轭 4 振动系统
211 底座 4a 振动腔
212 凸柱 41 振膜
213 容置槽 42 音圈
22 磁铁 421 引线
23 华司 5 吸音棉
3 定位圈 6 外壳
31 内圈 61 安装腔
32 外圈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扬声器作为将电能转变为声能的常用电声换能器件,其在声放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的振动空间较小,且结构设计复杂,导致振膜后方的腔体空间狭小,从而不利于高音高频表现。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扬声器单体100。可以理解的,扬声器单体100应用于电子设备或发声设备中,电子设备或发声设备可以是耳机、音箱、电视、电脑等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扬声器单体100包括后盖1、磁路系统2、定位圈3及振动系统4,其中,磁路系统2设于后盖1;定位圈3设于磁路系统2背向后盖1的一侧,定位圈3面向磁路系统2的一侧设有凹槽33;振动系统4包括与定位圈3连接的振膜41,振膜41与磁路系统2围合形成振动腔4a,凹槽33连通振动腔4a。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1用于支撑、安装和保护磁路系统2、定位圈3和振动系统4,后盖1的结构可以是壳体、安装壳、安装盖、安装板或安装台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磁路系统2可以是固定设置在后盖1上,例如采用焊接或过盈配合等方式,如此可提高磁路系统2的安装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磁路系统2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设置在后盖1上,例如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销钉连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只要是能够实现磁路系统2与后盖1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可,如此可提高扬声器单体100的拆装便利性,方便更换或维修磁路系统2等。当然,为了实现可拆卸连接,也可借助其他辅助结构,例如卡扣结构、连接件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系统4与磁路系统2相对设置,且振动系统4的振膜41与磁路系统2围合形成振动腔4a。磁路系统2用于驱动振动系统4的振膜41振动,从而实现将电磁信号转变为声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圈3设置于磁路系统2背向后盖1的一侧,并位于振动系统4和磁路系统2之间,如此利用定位圈3将振动系统4与磁路系统2隔开,从而避免振动系统4的引线421与磁路系统2接触而发生短路。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定位圈3面向磁路系统2的一侧设有凹槽33,使得凹槽33连通振动腔4a,从而有效增大了振动腔4a的体积,也即增大了振膜41后方的振动空间,有利于提高扬声器单体100在高频的表现。
可以理解的,定位圈3与磁路系统2可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例如采用焊接或过盈配合等,如此可提高定位圈3与磁路系统2的连接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拆装、更换或维修,定位圈3与磁路系统2可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销钉连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只要是能够实现定位圈3与磁路系统2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可,当然,为了实现可拆卸连接,也可借助其他辅助结构,例如卡扣结构、连接件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单体100通过在后盖1上设置磁路系统2和振动系统4,使得振动系统4的振膜41与磁路系统2围合形成振动腔4a,并在定位圈3面向磁路系统2的一侧设置凹槽33,使得凹槽33连通振动腔4a,从而有效增大了振动腔4a的体积,也即增大了振膜41后方的振动空间,有利于提高扬声器单体100在高频的表现;同时,将定位圈3设置于磁路系统2和振动系统4之间,从而有效避免了振动系统4的引线421与磁路系统2接触而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降低了装配复杂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定位圈3呈圆环设置,定位圈3具有面向振动腔4a的内圈31以及位于内圈31外侧的外圈32,定位圈3面向磁路系统2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33,多个凹槽33环绕内圈31设置,并呈均匀间隔排布,每一凹槽33与振动腔4a连通。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定位圈3上设置多个凹槽33,从而使得多个凹槽33与振动腔4a连通,有效增大了振动腔4a的体积,也即增大了振膜41后方的振动空间,进一步提高扬声器单体100在高频的表现。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凹槽33邻近定位圈3的内圈31设置,并与振动腔4a连通,为了使得定位圈3的多个凹槽33不影响扬声器单体100的发声均匀性,多个凹槽33环绕内圈31设置,并呈均匀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每一凹槽33的深度从内圈31至外圈32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凹槽33设置为倾斜槽体结构,一方面增加了振动腔4a的体积;另一方面,如此设置可不影响定位圈3的结构强度,从而确保定位圈3连接磁路系统2和振动系统4的振膜4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凹槽33间隔设置,也即相邻两个凹槽33之间形成有隔断筋,该隔断筋不仅起到隔断多个凹槽33的作用,还有利于加强定位圈3的结构,同时磁路系统2抵接限位。
可以理解的,凹槽33的深度指凹槽33面向磁路系统2的槽口至凹槽33面向磁路系统2的底壁之间的高度。可选地,每一凹槽33的深度范围在1/5的定位圈3厚度至4/5的定位圈3厚度。每一凹槽33的深度从内圈31至外圈32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即凹槽33的底壁呈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一凹槽33的槽口投影至定位圈3面向振膜41一侧的形状呈扇形设置。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有效扩大了凹槽33与振动腔4a连通形成的腔体空间;同时,还有利于保证定位圈3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振动系统4还包括位于振动腔4a内的音圈42,磁路系统2面向振膜41的一侧设有磁间隙2a,音圈42的一端与振膜41连接,音圈42的另一端悬设于磁间隙2a内。
可以理解的,磁路系统2设置有磁间隙2a,使得振动系统4的音圈42悬设于磁间隙2a内,从而使得音圈42通过音圈42的引线421与外部电路导通,利用音圈42将电能传递至磁路系统2的磁间隙2a,使得磁路系统2产生的磁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使得音圈42发生振动,并带动振膜41实现转动发声,进一步将机械能转换为声能。也即设置于磁间隙2a内的音圈42接收到外部变化的交流电信号后,在磁路系统2的磁场力的驱动下做往复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带动振动系统4的振膜41振动发声。
