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2011U - 电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2011U
CN212062011U CN202020679507.5U CN202020679507U CN212062011U CN 212062011 U CN212062011 U CN 212062011U CN 202020679507 U CN202020679507 U CN 202020679507U CN 212062011 U CN212062011 U CN 212062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differential pair
line
signal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95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轩禾
林昱宏
林永常
叶博文
叶子维
叶语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95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2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2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20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线,包括绝缘层,绝缘层设有接地层,接地层内环状排列设置有复数的差分对线组及复数的外侧接地线,差分对线组包括第一差分对线组、第二差分对线组、第三差分对线组、第四差分对线组、及第五差分对线组,外侧接地线包括第一外侧接地线第二外侧接地线、第三外侧接地线、第四外侧接地线、第五外侧接地线,差分对线组及外侧接地线的内侧处环状排列设置有复数的接地讯号线,接地讯号线包括有复数的讯号线组及内侧接地线,讯号线组则包括有第一讯号线组、第二讯号线组、第三讯号线组、及一第四讯号线组,接地讯号线内侧设置有电源线。借此加强串音的隔离,降低噪声的外漏机会以降低讯号的干扰及降低电源线与差分对线组的干扰。

Description

电连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线,尤指一种降低相互干扰机会的电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也是层出不穷,至于各种电子产品相互之间的连接,或是电子产品本身内部零件之间的连接,大多会运用到连接线及连接头来达成,其中,用于计算机系统或手机系统之间相互连接的规格,大多是以USB(通用串行总线)为主。
而USB的接头内部大多会设置舌板,并于舌板上排列多根的端子,且因为各根端子之间的功能并不相同,所以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电波讯号干扰,因此许多人都会透过改变端子的排列,来降低端子之间讯号干扰的机会,但事实上连接接头的传输线中,也各自具有对应端子的连接线,而在于一般的传输线中,往往都是将各个连接线任意缠绕以缩小传输线的体积,但是如此一来,反而会造成各个功能不同的连接线之间产生相互干扰,进而使传输的讯号产生失真或受到相互干扰的状况。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之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降低相互之间的讯号干扰的电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接地讯号线降低电源线对差分对线组的干扰,以及通过外侧接地线降低差分对线组之间的相互干扰。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线,包括:一绝缘层、一设于绝缘层内的接地层、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于接地层内侧的差分对线组、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于接地层内侧并位于差分对线组侧处的外侧接地线、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于差分对线组及外侧接地线内侧的接地讯号线,及一设于接地讯号线内侧的电源线,其中,差分对线组包括有一第一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二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三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四差分对线组、及一设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五差分对线组,而外侧接地线包括有一第一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二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二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三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三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四外侧接地线、及一设于该第四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五外侧接地线,接地讯号线则包括有复数位于外侧接地线侧处的讯号线组、及一位于外侧接地线侧处的内侧接地线,且讯号线组包括有一第一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一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二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三讯号线组、及一设于该第三讯号线组侧处的第四讯号线组。
采用上述的结构,可通过将电源线与接地讯号线相互接触偶合,缩短之间的地流回路,借此降低电源线对于差分对线组的讯号干扰,并于差分对线组之间通过外侧接地线及接地讯号线相互阻隔,借此来隔离串音,以防止差分对线组之间的相互干扰,如此即可配合上述的结构,达到降低讯号干扰的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后,可针对现有的传输线会相互干扰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电连接线、1,绝缘层、21,接地层、22,金属编织层、221,金属防护层、222,差分对线组、3,差分讯号线、31,差分绝缘层、32,第一差分对线组、33,第二差分对线组、34,第三差分对线组、35,第四差分对线组、36,第五差分对线组、37,外侧接地线、4,第一外侧接地线、41,第二外侧接地线、42,第三外侧接地线、43,第四外侧接地线、44,第五外侧接地线、45,接地讯号线、5,讯号线组、51,讯号线、511,金属接地层、512,第一讯号线组、513,第二讯号线组、514,第三讯号线组、515,第四讯号线组、516,内侧接地线、52,避位空间、6,电源线、7,连接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通过附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电连接线1,且该电连接线1,包括:
一绝缘层21,此绝缘层21以塑料外层作为举例;
