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3869U -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3869U
CN212083869U CN202020706943.7U CN202020706943U CN212083869U CN 212083869 U CN212083869 U CN 212083869U CN 202020706943 U CN202020706943 U CN 202020706943U CN 212083869 U CN212083869 U CN 212083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lasma
substrate assembly
display modul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69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进
陈山
杨扬
唐振兴
许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Vision Pea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Vision Pea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Vision Pea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Vision Pea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069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3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3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3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中显示模组包括:上基板组件,上基板组件包括上面板,和形成于上面板下的反射层;下基板组件,下基板组件包括下面板,和形成于下面板上的像素电极;上基板组件和下基板组件之间形成显示腔,显示腔中填充有显示电浆,显示电浆能够与反射层和像素电极接触;与显示电浆接触的反射层表面包括多个弧面,弧面向显示电浆中隆起,能够反射从上面板方向处入射的光线。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显示模组。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强屏幕反射亮度,增强色彩饱和度,起到增透减反效果,同时提高显示屏的耐压能力。

Description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泳显示技术利用带电胶体能够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泳动,通过电场驱动具有不同光电性能的电泳粒子来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与已知的其他显示技术相比,电泳墨水显示屏具备:柔性易弯曲,重量轻,厚度薄,对比度高,能耗低,可视角度大,阳光下可读,具备图像双稳态,容易大面积生产等特点。
相关技术中的显示屏包括微杯型和微胶囊型,其反射亮度较暗,色彩饱和度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强屏幕反射亮度,增强色彩饱和度,起到增透减反效果,同时提高显示屏的耐压能力。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作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上基板组件,所述上基板组件包括上面板,和形成于所述上面板下的反射层;
下基板组件,所述下基板组件包括下面板,和形成于所述下面板上的像素电极;
所述上基板组件和下基板组件之间形成显示腔,所述显示腔中填充有显示电浆,所述显示电浆能够与所述反射层和像素电极接触;
与所述显示电浆接触的所述反射层表面包括多个弧面,所述弧面向显示电浆中隆起,能够反射从上面板方向处入射的光线。
示例性地,所述反射层包括:
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微反射单元,所述微反射单元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显示电浆接触;
所述微反射单元的下表面为向显示电浆中隆起的弧面。
示例性地,所述显示电浆包括:电浆粒子和支撑微球,所述支撑微球支撑在相邻所述微反射单元和下基板组件之间。
示例性地,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下面板上呈阵列式分布,相邻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间隙上形成电浆阻隔堰,所述电浆阻隔堰与所述上基板组件之间形成电浆流通口。
示例性地,所述显示腔的边缘密封有封胶框。
示例性地,所述封胶框中设有支撑微球。
示例性地,所述上面板和所述反射层之间设有彩色滤光片。
示例性地,所述反射层的弧面上形成ITO层。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反射结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形成有电浆阻隔堰的下基板组件上表面的边缘点胶形成封胶框;
第二步:提供上面板,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制作反射层,形成上基板组件;
第三步:在所述反射层表面下印刷显示电浆;
第四步:将所述上基板组件和所述下基板组件对位、预压、本压和固化,使得所述上基板组件、下基板组件和封胶框之间形成显示腔,所述显示电浆填充在所述显示腔中;
第五步:在下基板组件的下面板上制作集成电路和柔性电路板并封装固化。
一种具有反射结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供上面板,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制作反射层,形成上基板组件;
第二步:在所述反射层表面边缘点胶形成封胶框;
第三步:在形成有电浆阻隔堰的下基板组件上表面上印刷显示电浆;
第四步:将所述上基板组件和所述下基板组件对位、预压、本压和固化,使得所述上基板组件、下基板组件和封胶框之间形成显示腔,所述显示电浆填充在所述显示腔中;
