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6722U -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6722U
CN212066722U CN202020240796.9U CN202020240796U CN212066722U CN 212066722 U CN212066722 U CN 212066722U CN 202020240796 U CN202020240796 U CN 202020240796U CN 212066722 U CN212066722 U CN 212066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digital radiography
detector
connecting section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07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钢
潘晶
冯义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MI robo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m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m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m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07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6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6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6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探测器、球管、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和底盘,底盘具有轮体和用于驱动轮体的驱动元件,承载本体设在底盘上,设备本体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第一机械臂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安装段,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设备本体连接,第一安装段与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探测器设置在第一安装段上,第二机械臂与设备本体连接,球管设置在第二机械臂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且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背景技术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主要应用于县级、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急诊室、普通放射科、骨科门诊、成像中心等放射科室,也可用于大型医院的急诊室、手术室、ICU病房等场所。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探测器、影像处理器、图像显示器等,投射过人体的X射线信号被探测器探测获取,直接形成数字影像数据,数字影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显示在显示器上,也可以进行后期处理。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能够覆盖所有检查床、胸片架、轮椅等常规体位及特殊体位的数字摄影检查项目,满足临床摄影需求,应用范围广泛。
一般地,传统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的探测器独立设置,且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的主体设备需要人力推进推出移动,每次进行摄影检查时,操作人员先根据患者的体位和检查项目将探测器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再将主体设备推进,完成检查后将主体设备推出,操作者需要频繁取放探测器和推进推出设备主体,人工劳动强度大,影响摄影检查效率。另外,对于有辐射或者易传染的区域,人工操作设备会增加医护人员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且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探测器、球管、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和底盘,所述底盘具有轮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轮体的驱动元件,所述承载本体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第一机械臂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所述第二机械臂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能够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械臂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能够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安装段与所述探测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段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均与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且所述移动部能够在所述固定部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臂还包括安装延伸段,所述安装延伸段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段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延伸段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球管下方,所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延伸段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装置为摄像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体温计和/或血压计,所述体温计和/或所述血压计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上设置有障碍探测装置、定位装置和供电装置。
上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工作时,底盘的驱动元件驱动轮体运行,带动底盘移动,进而带动承载本体和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的设备本体移动,移动装置带动设备本体移动到工作位置后,患者行走至探测器处,之后根据患者体位和需要检查的部位转动第一机械臂的第一安装段,并调整第二机械臂以使探测器和球管均对准需要检查的部位,调整好探测器和球管的位置后即可启动球管,球管发射出的X射线投射过人体后被探测器探测获取,形成数字影像数据。上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的探测器设置在设备本体上,每次进行摄影检查时,只需旋转第一机械臂的第一安装段并调整第二机械臂使探测器和球管均与需要检查的部位对准即可,无需频繁取放探测器,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另外,上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能够通过移动装置进行自主移动,无需人工推动设备,能够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且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承载本体,12-轮体,20-设备本体,30-探测器,40-球管,50-第一机械臂,51-第一连接段,52-第一安装段,60-第二机械臂,61-第二连接段,62-第二安装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2,一种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20、探测器30、球管40、第一机械臂50和第二机械臂60,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11和底盘(底盘被承载本体11遮挡,图中未示出),底盘具有轮体12和用于驱动轮体12的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承载本体11设在底盘上,设备本体20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第一机械臂50包括第一连接段51和第一安装段52,第一连接段51的一端与设备本体20连接,第一安装段5与第一连接段5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探测器30设置在第一安装段52上,第二机械臂60与设备本体20连接,球管40设置在第二机械臂60上。
具体地,第一安装段52能够360°旋转带动探测器30转动,从而可以调整探测器30的设置角度。球管40设置在第二机械臂60上,调整第二机械臂60能够调节球管40的设置角度。
