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7500U -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7500U
CN212057500U CN202020042090.1U CN202020042090U CN212057500U CN 212057500 U CN212057500 U CN 212057500U CN 202020042090 U CN202020042090 U CN 202020042090U CN 212057500 U CN212057500 U CN 212057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eflector
mounting
deflec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20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璐琼
蔡广
梁濮
林培俊
苏闯
徐铁兵
严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20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7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7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7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和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出风槽内,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出风槽下部边缘的距离为H,所述出风槽的宽度为D,且D≥2H,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导风板安装结构。该实用新型提出的导风板安装结构,结构简单,导风板开启角度大,能够扩大出风范围,能够防止出风槽的气流进入进风部造成回流。

Description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家用空调挂机中,对于上下摆动气流控制一般采用的方法:采用导风板控制上下气流,或者可以以任意角度摆动控制气流上下摆动。而空调在停止时,导风板要封闭空调的出风口,避免灰尘或其它杂物进入到空调内部形成污染,而一般空调挂机导风板开启后出风口较小,气流在出风口形成的风道较短,气流在导板出风口具有的动能较大,因而喷射速度较强,导致距离空调较近直射到人身上舒适性较差;另一方面,当制冷或制热时,由于风道较短,出风口的冷风或热风易二次被卷入进风口,即发生风路短路现象。
由此可见,需要发明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结构简单,导风板开启角度大,能够扩大出风范围,并且防止出风口的气流进入进风口产生回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空调导风板在出风口处开启角度小,出风范围小,防止出风口气流回流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和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出风槽内,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出风槽下部边缘的距离为H,所述出风槽的宽度为D,且D≥2H。该设置能够保证转轴以及导风板的安装位置,使得导风板不与出风槽干涉,从而保证导风板转动的角度尽可能大。
所述导风板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为导风板远离转轴一侧的表面,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外表面的垂足为q点,所述导风板完全打开时,所述q点到所述出风槽下部边缘的距离为L,且H≤L≤2H。该设置能够保证导风板转动时的最大角度尽可能大,使得出风槽处出风范围扩大,出风动能减小,舒适度好。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从闭合状态闭合状态为起始位置,完全开启状态相对于起始位置的角度为打开角度a,a取值为170°~200°。该设置使得导风板在转动时转动的角度扩大,从而扩大出风范围,避免部分气流吹到导风板上,被导风板遮挡,提高室内效果,降低空调功率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槽包括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出风槽两端,所述安装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导风板的两端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该设置导风板一端的转轴起驱动作用,另一端的转轴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使得导风板转动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槽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出风槽中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导风板的中部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该设置支撑架能够对导风板起到支撑校正作用,防止导风板在长度方向翘曲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支撑孔同轴设置。该设置能够保证导风板转动时,导风板与安装侧板以及支撑架之间的作用力施加均匀,导风板转动流畅不卡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侧板或所述导风板中的一个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侧板或所述导风板中的另一个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该设置根据连接需要进行设置,适用于不同安装场合,当安装侧板与转轴固定连接,导风板可与转轴进行卡接并且为可转动连接,能够保证连接简单,便于装配,当导风板与转轴固定连接,安装侧板与转轴可设置为卡接并且为可转动连接,能够在便于装配的同时保证导风板与安装侧板之间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或所述导风板中的一个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或所述导风板中的另一个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该设置根据连接需要进行设置,适用于不同安装场合,当支撑架与转轴固定连接,导风板可与转轴进行卡接并且为可转动连接,能够保证连接简单,便于装配,当导风板与转轴固定连接,支撑架与转轴可设置为卡接并且为可转动连接,能够在便于装配的同时保证导风板与安装侧板之间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面板,所述空调器开启时,面板与所述底座形成进风部,所述导风板完全开启,所述导风板外表面翻转到上部与所述面板抵接,能够遮挡所述前进风部,避免空气回流。该设置能够增大进风面积,并且扩大了出风的范围,增大空调的功效,另外面板对导风板开启时进行限位,防止过度开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结构简单,导风板开启角度大,出风范围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出风槽中部设置有支撑架,对导风板起到支撑校正作用,能够防止导风板翘曲变形。