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0581U -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0581U
CN212060581U CN202020351805.1U CN202020351805U CN212060581U CN 212060581 U CN212060581 U CN 212060581U CN 202020351805 U CN202020351805 U CN 202020351805U CN 212060581 U CN212060581 U CN 212060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dule
imaging system
target object
beam spl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18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Route 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Route 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Route AI Ltd filed Critical DeepRoute AI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18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0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0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0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通过分束模块可以将光源模块发射的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第一光束,并照射到目标物体上。目标物体的反射光照射至分束模块,并经分束模块进行分束形成第三光束。第三光束被接收模块接收,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成像。光源模块发射的激光光束和物体反射光,均经过分束模块。此时,可以使得光源模块(发射系统)与接收模块(接收系统)形成收发同轴结构,即发射光路与接收光路同轴。进而,通过分束模块使得发射系统的视场与接收系统的视场完全重合。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视场完全重合,没有盲区的存在。当距离目标物体比较近时,由于没有盲区的存在,也不会受到距离远近的影响,从而更加精确地形成目标物体的像。

Description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鬼成像又称单像素成像成像或关联成像,通过关联算法或压缩感知等方法复原出物体的像。相比与传统成像方式,鬼成像具有高灵敏度、低成本等优势,可以应用于遥感、激光雷达、视频监控等领域。
传统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中,发射系统发出的光照射到目标物体上,通过接收系统采集接收经目标物体的反射信号。但是,传统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中,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通常处于离轴平行放置,即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的光路不在同一光轴。当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视场开始发生重叠时便可以测量到物体的回波信号。但是,传统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中,由于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的光路不在同一光轴,导致容易在距离目标物体较近位置处产生盲区,即无法测量到回波信号的区域。此时,通过传统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成像,会存在盲区,对目标物体的成像质量带来不好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成像时存在盲区的问题,提供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分束模块以及接收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发射激光光束。所述分束模块用于将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照射至目标物体,并经所述目标物体反射形成物体反射光。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分束后形成第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后的反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后的透射光。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光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分束后还形成第二光束。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光束吸收模块。所述光束吸收模块用于吸收所述第二光束。所述第二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后的透射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束模块包括偏振分束器。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发射S偏振激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S偏振激光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器后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偏振分束器后的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分束模块以及接收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发射激光光束。所述分束模块用于将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照射至目标物体。并经所述目标物体反射形成物体反射光。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分束后形成第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后的透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后的反射光。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光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分束后还形成第二光束。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光束吸收模块。所述光束吸收模块用于吸收所述第二光束。所述第二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后的反射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束模块包括偏振分束器。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发射P偏振激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P偏振激光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器后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偏振分束器后的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空间光调制模块、探测器模块、信号处理控制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调制,形成调制后的探测光信号。所述探测器模块用于对所述探测光信号进行探测,并将所述探测光信号转换为探测电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探测电信号,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发出调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制信号对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进行控制。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调制信号与所述探测电信号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透镜模块。所述透镜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进行整形和准直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第一透镜模块与第二透镜模块。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用于对所述光源模块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准直,经所述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准直后的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形成所述第一光束。所述第二透镜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光束投影至所述接收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束模块为分束棱镜或/和分光平片或/和偏振分束棱镜或/和格兰泰勒棱镜。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通过所述分束模块可以将所述光源模块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所述第一光束,并照射到所述目标物体上。所述目标物体的反射光(即所述物体反射光)照射至所述分束模块。并经所述分束模块进行分束形成所述第三光束。所述第三光束被所述接收模块进行收集、调制、转换以及计算(关联运算或压缩感知算法等),可以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