第五步:在下基板组件的下面板上制作集成电路和柔性电路板并封装固化。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与相关技术相比具有能够进一步增强屏幕反射亮度,增强色彩饱和度,起到增透减反效果,同时提高显示屏的耐压能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的半剖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反射单元的第一种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反射单元的第二种排布结构示意图。
100. 上基板组件,110. 上面板,120. 反射层,121. 微反射单元,122.ITO层,200. 下基板组件,210. 下面板,220. 像素电极,230. 电浆阻隔堰,231. 电浆流通口,300. 显示电浆,310. 电浆黑粒子,320. 电浆白粒子,330. 支撑微球,400. 封胶框,410.导电金珠,500. 彩色滤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在专利US3892568中公开了至少包含一种电泳粒子的电泳显示材料的制备过程。在专利JP1086116中公开了至少含有一种电泳粒子,并且电泳液被微胶囊包覆的电泳显示系统。在US6930818中公开了使用微杯结构包覆电泳液的电泳显示单元。在专利US5930026,US5961804,US6017584和US6120588中,公开了微胶囊包覆的电泳显示单元,其中显示电浆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光电性能的电泳粒子。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参照图1~图4包括:
上基板组件100,所述上基板组件100包括上面板110,和形成于所述上面板110下的反射层120,所述反射层120用于反射从上面板110方向处入射的光线;示例性地,所述上基板组件100为透明ITO板,所述上面板110的材料为透明的玻璃,所述反射层120的材料可以为光学级亚克力树脂,透明聚合物,透明无机物,透明复合材料等材料,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其中光学级亚克力树脂能够提高提高30%的反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
下基板组件200,所述下基板组件200包括下面板210,和形成于所述下面板210上的像素电极220;示例性地,下基板组件200为TFT玻璃基板,其中下面板210的材料可以为透明玻璃。
所述上基板组件100和下基板组件200之间形成显示腔,所述显示腔中填充有显示电浆300,所述显示电浆300能够与所述反射层120和像素电极220接触;示例性地,显示电浆300包括两种不同颜色的电浆粒子,分别为电浆黑粒子310和电浆白粒子320。
能够与所述显示电浆300接触的所述反射层120表面包括多个弧面,所述弧面向显示电浆300中隆起;所述弧面能够反射从上面板110方向处入射的光线。所述弧面上形成ITO层;
可以理解的是,从上面板110方向处入射的光线能够在所述弧面处进行反射,此外所述显示电浆300中隆起的多个弧面能够均匀分散显示电浆300中的电浆粒子。
所述反射层120包括多个微反射单元121,多个所述微反射单元121呈阵列式排布,所述微反射单元121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显示电浆300接触,微反射单元121的下表面为向显示电浆300中隆起的弧面。多个微反射单元121能起到反射的光线的作用,且能够使得显示电浆300中的电浆粒子均匀分散。示例性地,所述微反射单元121为半球形,半球形微反射单元121的高度为0.5~20微米,优选1~5微米,直径为φ1~500微米,优选φ5-50微米;微反射单元121的可以通过旋涂,光学蚀刻,热固化或光固化方式来实现。
需要解释的是,多个所述微反射单元121呈阵列式排布可以包括以下实施方式:其一,参照图5,微反射单元121阵列包括多排多列,且每排每列中的微反射单元121前后左右对齐。其二,参照图6微反射单元121阵列包括多排多列,相邻排之间的微反射单元121依次向左错位或者向右错位。
为了提高屏幕的耐按压性和图像显示稳定性,使得在显示过程中,按压屏幕,图像不会模糊及变形,所述显示电浆300还包括和支撑微球330,所述支撑微球330支撑在相邻所述微反射单元121和下基板组件200之间;示例性地,所述支撑微球330的直径为2~60微米,优选5~30微米,材料可采用树脂,所述支撑微球330位于相邻两个微反射单元121之间,能够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
所述像素电极220在所述下面板210上呈阵列式分布,相邻所述像素电极220之间形成间隙;为了均匀分散和稳固显示电浆300,在所述间隙上形成电浆阻隔堰230,所述电浆阻隔堰230与所述上基板组件100的反射层120之间形成电浆流通口231。示例性地,所述电浆阻隔堰230的材料可以采用光学级亚克力树脂,透明聚合物,透明无机物,透明复合材料等材料,优选为光学级亚克力树脂;通过在相邻像素电极220之间的间隙上通过旋涂,光学蚀刻,热固化或光固化方式形成所述电浆阻隔堰230。所述电浆阻隔堰230的高度为0.1~60微米,优选高度为1~10微米,宽度为1~30微米,优选宽度为5~15微米,所述电浆流通口231的大小可通过采用大小不同直径的支撑微球330得以实现,电浆流通口231的大小为0.1~10微米,优选0.5~1.5微米。
所述显示腔的边缘密封有封胶框400,封胶框400包括导电金珠410和/或支撑微球330,所述支撑微球330能够提高封胶框400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提高所述导电金珠410的导电性。示例性地,所述封胶框400宽度为2~300微米,优选宽度为50~200微米,封胶框400的高度为2~50微米,优选高度为5~20微米。
本实施例所述上面板110和所述反射层120之间设有彩色滤光片500。
用于制作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1:
第一步:提供形成有电浆阻隔堰230的下基板组件200,将形成有电浆阻隔堰230的下基板组件200放置在点胶平台上,在下基板组件200上表面的边缘点胶形成封胶框400。
所述下基板组件200包括下面板210,和形成于所述下面板210上的像素电极220;示例性地,下基板组件200为TFT玻璃基板,其中下面板210的材料可以为透明玻璃。
第二步:提供上面板110,在所述上面板110的下表面制作反射层120,形成上基板组件100。
示例性地,所述反射层120表面包括多个弧面,所述反射层120能够反射从上面板110方向入射的光线,所述上基板组件100为透明,所述上面板110的材料为透明的玻璃,所述反射层120的材料可以为光学级亚克力树脂,透明聚合物,透明无机物,透明复合材料等材料,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其中光学级亚克力树脂能够提高提高30%的反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