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能够防止出风槽的气流进入进风口造成回流,能够增大进风面积,并且扩大了出风的范围,增大空调的功效,同时面板对导风板开启时进行限位,防止导风板过度开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调器效果同上,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导风板闭合时导风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导风板完全打开时导风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导风板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导风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C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A处安装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B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导风板第一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导风板与安装侧板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导风板与支撑架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导风板第一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二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导风板与支撑架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述的导风板完全开启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0-出风槽,11-安装侧板,111-安装孔,112-安装轴,12-支撑架,121-支撑孔,122-支撑轴,2-面板,3-导风板,31-第一连接部,311-第一连接孔,312-第一筋,313-第一缺口,314-第一卡接轴,32-第二连接部,321-第二连接孔,322-第二筋,323-第二缺口,324-第二卡接轴,33-外表面,4-进风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上”、“下”、“左”、“右”、“前”、“后”以附图中标注的位置为准。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和导风板3,所述底座1下部设置有出风槽10,所述导风板3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出风槽10内,所述导风板3闭合能够遮挡出风槽10,所述导风板3打开,所述出风槽10能够出风,所述导风板3闭合状态为起始位置,完全开启状态相对于起始位置的角度为打开角度a,a取值为170°~200°,该实施例中,该设置能够扩大出风范围,有利于加热后或制冷后的空气在室内扩散,该设置能够使导风板贴合出风槽上部边缘,防止气流进入导风板与出风槽上部边缘之间的缝隙,造成气流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槽10包括安装侧板11和支撑架12,所述安装侧板11包括两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出风槽10两侧,所述支撑架12设置在所述出风槽10的中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架12设置在所述出风槽10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所述支撑架12可设置一个以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2设置有多个,均布设置在所述出风槽10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架12用于对所述导风板3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在长度方向翘曲变形。
所述导风板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从导风板3的边缘向大致垂直导风板3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31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3下部边缘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安装侧板11通过安装轴11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支撑架12通过支撑轴122可转动连接,相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32数量与所述支撑架12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32设置在所述导风板3的中部。
如图3~图5所示,所述导风板3包括外表面33,所述外表面33为导风板3远离转轴一侧的表面,导风板3闭合时外表面33位于下部,所述安装轴112中心轴线在纸面的投影点为o点,o点到所述外表面33的垂足为q点,o点到所述出风槽10下部边缘的垂足为p点,o点到q点距离为H,q点到外表面33的距离为L。
图3中导风板3关闭时线段op为起始位置,p点和q点重合,线段oq和线段op的夹角为0°;图4中导风板3为部分打开状态,导风板3转动到与出风槽10下部边缘垂直时,线段oq和线段op的夹角b=90°,q点到外表面33的距离等于H;图5中在导风板3完全打开时,线段oq和线段op的角度a为打开角度,a=180°,q点到外表面33的距离L=2H,导风板3完全打开状态,要保证打开角度a为170°~200°,由于打开角度a大于90°,所以q点到外表面33的距离L取值H≤L≤2H。
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安装侧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11,所示安装孔111到所述出风槽10的下部边缘距离为H,所述出风槽10宽度为D,D≥2H,并且安装孔111设置在所述出风槽10的前部,优选的,在该实施例中D=2H,并且D=L,该设置使得所述导风板3在出风槽10处转动的角度能够达到180°,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槽10的宽度为L,该设置能够使外表面33与出风槽10的上部边缘对齐,防止气流从导风板3外表面33与出风槽10上部边缘的空气中扩散;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1,所述第一连接孔311为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311与所述安装孔111对齐,穿设有安装轴112,所述安装轴112或者固定设置在安装侧板11上,所述第一连接孔311与所述安装轴112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112或者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上,所述安装孔111与所述安装轴112可转动连接,根据连接需要进行设置,适用于不同安装场合,所述安装轴112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螺接、焊接或者铆接等,所述安装轴112的可转动连接方式为插接或卡接等,当安装侧板11与安装轴112固定连接,导风板3可与安装轴112进行卡接并且为可转动连接,能够保证连接简单,便于装配,当导风板3与安装轴112固定连接,安装侧板11与安装轴112可设置为卡接并且为可转动连接,能够在便于装配的同时保证导风板3与安装侧板11之间不易脱落;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导风板3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筋312,用于加强第一连接部31的连接强度,防止其多次转动发生疲劳断裂。