所述光源模块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均经过所述分束模块。且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后,进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物体的进行成像。此时,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通过所述分束模块可以使得所述光源模块(发射系统)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系统)形成收发同轴结构,即使得发射光路与接收光路同轴。进而,通过所述分束模块,可以使得所述光源模块(发射系统)的视场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系统)的视场完全重合,不存在盲区。
此时,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视场完全重合,没有盲区的存在。当距离所述目标物体比较近时,由于没有盲区的存在,也不会受到距离远近的影响。从而,所述目标物体的反射光(即所述物体反射光)会被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更加精确地形成所述目标物体的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关联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关联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目标物体10、透镜模块20、光源模块30、光束吸收模块40、分束模块50、偏振分束器510、接收模块60、空间光调制模块610、探测器模块620、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控制模块640、第一透镜模块70、第二透镜模块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包括光源模块30、分束模块50以及接收模块60。所述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激光光束。所述分束模块50用于将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照射至目标物体10,并经所述目标物体10反射形成物体反射光。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形成第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所述接收模块60用于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收集、调制、转换以及计算,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通过所述分束模块50可以将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的反射光(即所述第一光束)照射到所述目标物体10上。所述目标物体10的反射光(即所述物体反射光)照射至所述分束模块50。并经所述分束模块50进行分束。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的透射光(即所述第三光束),被所述接收模块60进行收集、调制、转换以及计算(关联运算或压缩感知算法等),可以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均经过所述分束模块50,且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进入所述接收模块60,用于对所述目标物体10的进行成像。此时,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通过所述分束模块50可以使得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系统)与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系统)形成收发同轴结构,即使得发射光路与接收光路同轴。进而,通过所述分束模块50,可以使得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系统)的视场与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系统)的视场完全重合,不存在盲区。
此时,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系统)与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系统)视场完全重合,没有盲区的存在。当距离所述目标物体10比较近时,由于没有盲区的存在,也不会受到距离远近的影响。从而,所述目标物体10的反射光(即所述物体反射光)会被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更加精确地形成所述目标物体10的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形成所述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形成所述第三光束。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还包括光束吸收模块40。所述光束吸收模块40用于吸收所述第二光束。所述第二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束模块50可以为分束棱镜、分光平片或者彼此之间的任意组合形成的分束器件等,用于将所述激光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进行分束。所述第一光束为照射至所述目标物体10的光,所述第二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为不需要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被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的光。通过所述光束吸收模块40将不需要的光进行吸收,以避免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目标物体10的成像过程中造成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束吸收模块40为光束终止器,用于对不需要的光进行吸收。具体地,所述光束吸收模块40还可以为吸收性能良好的黑色金属材料或者光吸收器件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60包括空间光调制模块610、探测器模块620、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以及控制模块640。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用于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调制,形成调制后的探测光信号。所述探测器模块620用于对所述探测光信号进行探测,并将所述探测光信号转换为探测电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用于获取所述探测电信号,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640发出调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640用于根据所述调制信号对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进行控制。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根据所述调制信号与所述探测电信号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代替传统成像方案中的探测器阵列,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调制,形成调制后的探测光信号。具体地,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可以为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声光偏转器(AcoustoOptical Deflectors,AOD)或者超材料(可以是光操纵超材料)等。经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调制后的所述探测光信号传输至所述探测器模块620。所述探测器模块620对所述探测光信号进行探测,并将所述探测光信号转换为探测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具体地,所述探测器模块620可以为单像素探测器或桶探测器等。
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获取所述探测电信号,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640发出调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640根据所述调制信号对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进行控制,进而通过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实现对所述第三光束的调制。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根据所述调制信号与所述探测电信号进行计算(如关联运算或压缩感知算法等),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具体地,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与所述控制模块640可以为微控制单元或计算机等,用于对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进行控制以及对探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运算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还包括透镜模块20。所述透镜模块20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进行整形和准直处理。