一设于绝缘层21内侧处的接地层22,接地层22包括有一金属编织层221及一金属防护层222,本实施例的金属编织层221为通过复数的金属线交互编织所形成,金属防护层222以铜箔层作为举例,以使由电连接线1的中心处由内而外依序为金属防护层222、金属编织层221、及绝缘层21;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于金属防护层222内侧的差分对线组3,且各差分对线组3具有复数的差分讯号线31及一包覆于各差分讯号线31外侧处的差分绝缘层32,此差分绝缘层32以包覆于差分讯号线31外的塑料外皮作为举例,而各差分对线组3包括有一第一差分对线组33、一设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33侧处的第二差分对线组34、一设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34侧处的第三差分对线组35、一设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35侧处的第四差分对线组36、及一设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36侧处的第五差分对线组37;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于金属防护层222内侧的外侧接地线4,且外侧接地线4会与金属防护层222相互接触,而各外侧接地线4包括有一第一外侧接地线41、一设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41侧处的第二外侧接地线42、一设于该第二外侧接地线42侧处的第三外侧接地线43、一设于该第三外侧接地线43侧处的第四外侧接地线44、及一设于该第四外侧接地线44侧处的第五外侧接地线45,且该第一外侧接地线41位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33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34之间、该第二外侧接地线42位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34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35之间、该第三外侧接地线43位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35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36之间、该第四外侧接地线44位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36与第五差分对线组37之间、及该第五外侧接地线45位于该第五差分对线组37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33之间,借此让差分对线组3之间皆有一外侧接地线4;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于外侧接地线4内侧的接地讯号线5,且接地讯号线5包括有复数个位于外侧接地线4内侧的讯号线组51及一位于外侧接地线4内侧的内侧接地线52,其中各讯号线组51具有一讯号线511及一包覆于讯号线511外侧的金属接地层512,而接地讯号线5的数量系与外侧接地线4之数量相等,各外侧接地线4及各接地讯号线5系以一对一的方式相互接触,故各讯号线组51包括有一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41相接触的第一讯号线组513、一设于该第一讯号线组513侧处并与该第二外侧接地线42相接触的第二讯号线组514、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514侧处并与该第三外侧接地线43相接触的第三讯号线组515、及一设于该第三讯号线组515侧处并与该第四外侧接地线44相接触的第四讯号线组516,而内侧接地线52会与第五外侧接地线45相接触,借此让该第一外侧接地线41及该第一讯号线组513位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33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34之间、该第二外侧接地线42及该第二讯号线组514位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34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35之间、该第三外侧接地线43及该第三讯号线组515位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35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36之间、该第四外侧接地线44及该第四讯号线组516位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36与第五差分对线组37之间、及该第五外侧接地线45及该内侧接地线52位于该第五差分对线组37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33之间,故各差分对线组3之间皆具有一外侧接地线4及一接地讯号线5;
复数个界定于各差分对线组3与外侧接地线4及接地讯号线5之间的避位空间6;及
一设于接地讯号线5内侧的电源线7,且各接地讯号线5依序围绕设置于电源线7的外侧处。
通过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即可达到降低电源线7对于差分对线组3的干扰、及降低差分对线组3之间的干扰的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故当本电连接线1于使用时,会将电连接线1连接于对应的连接头8上,借此插设于所需的电子机械上以传输电源及讯号。
此时,由于接地讯号线5中的讯号线组51,会于传输讯号用的讯号线511外侧设置有接地用的金属接地层512,因此可将讯号线组51配合内侧接地线52作为地线来使用,并于电源线7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接地讯号线5,并配合外侧接地线4连接至接地层22中的金属防护层222及金属编织层221处来相互耦合,以缩短电源线7的接地回路,借此防止电源线7所产生的电流讯号干扰到差分对线组3。
且各差分对线组3与外侧接地线4及接地讯号线5之间会存在避位空间6,借此让差分对线组3能有空间来进行卷绕动作,且因为各接地讯号线5会分别接触各外侧接地线4,因此不论如何卷绕,在电连接线1截面的圆周方向上,各个差分对线组3之间都会具有一外侧接地线4及一接地讯号线5,借此来通过外侧接地线4及接地讯号线5的阻隔效果,来防止差分对线组3之间的讯号干扰,由于正常的传输线中,会于高低频的差分讯号线外设置金属层来防止讯号外漏以及相互干扰,但本案的差分对线组3已经通过外侧接地线4及接地讯号线5来相互隔离,因此只需各差分讯号线31外包覆塑料的差分绝缘层32即可,于制造成本上也能有所减低,并且于金属编织层221的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层222,借此防止金属编织层221摩擦差分讯号线31外侧的差分绝缘层32,而造成线路破裂之类的状况。
通过上述的结构,能让电连接线1中的每个线路的特性都能相同,并且由于电源线7与地线的比率都大于一比二,因此即使增加电流流量,也不会造成任何的负面效果,藉此达到更佳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层;
一设于该绝缘层内侧的接地层;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的差分对线组,各差分对线组设于该接地层的内侧处,且各差分对线组包括有一第一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二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三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四差分对线组、及一设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五差分对线组;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的外侧接地线,各外侧接地线设于该接地层的内侧处,并位于各差分对线组的侧处,且各外侧接地线包括有一第一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二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二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三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三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四外侧接地线、及一设于该第四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五外侧接地线;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的接地讯号线,各接地讯号线位于各差分对线组及各外侧接地线背离该接地层的侧处,且各接地讯号线包括有复数位于各外侧接地线侧处的讯号线组、及一位于各外侧接地线侧处的内侧接地线,而各讯号线组包括有一第一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一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二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三讯号线组、及一设于该第三讯号线组侧处的第四讯号线组;及