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支撑架12上设置有支撑孔121,所述支撑孔121为通孔,所述支撑孔121与所述安装孔11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21,所述第二连接孔321为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孔321与所述支撑孔121对齐,穿设有支撑轴122,所述支撑轴122或者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2上,所述第二连接孔321与所述支撑轴122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22或者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部32上,所述支撑孔121与所述支撑轴122可转动连接,根据连接需要进行设置,适用于不同安装场合,所述支撑轴122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螺接、焊接或者铆接等,所述支撑轴122的可转动连接方式为插接或卡接等,当支撑架12与支撑轴122固定连接,导风板3可与支撑轴122进行卡接并且为可转动连接,能够保证连接简单,便于装配,当导风板3与支撑轴122固定连接,支撑架12与支撑轴122可设置为卡接并且为可转动连接,能够在便于装配的同时保证导风板3与支撑架12之间不易脱落;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导风板3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筋322,用于加强第二连接部32的连接强度,防止其多次转动发生疲劳断裂。
实施例二,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还包括第一缺口313,所述第一缺口313为扇形,所述第一缺口313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11连通,所述第一缺口313靠近第一连接孔311处开口缩小,所述第一缺口313靠近第一连接部31边缘处开口扩大,所述安装轴112与所述安装孔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安装轴112为卡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通过第一缺口313卡入所述安装轴112中,由于第一缺口313靠近第一连接孔311处开口缩小,使得导风板3的第一连接部31无法从所述安装轴112上脱出。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32还包括第二缺口323,所述第二缺口323为扇形,所述第二缺口323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1连通,所述第二缺口323靠近第二连接孔321处开口缩小,所述第二缺口323靠近第二连接部32边缘处开口扩大,所述支撑轴122与所述支撑孔1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支撑轴122为卡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通过第二缺口323卡入所述支撑轴122中,由于第二缺口323靠近第二连接孔321处开口缩小,使得导风板3的第二连接部32无法从所述支撑轴122上脱出。其他设置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如图13~图1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1包括第一卡接轴314,所述第一卡接轴314包括多个卡爪,所述卡爪端部设置有凸起,多个卡爪均布合围成圆柱形,所述卡爪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卡接轴31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轴31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一体成型,这样使第一卡接轴314与第一连接部31连接稳固,所述第一卡接轴314与所述安装侧板11卡接,所述第一卡接轴314卡入所述安装孔111,所述第一卡接轴314上的凸起与所述安装孔111内部的侧壁抵接,所述卡爪之间的间隙能够使第一卡接轴314卡入安装孔111时具有变形量,使得凸起顺利卡入安装孔111中,第一卡接轴314卡入安装孔111后,能够在所述安装孔111内转动。
所述第二连接部32包括第二卡接轴324,所述第二卡接轴324包括多个卡爪,所述卡爪端部设置有凸起,多个卡爪均布合围成圆柱形,所述卡爪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卡接轴32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轴32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一体成型,这样使第二卡接轴324与第二连接部32连接稳固,所述第二卡接轴324与所述支撑架12卡接,所述第二卡接轴324卡入所述支撑孔121,所述第二卡接轴324上的凸起与所述支撑孔121左侧的侧壁抵接,所述卡爪之间的间隙能够使第二卡接轴324卡入支撑孔121时具有变形量,使得凸起顺利卡入支撑孔121中,第二卡接轴324卡入支撑孔121后,能够在所述支撑孔121内转动。其他设置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一种空调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以上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所述导风板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导风板3,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面板2,所述面板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前部,覆盖所述导风板3,所述空调器运行时,所述面板2向前部打开,所述面板2与所述底座1之间形成进风部4,所述进风部4辅助空调器原有的进风口进风,能够尽可能大的发挥空调器的功效,所述导风板3开启,所述导风板3远离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的一侧表面为外表面33,导风板3的外表面33向上翻转,所述导风板3转动到最大,转动180°,所述导风板3的外表面33与所述面板2的下部边缘抵接,所述进风部4下部靠近出风槽10的位置被所述导风板3遮挡,该设置能够防止出风槽10排出的气流通过进风部4回流,能够保证空调器的功效。