所述透镜模块20可以为镜头组件、单一孔径的单透镜、透镜组、多个柱面镜组成或者多个球面镜组成等。由于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比较发散,所以通过所述透镜模块20进行空间整形,实现高效准直整形的作用。从而,所述透镜模块20将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所述激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投影至所述目标物体10上。同时,通过所述透镜模块20,将所述目标物体10反射形成的所述物体反射光,投影至所述分束模块50。并经所述分束模块50形成所述第三光束,至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
请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束模块50包括偏振分束器510。所述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S偏振激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S偏振激光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的光。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可以为偏振分束棱镜、格兰泰勒棱镜或者彼此之间的相互组合形成的偏振分束器件等。所述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S偏振激光光束。当所述S偏振激光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只存在S偏振状态的光,即所述第一光束。并且,当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形成的所述第三光束,只存在p偏振的光。此时,通过所述偏振分束器510与所述S偏振激光光束,可以避免形成不需要的光(即所述第二光束)。从而,不需要通过所述光束吸收模块40吸收所述第二光束,简化了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的整体结构,更有利于集成产品,且节约了成本。
请参见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包括光源模块30、分束模块50以及接收模块60。所述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激光光束。所述分束模块50用于将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照射至目标物体10,并经所述目标物体10反射形成物体反射光。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形成第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所述接收模块60用于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收集、调制、转换以及计算,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通过所述分束模块50可以将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的透射光(即所述第一光束)照射到所述目标物体10上。所述目标物体10的反射光(即所述物体反射光)照射至所述分束模块50。并经所述分束模块50进行分束。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的反射光(即所述第三光束)被所述接收模块60进行收集、调制、转换以及计算(关联运算或压缩感知算法等),可以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均经过所述分束模块50。且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进入所述接收模块60,用于对所述目标物体10的进行成像。此时,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通过所述分束模块50可以使得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系统)与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系统)形成收发同轴结构,即使得发射光路与接收光路同轴。进而,通过所述分束模块50,可以使得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系统)的视场与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系统)的视场完全重合。即使,当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系统)与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系统)距离所述目标物体10比较近时,也不会产生盲区,不会受到距离远近的影响。从而,所述目标物体10的反射光(即所述物体反射光)会被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更加精确地形成所述目标物体10的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形成所述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形成所述第三光束。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还包括光束吸收模块40。所述光束吸收模块40用于吸收所述第二光束。所述第二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束为照射至所述目标物体10的光,所述第二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为不需要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被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的光。通过所述光束吸收模块40将不需要的光进行吸收,以避免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目标物体10的成像过程中造成影响。
请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束模块50包括偏振分束器510。所述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P偏振激光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P偏振激光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的光。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P偏振激光光束。当所述P偏振激光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只存在P偏振状态的光,即所述第一光束。并且,当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形成的所述第三光束,只存在s偏振状态的光。此时,通过所述偏振分束器510与所述P偏振激光光束可以避免形成不需要的光(即所述第二光束)。从而,不需要通过所述光束吸收模块40吸收所述第二光束,简化了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100的整体结构,更有利于集成产品,且节约了成本。
请参见图5-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第一透镜模块70与第二透镜模块80。所述第一透镜模块70用于对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准直,经所述所述第一透镜模块70准直后的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形成所述第一光束。所述第二透镜模块80用于将所述第三光束投影至所述接收模块6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模块70与所述第二透镜模块80可以为镜头组件、单一孔径的单透镜、透镜组、多个柱面镜组成或者多个球面镜组成等。通过所述第一透镜模块70将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准直至所述分束模块50。经过所述分束模块50后形成所述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经过所述透镜模块20投影至所述目标物体10。通过所述第二透镜模块80,将所述第三光束投影至投影至所述接收模块60的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实现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接收探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方法,包括:
光源模块30发射激光光束;
所述激光光束经分束模块50后,形成第一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照射至目标物体10,并经所述目标物体10反射形成物体反射光,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形成第三光束;
接收模块60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收集、调制、转换以及计算,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
或者,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
