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1926U - 电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61926U CN212061926U CN202020679654.2U CN202020679654U CN212061926U CN 212061926 U CN212061926 U CN 212061926U CN 202020679654 U CN202020679654 U CN 202020679654U CN 212061926 U CN212061926 U CN 2120619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ground
- signal
- differential pair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线,包括绝缘层,绝缘层内设有接地层,接地层内平行设置有复数的接地讯号线,接地讯号线包括复数的讯号线组及复数的接地线组,讯号线组包括有第一讯号线组、第二讯号线组、第三讯号线组、第四讯号线组,接地线组包括第一接地线、第二接地线、第三接地线、及第四接地线,接地讯号线之间设有复数的差分对线组,差分对线组包括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第四高频差分对线组、低频差分对线组,差分对线组之间设有复数的电源线组,电源线组包括第一电源线及第二电源线。借此达到完整的共面波导,以加强串音的隔离,并降低噪声的外漏机会以降低讯号的干扰及降低电源线与差分对线组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线,尤指一种降低线路相互干扰机率的电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也是层出不穷,至于各种电子产品相互之间的相互连接,或是电子产品本身内部零件之间的连接,大多会运用到连接线及连接头来达成,其中,用于计算机系统或手机系统之间相互连接的规格,大多是以USB(通用串行总线)为主。
而USB的接头内部大多会设置舌板,并于舌板上排列多根的端子,且因为各根端子之间的功能并不相同,所以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电波讯号干扰,因此许多人都会透过改变端子的排列,来降低端子之间讯号干扰的机会,但事实上连接接头的传输线中,也各自具有对应端子的连接线,而在于一般的传输线中,往往都是将各个连接线任意缠绕以缩小传输线的体积,但是如此一来,反而会造成各个功能不同的连接线之间产生相互干扰,进而使传输的讯号产生失真或受到相互干扰的状况。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降低相互之间的讯号干扰的电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差分对线组之间设置有接地讯号线来降低相互之间的干扰,并利用接地线组降低电源线组的干扰。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线,包括:一绝缘层、一设于绝缘层内侧处的接地层、复数个平行设置于接地层内的接地讯号线、复数个平行设置于接地讯号线之间的差分对线组、复数个设于差分对线组之间的电源线组,其中接地讯号线包括有复数的讯号线组及复数的接地线组,而讯号线组包括有一第一讯号线组、一设于第一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二讯号线组、一设于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三讯号线组、及一设于第三讯号线组侧处之第四讯号线组,接地线组包括有一设于第二讯号线组侧处之第一接地线、一设于第一接地线侧处之第二接地线、一设于第二接地线侧处之第三接地线、及一设于第三接地线侧处之第四接地线,而差分对线组包括有一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低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低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及一设于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四高频差分对线组,且电源线组包括有一第一电源线及一设于第一电源线侧处的第二电源线。
采用上述的结构,可通过接地线组与电源线组相互接触耦合,进而缩短之间的地流回路,以降低电源线组对于差分对线组的讯号干扰,并于差分对线组之间通过接地讯号线相互阻隔,借此来隔离串音,以防止差分对线组之间的相互干扰,以让电源线组及差分对线组的两侧都设置有接地讯号线来相互隔离,以达成完整的共面波导,即可配合上述的结构,达到降低讯号干扰的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的传输线会相互干扰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电连接线、1、1a,绝缘层、11、11a,接地层、12、12a,金属编织层、121a,金属防护层、122a,接地讯号线、2,讯号线组、21,讯号线、211,金属接地层、212,第一讯号线组、213,第二讯号线组、214,第三讯号线组、215,第四讯号线组、216,接地线组、22,第一接地线、221,第二接地线、222,第三接地线、223,第四接地线、224,差分对线组、3、3a,差分讯号线、31,差分绝缘层、32,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33,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34,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35,第四高频差分对线组、36,低频差分对线组、37,电源线组、4,第一电源线、41,第二电源线、42,连接头、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先通过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电连接线1,且该电连接线1包括:
一绝缘层11,此绝缘层11以塑料外层作为举例;
一设于绝缘层11内侧的接地层12,此接地层12以铜箔层作为举例;
复数个设于接地层12内并平行排列的接地讯号线2,接地讯号线2会与接地层12相互接触,且各接地讯号线2包括有复数的讯号线组21及复数的接地线组22,而各讯号线组21具有一讯号线211及一包覆于讯号线211外侧处的金属接地层212,且讯号线组21包括有一第一讯号线组213、一设于第一讯号线组213侧处的第二讯号线组214、一设于第二讯号线组214侧处的第三讯号线组215、及一设于第三讯号线组215侧处的第四讯号线组216,而接地线组22会与接地层12相接触,接地线组22则包括有一设于第二讯号线组214侧处的第一接地线221、一设于第一接地线221侧处的第二接地线222、一设于第二接地线222侧处的第三接地线223、及一设于第三接地线223侧处的第四接地线224;