上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工作时,底盘的驱动元件驱动轮体12运行,带动底盘移动,进而带动承载本体11和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的设备本体20移动,移动装置带动设备本体20移动到工作位置后,患者行走至探测器30处,之后根据患者体位和需要检查的部位转动第一机械臂50的第一安装段52,并调整第二机械臂60以使探测器30和球管40均对准需要检查的部位,调整好探测器30和球管40的位置后即可启动球管40,球管40发射出的X射线投射过人体后被探测器30探测获取,形成数字影像数据。上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的探测器30设置在设备本体20上,每次进行摄影检查时,只需旋转第一机械臂50的第一安装段52并调整第二机械臂60使探测器30和球管40均与需要检查的部位对准即可,无需频繁取放探测器30,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另外,上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能够通过移动装置进行自主移动,无需人工推动设备,能够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且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段52具有与第一连接段51重叠的收起状态和与第一连接段51呈倾斜设置的展开状态,当需要进行摄影检查时,第一安装段52处于展开状态,当完成检查设备不工作时,第一安装段52处于收起状态,第一安装段52与第一连接段51重叠设置,有利于节省放置空间。具体地,第一安装段5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安装段52与第一连接段51之间的夹角大于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段5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安装段52与第一连接段51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安装段52与第一连接段51垂直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50的第一连接段51与设备本体20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段51能够在设备本体20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根据患者的身高或检查体位调节探测器30沿竖直方向的设置位置,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具体地,设备本体20上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上设置有滑块,第一连接段51与滑块连接,滑块连接电机,电机带动滑块在滑动轨道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段51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机械臂60包括第二连接段61和第二安装段62,第二连接段61的一端与设备本体20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段61能够在设备本体20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二安装段62与探测器30平行设置,且第二安装段62与第二连接段6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球管40设置在第二安装段62上。具体地,球管40与高压发生器连接,球管40设置在第二安装段62上,第二安装段62能够360°旋转带动发射器球管40转动以调整球管40的安装角度使球管40对准需要检查的部位。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61能够在设备本体20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或检查体位调节球管40沿竖直方向的设置位置,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具体地,设备本体20上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上设置有滑块,第二连接段61与滑块连接,滑块连接电机,电机带动滑块在滑动轨道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段61移动。
具体地,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61均通过电机驱动在设备本体20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50和第二连接段61在设备本体20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也可手动控制,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段62具有与第二连接段61重叠的收起状态和与第二连接段61呈倾斜设置的展开状态,当需要进行摄影检查时,第二安装段62处于展开状态,当完成检查设备不工作时,第二安装段62处于收起状态,第二安装段62与第二连接段61重叠设置,有利于节省放置空间。具体地,第二安装段6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安装段62与第二连接段61之间的夹角大于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段6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安装段62与第二连接段61之间的夹角为90°,第二安装段62与第二连接段61垂直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避免设备高度过高影响稳定性,设备本体20采用伸缩式结构,通过调整设备本体20的高度可以调整探测器30和球管40沿竖直方向的设置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具体地,设备本体20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固定部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第一机械臂50和第二机械臂60均与移动部连接,移动部与固定部连接,且移动部能够在固定部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具体地,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均与移动部连接。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部与固定部滑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50还包括安装延伸段,安装延伸段一端与第一安装段52转动连接,安装延伸段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位于球管40下方,探测器30设置在安装延伸段上。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装延伸段能够实现设备应用于患者躺在检查床上进行拍片的场景,具体地,通过设置安装延伸段能够使探测器30沿竖直方向位于球管40下方,进一步再旋转安装延伸段和第二安装段62调整探测器30和球管40的设置角度,使探测器30和球管40的布置方向均与检查床平行并使探测器30和球管40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后,将探测器30移到检查床下放即可对躺在床上的患者进行拍片检查。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延伸段具有与第一安装段52重叠的收起状态和与第一安装段52呈倾斜设置的展开状态,当需要进行摄影检查时,安装延伸段和第一安装段52均处于展开状态,当完成检查设备不工作时,安装延伸段和第一安装段52均处于收起状态,安装延伸段、第一安装段52和第一连接段51依次重叠设置,有利于节省放置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与外部控制器通信连接,具体地,移动装置、探测器30及球管40分别与外部控制器通信连接。外部控制器分别用于控制移动装置、探测器30和球管40工作,进一步地,外部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段51的电机和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段61的电机工作,从而可以实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自主移动、自动对准及自动摄影,提高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的检查效率和检查准确性。具体地,外部控制器可以为外部的上位机或中控系统,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上述的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根据患者的身高结合患者所要拍摄X光片的部位来调节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61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采集装置,采集装置设置在设备本体20上。具体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患者的身高数据以供操作人员参考,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调整探测器30和球管40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装置与外部控制器通信连接,采集装置采集患者的身高数据后发送至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身高数据自动控制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段51的电机及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段61的电机运行,使探测器30和球管40自动运动至与患者身高相适配的位置。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装置可以为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装置,也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体温计和/或血压计,体温计和/或血压计设置在设备本体20上,用于检查患者的体温和/或血压等体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身份识别装置,身份识别装置设置在设备本体20上。