在本实施例中,振膜41包括固定部、与固定部一体设置的折环部以及位于折环部内侧的球顶部,固定部与定位圈3背向所述磁路系统2的一侧连接。可以理解的,振膜41的固定部、折环部及球顶部为一体结构设置,折环部呈凹/凸结构,固定部位于振膜41的最外围,球顶部位于振膜41的中央或折环部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振膜41通过设置凹/凸结构的折环部,从而在振膜41振动过程中,利用凹/凸结构实现张力伸缩,避免影响其他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折环部呈凸起或凹陷设置。为了降低振动系统4的整体质量,振膜41的球顶部可设置镂空、通孔或中空结构。可选地,音圈42与振膜41的折环部和球顶部的连接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音圈42设有引线421,定位圈3背向凹槽33的一侧设有导向槽34,导向槽34从磁间隙2a朝向定位圈3的周缘延伸,引线421容纳并限位于导向槽34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定位圈3上设置导向槽34,一方面利用导向槽34对音圈42的引线421实现顺利走线;另一方面,利用定位圈3的导向槽34对引线421实现限位和固定,从而避免引线421在音圈42振动过程中,在定位圈3上移动,而影响振膜41的振动;又一方面,可利用导向槽34对引线421实现让位,从而避免引线421影响扬声器100中其他部件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34从定位圈3的内圈31朝向外圈32延伸,如此可方便将悬设于磁间隙2a内的音圈42的引线421,从磁间隙2a朝向定位圈3的周缘引导,从而方便引线421从定位圈3的周缘与外部电源实现连接。可以理解的,导向槽34可以是定位圈3从靠近磁间隙31的一侧朝向定位圈3的周缘延伸,并在此方向上贯穿定位圈3背向磁路系统2一侧的表面,从而有利于引线421的顺利走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圈3的周缘还设置有缺口35,缺口35对应并连通导向槽34设置。
可以理解的,缺口35为凹槽结构,并与导向槽34对应且连通,如此可利用缺口35对引线421实现定位引导。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圈3的周缘也可在缺口35处设置支撑凸起,该支撑凸起可以凸起、凸台或凸条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如此使得支撑凸起与缺口35对应设置,从而利用支撑凸起和缺口35的配合顶起或支起引线421,确保引线421与磁路系统2的周侧形成间隙,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引线421与磁路系统2接触而发生短路的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向槽34邻近磁间隙2a的一端呈扩口设置。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从而方便引线421顺利卡入导向槽34内,提高安装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磁路系统2包括导磁轭21、磁铁22及华司23,导磁轭21呈倒T型设置于后盖1,磁铁22套设于导磁轭21背向后盖1的一侧,华司23设于磁铁22背向导磁轭21的一侧,磁铁22和华司23与导磁轭21之间形成有磁间隙2a;定位圈3面向华司23的一侧设有限位槽36,凹槽33设于限位槽36的底壁,华司23背向磁铁22的一侧容纳并限位于限位槽36内。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轭21呈倒T型设置,导磁轭21包括与后盖1连接的连接部和凸设于连接部背向后盖1一侧的筒状部,筒状部呈筒状结构,磁铁22和华司23呈环状结构,磁铁22和华司23套设于筒状部,使得磁铁22与连接部背向后盖1一侧连接,磁铁22和华司23的内圈与导磁轭21的筒状部的外壁之间形成磁间隙2a,方便音圈42悬设于磁间隙2a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定位圈3面向华司23的一侧设有限位槽36,从而方便利用限位槽36对华司23实现限位安装,提高安装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凹槽33间隔设置于限位槽36的底壁,使得相邻两个凹槽33之间的隔断部与凹槽33抵接限位,如此即可提高定位圈3结构强度的同时,还有利于多个凹槽33与振动腔4a连通,从而扩大振膜41后方的振动空间,有效提高扬声器单体100的高频表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磁轭21包括底座211和凸柱212,其中,底座211与后盖1连接;凸柱212凸设于底座211背向后盖1的一侧,凸柱212远离底座211的一端设有容置槽213,磁铁22和华司23套设于凸柱212,并与凸柱212的周壁之间形成磁间隙2a;扬声器单体100还包括吸音棉5,吸音棉5容纳并限位于容置槽213内。
可以理解的,后盖1面向导磁轭2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导磁轭21的底座211容纳并限位于后盖1的限位槽内,并与后盖1的端部齐平,使得磁铁22套设于凸柱212,并与底座211和后盖1的端部抵接。华司23套设于凸柱212,并位于磁铁22背向底座21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凸柱212远离底座211的一端设有容置槽213,并在容置槽213内设置吸音棉5,从而利用吸音棉5吸收音圈42和振膜41振动引起的杂音或回音,如此可提高扬声器单体100的音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扬声器单体100还包括与所述后盖1连接的外壳6,所述外壳6与所述后盖1围合形成安装腔61,所述磁路系统2、所述振动系统4及所述定位圈3均容纳于所述安装腔61内。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得引线421方便走线,所述外壳6的内壁凹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61的线槽,所述线槽沿所述缺口35至所述后盖1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缺口35和所述支撑凸起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线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外壳6,从而利用外壳6和后盖1围合形成安装腔61,使得磁路系统2、振动系统4及定位圈3均容纳于安装腔61内,如此利用外壳6和后盖1对扬声器单体100的磁路系统2、振动系统4及定位圈3实现安装、保护和固定。
可以理解的,进一步通过在外壳6的内壁设置线槽,使得线槽与缺口35和支撑凸起对应设置,并沿缺口35至支撑凸起的方向延伸设置,使得缺口35和支撑凸起至少部分伸入线槽内,从而使得引线421容纳于该线槽内,一方面对引线421实现保护,另一方面,对引线421实现限位,避免引线421发生位移而从缺口35和/或支撑凸起上滑落。
在本实施例中,线槽的开口宽度与缺口35和/或支撑凸起的长度相同或略大于缺口35和/或支撑凸起的长度,确保线槽的侧壁与缺口35和/或支撑凸起之间的间隙小于引线421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声模组,该发声模组包括壳体和扬声器单体100,该扬声器单体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发声模组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腔体,扬声器单体100设于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终端,该电子终端包括终端壳体和发声模组,发声模组设置在终端壳体内。该发声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终端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
后盖;
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设于所述后盖;
定位圈,所述定位圈设于所述磁路系统背向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凹槽;