复数个设于各接地讯号线2之间并平行排列的差分对线组3,各差分对线组3具有复数的差分讯号线31、及一包覆于差分讯号线31外侧处的差分绝缘层32,且差分对线组3包括有一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33、一设于该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33侧处的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34、一设于该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34侧处的低频差分对线组37、一设于该低频差分对线组37侧处的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35、及一设于该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35侧处的第四高频差分对线组36,并且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33位于第一讯号线组213与第二讯号线组214之间、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34位于第二讯号线组214与第一接地线221之间、低频差分对线组37位于第二接地线222与第三接地线223之间、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35位于第四接地线224与第三讯号线组215之间、及第四高频差分对线组36位于第三讯号线组215与第四讯号线组216之间,并且第一接地线221及第二接地线222位于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34及低频差分对线组37之间、第三接地线223及第四接地线224位于低频差分对线组37及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35之间;及
复数个设于差分对线组3之间的电源线组4,电源线组4包括有一第一电源线41及一设于第一电源线41侧处的第二电源线42,其中第一接地线221及第二接地线222位于第一电源线41的两侧处,以缩小第一电源线41的电源回路,第三接地线223及第四接地线224位于第二电源线42的两侧处,以缩小第二电源线42的电源回路。
通过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即可降低电源线组4对于差分对线组3的干扰、及降低差分对线组3之间相互干扰的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故当本电连接线1于使用时,会将电连接线1连接于对应的连接头5上,借此插设于所需的电子机械上以传输电源及讯号。
在传输数据与电源的同时,于电源线组4中的第一电源线41及第二电源线42两侧处皆设置有接地线组22,借此通过接地线组22连接至接地层12处进行耦合,以缩短电源线组4的接地回路,来降低电源线组4于传送电源时所产生的干扰,且由于接地讯号线2中的讯号线组21,会于传输讯号的讯号线211外侧设置有接地的金属接地层212,因此讯号线组21除了可传输讯号外,亦可作为接地线来使用,即可让接地讯号线2中的讯号线组21及接地线组22都作为地线来使用,由于在正常的传输线中,会于高低频的差分讯号线31外设置金属层来防止讯号的外漏以及相互干扰,但本案的差分对线组3已经通过接地讯号线2来相互隔离,因此只需各差分讯号线31外包覆塑料的差分绝缘层32即可,并透过上述的排列方式,让各差分对线组3及各电源线组4的两侧处皆设置有接地讯号线2,通过接地讯号线2的接地效果,来隔离差分对线组3之间以及差分对线组3与电源线组4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达成更加完整的共面波导效果,以大幅降低电连接线1内部的讯号干扰。
通过上述的结构,能让电连接线1中的每个线路的特性都能相同,并且由于电源线与地线的比率都大于一比二,因此即使增加电流流量,也不会造成任何的负面效果,借此达到更佳的使用效率。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于本实施例中,接地层12a具有一设于绝缘层11a内侧的金属编织层121a、及一设于金属编织层121a内侧的金属防护层122a,借此能通过金属编织层121a来增加电连接线1a的韧性,以增强整体的防护效果,同时透过金属防护层122a来防止若金属编织层121a摩擦到差分对线组3a时,导致差分对线组3a的表皮破裂的状况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层;
一设于该绝缘层内的接地层;
复数个设于该接地层内并平行排列的接地讯号线,该接地讯号线包括有复数的讯号线组及复数的接地线组,其中各该讯号线组包括有一第一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一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二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三讯号线组、及一设于该第三讯号线组侧处的第四讯号线组,而各该接地线组包括有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一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一接地线侧处的第二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二接地线侧处的第三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三接地线侧处的第四接地线;
复数个设于该些接地讯号线之间并平行排列的差分对线组,各该差分对线组包括有一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低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低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及一设于该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四高频差分对线组;及
复数个设于各差分对线组之间的电源线组,各电源线组包括有一第一电源线及一设于该第一电源线侧处的第二电源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各该差分对线组具有复数的差分讯号线、及一包覆于各差分讯号线外侧处的差分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位于该第一讯号线组与该第二讯号线组之间、该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位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与该第一接地线之间、该低频差分对线组位于该第二接地线与该第三接地线之间、该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位于该第四接地线与该第三讯号线组之间、及该第四高频差分对线组位于该第三讯号线组与该第四讯号线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各该讯号线组具有一讯号线及一包覆于该讯号线外侧处的金属接地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线及该第二接地线位于该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及该低频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三接地线及该第四接地线位于该低频差分对线组及该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线及该第二接地线位于该第一电源线的两侧处,以缩小该第一电源线的电源回路,该第三接地线及该第四接地线位于该第二电源线的两侧处,以缩小该第二电源线的电源回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层具有一设于该绝缘层内侧处的金属编织层,及一设于该金属编织层内侧处的金属防护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些接地讯号线与该金属防护层相互接触,而该金属编织层与该金属防护层相互接触。