通过所述分束模块50可以将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所述第一光束照射到所述目标物体10上。所述物体反射光照射至所述分束模块50,并经所述分束模块50进行分束,形成所述第三光束,被所述接收模块60进行收集、调制、转换以及计算(关联运算或压缩感知算法等),可以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均经过所述分束模块50,且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进入所述接收模块60。此时,通过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方法可以使得发射光路与接收光路同轴。进而,使得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系统)的视场与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系统)的视场完全重合,不存在盲区。
此时,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系统)与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系统)视场完全重合,没有盲区的存在。当距离所述目标物体10比较近时,由于没有盲区的存在,也不会受到距离远近的影响。从而,所述物体反射光被所述接收模块60接收,更加精确地形成所述目标物体10的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激光光束;
分束模块(50),用于将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第一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照射至目标物体(10),并经所述目标物体(10)反射形成物体反射光,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形成第三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
接收模块(60),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光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还形成第二光束;
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
光束吸收模块(40),用于吸收所述第二光束;
所述第二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模块(50)包括偏振分束器(510),所述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S偏振激光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S偏振激光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的光。
4.一种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激光光束;
分束模块(50),用于将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形成第一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照射至目标物体(10),并经所述目标物体(10)反射形成物体反射光,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形成第三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透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
接收模块(60),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光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分束后还形成第二光束;
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
光束吸收模块(40),用于吸收所述第二光束;
所述第二光束为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后的反射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模块(50)包括偏振分束器(510),所述光源模块(30)用于发射P偏振激光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为所述P偏振激光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的光,所述第三光束为所述物体反射光经所述偏振分束器(510)后的光。
7.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60)包括空间光调制模块(610)、探测器模块(620)、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以及控制模块(640);
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用于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调制,形成调制后的探测光信号;
所述探测器模块(620)用于对所述探测光信号进行探测,并将所述探测光信号转换为探测电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用于获取所述探测电信号,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640)发出调制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640)用于根据所述调制信号对所述空间光调制模块(610)进行控制;
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630)根据所述调制信号与所述探测电信号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目标物体(10)的图像。
8.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
透镜模块(20),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物体反射光进行整形和准直处理。
9.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还包括:
第一透镜模块(70),用于对所述光源模块(30)发射的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准直,经所述第一透镜模块(70)准直后的所述激光光束经所述分束模块(50)形成所述第一光束;
第二透镜模块(80),用于将所述第三光束投影至所述接收模块(60)。
10.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模块(50)为分束棱镜或/和分光平片或/和偏振分束棱镜或/和格兰泰勒棱镜。
CN202020351805.1U 2020-03-19 2020-03-19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Active CN212060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1805.1U CN212060581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1805.1U CN212060581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0581U true CN212060581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0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1805.1U Active CN212060581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0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0280B2 (en) Integrated illumination and detection for LIDAR based 3-D imaging
CN111257910A (zh) 激光雷达系统和激光雷达探测方法
US11385332B2 (en) LIDAR system with a mode field expander
CN111239764A (zh) 关联成像系统和关联成像方法
US6388754B1 (en) Shape measu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7643055A (zh) 基于偏振光束的自参考准直光路系统及计算被测角度方法
US20230049443A1 (en) Techniques for processing a target return signal using free-space optics
WO2019013699A1 (en) MOLECULAR LIDAR WITH HIGH RESOLUTION
WO2019033279A1 (zh) 一种高速激光测距装置
CN111630407A (zh) 用于发射光的发射设备
KR20170134945A (ko) 개선된 구조를 갖는 라이다 광학장치
US201702054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quality criteria of a radiation spot
CN212060581U (zh)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
CN212694042U (zh) 关联成像系统
KR20120069487A (ko) 능동형 광 레이더 장치
CN111239765A (zh) 主动照明关联成像系统和主动照明关联成像方法
CN110333500B (zh) 一种多波束激光雷达
CN110865354A (zh) 闪光雷达和探测方法
US20200064479A1 (en) Spad-based lidar system
CN112923848B (zh) 一种对射式激光尺寸测量传感器
US202002330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t least one spatial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t least one tracked measuring device
CN105629255A (zh) 测距仪
CN212694051U (zh) 激光雷达系统
CN110568420B (zh) 一种激光雷达收发对准装置及方法
JPH0862334A (ja) 光空間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