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定位圈连接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磁路系统围合形成振动腔,所述凹槽连通所述振动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呈圆环设置,所述定位圈具有面向所述振动腔的内圈以及位于所述内圈外侧的外圈,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设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内圈设置,并呈均匀间隔排布,每一所述凹槽与所述振动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凹槽的深度从所述内圈至所述外圈的方向逐渐减小;
且/或,每一所述凹槽的槽口投影至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振膜一侧的形状呈扇形设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振动腔内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面向所述振膜的一侧设有磁间隙,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音圈的另一端悬设于所述磁间隙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设有引线,所述定位圈背向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从所述磁间隙朝向所述定位圈的周缘延伸,所述引线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的周缘还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对应并连通所述导向槽设置;
且/或,所述导向槽邻近所述磁间隙的一端呈扩口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磁铁及华司,所述导磁轭呈倒T型设置于所述后盖,所述磁铁套设于所述导磁轭背向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华司设于所述磁铁背向所述导磁轭的一侧,所述磁铁和所述华司与所述导磁轭之间形成有磁间隙;
所述定位圈面向所述华司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所述华司背向所述磁铁的一侧容纳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轭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后盖连接;和
凸柱,所述凸柱凸设于所述底座背向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凸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容置槽,所述磁铁和所述华司套设于所述凸柱,并与所述凸柱的周壁之间形成所述磁间隙;
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9.一种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腔体内。
10.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壳体和如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设置在所述终端壳体内。
CN202021249286.4U 2020-06-30 2020-06-30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Active CN212086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9286.4U CN212086481U (zh) 2020-06-30 2020-06-30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9286.4U CN212086481U (zh) 2020-06-30 2020-06-30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6481U true CN212086481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57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9286.4U Active CN212086481U (zh) 2020-06-30 2020-06-30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6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653A (zh) * 2021-04-30 2021-08-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653A (zh) * 2021-04-30 2021-08-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113225653B (zh) * 2021-04-30 2023-04-2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31292U (zh) 发声器件
CN111093138B (zh) 发声器件
WO2021233204A1 (zh) 电声换能器、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2086481U (zh)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US20220174414A1 (en) Sound generator
CN209897258U (zh) 一种微型发声器件
CN216491044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850985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WO2022227586A1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213028536U (zh) 发声器件
CN111836175B (zh) 微型扬声器
CN211406274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CN114222229A (zh) 一种驻极体喇叭
CN114257919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850992U (zh)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CN111954130A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7693701U (zh) 发声器件
CN211930862U (zh) 扬声器
CN219999594U (zh) 发声单元
US11765511B2 (en) Speaker
CN220307358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3694107U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CN218570455U (zh) 双单元扬声器
CN212086483U (zh)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CN212696208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5

Address after: 261031 Weian Road, Ligu community, Qingchi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fang geldan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 268 Dongfang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