第三步:在反射层120表面下印刷显示电浆300。
所述显示电浆300能够与所述反射层120的表面接触,反射层120表面包括的弧面均向显示电浆300中隆起。显示电浆300包括两种不同颜色的电浆粒子,分别为电浆黑粒子310和电浆白粒子320。
示例性地,在反射层120表面下印刷显示电浆300时,可采用丝网印刷设备将显示电浆300印刷在反射层120的表面。为了提高屏幕的耐按压性和图像显示稳定性,使得在显示过程中,按压屏幕,图像不会模糊及变形,显示电浆300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在上基板组件100和下基板组件200之间的支撑微球330,所述支撑微球330的直径为2~60微米,优选5~30微米,材料可采用树脂,所述支撑微球330位于相邻两个微反射单元121之间,能够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
第四步:将上基板组件100和下基板组件200对位、预压,使得上基板组件100、下基板组件200和封胶框400之间形成显示腔,显示电浆300填充在所述显示腔中,封胶框400密封住所属显示电浆300。
示例性地,通过预压机将上基板组件100和下基板组件200对位、预压,使得上基板组件100的下表面和下基板的上表面相对且位置对准。
第五步:对第四步完成后得到的器件依次进行本压、光固化和热固化。
示例性地,通过本压机对对第四步完成后得到的器件依次进行本压和光固化,通过烘箱进行热固化。
第六步:在下基板组件200的下面板210上制作集成电路(IC)和柔性电路板(FPC),并将所述集成电路和柔性电路板通过蓝胶进行封装,通过紫外线照射固化。
实施例2:
第一步:提供上面板110,在所述上面板110的下表面制作反射层120,形成上基板组件100。
示例性地,所述反射层120表面包括多个弧面,所述反射层120能够反射从上面板110方向入射的光线,所述上基板组件100为透明,所述上面板110的材料为透明的玻璃,所述反射层120的材料可以为光学级亚克力树脂,透明聚合物,透明无机物,透明复合材料等材料,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其中光学级亚克力树脂能够提高提高30%的反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
第二步:在反射层120表面边缘点胶形成封胶框400。
示例性地,将上基板组件100放置在点胶平台上以进行点胶操作。
第三步:在形成有电浆阻隔堰230的下基板组件200上表面上印刷显示电浆300。
所述下基板组件200包括下面板210,和形成于所述下面板210上的像素电极220;下基板组件200为TFT玻璃基板,其中下面板210的材料可以为透明玻璃。所述显示电浆300能够与所述反射层120的表面接触,反射层120表面包括的弧面均向显示电浆300中隆起。显示电浆300包括两种不同颜色的电浆粒子,分别为电浆黑粒子310和电浆白粒子320。
示例性地,在印刷显示电浆300时,可采用丝网印刷设备将显示电浆300印刷在下基板组件200上表面。为了提高屏幕的耐按压性和图像显示稳定性,使得在显示过程中,按压屏幕,图像不会模糊及变形,显示电浆300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在上基板组件100和下基板组件200之间的支撑微球330,所述支撑微球330的直径为2~60微米,优选5~30微米,材料可采用树脂,所述支撑微球330位于相邻两个微反射单元121之间,能够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
第四步:将上基板组件100和下基板组件200对位、预压,使得上基板组件100、下基板组件200和封胶框400之间形成显示腔,显示电浆300填充在所述显示腔中,封胶框400密封住所属显示电浆300。
示例性地,通过预压机将上基板组件100和下基板组件200对位、预压,使得上基板组件100的下表面和下基板的上表面相对且位置对准。
第五步:对第四步完成后得到的器件依次进行本压、光固化和热固化。
示例性地,通过本压机对对第四步完成后得到的器件依次进行本压和光固化,通过烘箱进行热固化。
第六步:在下基板组件200的下面板210上制作集成电路(IC)和柔性电路板(FPC),并将所述集成电路和柔性电路板通过蓝胶进行封装,通过紫外线照射固化。
对于以上两种制作方法实施例,所述反射层120包括多个微反射单元121,多个所述微反射单元121呈阵列式排布,所述微反射单元121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显示电浆300接触,微反射单元121的下表面为向显示电浆300中隆起的弧面。多个微反射单元121能起到反射的光线的作用,且能够使得显示电浆300中的电浆粒子均匀分散。示例性地,所述微反射单元121为半球形,半球形微反射单元121的高度为0.5~20微米,优选1~5微米,直径为φ1~500微米,优选φ5-50微米;微反射单元121的可以通过旋涂,光学蚀刻,热固化或光固化方式来实现。
所述显示腔的边缘密封有封胶框400,封胶框400包括导电金珠410和支撑微球330,所述支撑微球330能够提高封胶框400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提高所述导电金珠410的导电性。示例性地,所述封胶框400宽度为2~300微米,优选宽度为50~200微米,封胶框400的高度为2~50微米,优选高度为5~20微米。
所述上面板110和所述反射层120之间设有彩色滤光片500。
反射结构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微胶囊或微杯电子纸显示屏、双稳态反射液晶显示屏以及LCD液晶显示屏。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上基板组件(100),所述上基板组件(100)包括上面板(110),和形成于所述上面板(110)下的反射层(120);
下基板组件(200),所述下基板组件(200)包括下面板(210),和形成于所述下面板(210)上的像素电极(220);
所述上基板组件(100)和下基板组件(200)之间形成显示腔,所述显示腔中填充有显示电浆(300),所述显示电浆(300)能够与所述反射层(120)和像素电极(220)接触;
与所述显示电浆(300)接触的所述反射层(120)表面包括多个弧面,所述弧面向显示电浆(300)中隆起,能够反射从上面板(110)方向处入射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0)包括:
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微反射单元(121),所述微反射单元(121)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显示电浆(300)接触;
