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5535U - 一种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5535U
CN212085535U CN202020467895.0U CN202020467895U CN212085535U CN 212085535 U CN212085535 U CN 212085535U CN 202020467895 U CN202020467895 U CN 202020467895U CN 212085535 U CN212085535 U CN 212085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bottom plate
box according
distribution box
ri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78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苏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 Ju Cha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 Ju Cha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 Ju Cha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 Ju Chang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678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5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5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5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箱,包括底板、垂直所述底板设置的配电立板和安装于所述配电立板的两面的配电元件,所述配电立板的外周部还罩设有立柱外壳,所述立柱外壳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电箱体积显著缩小,且安装方便,减少了安装空间的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一种常见配电设备,包括金属柜中和布置在金属柜内的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等。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它可以合理的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传统的配电箱体积太大,通常直接挂在墙上或者放置在地面,配电箱的设有翻转打开的箱门,配电元件设置在配电箱的背板上的一侧,为了布置相当数量的电器元件,配电箱的背板面积设计的很大,导致配电箱体积过大,整体不美观,安装位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因此,如何缩小配电箱体积,减少配电箱的安装限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该配电箱的体积相对传统配电箱显著缩小,减少了安装布置空间对配电箱的限制,而且降低了配电箱的维护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箱,包括底板、垂直所述底板设置的配电立板和安装于所述配电立板的两面的配电元件,所述配电立板的外周部还罩设有立柱外壳,所述立柱外壳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位于中央、用以供所述配电立板插接固定的定位孔,对称设于所述定位孔两侧、用以供外电源穿线连接所述配电元件的穿线孔。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的周部设有与所述立柱外壳配合的安装螺孔,所述底板的周部设有垂直所述底板的角钢片。
可选地,所述配电立板的两面均开设有竖直延伸、用以固定配电元件的配电导轨。
可选地,所述配电元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配电立板的变压器、漏电保护开关、空气开关、物联模块和接触器,所述立柱外壳的表面固定有用以向外界供电的配电输出模块,所述配电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变压器。
可选地,所述立柱外壳内设有自下至上延伸的穿线管,所述穿线管的进线口设有用以与外电源连接的AMP接头。
可选地,所述立柱外壳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所述立柱外壳开设有通风百叶,所述冷却风扇的上方设有遮雨盖帽。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立柱外壳内且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在检测到所述立柱外壳内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启动所述散热风扇。
可选地,所述遮雨盖帽和所述立柱外壳通过碰珠卡扣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下方还连接有预埋钢筋。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电箱包括底板、配电立板、配电元件和立柱外壳,其中底板用来将配电箱固定,配电立板垂直底板设置,配电元件设置在配电立板的两面,在需要布置同等数量的配电元件而言,相对于传统的配电箱,面积缩小了一倍,配电箱的高度和长度显著缩小,虽然配电箱的宽度略有增加,但整体体积显著减小,方便了配电箱的布置。其中,配电元件如变压器部分、漏电保护等装置的设置和连接可参考现有技术,立柱外壳罩设在配电立板和配电元件的外周部,对配电元件形成防护;底板的设置保证了配电箱可以设于任意位置,也可根据需要借助一定的安装支架与底板配合,挂靠在墙体上,保证了固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箱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配电箱的正面图;
图3为图1中配电箱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底板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配电立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立柱外壳与散热风扇的俯视图。
其中:
1-底板、101-定位孔、102-穿线孔、103-安装螺孔、104-角钢片、2-配电立板、201-配电导轨、3-立柱外壳、301-碰珠卡扣、302-通风百叶、4-穿线管、5-散热风扇、6-温度传感器、7-遮雨盖帽、8-变压器、9-漏电保护开关、10-空气开关、11-物联模块、12-接触器、13-预埋钢筋、14-配电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箱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配电箱的正面图,图3为图1中配电箱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底板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配电立板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1中立柱外壳与散热风扇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电向包括底板1、配电立板2、配电元件和立柱外壳3。其中,底板1用来将配电箱固定,配电立板2垂直底板1设置,配电元件安装在配电立板2的两面且用来完成将外电源的供电转换成所需要的电压进行输出。配电元件的设置和相互之间的连接可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核心在于通过将特定数量的配电元件布置在配电立板2的双面缩小了配电立板2的面积,从而显著缩小了配电箱的体积,立柱外壳3则为配电立板2和配电元件进行防护。且通过立柱外壳3与底板1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对配电立板2上固定的配电元件进行检修维护。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电箱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底板1为矩形板,为了实现底板1和配电立板2的固定,底板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条形的定位孔101,配电立板2为长方形的安装板,通过将配电立板2插接在底板1的安装孔内实现底板1与配电立板2的固定。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将配电立板2与底板1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与此同时,底板1还设置穿线孔102,方便外电源如电网的供电穿线进入配电箱内和配电元件进行连接。穿线孔102可设置为腰型孔、圆孔或矩形孔,开孔的尺寸满足电源线的穿设即可。穿线孔102具体设为两组,两组腰型孔对称开设在定位孔101的两侧。
此外,底板1还开设有和立柱外壳3配合的安装螺孔103,安装螺孔103分别开设在底板1的定位孔101的周部和立柱外壳3的底部的内翻边上,通过将立柱外壳3罩设在配电立板2的周部,使得开设在底板1上的安装螺孔103与开设在立柱外壳3上的安装螺孔103对齐,然后通过羊角螺栓及垫片连接固定。采用羊角螺栓的一个好处在于,方便徒手拧动,对立柱外壳3进行拆除。
进一步地,底板1的四角处还设有角钢片104,角钢片104垂直底板1焊接,通过底板1四角的角钢片104对立柱外壳3的四角贴合限位,提高了立柱外壳3安装的可靠性;在拆除立柱外壳3时,还可将立柱外壳3暂时搭设固定在角钢片104上。
配电元件具体变压器8、漏电保护开关9、物联模块11和接触器12等,为了将多个配电元件固定在配电立板2,配电立板2的两面均开设有竖直延伸的配电导轨201,配电导轨201的设置如现有技术配电箱背板的导轨,通过将配电元件与配电导轨201配合实现固定。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配电元件包括四个变压器8,三组空气开关10以及与空气开关10对应设置的三组接触器12,接触器12的规格为20A,四组变压器8对称设置在配电立板2顶部的两面。且变压器8、漏电保护开关9、物联模块11、空气开关10以及接触器12自上至下依次固定在配电导轨201上。物联模块11用于通过移动终端控制配电箱的输出的通断以及输出参数,具体可包括4G控制模块和5G控制模块等。需要说明的是,配电元件本身以及多个配电元件的连接并非本申请的核心,其具体设置均可参考现有技术。
上述多个配电元件不仅可以通过竖直设置的配电导轨201安装固定,也可在配电立板2上开设对应数量的螺孔或焊接安装槽将配电元件固定。配电元件的参数及数量根据供配电需要可灵活调整。
为了将变压器8转换后符合使用需求的电源输出,配电箱还设置配电输出模块14,配电输出模块14包括接线板和USB接口等多个输出模块,多个模块分别于不同规格的变压器8连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接线板和USB接口嵌装在立柱外壳3的正面。当然,根据需要,也可将接线板和USB接口固定在配电立板2上,通过在立柱外壳3的对应位置开设供用电接头穿过的开孔即可。
由于上述配电箱可就地安装固定,当固定于预制底面时,可采用地脚螺栓将底板1固定于底面,当用于施工现场等室外环境的松软地面时,还在底板1的下端面焊接预埋钢筋13,通过预埋钢筋13将底板1固定于地面。考虑到配电箱就地设置时的防潮因素,配电元件固定位置至少位于配电立板2距底板1约150mm处的上方。换句话说,配电导轨201的最低点以及用来固定配电元件的螺孔或安装槽架均设置在配电立板2距离底板1约150mm处的上方。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将外电源通过电源线输送至变压器8,并且减少导线在立柱外壳3内的绕制,立柱外壳3内还设有穿线管4,穿线管4自下至上竖直延伸,底部为进线端,进线端处设置AMP接头,通过AMP公母接头的配合与外电源连通,电源线穿设在穿线管4内,减少了漏电风险;在需要拆开立柱外壳3时,只需将AMP公母接头断开、使得外电源与立柱外壳3内部电源线的连接,最后将立柱外壳3整体拆除。穿线管4可采用塑料管,通过胶水粘附在立柱外壳3的内壁,也可以采用金属管与立柱外壳3内壁焊接固定。
考虑到配电箱的散热问题,特别在立柱外壳3的顶部开设通风口,并在通风口处设置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的四周和通风口壁也即立柱外壳3借助结构胶防水密封。散热风扇5优选采用防水风扇,同时为了促进气体循环,立柱外壳3还开设通风百叶302,通风百叶302起到防尘透风的作用,一般而言,通风百叶302开设在立柱外壳3底部的两侧,从而形成良好的气流循环。散热风扇5通过接线管延伸出的电源线进行供电,在拆除立柱外壳3时,散热风扇5、立柱外壳3和穿线管4被一体从底板1移除,断开接线管下方AMP公母接头的连接即可将立柱外壳3移开。
更进一步地,立柱外壳3的上方还设有遮雨盖帽7,遮雨盖帽7的结构可参考附图1至4所示,通过在遮雨盖帽7的内侧与立柱外壳3顶部的外侧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实现卡接固定,遮雨盖帽7的支撑部分与立柱外壳3之间预留有通风孔,保证气流的畅通,遮雨盖帽7的顶部则形成对散热风扇5以及立柱外壳3的防护。上述卡扣可设置为碰珠卡扣301,碰珠卡扣301分别对应设置在立柱外壳3的四角和遮雨盖帽7的四角。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立柱外壳3内还设有用来检测立柱外壳3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散热风扇5连接,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立柱外壳3内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如50℃控制散热风扇5启动运行,既保证了立柱外壳3内的温度不超温,又节约了散热风扇5用电。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湿度传感器,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立柱外壳3内的湿度过大时启动散热风扇5推动气流循环。此时,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控制电路并联设置在散热风扇5的控制电路中,当温度和湿度任意一个启动条件满足是就会使得散热风扇5电路导通运行,进行气流循环,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的结构和控制均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展开。