一设于各接地讯号线内侧处的电源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各该差分对线组具有复数的差分讯号线、及一包覆于各差分讯号线外侧处的差分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二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三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四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五差分对线组之间、及该第五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五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各该讯号线组具有一讯号线及一包覆于该讯号线外侧处的金属接地层,且该第一讯号线组接触该第一外侧接地线、该第二讯号线组接触该第二外侧接地线、该第三讯号线组接触该第三外侧接地线、该第四讯号线组接触该第四外侧接地线、及该内侧接地线接触该第五外侧接地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及该第一讯号线组位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二外侧接地线及该第二讯号线组位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三外侧接地线及该第三讯号线组位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四外侧接地线及该第四讯号线组位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五差分对线组之间、及该第五外侧接地线及该内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五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各接地讯号线围绕设置于该电源线的外围处,以缩小该电源线的电源回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层具有一设于该绝缘层内侧处的金属编织层,及一设于该金属编织层及该外侧接地线之间的金属防护层,且各外侧接地线与该金属防护层相互接触,而该金属编织层与该金属防护层相互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各接地讯号线及各外侧接地线与各差分对线组之间界定有复数的避位空间。
9.一种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线包括:
一电源线;
复数个环状排列于该电源线外侧处的接地讯号线,各接地讯号线供缩小该电源线的电源回路,且各接地讯号线包括有复数的讯号线组、及一位于各讯号线组侧处的内侧接地线,而各讯号线组包括有一第一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一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二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三讯号线组、及一设于该第三讯号线组侧处的第四讯号线组;
复数个环状排列于各接地讯号线外侧的外侧接地线,各外侧接地线包括有一第一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二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二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三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三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四外侧接地线、及一设于该第四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五外侧接地线;
复数个环状排列于各接地讯号线外侧的差分对线组,各差分对线组位于各外侧接地线的侧处,且各差分对线组包括有一第一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二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三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四差分对线组、及一设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五差分对线组;
复数个界定于各差分对线组侧处的避位空间,该避位空间位于各差分对线组与各外侧接地线及各接地讯号线之间;
一包覆于各差分对线组及各外侧接地线外侧处的接地层;及
一包覆于该接地层外侧的绝缘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层具有一金属编织层,及一设于该金属编织层的内侧处的金属防护层,且各外侧接地线与该金属防护层相互接触,而该金属编织层与该金属防护层相互接触。
CN202020679507.5U 2020-04-28 2020-04-28 电连接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62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9507.5U CN212062011U (zh) 2020-04-28 2020-04-28 电连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9507.5U CN212062011U (zh) 2020-04-28 2020-04-28 电连接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2011U true CN212062011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950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62011U (zh) 2020-04-28 2020-04-28 电连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2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66082A1 (en) Ant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lat cable
US20150090491A1 (en)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having an electrical shield
CN208045183U (zh) 芯线组及使用该芯线组的线缆
CN202110838U (zh) 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电缆
CN212062011U (zh) 电连接线
CN210723404U (zh) 板对板连接器总成
CA2311802A1 (en) A method of reducing high frequency coupling between pairs of conductors in a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for transferring differential signals
CN202615827U (zh) 一种丁腈绝缘金属屏蔽控制软电缆
TW201605135A (zh) 插頭電連接器
US9077119B2 (en) Anti-noise cable transferring 1 billion-plus bits per second
CN212061926U (zh) 电连接线
CN215988136U (zh) 电子装置与缆线
CN216289315U (zh) 电连接线
CN108682989A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通信连接器
TWI756658B (zh) 電連接線
JP2005285738A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ケーブル
CN208444657U (zh) 芯线组及使用该芯线组的线缆
CN104952518A (zh) 屏蔽线
TWI729756B (zh) 電連接線(一)
CN104638465A (zh) 杂讯抑制组件与具有杂讯抑制组件的电子装置
TWI779788B (zh) 電連接線
CN212725879U (zh) 数据线
CN212062007U (zh) 电连接线
CN211957246U (zh) 抗干扰的精密型苹果数据线用的线缆
CN218676520U (zh)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