具体地,身份识别装置可以是读卡器、指纹识别器、身份证阅读器或人脸识别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设置身份识别装置可以实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从而可以在拍摄检查前通过身份识别获取患者的身份信息,能够提高患者信息核准的准确性及效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检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盘上设置有障碍探测装置、定位装置和供电装置。具体地,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深度信息摄像头、激光雷达、多个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多个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沿底盘的侧壁周向布置,底盘上靠近承载本体1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深度信息摄像头安装在该凹槽的底部。障碍物探测装置和定位装置均与外部控制器通信连接,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外部控制器,障碍物探测装置用于探测周围的障碍物反馈至外部控制器,由外部控制器计算规划移动及避障路径,控制底盘移动,确保设备移动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轮体12可以但不局限为全向轮,驱动元件为电机。底盘上还设置有电机编码器和电机控制器、轮体12与电机连接,电机分别与电机编码器和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电机控制器与外部控制器通信连接。供电装置分别为电机、电机编码器、电机控制器、障碍探测装置和定位装置供电。具体地,供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口和电池口盖板,电池口盖板内安装有锂电池。
上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移动装置带动设备本体20移动到工作位置;之后,患者到达指定位置,根据患者的身高体位和需要检查的部位调整探测器30和球管40的位置,使探测器30和球管40均对准需要检查的部位;然后,启动高压发生器,球管发射出X光,进行拍摄,投射过人体后的X射线信号被探测器30探测获取,直接形成数字影像数据;最后,将数字影像数据发送至外部终端或云端进行显示或后期处理。具体地,终端可以为图像显示器或者计算机。进一步地,图像显示器可以设置在设备本体20上,更进一步地,图像显示器可以与探测器30分别位于设备本体的两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探测器、球管、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和底盘,所述底盘具有轮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轮体的驱动元件,所述承载本体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第一机械臂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所述第二机械臂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能够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臂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能够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安装段与所述探测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均与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且所述移动部能够在所述固定部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臂还包括安装延伸段,所述安装延伸段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段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延伸段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球管下方,所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延伸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为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体温计和/或血压计,所述体温计和/或所述血压计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还包括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障碍探测装置、定位装置和供电装置。
CN202020240796.9U 2020-03-02 2020-03-02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Active CN212066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0796.9U CN212066722U (zh) 2020-03-02 2020-03-02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0796.9U CN212066722U (zh) 2020-03-02 2020-03-02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6722U true CN212066722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0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0796.9U Active CN212066722U (zh) 2020-03-02 2020-03-02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67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416A (zh) * 2020-03-02 2020-05-15 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416A (zh) * 2020-03-02 2020-05-15 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2836B (zh) 移动图像采集中自动辅助受检者的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US92592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automatic assist positioning of subject in mobile image acquisition
US10076293B2 (en) Rapid frame-rate wireless imaging system
US8038347B2 (en) Portable tomographic diagnostic system with open gantry
KR101737660B1 (ko) 이동식 베이스 및 이와 같은 이동식 베이스 상에 장착되는 x선 기계
US8961011B2 (en) Mobile radiography unit having multiple monitors
ES2658965T3 (es) Aparatos/procedimientos radiográficos móviles con capacidad de tomosínteis
EP3351176B1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1184525A (zh) 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CN105578985B (zh) 对象跟踪设备
CN111150416A (zh) 移动式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BR112018015720A2 (pt) dispositivo de imaginologia radiológica
JP2009517149A (ja) 自走式患者搬送装置
CN212066720U (zh) 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CN212066721U (zh) 移动式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CN113133782A (zh) 移动式平台和包括多个移动式平台的系统
EP25123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assist mobile image acquisition
CN212066722U (zh)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CN115568948A (zh) 手术机器人及其摆位控制方法
CN111317550A (zh) 检测介入系统、医疗设备及检测介入方法
CN215914655U (zh) 医学成像系统
JP2009254632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
WO201815653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vention guidanc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ultrasound and x-ray imaging
EP4129181A1 (en) Medical imaging system
CN212326526U (zh) 检测介入系统及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513-517, building 1, No. 351, GuoShouJi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IMI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13-517, building 1, No. 351, GuoShouJi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MI ROB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