所述微反射单元(121)的下表面为向显示电浆(300)中隆起的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浆(300)包括:电浆粒子和支撑微球(330),所述支撑微球(330)支撑在相邻所述微反射单元(121)和下基板组件(20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220)在所述下面板(210)上呈阵列式分布,相邻所述像素电极(220)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间隙上形成电浆阻隔堰(230),所述电浆阻隔堰(230)与所述上基板组件(100)之间形成电浆流通口(2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腔的边缘密封有封胶框(4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框(400)中设有支撑微球(3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10)和所述反射层(120)之间设有彩色滤光片(5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0)的弧面上形成ITO层(122)。
CN202020706943.7U 2020-04-30 2020-04-30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 Active CN212083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6943.7U CN212083869U (zh) 2020-04-30 2020-04-30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6943.7U CN212083869U (zh) 2020-04-30 2020-04-30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3869U true CN212083869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9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6943.7U Active CN212083869U (zh) 2020-04-30 2020-04-30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38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9304A (zh) * 2020-04-30 2020-07-10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14253025A (zh) * 2021-12-28 2022-03-29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浆显示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9304A (zh) * 2020-04-30 2020-07-10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14253025A (zh) * 2021-12-28 2022-03-29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浆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9304A (zh)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KR102467078B1 (ko) 전자종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2083869U (zh)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
TWI733594B (zh) 一種顯示電漿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691775B (zh) 一種封閉式顯示電漿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US2013032915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294604B1 (ko) 접속기판을이용한표시장치
WO2019140717A1 (zh) 一种显示电浆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WO2000051100A1 (fr) Procede de montage d'un film sur un afficheur
EP3543783B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module with electrophoretic fluid barrier arr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779550B (zh) 一种卡扣型电浆显示模组及电浆显示屏
CN216434617U (zh) 电泳显示模组
CN115410492A (zh) 一种前导光的电浆显示模组及电浆显示屏
CN212364769U (zh) 一种显示电浆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779551A (zh) 一种立柱型电浆显示模组及电浆显示屏
CN114609842A (zh) 电子纸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电子纸显示器
JP2004157237A (ja) 表示装置
CN218767735U (zh) 一种电子纸基板结构及彩色电子纸
CN212540971U (zh) 一种小形变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
CN114859620B (zh) 一种具有支撑阻隔挡墙结构的显示电浆模组及电浆显示屏
EP3913428A1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hou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96002453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280870A (zh)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彩色电子纸
CN116243532A (zh) 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电浆显示模组及电浆显示屏
CN114114778A (zh) 电泳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