在上述实施例中,配电箱的尺寸也即立柱外壳3的尺寸可缩小为横截面为20cm*20cm左右,且通过在配电立板2双面布置配电元件的形式使得配电箱的高度相对传统的配电箱可缩减1倍左右,显著缩小了配电箱的体积,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电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垂直所述底板(1)设置的配电立板(2)和安装于所述配电立板(2)的两面的配电元件,所述配电立板(2)的外周部还罩设有立柱外壳(3),所述立柱外壳(3)与所述底板(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包括位于中央、用以供所述配电立板(2)插接固定的定位孔(101),对称设于所述定位孔(101)两侧、用以供外电源穿线连接所述配电元件的穿线孔(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01)的周部设有与所述立柱外壳(3)配合的安装螺孔(103),所述底板(1)的周部设有垂直所述底板(1)的角钢片(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立板(2)的两面均开设有竖直延伸、用以固定配电元件的配电导轨(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元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配电立板(2)的变压器(8)、漏电保护开关(9)、空气开关(10)、物联模块(11)和接触器(12),所述立柱外壳(3)的表面固定有用以向外界供电的配电输出模块(14),所述配电输出模块(14)连接所述变压器(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外壳(3)内设有自下至上延伸的穿线管(4),所述穿线管(4)的进线口设有用以与外电源连接的AMP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外壳(3)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5),所述立柱外壳(3)开设有通风百叶(302),所述散热风扇(5)的上方设有遮雨盖帽(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立柱外壳(3)内且连接所述散热风扇(5)的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用以在检测到所述立柱外壳(3)内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启动所述散热风扇(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盖帽(7)和所述立柱外壳(3)通过碰珠卡扣(301)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还连接有预埋钢筋(13)。
CN202020467895.0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配电箱 Active CN212085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7895.0U CN212085535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7895.0U CN212085535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5535U true CN212085535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4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7895.0U Active CN212085535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5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7653B2 (en) Inverter design
JP5999308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203423630U (zh) 一种变流器dc/ac功率模块
CN212085535U (zh) 一种配电箱
JP6032460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113471848A (zh) 一种配电箱
JP4452347B2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配線取付構造
CN209881133U (zh) 一种散热型高低压配电柜
CN212390579U (zh) 一种支持远程和本地的控制器
CN205407617U (zh) 一种混合型光伏逆变器
CN211455171U (zh) 一种led屏拼接结构
JP3079337U (ja) 電気設備格納用屋外鉄箱
CN214044419U (zh) 一种智能配电节电远程控制系统
CN207868984U (zh) 一种晶体生长炉供电电源装置
JP6292528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219718848U (zh) 集成灶电器盒及集成灶
CN216204191U (zh) 一种机柜空调电控模块
CN211451056U (zh) 一种带有集成电源线的分体式集成灶
CN220896172U (zh) 一种散热防雨防尘户外型plc控制柜
CN215832063U (zh) 一种易于装配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盒
CN109413944A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散热型控制箱
CN211090232U (zh) 一种智能化设备电气控制箱主体结构
CN216981306U (zh) 一种换电柜电池备电装置
CN21806453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高光强航空障碍灯
CN219067571U (zh) 一种安全智能型施工用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