实施例五,如图16所示,所述导风板3闭合状态为起始位置,op为起始位置,完全开启状态,线段oq和线段op的角度a为打开角度,200°≥a>180°,优选的,该实施例中a=200°,该设置中q点到外表面33的距离L<2H,而出风槽10的宽度D>2H,使得出风槽10的宽度大于实施例一中a=180°时出风槽10的宽度,使得出风范围更广,出风气流更容易扩散,提高出风效果以及温度调节速度,而空调器底座1尺寸一定时,出风槽10的宽度增大,使得底座1材料减少,重量减轻,节约成本,该实施例中,导风板3倾斜抵接在所述面板2上,该设置能够防止出风槽10排出的气流通过进风部4回流,能够保证空调器的功效;且由于导风板3的转动角度更大,一方面,使得面板2可以向上开的范围更大,极大的提高了面板2的调节效率,另一方面,当导风板3转动到约200°的时候,导风板3呈倾斜状态遮挡住面板2与中框1之间的进风部4,此时,进风部4的间距能够更小,进一步降低了由出风槽10排出气流的回流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导风板(3),所述导风板(3)和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出风槽(10)内,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出风槽(10)下部边缘的距离为H,所述出风槽(10)的宽度为D,且D≥2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包括外表面(33),所述外表面(33)为导风板(3)远离转轴一侧的表面,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外表面(33)的垂足为q点,所述导风板(3)完全打开时,所述q点到所述出风槽(10)下部边缘的距离为L,且H≤L≤2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闭合状态为起始位置,完全开启状态相对于起始位置的角度为打开角度a,打开角度a取值为170°~2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槽(10)包括安装侧板(11),所述安装侧板(11)对称设置在所述出风槽(10)两端,所述安装侧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11),所述安装孔(111)与所述导风板(3)的两端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槽(10)还包括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设置在所述出风槽(10)中部,所述支撑架(12)与所述导风板(3)的中部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上设置有支撑孔(121),所述支撑孔(121)内设置有转轴,安装孔(111)与所述支撑孔(121)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11)或所述导风板(3)中的一个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侧板(11)或所述导风板(3)中的另一个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或所述导风板(3)中的一个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2)或所述导风板(3)中的另一个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板安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面板(2),所述空调器开启时,面板(2)与所述底座(1)之间形成进风部(4),所述导风板(3)完全开启,所述导风板的外表面(33)翻转到上部与所述面板(2)抵接,能够遮挡所述进风部(4),避免空气回流。
CN202020042090.1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2057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2090.1U CN21205750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2090.1U CN21205750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7500U true CN212057500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2090.1U Active CN21205750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75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129A (zh) * 2020-01-09 2021-07-0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129A (zh) * 2020-01-09 2021-07-0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69803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2057500U (zh)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03005792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조절장치
JPH08200722A (ja) 床置式空気調和機
CN206609129U (zh) 空调室内挂机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挂机
CN21182278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3091129A (zh)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140924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839374A (zh) 空调室内挂机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挂机
CN216977150U (zh) 导风板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1298742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12172727A1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57527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1153725A (zh) 一种具有不对称排风控制的空调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09840354U (zh) 送风装置
CN214841210U (zh) 空调挂机
WO2019148871A1 (zh) 空调室内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2174620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1706917A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9415133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5336682U (zh) 空调挂机
CN219868133U (zh) 一种空调挂机
CN219868134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2006165U (zh)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482853U (zh) 风道装置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