9.一种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数个平行排列的电源线组,各电源线组包括有一第一电源线及一设于该第一电源线侧处的第二电源线;
复数个设于各电源线组侧处并平行排列的差分对线组,各该差分对线组包括有一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一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二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低频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低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及一设于该第三高频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四高频差分对线组;
复数个设于该些差分对线组侧处并平行排列的接地讯号线,该接地讯号线包括有复数的讯号线组及复数的接地线组,其中各该讯号线组包括有一第一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一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二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三讯号线组、及一设于该第三讯号线组侧处的第四讯号线组,而各该接地线组包括有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一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一接地线侧处的第二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二接地线侧处的第三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三接地线侧处之第四接地线,且该第一接地线及该第二接地线位于该第一电源线的两侧处,以缩小该第一电源线的电源回路,该第三接地线及该第四接地线位于该第二电源线的两侧处,以缩小该第二电源线的电源回路;
一接地层,该接地层包覆于各接地讯号线、各差分对线组、及各电源线组的外侧处,并与该接地讯号线相接触;及
一包覆于该接地层外侧处的绝缘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层具有一金属编织层,及一设于该金属编织层的内侧处的金属防护层,且各接地讯号线与该金属防护层相互接触,而该金属编织层与该金属防护层相互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79654.2U CN212061926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电连接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79654.2U CN212061926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电连接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61926U true CN212061926U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18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7965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61926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电连接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61926U (zh) |
-
2020
- 2020-04-28 CN CN202020679654.2U patent/CN2120619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09556U (zh) | 电连接器插头 | |
US9306334B2 (en) | High speed plug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 | |
CN106450827B (zh) | 线缆及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5702327A (zh) | 线缆及其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3548214A (zh) | 高速输入/输出连接接口元件、线缆组件和串扰减小的互连系统 | |
CN212033365U (zh) | 电连接器 | |
JP2000123925A (ja) | 容量性プレ―ト付きモジュラコネクタ | |
TWI665835B (zh) | USB A female connector (1) | |
CA2311802A1 (en) | A method of reducing high frequency coupling between pairs of conductors in a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for transferring differential signals | |
CN212061926U (zh) | 电连接线 | |
CN20290612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723404U (zh) | 板对板连接器总成 | |
CN204720596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104283067B (zh) | 高速电连接器组合及其耦接的电路板 | |
CN216289315U (zh) | 电连接线 | |
CN203026202U (zh) | 扁平线缆 | |
CN212062011U (zh) | 电连接线 | |
CN108682989A (zh) |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通信连接器 | |
CN204793516U (zh) | 电缆线结构 | |
CN212062007U (zh) | 电连接线 | |
CN102868039A (zh) | 传输导体电波效应的应用结构 | |
CN104638465A (zh) | 杂讯抑制组件与具有杂讯抑制组件的电子装置 | |
TWI729756B (zh) | 電連接線(一) | |
CN206471616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11351030U (zh) | 具高频阻抗功能的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